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analysis of multiple 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s:A 10-year case review of a single-center
1
作者 Cheng-Lou Zhu Ling-Zhi P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2024年第4期1204-1212,共9页
BACKGROUND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PMTs)was first described by Billroth as early as 1889,with the first report published by Warren and Gates in 1932.Since then,numerous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A literature... BACKGROUND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PMTs)was first described by Billroth as early as 1889,with the first report published by Warren and Gates in 1932.Since then,numerous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A literature review of 1104269 patients with cancer reveal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MPMTs ranged from 0.73 to 11.7%.In recent years,however,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in the incidence of this phenomenon,which may be associated with many different factors,including the advancement of modern diagnostic procedures facilitating the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more MPMTs,increased exposure to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that exacerbate the risk of new malignant tumor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and prolonged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allowing sufficient ti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imary cancers.AIM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clinical features,treatment factors,prevalence,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PMT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reated in a single center.Additionally,we analyzed the different tumor combinations,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tumors,and staging.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alyzed 8059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s treated at the Gansu Province Hospital in Lanzhou,Gansu,China between June 2011 and June 2020.Of these,85 patients had MPMTs.The clinical features,treatment factors,prevalence,and prognosis of this latter cohort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MPMT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s was 1.05%(85/8059),including 83 doub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and two tr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of which 57(67.06%)were synchronous MPMTs(SMPMTs)and 28(32.94%)were metachronous MPMTs(MMPMTs).The most frequent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rectum colon cancers within the SMPMT category and the gastric-colon cancers within the MMPMT category.For the MMPMTs,the median interval was 53 months.The overall 1-,3-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from diagnosis of the first primary cancer were 91.36%,65.41%,and 45.97%,respectively;those from diagnosis of the second primary cancer were 67.90%,29.90%,and 17.37%,respectively.CONCLUSION MPMT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have a high incidence and poor prognosis.Thus,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both gastroscopy and colonoscopy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s.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and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MPM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Gastrointestinal tract prognosis EPIDEMIOLOGY
下载PDF
Primary Breast Lymphoma (PBL): A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3
2
作者 Hua YANG Rong-gang LANG Li FU 《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eh》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28-132,共5页
Primary breast lymphoma is a rare disease. It is mainly found in female patients, the right breast in more frequently involved. The majority of PBL are diagnosed by biopsy or post- operative pathological findings. The... Primary breast lymphoma is a rare disease. It is mainly found in female patients, the right breast in more frequently involved. The majority of PBL are diagnosed by biopsy or post- operative pathological findings. The combined therapy regimen, the main part of which is CHOP chemotherapy, is the main stream. Radical surgery is to be avo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lymphoma DIAGNOSI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prognosis.
下载PDF
颅骨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旷仁钊 段劼 +1 位作者 冯凌 王远传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颅骨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颅骨原发性DLBCL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2例行颅骨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行化疗,另1例未行放化疗;1例活检后行放化疗... 目的探讨颅骨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颅骨原发性DLBCL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2例行颅骨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行化疗,另1例未行放化疗;1例活检后行放化疗。术后病理均为DLBCL。3例术后随访1~5年,1例术后化疗5年无病生存,1例活检术后放化疗2年无肿瘤复发,1例仅行手术后16个月肿瘤复发而死亡。结论颅骨原发性DLBCL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或活检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术后行放化疗,预后较好;术后未行放化疗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原发性肿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原发骨髓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陈巧琳 冯友繁 +5 位作者 伏媛 刘菲 张雯洁 陈阳 魏小芳 张启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23年3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6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1(52-74)岁;男性2例,... 