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民主转型中新闻传播的变迁与发展——一项基于对台湾新闻传播界深度访谈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向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86,共12页
对于台湾新闻传播与民主转型的关系问题,台湾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相关人士无疑具有发言权,通过对他们的访谈,可以看到更加真实、全面和透彻的台湾民主转型中台湾新闻传播的历史过往和现实图景。台湾新闻传播在管制与自由、侍从与合谋、... 对于台湾新闻传播与民主转型的关系问题,台湾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相关人士无疑具有发言权,通过对他们的访谈,可以看到更加真实、全面和透彻的台湾民主转型中台湾新闻传播的历史过往和现实图景。台湾新闻传播在管制与自由、侍从与合谋、西化与本土这几个问题上有比较集中的叙说和解读,在报禁解除后的自由环境中,被访者强调应以"非无限"的自由与合理的管制去除市场之虞,长远规划符合本土的新闻传播政策。总体来看,有序合理的新闻传播政策与良性理想的媒体环境是被访者的共同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民主转型 新闻传播 报禁 深度访谈
下载PDF
顾曰国礼貌原则对体育明星应对采访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龙伟健 赵永峰 +1 位作者 李旭天 唐霞 《陇东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3-75,共3页
以顾曰国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明星应对媒体采访的言行进行分析,力求为体育明星应对媒体的采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顾曰国礼貌原则 体育明星 应对媒体 新闻发布会
下载PDF
也论记者采访权的法律性质及立法保护 被引量:4
3
作者 纪振永 匡春燕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4-18,共5页
记者享有采访权,但记者采访权的法律性质并不明确,因而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关系也就不可能明确,进而成为记者采访遇阻、遭诉或采访权滥用等现象发生的重要根源。我国应当将记者采访权界定为记者专属享有的职业身份权,... 记者享有采访权,但记者采访权的法律性质并不明确,因而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关系也就不可能明确,进而成为记者采访遇阻、遭诉或采访权滥用等现象发生的重要根源。我国应当将记者采访权界定为记者专属享有的职业身份权,其属于私法上的权利,性质为相对权、请求权,其实现和保护遵循“人格权先于身份权”的私法秩序。抽象权利(新闻自由)的私法化保护应当成为我国立法的宏观思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采访权 新闻自由 职业身份权 相对权 请求权
下载PDF
征订书目缺录的学术图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陆怡洲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3,共4页
我国书商中文图书征订书目中的学术图书存在缺录现象,缺录范围包括出版社目录、独家出版图书、定制出版图书、网络出版图书及包销图书。书商征订书目缺录的关键原因是书商的逐利性,书商与出版社之间亦缺乏全面、深度的合作。图书馆应采... 我国书商中文图书征订书目中的学术图书存在缺录现象,缺录范围包括出版社目录、独家出版图书、定制出版图书、网络出版图书及包销图书。书商征订书目缺录的关键原因是书商的逐利性,书商与出版社之间亦缺乏全面、深度的合作。图书馆应采取如下对策避免图书的漏采:利用好书商的书目;获取出版社的出版目录;注意独家或定制出版的图书信息和网络出版的信息;进行馆藏补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建设 征订书目 学术图书 出版社目录
下载PDF
“嘉宾访谈”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尝试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吉平 《滨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5-97,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与学生的殷切期盼,迫使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所谓"嘉宾访谈"教学,就是上课时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邀请两位同学作为"嘉宾"共同学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与学生的殷切期盼,迫使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所谓"嘉宾访谈"教学,就是上课时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邀请两位同学作为"嘉宾"共同学习、讨论,共同"答记者问"。教学过程涉及"嘉宾"的选拔、"嘉宾"的备课、对"嘉宾"的"访谈"、与"嘉宾"的互动("答记者问")等环节,改变了只有教师一人"千堂一面"的乏味,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面貌为之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模式 嘉宾访谈
下载PDF
新闻采访权及其法律限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振亮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2-18,共7页
