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imary Treatment for Clinically Early Cervical Cancer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Radical Surgery or Radi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Xin-yi LI Jia-yi WEN +5 位作者 Yu-hui HUANG Wen-wen WANG Zheng WEI Yu-jia MA Xiang KANG Ze-hua WANG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3年第3期551-559,共9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survival outcomes between primary radical surgery and primary radiation in early cervical cancer.Methods Patient information was extracted from 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Results database.P... Objective To compare survival outcomes between primary radical surgery and primary radiation in early cervical cancer.Methods Patient information was extracted from 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Results database.Patients diagnosed with early cervical cancer of stage T1a,T1b,and T2a(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7th edition)from 1998 to 2015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fte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Overall survival(OS)was analyzed using the Kaplan-Meier method.Results Among the 4964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study,1080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as having positive lymph nodes(N1),and 3884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as having negative lymph nodes(N0).Patients with primary surgery had significantly longer 5-year OS than those with primary radiotherapy in both the N1 group(P<0.001)and N0 group(P<0.001).In the subgroup analysis,similar results were found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lymph nodes of stage T1a(100.0%vs.61.1%),T1b(84.1%vs.64.3%),and T2a(74.4%vs.63.8%).In patients with T1b1 and T2a1,primary surgery resulted in longer OS than primary radiation,but not in patients with T1b2 and T2a2.In multivariate analysis,the primary treatment was identified 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in both N1 and N0 patients(HR_(N1)=2.522,95%CI=1.919–3.054,PN1<0.001;HR_(N0)=1.895,95%CI=1.689–2.126,PN0<0.001).Conclusion In early cervical cancer stage T1a,T1b1,and T2a1,primary surgery may result in longer OS than primary radiation for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cervical cancer overall survival primary treatment lymph node status radical surgery RADIATION
下载PD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etastatic to cervical lymph nodes from unknown primary origin:the impact of chemoradiotherapy 被引量:2
2
作者 Hany Eldeeb Rasha Hamdy Hamed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484-490,共7页
The management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from an unknown primary site is still a therapeutic challenge.We report here our experience in treating these patients with chemoradiotherapy... The management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from an unknown primary site is still a therapeutic challenge.We report here our experience in treating these patients with chemoradiotherapy as a curative approach.Data from 40 patients were reviewed.In total,20(50%) patients underwent excisional biopsy.All patients underwent radiotherapy,which was delivered to both sides of the neck and pharyngeal mucosa(extensive field),and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consisting of weekly cisplatin at a dose of 40 mg/m2.The clinical stage of the cervical nodes at presentation was N1 in 25%,N2 in 60%,and N3 in 15%.Most patients(75%) developed at least grade 3 mucositis.Eight patients(20%) had grade 3 xerostomia and 18 patients(45%) required esophageal dilation for stricture.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OS) rate of all patients was 67.5%.The 5-year OS rates of patients with N1,N2,and N3 lesions were 100%,67%,and 41%,respectively(P = 0.046).The 5-yea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 was 62.5%.In multivariate analysis,only N stag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OS(P = 0.022).Emergence of the occult primary was very limited(1 patient only).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extensive irradiation of both sides of the neck and pharyngeal mucosa with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results in a lower emergence of primary tumor.Because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unknown primary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patients with known primary,an attempt at cure should always be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 化疗 放射治疗 多变量分析 生存率 患者 隐匿性
下载PDF
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颈部淋巴结核的治疗效果观察
3
作者 王文帅 孙满胜 +1 位作者 贾立茹 王倩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66-86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FND)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FND)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FN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FND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2、24、48、72 h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联合FND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可促进术后恢复及切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核 改良式小切口病灶清除术 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西黄胶囊联合常规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颈淋巴结结核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联合常规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5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乙胺丁醇+利福平+异烟肼+吡...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联合常规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5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乙胺丁醇+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观察组患者加服西黄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_(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_(4)^(+)/CD_(3)^(+)显著高于对照组,CD_(3)^(+)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与对照组的3.57%相当(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常规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胶囊 四联抗结核方案 颈淋巴结结核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钟明 李刚 +2 位作者 王宁 姚晓军 蒋良双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规范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疾病进展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该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理念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并进行规范抗结...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规范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疾病进展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为该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理念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并进行规范抗结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转归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免疫细胞计数及合并症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影响疾病进展及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129例,其中进展组70例,未进展组59例。进展组与未进展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P <0.001)、CD8+T淋巴细胞计数(P=0.005)、NK细胞计数(P <0.001)、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P <0.001)、初治与复治(P <0.001)、是否耐药(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较低的NK细胞计数(OR=39.968,95%CI 9.324~171.333,P<0.001)、复治(OR=24.118,95%CI 4.563~127.479,P<0.001)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OR=4.390,95%CI 1.004~19.205,P=0.049)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疾病进展及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较低的NK细胞计数、复治和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规范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疾病进展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结核 淋巴细胞 进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颈部淋巴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李星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0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纳入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60例本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是否满意护理工作...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核患者围手术期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纳入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60例本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是否满意护理工作及患者负面情绪情况。结果观察组颈部淋巴结核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SAS及SDS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减轻其负面情绪,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颈部淋巴结核 围手术期 满意度 负面情绪