目的:探讨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23年3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原发骨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6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1(52-74)岁;男性2例,女性4例,均有血常规异常,5例患者有发热。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无淋巴结肿大,无肺部、胃肠、肝脾、皮肤等结外病变,排除系统性淋巴瘤累及骨髓,依据骨髓相关检查等确诊,其中5例为原发骨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原发骨髓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1例放弃治疗,5例给予以CHOP样或联合R的方案,其中1例原发骨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化疗达完全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4例死亡,2例存活,中位OS为5.5(1-36)个月。结论:原发骨髓淋巴瘤预后差,骨髓相关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髓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易思 李霞 +5 位作者 陶欢 马洪兵 季杰 吴俣 牛挺 贾永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1718,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华西医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2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 目的:探讨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N-DLBCL)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华西医院就诊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82例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谱特点、疗效及预后因素。结果:382例EN-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18-89)岁。男女比例为1.12∶1,常见原发部位为胃肠道(31.7%)、韦氏环(19.1%)及乳腺(7.1%)。基因突变共累及51种,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为TP53(32.5%)、MYD88(32.5%)、CD79B(30.0%)。中位随访时间为63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4.5%,5年总生存(OS)率为89.6%。影响患者PFS的不良因素有:>1个结外部位受累(P<0.001)、P53≥50%(P<0.001)、C-myc>50%/Bcl-2>70%的高双表达(hDEL)(P<0.001);影响患者OS的不良因素有:>1个结外部位受累(P<0.001)、P53≥50%(P<0.001)、高双表达(hDEL)(P<0.001)。化疗联合局部放疗有助于改善患者PFS(P=0.041)和OS(P=0.003);R-CHOP+X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未能显示PFS(P=0.075)及OS(P=0.767)获益。在40例中高危行二代测序患者中,MYD88和/或CD79B突变阳性(MCD亚型)患者均联合BTKi治疗与MYD88及CD79B突变均阴性患者在PFS(P=0.849)与OS(P=0.500)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N-DLBCL可累及全身多处结外器官或组织,TP53、MYD88及CD79B是EN-DLBCL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中高危MCD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BTKi的疗效不劣于MCD阴性的对照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点 基因突变 预后
下载PDF
肾脏累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6
作者 王博恩 陈思远 +7 位作者 施晴 张慕晨 易红梅 董磊 王黎 程澍 许彭鹏 赵维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2-1168,共7页
目的·探究肾脏累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临床基本信息、病理特征、基因突变谱与预后相关因素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2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目的·探究肾脏累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临床基本信息、病理特征、基因突变谱与预后相关因素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2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149例肾脏累及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及分期等,并采用靶向测序(54个淋巴瘤相关基因)评估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基于患者资料进行生存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在149例DLBCL肾脏累及的患者中,有87例患者(58.4%)年龄>60岁,121例患者(81.2%)AnnArbor分期为Ⅲ~Ⅳ期,27例患者(18.1%)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2分,121例患者(81.2%)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高于正常上限,111例患者(74.5%)至少存在2个以上淋巴结外器官受累,131例患者(87.9%)国际预后指数≥2分。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2%和50.4%。在病理特征中,145例患者(97.3%)诊断为非特指型DLBCL。按Hans分型,39例患者(26.2%)属生发中心亚型。在可评估疗效的144例患者中,87例(60.4%)患者取得完全缓解。此外,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LDH升高是肾脏累及的DLBCL患者总体生存时间(P=0.048)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0.033)的不良预后因素;75例肾脏累及的DLBCL患者的靶向测序显示PIM1(n=23,31%)、MYD88(n=22,29%)、CD79B(n=21,28%)和KMT2D(n=18,24%)存在高频突变,其中CD79B突变与较差的总体生存时间相关(P=0.034)。结论·肾脏累及的DLBCL患者临床特征中血清LDH升高与不良预后有关,基因突变谱中CD79B突变与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肾脏 临床特征 基因突变谱 预后分析
下载PDF
HE4、CA125及CEA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喜永 刘雅文 赵小燕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3期398-400,410,共4页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58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5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血检测HE4、CA125、CEA水平,比较2...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58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5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血检测HE4、CA125、CEA水平,比较2组血清HE4、CA125、CEA差异,并分析HE4、CA125、CEA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随访3年,比较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血清HE4、CA125、CEA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清HE4[(178.52±8.39)pmol/L]、CA125[(52.14±5.17)U/ml]、CEA[(18.29±2.14)ng/m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Ⅲ、Ⅳ期及有淋巴结转移卵巢癌患者血清HE4、CA125、CEA水平高于中高分化、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患者随访3年,存活41例,存活率为70.69%(41/58);存活组患者血清HE4[(151.69±7.68)pmol/L]、CA125[(41.02±4.39)U/ml]、CEA[(13.25±1.69)ng/ml]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4、CA125、CEA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状态,与组织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能够用于病情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 人附睾蛋白4 癌胚抗原 病理特征 临床预后
下载PDF
MTSS1和RBCK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8
作者 徐琳琳 刘振娟 +1 位作者 张子轩 李彦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7期1848-1852,共5页
