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水溶性蜂胶对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体外抑菌实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红梅 林居红 蒋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516-1519,共4页
目的:研究国产水溶性蜂胶对感染根管内两种常见优势厌氧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及其混合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蜂胶水溶液对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及二者混合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 目的:研究国产水溶性蜂胶对感染根管内两种常见优势厌氧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及其混合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蜂胶水溶液对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及二者混合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MBC)。结果:蜂胶对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及二者的混合菌的MBC分别为0.025%、0.025%、0.05%。结论:蜂胶对感染根管常见优势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将其用于感染根管消毒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中间普氏菌 具核梭杆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治疗后龈下菌斑中优势菌的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淑丽 王颖 +2 位作者 何佳燕 陈卓 陈晖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中间普氏菌(Pi)的拷贝数,以了解qRT-PCR对2种牙周致病菌检测的敏感性和牙周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分别采用...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中间普氏菌(Pi)的拷贝数,以了解qRT-PCR对2种牙周致病菌检测的敏感性和牙周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分别采用龈下刮治、牙周袋内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派丽奥)给药和两者综合治疗,采集治疗前、后(7d)龈下菌斑,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合成针对Pg和Pi的16S rRNA基因的特异引物,运用qRT-PCR法检测Pg和Pi的拷贝数。采用SAS 9.1.3软件包对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Pg、Pi在不同样品组中检测到的绝对拷贝数数量分别为103~106和102~106,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和绝对拷贝数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的Pg数量比治疗前下降,其中综合治疗组和派丽奥治疗组下降率显著高于龈下刮治组。Pi的数量在派丽奥治疗组和龈下刮治组治疗后无显著减少,但在综合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qRT-PCR法能快速鉴定和精确定量Pg和Pi;综合治疗法比单一疗法能更有效抑制Pg和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牙龈卟啉单胞菌 中间普氏菌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中间普氏菌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邹岩 漆正楠 +4 位作者 尹君 黄正蔚 何智妍 朱彩莲 唐子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中间普氏菌是否存在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13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别取其感染根管内样本,分离培养,经中间普氏菌特异引物PCR鉴定的克隆,再利用随机引物PCR(AP-PCR)检测其基因多态性。结果:13例慢性根... 目的:研究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中间普氏菌是否存在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13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别取其感染根管内样本,分离培养,经中间普氏菌特异引物PCR鉴定的克隆,再利用随机引物PCR(AP-PCR)检测其基因多态性。结果:13例慢性根尖周炎样本中3例分离出中间普氏菌,共95株,并检测出3种基因型,其中A、B、C样本各检出一种基因型。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感染根管内中间普氏菌存在基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中间普氏菌 基因多态性 随机引物PCR
下载PDF
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人牙周膜细胞上调表达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贤华 张斌 +3 位作者 赵忠良 陈苏民 吴织芬 黄明霞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11-313,共3页
目的 :用基因芯片研究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 ,牙周膜细胞上调表达基因。方法 :应用点样数 5 12点的基因芯片分析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人牙周膜细胞上调表达基因。结果 :研究发现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牙周膜细胞后有 6条上调基因 ,... 目的 :用基因芯片研究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 ,牙周膜细胞上调表达基因。方法 :应用点样数 5 12点的基因芯片分析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人牙周膜细胞上调表达基因。结果 :研究发现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牙周膜细胞后有 6条上调基因 ,其中部分基因与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有关。结论 :牙周致病菌内毒素刺激牙周膜细胞后 ,可引起部分基因表达上调 ,从而影响牙周膜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普氏菌 内毒素 基因芯片 牙周膜细胞
下载PDF
