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TREE SHREWS EXPOSED TO HUMAN HEPATITIS B VIRUS AND AFLATOXIN B_(1)
1
作者 严瑞琪 苏建家 +2 位作者 黄定瑞 杨春 黄国华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4期4-9,共6页
On the basis of the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of an animal model in tree shrews experimentally in fected with human hepatitis B virus (HHBV), a study on the hepatocarcinogenic effects of HHBV and aflatoxin B1 (AFB1) by... On the basis of the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of an animal model in tree shrews experimentally in fected with human hepatitis B virus (HHBV), a study on the hepatocarcinogenic effects of HHBV and aflatoxin B1 (AFB1) by using this animal model was conducted through a lifelong experiment. Among 41 tree shrews exposed to AFB1, 17 were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by HHBV and 24 were uninfected. After 158 week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incidence was present between the HHBV infected (52.94%) and uninfected (12.5%) groups (p<0.05).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in the amount of AFB4 ingestion. Moreover, 1/9 of the tree shrews infected only by HHBV but not exposed to AFB4 developed PLC. No PLC was found in 6 tree shrews that had neither been infected with HHBV nor been exposed to AFB4.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e possible etio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HBV infection and PLC, as well as the synergetic effects of HHBV and AFB4 during PL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AFB EXPERIMENTAL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TREE SHREWS EXPOSED TO HUMAN HEPATITIS B VIRUS AND AFLATOXIN B HBsAg
下载PDF
联合检测CHI3L1、AFP和GGT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吴博文 邹光美 +3 位作者 王海延 黄朝任 卢毅 陈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HBV病毒感染相关的50例肝癌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4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HI3L1、AFP、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等水平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的CHI3L1、AST、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肝癌组AFP、GG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炎组比较,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CHI3L1、AFP、GGT、AST、ALT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肝癌组的CHI3L1、AFP、GGT、AST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HI3L1、AFP、GGT联合时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AUC=0.936)。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I3L1与AST呈正相关(r=0.414,P=0.003),AFP与GGT呈正相关(r=0.437,P=0.002),AFP与AST呈正相关(r=0.504,P<0.001),GGT与AST呈正相关(r=0.759,P<0.001),GGT与ALT呈正相关(r=0.636,P<0.001)。结论CHI3L1、AFP及GGT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诊断价值,对临床肝癌患者诊疗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甲胎蛋白 γ-谷氨酰胺基转移酶 HBV病毒感染 肝癌 相关性
下载PDF
柴芍六君子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期间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曹虹丽 彭廷云 +3 位作者 陈青山 谢小芳 王理槐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495-1498,共4页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的效果及随访情况。方法:选取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服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疗效...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的效果及随访情况。方法:选取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服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Th1/Th2细胞因子谱变化及治疗6个月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反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腹胀满、倦怠短气、下肢浮肿、大便溏数的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上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下降,且观察组改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92.45%,对照组生存率为83.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用于原发性肝癌化疗能减轻患者症状,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柴芍六君子汤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2 生存率 下肢浮肿
下载PDF
综合性干预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侯晓俊 房芳 孙万日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4例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和综合性干预组,每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院内感染情况、...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4例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和综合性干预组,每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院内感染情况、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性干预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干预组(P﹤0.01)。综合性干预组患者院内感染总发生率为3.85%,低于常规干预组患者的15.38%(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综合性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综合性干预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干预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患者的26.92%(P﹤0.01)。结论综合性干预应用于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干预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院内感染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GPSM2、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霍亮 骆杨 冯海林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3期406-410,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GPSM)2、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取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PSM2、TGF-β1在癌组织和...