目的 回顾性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MTSS1)、ranbp2型和c3hc4型锌指1(RBCK1)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卵巢癌... 目的 回顾性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MTSS1)、ranbp2型和c3hc4型锌指1(RBCK1)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卵巢癌患者在术中切除的卵巢癌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SS1、RBCK1的表达,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FIGO)分期、病理类型、腹水];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卵巢癌组织中MTSS1与RBCK1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卵巢癌组织MTSS1、RBCK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卵巢癌组织MTSS1、RBCK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7%、23.33%,低于癌旁组织MTSS1、RBCK1阳性表达率(62.50%、7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比较显示,MTSS1、RBCK1表达水平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卵巢癌组织中MTSS1和RBCK1的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812,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MTSS1、RBCK1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为84.37%、82.14%,均高于MTSS1、RBCK1阴性表达患者(55.68%、5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程度、FIGO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RBCK1阴性表达和MTSS1阴性表达均是卵巢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TSS1、RBCK1在卵巢癌患者中低表达,且两者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分化程度有关,二者可能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 ranbp2型和c3hc4型锌指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APRIL、Gal-1水平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陈腾 郭智峰 +1 位作者 宋林琳 姬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359-2362,2366,共5页
目的:探究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增殖诱导配体(APRIL)、半乳糖凝集素-1(Gal-1)水平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EOC患者103例作为EOC组,10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根据2年预... 目的:探究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增殖诱导配体(APRIL)、半乳糖凝集素-1(Gal-1)水平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EOC患者103例作为EOC组,10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根据2年预后情况,将EOC患者分为生存组(55例)和死亡组(48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相关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PRIL、Gal-1水平;Kaplan-Meier法分析血清APRIL、Gal-1水平与EOC患者2年预后的关系;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EOC患者2年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EOC组患者血清APRIL、Gal-1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肿瘤低分化、淋巴转移、FIGO分期为Ⅲ~Ⅳ期的APRIL、Gal-1高水平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肿瘤中高分化、无淋巴转移、FIGO分期为Ⅰ~Ⅱ期的APRIL、Gal-1高水平患者比例(P<0.05)。血清APRIL高水平患者2年生存率低于APRIL低水平患者(Log Rank χ^(2)=18.523,P<0.05);血清Gal-1高水平患者2年生存率低于Gal-1低水平患者(Log Rank χ^(2)=12.998,P<0.05)。死亡组低分化、淋巴转移、FIGO分期为Ⅲ~Ⅳ期、APRIL和Gal-1高水平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分化程度、淋巴转移、FIGO分期、APRIL、Gal-1是EOC患者2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OC患者血清APRIL、Gal-1水平上调,其水平与分化程度、淋巴转移、FIGO分期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增殖诱导配体 半乳糖凝集素-1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CD3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屈阳 卢绪章 +4 位作者 王荣轩 黑肖飞 李瑾 肖碧涛 贾祝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0-457,共8页
目的:探讨CD3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的124例原发性DLBCL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30在DLBCL中的表达情况,分... 目的:探讨CD3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的124例原发性DLBCL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30在DLBCL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CD30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分析CD30表达与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24例DLBCL中,CD30+19例(15.32%)。CD30+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年龄低、男性多见、结外受累数目少、国际预后指数(IPI)小、Hans分型以GCB型多见、获得的最佳疗效较好的特点(P<0.05)。但在有无B组症状(P=0.323)、Ann Arbor分期(P=0.197)、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P=0.479)、乳酸脱氢酶(LDH)值(P=0.477)及是否累及骨髓(P=0.222)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D30+与CD30-组的OS、PFS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653,P=0.017;χ^(2)=4.109,P=0.043),阳性组预后较阴性组好。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IPI评分1-2分、LDH升高组中CD30+组有较好的预后(P<0.05);在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P=0.055)、Hans分型为non-GCB型(P=0.053)亚组中CD30+组有较好的预后趋势,但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LBCL患者的良好预后与CD30+表达、无B组症状、Ann Arbor分期早、ECOG评分低、LDH值正常、IPI评分低、结外受累数目少、获得最佳疗效为CR密切相关(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B组症状、获得最佳疗效为非CR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LBCL患者中CD30+表达提示良好的预后,在评估DLBCL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D30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高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瑞 谷景荣 洪英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3期465-467,471,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选取80例高龄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依据其临床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n=60)与死亡组(n=20),收集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运用多因素Log... 目的 探讨高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选取80例高龄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依据其临床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n=60)与死亡组(n=20),收集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影响高龄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高龄DLBCL患者的病变可累及全身与各器官,侵犯部位以淋巴结[45.00%(36/80)]最为常见,其次为胃[20.00%(16/80)]、骨髓[12.50%(10/80)]、脾脏[7.50%(6/80)]、肠道[6.25%(5/80)]等。