中间普氏菌和脆弱类杆菌内毒素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袁乃梅 马志伟 +1 位作者 万玲 张风秋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424-427,共4页
目的 :观察中间普氏菌和脆弱类杆菌的内毒素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 ,MTT法测定中间普氏菌和脆弱类杆菌的内毒素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找出显效浓度 ,并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该浓度下两... 目的 :观察中间普氏菌和脆弱类杆菌的内毒素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 ,MTT法测定中间普氏菌和脆弱类杆菌的内毒素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找出显效浓度 ,并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该浓度下两种内毒素对人牙周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两种内毒素在 10 μg/mL浓度时即能显著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 ,该抑制作用随内毒素浓度增高而增大。 10 μg/mL浓度的内毒素使人牙周膜细胞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氏体肿胀 ,溶酶体增多 ,核质浓集 ;甚至造成部分细胞死亡。结论 :中间普氏菌和脆弱类杆菌的内毒素可对人牙周膜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超微结构 中间普氏菌 脆弱类杆菌 细胞培养 牙周膜细胞 内毒素 透射电镜 牙周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袁乃梅 董广英 +1 位作者 张贤华 杜岩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552-554,共3页
目的 :观察中间普氏菌内毒素 (Pi)对离体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噻唑盐比色测定法 (MTT)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 :MTT法结果表明 ,加入10 μg/mLPi内毒素 3h后 ,即明显抑制人牙周... 目的 :观察中间普氏菌内毒素 (Pi)对离体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噻唑盐比色测定法 (MTT)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 :MTT法结果表明 ,加入10 μg/mLPi内毒素 3h后 ,即明显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 (P <0 .0 5 ) ,且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 ,在 10 μg/mLPi内毒素作用后 6和 12h ,DNA合成前期细胞所占百分比 (G1% )有所增高 ,而DNA合成期细胞所占百分比 (S % )降低。作用 2 4h后S期细胞数量增加 ,G1期细胞数量下降。结论 :Pi内毒素对人PDLC有直接毒害作用 ,可能是内毒素抑制静止态的G1期细胞进入S期 ,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普氏菌 细胞培养 牙周膜细胞 内毒素 流式细胞仪 MTT
下载PDF
抗中间普氏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对实验性妊娠期龈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晓静 徐燕 +7 位作者 孟明理 程婷 叶兴如 庞罡 周永敏 周乐春 沈继龙 王荣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54-1159,共6页
目的制备并纯化抗中间普氏菌卵黄抗体(抗P.intermedia-IgY),观察其对大鼠实验性妊娠期龈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厌氧培养P.intermedia菌,2%甲醛灭活,以终浓度为1×109CFU/ml的P.intermedia菌,1 ml(0.5 ml菌液+0.5 ml佐剂)/次,免疫蛋鸡4... 目的制备并纯化抗中间普氏菌卵黄抗体(抗P.intermedia-IgY),观察其对大鼠实验性妊娠期龈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厌氧培养P.intermedia菌,2%甲醛灭活,以终浓度为1×109CFU/ml的P.intermedia菌,1 ml(0.5 ml菌液+0.5 ml佐剂)/次,免疫蛋鸡4次。用卵黄分离器去除蛋清,无菌注射器刺破卵黄膜,收集卵黄液,两步硫铵沉淀法纯化抗P.intermedia-IgY。SDS-PAGE凝胶电泳、Western blot、ELISA对其分子量及特异性鉴定,并检测免疫后效价变化。将30只雌性SD大鼠,15只雄性SD大鼠,雌∶雄=2∶1,合笼获得24只孕鼠,随机分为4组:0.12%氯己定孵育组,抗P.intermedia-IgY孵育组,生理盐水孵育组,空白对照组,观察抗P.intermedia-IgY对实验性妊娠期龈炎的抑制作用。结果经4次免疫后抗体最高效价为1∶512 000,维持45 d。1 g卵黄经两步硫铵沉淀后得IgY约18 mg。SDS-PAGE凝胶电泳显示纯化后IgY纯度达64.5%。Western blot显示抗P.intermedia-IgY识别并特异性结合P.intermedia菌裂解片段。动物实验观察见0.12%氯己定孵育组及抗P.intermedia-IgY孵育组牙龈指数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孵育组(P<0.01),而两者之间牙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龈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抗P.intermedia-IgY孵育组牙龈的炎症状态轻于生理盐水孵育组。结论经4次免疫后可得到持续高效价的抗P.intermedia-IgY,且抗P.intermedia-IgY能够减轻大鼠实验性妊娠期龈炎的炎症状态,对大鼠实验性妊娠期龈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普氏菌 卵黄抗体 妊娠期龈炎
下载PDF
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6
8
作者 贾晓真 樊明文 李成章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476-479,共4页
目的 :采用厌氧培养和鉴定技术 ,分离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菌和中间普氏菌。方法 :采集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 ,厌氧培养 ,分离产黑色素菌。经长波长紫外灯观察、各种生化分析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分离和鉴定牙龈卟啉菌、中间... 目的 :采用厌氧培养和鉴定技术 ,分离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菌和中间普氏菌。方法 :采集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 ,厌氧培养 ,分离产黑色素菌。经长波长紫外灯观察、各种生化分析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分离和鉴定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结果 :在受检的 33例牙周炎患者中 ,2 4例患者检出了牙龈卟啉菌 ,总检出率为 72 .72 % ,共分离了 79株。 18例患者检出了中间普氏菌 ,总检出率为 5 4 .5 4 % ,共分离了32株。结论 :厌氧培养、生化反应鉴定技术的发展 ,使牙龈卟啉菌和中间普氏菌的分离与培养准确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菌 中间普氏菌 牙周炎