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GPSM)2、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取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PSM2、TGF-β1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癌组织中GPSM2、TGF-β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GPSM2、TGF-β1高表达率分别为71.25%、82.5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8.75%、13.75%(P<0.05)。GPSM2在分化程度低的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率较高(P<0.05),TGF-β1在分化程度低、有血管转移的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率较高(P<0.05)。生存曲线显示,GPSM2、TGF-β1低表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77.27%、85.71%)高于高表达患者(47.37%、4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SM2、TGF-β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率较高,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GPSM2、TGF-β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2 转化生长因子1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益气解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6
作者 任娟 刘海军 +5 位作者 沈莉莉 曹振健 翟笑枫 王祥麒 殷晓聆 侯风刚 《河南中医》 2024年第5期744-748,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解毒方。ELISA定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HIF-1α、内皮生长因子(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37.5%,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P-2、MMP-9、VEGF、HIF-1α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MMP-2、HIF-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血压、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皮疹、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发热、腹泻、蛋白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HIF-1α、MMP-2水平,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益气解毒方 甲磺酸阿帕替尼 中西医结合疗法 缺氧诱导因子-1Α 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SREBP2、LOXL2和PEBP4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7
作者 高文广 李龙辉 王建华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1-257,共7页
目的 探讨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和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PEBP4)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 目的 探讨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和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PEBP4)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SREBP2、LOXL2和PEBP4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和PEBP4的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并分析肝癌组织中不同SREBP2、LOXL2和PEBP4 mRNA表达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和PEBP4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均<0.05)。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和PEBP4的m RNA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病理分级、脉管侵犯均有相关性(P均<0.05)。72例患者的肝癌组织中有27例(37.50%)VM形成,VM染色阳性的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和PEBP4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VM染色阴性的肝癌组织(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和PEBP4的mRNA高表达均为VM的危险因素(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和PEBP4 mRNA高表达者的3年总生存率均较低表达者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SREBP2、LOXL2和PEBP4的m RNA均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肝癌细胞VM形成均相关,并可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 原发性肝癌 临床病理特征 血管生成拟态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遗传易患性的亲代传递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耳 王金兵 +1 位作者 吴燕 张宝初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12期717-719,共3页
原发性肝癌(PHC)发病呈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为进一步了解PHC的聚集规律和特征,探讨亲代遗传效应,本文分析了290个PHC家族的资料。结果表明:在肝癌家族史中,以母患肝癌为多见;尤其肝癌高发家族中45.28%先证者的母亲曾患肝癌,而且表明伴HB... 原发性肝癌(PHC)发病呈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为进一步了解PHC的聚集规律和特征,探讨亲代遗传效应,本文分析了290个PHC家族的资料。结果表明:在肝癌家族史中,以母患肝癌为多见;尤其肝癌高发家族中45.28%先证者的母亲曾患肝癌,而且表明伴HBV感染的母患肝癌的先证者显著多于不伴HBV感染者(P<0.05)。显示了母患肝癌对子代的遗传效应远大于父患肝癌对子代的影响。可以认为有母患肝癌家族史,尤其伴HBV感染的肝癌家族成员罹患肝癌的风险更大,应对其加强随访,警惕PH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遗传 肝肿瘤 家系 遗传性
下载PDF
海岛居民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扬 陈坤 +4 位作者 刘希永 朱益民 朱永平 许朝宗 陈建辉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1999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应用1∶3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了解浙江省海岛肝癌高发区洞头县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发现海岛居民肝癌发病与食用被污染甲壳类海产品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心理等因素有较密切关系,提示少食甲壳类海产品,预防肝炎,多食绿色食品... 应用1∶3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了解浙江省海岛肝癌高发区洞头县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发现海岛居民肝癌发病与食用被污染甲壳类海产品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心理等因素有较密切关系,提示少食甲壳类海产品,预防肝炎,多食绿色食品,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能有助于降低肝癌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对照研究 肝癌 甲壳类海产品 危险因素 HBV
下载PDF