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体重指数(BMI)、化疗方案与高龄DLBCL患者的预后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结外器官受累数目、合并症与高龄DLBCL患者的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90岁(β=1.743,OR:5.714,95%CI=1.825~17.897)、IPI评分3~4分(β=2.485,OR=12.000,95%CI=3.467~41.540)、结外器官受累数目≥2处(β=3.121,OR=22.667,95%CI=5.698~90.170)、合并症≥2种(β=1.946,OR=7.000,95%CI=2.210~22.172)为高龄DLBCL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DLBCL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高龄DLBCL患者侵犯部位以淋巴结、胃最为多见,预后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如年龄>90岁、IPI评分3~4分、结外器官受累数目≥2处、合并症等,临床需对上述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及时施行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原发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静 刘长虎 +3 位作者 杜尚亭 赵银冰 苗倩倩 詹文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89-229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T-DLBCL)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2年04月至2022年04月收治的30例PT-DLBCL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T-DLBCL)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2年04月至2022年04月收治的30例PT-DLBCL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1%、76.8%、66.3%;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9.7%、62.6%、62.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IPI评分、LDH水平、Hb水平、综合治疗模式、近期疗效与患者总生存均有关(P<0.05);年龄、IPI评分、Hb水平、综合治疗模式、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近期疗效与患者无进展生存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是影响PT-DLBCL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T-DLBCL属罕见的侵袭性结外淋巴瘤,复发率较高,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是影响PT-DLBCL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睾丸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TdT阴性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后书敏 邵静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e transferase,Td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DNA聚合酶,它可以在无DNA复制模板的条件下将单个脱氧核苷酸结合到DNA分子的3'-OH端。TdT是造血系统中不成熟淋巴细胞中特异性较强的细胞内标记,...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e transferase,Td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DNA聚合酶,它可以在无DNA复制模板的条件下将单个脱氧核苷酸结合到DNA分子的3'-OH端。TdT是造血系统中不成熟淋巴细胞中特异性较强的细胞内标记,在淋巴源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blastic lymphoma/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LBL/ALL)的诊断依赖免疫分型。TdT通常在LBL/ALL中呈阳性表达,是临床诊断LBL/ALL的重要依据。TdT阴性的LBL/ALL在临床中较为少见,鉴于该分子诊断特异性较高,其阴性表达会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TdT阴性的原因有多种,在淋巴细胞不同分化阶段中TdT的表达情况不同,另因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同,也可导致偶见TdT的假阴性。此外,有文献指出TdT阴性与TdT阳性的LBL/ALL在临床特点及预后方面亦不相同。了解TdT的表达意义、阴性的原因,以及阴性或阳性表达的LBL/ALL的不同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该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就TdT阴性的原因及其表达阴性的LBL/ALL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点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14
作者 礼仕可 施文瑜 +2 位作者 张卓 张锋 孙秀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4-1081,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免疫组织化学及治疗方案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诊治的PT-DLBCL患者的...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免疫组织化学及治疗方案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诊治的PT-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各临床指标(一般临床指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ECOG评分、治疗方案、初治反应和复发)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7例,中位发病年龄64岁,中位总生存时间41.6个月,1年、3年及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3%,77%,59%。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ECOG评分≥3分、IPI评分≥4分、未联合应用蒽环类药物、未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单一治疗方式、初治反应无效及复发与PT-DLBCL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COG评分≥3分、未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及初治反应无效是PT-DLBCL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T-DLBCL罕见且预后差,尽早诊断且联合应用蒽环类药物及利妥昔单抗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肿瘤直径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克 王岩 梁静 《癌症进展》 2023年第9期978-981,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直径与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肿瘤直径将106例EOC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10 cm,对照组患者肿瘤直径﹤10 cm.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3年生存率;EOC患者... 目的 探讨肿瘤直径与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肿瘤直径将106例EOC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肿瘤直径≥10 cm,对照组患者肿瘤直径﹤10 cm.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3年生存率;EO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13.0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6例EOC患者随访3年,生存24例,死亡82例,生存与死亡EOC患者年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CA125水平、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FIGO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学分级为G3级、CA125水平≥35 U/ml、肿瘤直径≥10 cm均是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年龄大、FIGO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学分级为G3级、CA125水平≥35 U/ml、肿瘤直径≥10 cm均是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临床特征 肿瘤直径 预后
下载PDF
15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郭仁彬 李秋菊 +3 位作者 伍希 向梦琴 肖旭平 马丽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81-8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12—2021年就诊的15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PTL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8岁。起病时间0.0...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临床特点,总结该病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12—2021年就诊的15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PTL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8岁。起病时间0.06~36个月,平均10个月。15例患者中14例因颈部肿物就诊。常规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6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1例滤泡淋巴瘤。15例患者中除3例失访外,随访患者中无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PTL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痛性的颈部肿物,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目前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临床特征 临床病理