下载PDF
抗牙龈卟啉单胞菌IgY的制备及抑菌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国柱 聂荣庆 +2 位作者 张进 文珠 唐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使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产蛋母鸡特异性IgY抗体产生及制备,特异性IgY抗体抑制P.g及其它牙周病病因菌生长。方法:采用免疫接种、水稀释、盐析、液体培养抑菌及ELISA等方法,诱导、提纯IgY抗体,抑制P.g及其它牙周病病因菌生长。... 目的:使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产蛋母鸡特异性IgY抗体产生及制备,特异性IgY抗体抑制P.g及其它牙周病病因菌生长。方法:采用免疫接种、水稀释、盐析、液体培养抑菌及ELISA等方法,诱导、提纯IgY抗体,抑制P.g及其它牙周病病因菌生长。结果:诱导产生的IgY抗体经硫酸铵盐析提取纯度达87.6%~89.1%,IgY特异性结合牙龈卟啉单胞菌抗原的结合效价1∶1600。制备的抗牙龈卟啉单胞菌IgY抗体与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间普氏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等牙周病致病菌的交叉免疫反应抗原结合效价分别为1∶800、1∶800、1∶6400、1∶12800。抗牙龈卟啉单胞菌IgY在5.0、1.0、0.1g/L时,分别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伴放线放线杆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粘性放线菌、变形链球菌等厌氧菌在(1×108)CFU/L和(5×108)CFU/L时培养24h和72h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生长作用。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免疫产蛋母鸡诱导产生的特异性IgY抗体在一定的浓度内有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以及抑制多种牙周病致病菌生长的作用。牙龈卟啉单胞菌与这些牙周病病因均存在着共同抗原,其可能具有防治牙周病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中间普氏菌 伴放线放线杆菌 具核梭杆菌 粘性放线菌 变型链球菌 IGY 细菌抑制
下载PDF
脂酶试验与聚合酶链反应鉴别中间普氏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寰 杨禾 +2 位作者 章锦才 肖晓蓉 朱硃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 研究脂酶试验和常规生化方法与聚合酶链反应比较在鉴别中间普氏菌 Pi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对 2 0 7株牙周临床分离的产黑色素 G-厌氧杆菌分别进行脂酶试验、常规生化法鉴定和16 sr RNA特异引物 PCR鉴定。结果  2 0 7株实... 目的 研究脂酶试验和常规生化方法与聚合酶链反应比较在鉴别中间普氏菌 Pi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对 2 0 7株牙周临床分离的产黑色素 G-厌氧杆菌分别进行脂酶试验、常规生化法鉴定和16 sr RNA特异引物 PCR鉴定。结果  2 0 7株实验菌中 PCR鉴定出 Pi97株 ,脂酶试验检测出 Pi12 6株 ,其中有 85株 PCR阳性 ,其敏感度为 87.6 % ,特异度为 6 3.7%。常规生化方法和脂酶试验共同鉴定出 Pi 80株 ,其中有 6 5株 PCR为阳性 ,其敏感度为 6 7% ,特异度为 86 .4%。结论 脂酶与常规生化方法对 Pi的鉴别能力低于 PCR(P<0 .0 5 ) ,尚不能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酶试验 聚合酶反应 中间普氏菌 牙周病 致病菌
下载PDF
LPS刺激牙龈成纤维细胞IL-6、IL-8的产生和膜表面受体CD_(14)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晓真 樊明文 陈智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 :观察牙龈卟啉菌和中间普氏菌LPS刺激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合成IL - 6、IL - 8的能力 ,并了解LPS是否通过细胞表面膜受体mCD14 介导信号传导。方法 :4种浓度的LPS在不同时间段 ,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采用ELISA检测IL... 目的 :观察牙龈卟啉菌和中间普氏菌LPS刺激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合成IL - 6、IL - 8的能力 ,并了解LPS是否通过细胞表面膜受体mCD14 介导信号传导。方法 :4种浓度的LPS在不同时间段 ,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采用ELISA检测IL - 6、IL - 8含量的变化 ,同时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进一步观察IL - 6、IL - 8、CD14 在mRNA水平的表达特征。结果 :ELISA和RT -PCR的反应结果证实 ,受LPS的刺激 ,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IL - 6、IL - 8的能力明显增强 ,但未检测到细胞表面膜受体mCD14 mR NA的表达。结论 :LPS作用于牙龈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没有通过膜受体mCD14 的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IL-8 MCD14 牙龈卟啉菌 中间普氏菌 LPS 牙龈成纤维细胞 细胞表面膜受体
下载PDF
新疆和田维、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3种可疑致病菌的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倩 克热木.阿巴司 +1 位作者 徐隽 姜涵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885-887,共3页