陕北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红 李小龙 +3 位作者 樊霞 葛蘩梅 陈秀山 乔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研究陕北地区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收集陕北地区三所地区级医院病例组与对照组各 88例 ,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HBV感染与个人肝病史有协同作用 ,本文中有肝病史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是无肝病史者的 1 9.1 74倍。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HBV感染 乙型肝炎感染 危险因素 陕北地区 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钟文洲 陈正义 王齐全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和肝癌病发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和肝癌病发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情况,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生活质量其OR值分别为13.524、4.856、0.080、3.806、24.691、19.815和0.095,95%CI分别为6.952~18.625、3.784~7.367、0.059~0.605、3.018~8.224、10.890~35.265、8.754~29.543和0.275~0.569。结论 HBV感染、饮酒、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食用剩饭菜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和吃食用腌制食品可能是其次要危险因素;饮茶和生活质量则可能是其重要保护因素;文化程度可能是其次要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HBV感染
下载PDF
隐匿型乙肝病毒在隐源性肝病中的感染率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马宁强 冯英明 +5 位作者 张伟 朱少君 张贺龙 姬统理 闵捷 宋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隐匿型感染(occult infection of HBV)在隐源性肝病中的感染率。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健康献血人员与HBsAg阴性的隐源性肝病患者(包括肝硬化、肝癌、丙肝与病因不清肝炎)血清中检测HBV X DNA,统计并分析HBV在各组中的感染率。... 目的探讨乙肝隐匿型感染(occult infection of HBV)在隐源性肝病中的感染率。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健康献血人员与HBsAg阴性的隐源性肝病患者(包括肝硬化、肝癌、丙肝与病因不清肝炎)血清中检测HBV X DNA,统计并分析HBV在各组中的感染率。结果隐匿型HBV在健康人群中的感染率为5%,而在隐源性肝硬化、肝癌、丙肝与病因不清肝炎中的感染率分别为30%、20%、32%、7.4%。与健康人群相比,隐源性肝硬化、肝癌与丙肝患者的HBV感染率显著增加、但病因不清肝炎患者HBV感染率却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肝硬化与肝癌患者的性别/HBV抗体的检出与HBV感染率的关系不大,但丙肝患者其HBV抗体的检出与HBV感染率有密切的联系。结论本研究小范围内统计了隐匿型HBV在隐源性肝病中的感染率,并证实HBV隐匿型感染在隐源性肝硬化、肝癌患者中与性别、HBV抗体检出没有关系,而在丙肝患者中其与乙肝血清抗体的检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隐匿型感染 隐源性肝硬化 肝癌 病因不清肝炎 聚合酶链式反应 感染率
下载PDF
牛蒡子苷元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国灿 王兵 钱程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ARG)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RG作用于SMMC-7721细胞,并设不加ARG对照组。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法检测细胞中的Bcl-2 mRN...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ARG)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RG作用于SMMC-7721细胞,并设不加ARG对照组。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法检测细胞中的Bcl-2 mR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ARG浓度增加,SMMC-7721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P均<0.05),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均<0.05),G2、M、S期细胞比例减少(P均<0.05);随ARG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SMMC-772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均<0.05),Bcl-2 mRNA表达量减少(P均<0.05)。结论 ARG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ARG下调细胞中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元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下载PDF
经靶动脉灌注碳酸氢钠提高部分抗肿瘤药物疗效 被引量:8
14
作者 范平生 谢钊 +7 位作者 吴志丽 冯克海 尹莉 李继德 季楚舒 胡冰 林新民 庄建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经靶动脉向恶性肿瘤组织灌注碳酸氢钠,以调节恶性肿瘤细胞组织的pH值,观察其对白细胞介素- 2 或IFN -α2b和阿霉素介入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分层随机抽取3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用Seldinger技术穿刺经股动脉进 入肿瘤动脉血管,碳... 目的:经靶动脉向恶性肿瘤组织灌注碳酸氢钠,以调节恶性肿瘤细胞组织的pH值,观察其对白细胞介素- 2 或IFN -α2b和阿霉素介入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分层随机抽取3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用Seldinger技术穿刺经股动脉进 入肿瘤动脉血管,碳酸氢钠+rIL- 2/IFN- α2b+阿霉素,药物按一定比例稀释后灌注。介入治疗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2 个疗程后总有效率(CR+PR)为76%(28/37)。ⅢA、ⅣA、ⅣB期中位缓解期分别为7、13和6个月,ⅢA、ⅣA、ⅣB期中位生 存期分别为10、14和8个月,ⅢA、ⅣA、ⅣB期生存6个月分别为7、5和3例,ⅢA、ⅣA、ⅣB期生存12个月分别为3、3和2 例,ⅢA、ⅣA、ⅣB期生存24个月分别为1、3和0例,ⅢA、ⅣA、ⅣB期3~4年生存期分别为1、1和1例。白细胞下降Ⅲ级3 例恢复较快。消化道反应Ⅳ级1例、脱发Ⅲ级5例、发热Ⅲ级13例。结论:向恶性肿瘤组织灌注碳酸氢钠可提高白细胞介素- 2、IFN -α2b和ADM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Α 碳酸氢钠 疗效 动脉灌注 瘤组织 阿霉素 抗肿瘤药物 介入治疗 恶性肿瘤 疗程
下载PDF
我国HBV、HCV重叠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宁 赵四敏 +1 位作者 程琦 畅灵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5期2169-2172,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不同研究结果,探讨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重叠感染与肝癌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我国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HBV、HCV重叠感染和原发性肝癌关系... 目的:综合分析不同研究结果,探讨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重叠感染与肝癌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我国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HBV、HCV重叠感染和原发性肝癌关系的18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利用Stata12.0中的Meta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发表偏倚的识别采用漏斗图和Egger's检验。结果:异质性检验发现:P=0.000,df=14,提示入选文献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合并的OR为25.71(95%CI为12.50-52.89)。结论:HBV、HCV重叠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存在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HCV 重叠感染 原发性肝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Caspase-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BV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玉中 王朝晖 +2 位作者 王乃玉 王丽丽 邢文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和生存素(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例肝癌组织和10例...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和生存素(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1例肝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Caspase-3和survivin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HBV感染的关系。结果在肝癌和癌旁组织Caspase-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66.67%(P<0.05),survivin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5.71%和0(P<0.01)。Caspase-3在HBsAg阳性和阴性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7.78%和66.67%(P<0.05);survivin在HBsAg阳性和阴性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8.89%和100%(P>0.05)。Caspase-3在高、中、低分化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31.25%、33.33%,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在高、中、低分化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0%、87.5%、100%,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aspase-3和survivin在HCC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BV感染能使肝癌组织Caspase-3的表达降低,与survivin共同抑制肝细胞的凋亡,三者在HCC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CASPASE-3 SURVIVIN HBV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怡 郭云 +3 位作者 黄颖 赵晓霞 张海丛 杨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6期4010-4014,共5页