在区分一般采访权与新闻采访权法律特质的基础上,探讨了新闻采访权的法律渊源、权利属性、基本内容及其法律限制,指出新闻采访权属于新闻法制的基本范畴,实质属于社会权利而非公权力或私权利。对新闻采访权的合理限制以及对这些限制的... 在区分一般采访权与新闻采访权法律特质的基础上,探讨了新闻采访权的法律渊源、权利属性、基本内容及其法律限制,指出新闻采访权属于新闻法制的基本范畴,实质属于社会权利而非公权力或私权利。对新闻采访权的合理限制以及对这些限制的切实实行,实质上是对新闻采访权准确行使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采访权 新闻自由 新闻法 私权利 公权力 法律限制 社会权利
下载PDF
情理与法理的冲突——关于隐性采访的反思 被引量:1
7
作者 向淑君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97-100,105,共5页
在西方新闻界对隐性采访理解和使用趋于理性的同时,隐性采访在中国目前却呈泛滥之势。受众情感上的包容和媒介缺乏自律是其泛滥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了诸多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并危害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在法律范围内有序操作和在... 在西方新闻界对隐性采访理解和使用趋于理性的同时,隐性采访在中国目前却呈泛滥之势。受众情感上的包容和媒介缺乏自律是其泛滥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了诸多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并危害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在法律范围内有序操作和在技术层面上的规范化是隐性采访规避冲突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采访 舆论监督 新闻侵权 自律 规范操作
下载PDF
文献采访优化之学科文献采访体系控制
8
作者 曾红岩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5年第10期86-88,共3页
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优化之路,在于抓住高校学科建设重点,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使用学科文献核心出版社测算方法,构建起一套学科文献采访体系,实施于文献资源建设实践中;并以读者对学科文献的利用率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该体系的积极控制和调整... 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优化之路,在于抓住高校学科建设重点,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使用学科文献核心出版社测算方法,构建起一套学科文献采访体系,实施于文献资源建设实践中;并以读者对学科文献的利用率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该体系的积极控制和调整,以达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采访 学科文献采访体系 核心出版社
下载PDF
隐性采访与新闻职业道德——兼谈媒体的公信力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亚男 吴晓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8-101,共4页
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比较,在一些特殊的报道领域具有优势,近年成为媒体比较喜欢采用的采访手段,但不应该成为媒体哗众取宠和提高收视率的手段。隐性采访的隐瞒身份和采访意图的做法,使人们越来越多地从法律和道德伦理角度质疑它的合理... 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比较,在一些特殊的报道领域具有优势,近年成为媒体比较喜欢采用的采访手段,但不应该成为媒体哗众取宠和提高收视率的手段。隐性采访的隐瞒身份和采访意图的做法,使人们越来越多地从法律和道德伦理角度质疑它的合理性。本文从隐性采访涉及的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入手,探讨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道德自律问题,并且关注隐性采访对媒体公信力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采访 新闻职业道德 媒体公信力 新闻记者
下载PDF
新闻采访侵权问题的法律探讨
10
作者 赵小南 刘军义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0-43,共4页
侵害人格权、著作权和经济性权利是新闻采访中常见的侵权纠纷,主要通过双方或多方协商、上级部门协调和诉讼程序解决。媒体应坚持新闻的真实,同时需专门新闻立法,保护新闻自由和限制滥用新闻自由。
关键词 新闻采访 侵权纠纷 预防 解决途径
下载PDF
“隐性采访”的法律思考
11
作者 彭琳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隐性采访将很多暗箱、黑幕探了个通通透透,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从而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但因为涉及到采访手段的非常性和对隐私的接触,实施过度容易与公民的隐私权发生矛盾。因此有... 隐性采访将很多暗箱、黑幕探了个通通透透,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从而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但因为涉及到采访手段的非常性和对隐私的接触,实施过度容易与公民的隐私权发生矛盾。因此有必要对隐性采访这一做法进行法律上的研究,明确其应有界限,以期完善新闻法制和保障依法开展采访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采访 舆论监督 法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