目的分析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和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不同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24例,维吾尔族80例,汉族44例,采集龈下菌斑,用16sRNA PCR方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中间普氏菌的分布。结果新... 目的分析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和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不同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24例,维吾尔族80例,汉族44例,采集龈下菌斑,用16sRNA PCR方法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中间普氏菌的分布。结果新疆和田维吾尔族、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中间普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5.0%、60.0%、50.0%和43.2%、93.2%、52.3%,维吾尔族、汉族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和田不同性别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3种可疑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疆和田维吾尔族和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不同,但福赛坦氏菌在维、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均为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福赛坦氏菌 中间普氏菌
下载PDF
中间普氏菌在家庭成员牙周菌斑中的分布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敏川 章锦才 +2 位作者 张蕴惠 刘豫蓉 石四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5-236,239,共3页
目的 :调查了解中间普氏菌在牙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 6 0个家庭、181例受试者的牙周颈缘龈上菌斑和龈沟内的龈下菌斑 ,采用厌氧菌培养技术获得 2 79株产黑色素的G- 厌氧杆菌 ,然后进行产黑色素的G- 厌氧杆... 目的 :调查了解中间普氏菌在牙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 6 0个家庭、181例受试者的牙周颈缘龈上菌斑和龈沟内的龈下菌斑 ,采用厌氧菌培养技术获得 2 79株产黑色素的G- 厌氧杆菌 ,然后进行产黑色素的G- 厌氧杆菌的纯化培养及微量生化鉴定。结果 :中间普氏菌在牙周较健康的父母和儿童牙周菌斑中均可检出 ,儿童群体中中间普氏菌阳性率达 70 49% ,而成人群体中中间普氏菌阳性率为 43 33%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中间普氏菌可能是易在牙周较早定植的固有组成细菌 ,属条件致病菌。该菌在牙周疾病进程中的确切作用尚需对受试者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普氏菌 G^-厌氧杆菌 牙周病 牙周菌斑
下载PDF
冠心病人口腔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中间普氏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利辉 林辉 +3 位作者 林英中 农生洲 周嫣 欧晓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中间普氏菌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查与记录60例研究对象(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各30例)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应用生化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龈下菌斑中的血链球菌数,并用定... 目的:探讨口腔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中间普氏菌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查与记录60例研究对象(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各30例)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应用生化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龈下菌斑中的血链球菌数,并用定性随机引物酶链反应法对两组研究对象龈下菌斑中的中间普氏菌进行了鉴定。结果:冠心病组的PD、PLI和龈下菌斑中的血链球菌数及中间普氏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组的牙周健康状况相对更差,与冠心病有关的口腔细菌除血链球菌外,龈下菌斑中的中间普氏菌也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牙周健康状况 龈下菌斑 血链球菌 中间普氏菌
下载PDF
中间普氏菌在慢性牙周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关素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7-821,共5页
对中间普氏菌在慢性牙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中间普氏菌通过向牙周组织黏附和定植、直接侵袭口腔组织细胞、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干扰宿主免疫反应、促进骨吸收、抑制骨形成等作用而参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中间普氏菌 慢性牙周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对牙龈成纤维细胞RANKL/OP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迷芳 杨天 +2 位作者 王子露 王琰玲 吴友农 《口腔生物医学》 2014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对牙龈成纤维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系列浓度的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作用于牙龈成... 目的:探讨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对牙龈成纤维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系列浓度的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作用于牙龈成纤维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实时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ANKL、OPG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并计算RANKL/OPG的比值。结果: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数量随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浓度的增加而减少,50μg/mL时,显微镜下没有活细胞存在。在mRNA水平上和蛋白水平上,RANKL/OPG的比值在12.5μg/mL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间普氏菌培养上清可诱导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表达RANKL和OPG,破坏RANKL/OPG比例的平衡,影响破骨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微环境,在破骨细胞分化和牙周炎骨吸收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普氏菌 牙龈成纤维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下载PDF