下载PDF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分析(附67例)
17
作者 李佳音 张明智 姚丽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586-459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类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igh-grade B-cell lymphoma,HGB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22年06月收治的67例HGBL患者(其中包括HGBL,R和HGBL,NOS)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类型淋巴瘤患者的...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类型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igh-grade B-cell lymphoma,HGB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22年06月收治的67例HGBL患者(其中包括HGBL,R和HGBL,NOS)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类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67例患者中,HGBL,R 39例(58.2%),HGBL,NOS 28例(41.8%)。骨髓侵犯、结外病变受侵器官数多、Ann Arbor分期处于晚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高、治疗前LDH升高在HGBL,R组更常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预后分析结果显示,HGBL,R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均显著短于HGBL,NOS组(P<0.05)。接受高强度化疗的HGBL患者与一线接受R-CHOP方案的患者相比OS和PFS更长(OS:χ^(2)=8.194,P=0.004;PFS:χ^(2)=9.006,P=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方案强度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GBL,R患者较HGBL,NOS患者预后差,与一线接受R-CHOP方案的患者相比,接受高强度化疗(DA-EPOCH-R,R-CODOX-M/IVAC或R-HyperCVAD)的患者的PFS和OS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11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分析
18
作者 蒋皓云 金祺祺 +3 位作者 张丽田 李翠翠 岳宁宁 吴重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73-81,共9页
目的对比、分析系统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DLBCL)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8月-2022年6月确诊的114例DLBCL(68例系统性DLBCL和46例PCNSL-DLBCL)... 目的对比、分析系统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DLBCL)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8月-2022年6月确诊的114例DLBCL(68例系统性DLBCL和46例PCNSL-DLBCL)患者,比较系统性DLBCL与PCNSL-DLBCL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疗效特点。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测算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最佳截断值,分析不同水平患者(高、低PLR组,高、低NLR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与系统性DLBCL患者相比,PCNSL-DLBCL患者体能状态差,PLR、NLR低,近期疗效佳,但持续时间短,且远期疗效较差(P<0.05)。系统性DLBCL患者PLR和NLR的最佳阈值分别为267.80和3.45,PLR>267.80和NLR>3.45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降低(P<0.05)。对系统性DLBCL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提示,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血清β2微球蛋白、NLR、PLR、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国际预后指数评分、Ann-Arbor分期是预后的影响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CNSL-DLBCL患者PLR和NLR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16.72和3.58,未发现各类临床特点、治疗对PCNSL-DLBCL预后的影响(P>0.05)。结论DLBCL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与系统性DLBCL相比,PCNSL-DLBCL远期疗效差,PLR和NLR有助于预测系统性DLBCL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点 预后因素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影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19
作者 刘真真 殷莉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LC)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DLBLC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单因素Kaplan-Meier生... 目的 探讨影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LC)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DLBLC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DLBLC患者3年总生存率,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DLB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9(4~6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全组3年总生存率为49.2%,中位生存时间为34.6个月。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有无B症状者、乳酸脱氢酶、IPI评分、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及miR-27a表达水平均与DLBLC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60岁(HR=1.288)、临床分期为Ⅲ+Ⅳ(HR=2.362)、有B症状(HR=1.246)、乳酸脱氢酶增高(HR=1.427)、IPI评分> 2分(HR=1.514)是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iR-27a高表达(HR=0.523)是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临床分期、B症状、乳酸脱氢酶、IPI评分及miR-27a表达均与DLBLC患者预后有关,其中miR-27a高表达为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36例原发性结外淋巴瘤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43
20
作者 娄丽丽 岑溪南 +14 位作者 欧晋平 董玉君 粱赜隐 邱志祥 王文生 许蔚林 李渊 王茫桔 王莉红 尹玥 孙玉华 刘微 王倩 王颖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236例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表明:①236例PENL病例占同期淋...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236例PEN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表明:①236例PENL病例占同期淋巴瘤的40.7%(236/580),中位年龄为55岁(16岁-91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8∶1(153/83)。②PENL的首发部位常见于胃肠道、鼻腔、扁桃体、纵隔、皮肤、脾、睾丸、骨及软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其所占比例依次为30.1%(71/236)、10.6%(25/236)、8.9%(21/236)、5.9%(14/236)、5.1%(12/236)、4.7%(11/236)、4.2%(10/236)、4.2%(10/236)、3.0%(7/236)。③PENL的首发症状多无特异性;体征多为原发器官的肿大或局部肿块形成,在本研究中此体征占66.9%(158/236)。④按照2008年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胃肠道PEN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常见,鼻腔PENL病理类型以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常见,扁桃体、睾丸、中枢神经系统PENL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常见。结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并不少见,出现原发器官的肿大或局部肿块形成时,应警惕原发性结外淋巴瘤,重视病理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