目的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并原发性肝癌(肝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3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诊治的167例乙肝患者、151例乙肝并肝癌患者以及30例健... 目的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并原发性肝癌(肝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3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诊治的167例乙肝患者、151例乙肝并肝癌患者以及30例健康者抗凝血;根据病程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进一步分为慢性乙肝组103例、乙肝肝硬化组64例、肝癌组151例;根据BCLC分期将乙肝并肝癌组患者分为A期45例、B期62例、C期34例、D期10例;根据HBV载量将乙肝并肝癌组患者分为低复制组33例、中复制组38例、高复制组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以上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乙肝组和乙肝并肝癌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P均<0.05);HBV感染者中,乙肝并肝癌组CD8^+表达量明显低于慢性乙肝组、肝硬化组(P均<0.05);肝癌D期患者CD3^+、CD8^+表达量较A、B、C期者明显降低(P均<0.05);在肝癌患者中,HBV载量高复制组CD4^+表达量较低复制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乙肝并肝癌患者CD8^+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明显降低;HBV感染导致的CD8^+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可能是HBV感染患者易诱发肝癌的机制之一;治疗乙肝并肝癌的适宜时期为A、B、C期;在临床上,当乙肝并肝癌患者体内HBV开始复制时,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利波 冯军 +1 位作者 张娟 李晓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研究HBV DNA、HBsAg、HBeAg、HBeAb、HBcAb及抗-HCV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病例组),同期收治的58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HBV和HC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HBV血清标志物及... 目的研究HBV DNA、HBsAg、HBeAg、HBeAb、HBcAb及抗-HCV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病例组),同期收治的58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HBV和HC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规律。结果两组资料的HBV感染率分别为82.76%和44.83%,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HCV感染及HBV/HCV混合感染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HBV DNA阳性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2.92%、23.08%(P<0.05);HBsAg、HBeAb和HBcAb检出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HBeAg阳性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HBV感染的肝癌高发人群中,HBV DNA、HBsAg、HBeAg、HBeAb及HBcAb所反映的HBV感染状态及不同临床演变过程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共同参与肝癌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HBV DNA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42
19
作者 朱凤云 蒋明光 +2 位作者 涂玲玲 黄晓雷 黄启功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1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每组43例...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每组43例。恩替卡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阿德福韦酯。治疗均持续48周,治疗开始后随访3年。采集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血,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HBV-DNA载量、HBV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的变化,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期内不良结局(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结果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外周血中HBV-DN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HBV-DNA转阴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血清中PCⅢ、Ⅳ-C、LN、HA的水平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期内,恩替卡韦组患者的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用于在病毒学应答及纤维化进程抑制方面更具优势,且可积极降低远期不良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肝纤维化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傅熙玲 田玉岭 +2 位作者 臧志栋 朱晓云 殷卫卫 《癌症进展》 2017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程进展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糖标准分为3组,糖代谢正常组(25例)、2型糖尿病组(40例)和糖耐量异常组(27例)。记录并分析患者研究时间...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程进展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9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糖标准分为3组,糖代谢正常组(25例)、2型糖尿病组(40例)和糖耐量异常组(27例)。记录并分析患者研究时间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Child分级、HBe Ag阳性率、HBV DNA和抗病毒治疗例数),统计不同组别1~4年内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糖代谢正常组、2型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患者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组。2型糖尿病病程﹤3年、3~8年和﹥8年的患者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8年的患者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肝细胞癌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病程﹤3年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ild评分、2型糖尿病、白蛋白﹥18 g/L、HBe Ag阳性和HBV DNA≥2×10~5U/ml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结论糖代谢异常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关系密切,2型糖尿病可能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癌的早期预警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