甲壳胺影响细菌硫化氢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琛珉 杨圣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观察甲壳胺对口腔细菌硫化氢产物的影响 ,评价甲壳胺的抗口臭作用。方法 :选择 3种口腔主要产臭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 ,分别接种于不含药物的液体培养基、含 1 %甲壳胺的液体培养基和含 0 2 %洗必泰溶液... 目的 :观察甲壳胺对口腔细菌硫化氢产物的影响 ,评价甲壳胺的抗口臭作用。方法 :选择 3种口腔主要产臭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 ,分别接种于不含药物的液体培养基、含 1 %甲壳胺的液体培养基和含 0 2 %洗必泰溶液的液体培养基中 ,厌氧培养后 ,用硫化物测量仪分析 3个菌种硫化氢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 :3种细菌在不含药物的试管中有大量硫化氢生成 ,含 1 %甲壳胺的实验组和含 0 2 %洗必泰溶液的对照组试管中检测出硫化氢的量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甲壳胺能有效抑制产臭菌异味产物———硫化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胺 细菌产物 硫化氢 具核梭杆菌 中间普氏菌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袋中中间普氏菌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珏 焦艳军 +2 位作者 金恩龙 闫亮 刘亚琼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一年内人工种植牙龈下中间普氏菌的变化情况,为种植体的定期维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临床选取38名种植患者的46枚种植体,并将其分成A、B两组。A组是种植修复后1年时探诊种植牙周有出血的种植体20枚,B组是无探诊出血的种植体26... 目的:研究一年内人工种植牙龈下中间普氏菌的变化情况,为种植体的定期维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临床选取38名种植患者的46枚种植体,并将其分成A、B两组。A组是种植修复后1年时探诊种植牙周有出血的种植体20枚,B组是无探诊出血的种植体26枚。检查记录种植修复后1个月,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2个月四个时段,入选种植牙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X-线骨吸收值;采用中间普氏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对种植体龈下菌斑标本进行了分离培养。结果:横向比较A、B两组之间中间普氏菌计数、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别。修复后3月时,A、B两组之间中间普氏菌计数值有统计学差异。纵向比较,随时间延长,A、B两组种植牙周中间普氏菌检出量不断增加,1月到3月时增加的趋势最为明显,到6个月左右趋于稳定。其统计值在1个月和3个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在6个月和12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临床指标和X-线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加强修复后3月时种植患者的口腔维护,防止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提高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中间普氏菌 种植体周围炎
下载PDF
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下调人牙周膜细胞表达基因的研究
19
作者 张贤华 张斌 +3 位作者 赵忠良 陈苏民 吴织芬 袁乃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 :研究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牙周膜细胞下调表达基因。方法 :应用点样数 5 12点的基因芯片分析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牙周膜细胞下调表达基因。结果 :研究发现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牙周膜细胞后 8条下调基因 ,包括转录调控... 目的 :研究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牙周膜细胞下调表达基因。方法 :应用点样数 5 12点的基因芯片分析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牙周膜细胞下调表达基因。结果 :研究发现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牙周膜细胞后 8条下调基因 ,包括转录调控基因、凋亡相关基因和受体基因。结论 :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牙周膜细胞后 ,可引起部分基因表达下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普氏菌 内毒素 牙周膜 基因芯片 脂多糖类
下载PDF
中间普里沃菌基因多态性及其在成人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分布
20
作者 章锦才 吴波 +2 位作者 黄萍 张蕴惠 刘预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了解中间普里沃菌 (P .i)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在成人牙周炎 (AP)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引物多聚酶链扩增法 (APPCR)法用引物OPA 0 3和OPA 13对来自 2 5例AP的 10 1株P .i作基因型分析。结果 :用引物OPA 0 3对... 目的 :了解中间普里沃菌 (P .i)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在成人牙周炎 (AP)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引物多聚酶链扩增法 (APPCR)法用引物OPA 0 3和OPA 13对来自 2 5例AP的 10 1株P .i作基因型分析。结果 :用引物OPA 0 3对 10 1株P .i的APPCR分析 ,得到 7种不同的基因型 ,用引物OPA 13对 97株P .i的APPCR分析 ,得到 12种不同的基因型 ;同一患者口内有 1~ 4种基因型 ,以 1种为主 ,同一患者病变部位与健康部位均可有 1~ 3种基因型 ,以 1种为主 ;P .i在病变部位的优势基因型与P .i在健康部位的优势基因型基本一致 ,未发现与牙周健康状态相关的特定基因型P .i。结论 :中间普里沃菌是内源性致病菌 ,在适宜的条件下过度生长导致牙周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普里沃菌 牙周炎 龄下菌斑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