下载PDF
PET/CT误诊的原发灶隐匿颈淋巴结转移癌临床分析
7
作者 李丹凤 胡健 +3 位作者 杨春 胡鹏刚 岳波 石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分析PET/CT在原发灶隐匿的颈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中价值,探讨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在此类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研究2012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PET/CT显示原发灶部位与最终病理结果不符的以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首诊患者,结合文... 目的分析PET/CT在原发灶隐匿的颈淋巴结转移癌诊断中价值,探讨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在此类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研究2012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PET/CT显示原发灶部位与最终病理结果不符的以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首诊患者,结合文献探讨PET/CT在诊断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多学科合作模式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结果10例患者中,5例PET/CT结果证实为假阳性,5例为假阴性。PET/CT显示假阳性的病例中,4例位于扁桃体,1例位于杓会厌襞;假阴性患者的肿瘤位置各不相同。所有患者在诊断和治疗的不同阶段均经过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结论PET/CT在原发灶隐匿的颈淋巴结转移癌的检出阳性比例不高,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但需对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颈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隐匿肿瘤 多学科诊疗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颈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效果
8
作者 陈一林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2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颈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接...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颈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接受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进入手术室时(T1)、诱导后(T2)、切皮时(T3)、清理病灶(T4)、术毕(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术后15 min Aldrete评分、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T_(1)~T_(5),研究组各项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5),对照组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5),对照组HR、SBP、DBP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T_(5),对照组HR、SBP、DBP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5 min的Aldret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在颈淋巴结结核手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较好,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且术后苏醒较快,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颈淋巴结结核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9
作者 高立霓 刘秉彦 莫泽来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反应性淋巴结(23例)、恶性淋巴结(26例)和淋巴结结核(33例),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反应性淋巴结(23例)、恶性淋巴结(26例)和淋巴结结核(33例),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淋巴结的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具有一定典型超声征象,17个淋巴结为淋巴结门部血流型,12个淋巴结为边缘型血流,13个淋巴结混合血流型,11个淋巴结内部及周围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血流频谱表现为低阻力型血流。结核性淋巴结及反应性淋巴结的最大血流速度(V_(max))及阻力指数(RI)均显著低于恶性淋巴结,L/S比值显著高于恶性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核性淋巴结及反应性淋巴结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淋巴结的边缘型及混合型血流信号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恶性转移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具有典型超声特征,配合其他辅助检查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结核 超声 诊断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MRI表现(附26例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辉 丁长青 +3 位作者 郝苏荣 唐晨虎 童俊 陈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阶段颈部结核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手术证实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资料。结果累及单侧颈部10例(其中单发4例),双侧16例(均为多发)。根据病理颈部淋巴结结核MRI表现可分为4型:Ⅰ型(n=9)为...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阶段颈部结核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手术证实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资料。结果累及单侧颈部10例(其中单发4例),双侧16例(均为多发)。根据病理颈部淋巴结结核MRI表现可分为4型:Ⅰ型(n=9)为结核结节及肉芽肿形成;Ⅱ型(n=12)为淋巴结干酪样坏死;Ⅲ型(n=17)为淋巴结包膜坏死;Ⅳ型(n=19)为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破溃并向周围侵犯。22例同时具有多个病理阶段表现。结论 MRI能准确反映颈部淋巴结结核不同病理阶段的特征,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 结核 磁共振成 病理
下载PDF
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大卫 王明正 +4 位作者 刘佳坤 李辉 朱桂云 陈丽会 黄文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6年5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颈淋巴结核病例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6年5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颈淋巴结核病例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者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淋巴结核阳性率、切口一期愈合率、术后复发率及术后颈肩部功能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P=16.015/0.000, t/P=12.360/0.000),清除淋巴结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χ~2/P=27. 990/0. 000),淋巴结结核阳性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χ~2/P=14. 160/0. 000);切口一期愈合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P=6. 050/0. 014);2组术后15d血清炎性细胞因子(CRP、IL-6、ES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t/P=10.456/0. 001,χ~2/P=7. 255/0. 001,χ~2/P=4. 979/0. 001);随访1年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P=5. 165/0.023),2组颈肩部功能障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核,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不影响颈肩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结核 颈淋巴结清扫术 功能性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文芳 邱金旭 +1 位作者 卢丽敏 杨冬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5-897,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阐明其超声诊断要点,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鉴别。方法:收集1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资料,其中6例同时并发淋巴结...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阐明其超声诊断要点,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鉴别。方法:收集1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资料,其中6例同时并发淋巴结转移,分析肿大淋巴结超声表现,比较结核性淋巴结和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包括发生的部位、钙化特征、液化情况及血流分布特征等。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淋巴结结核多分布于颈部Ⅲ区、Ⅳ区及Ⅴ区,以Ⅴ区显著,淋巴结回声紊乱,结内钙化呈片状不均匀分布,液化部分透声极差,可见絮状弱回声,血流信号表现为周边或内部散在点状分布,淋巴结周围软组织回声增强、紊乱。结论:超声检查可疑甲状腺癌并发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时,应结合病史、分析其超声特征并观察淋巴结周围软组织病变后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颈部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结核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鉴别颈部淋巴结核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青 黄明凤 +1 位作者 孙万玲 郭瑞君 《医学综述》 2017年第2期-,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技术在鉴别颈部淋巴结核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诊治的12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对145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行二维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以超声引导下穿刺... 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技术在鉴别颈部淋巴结核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诊治的12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对145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行二维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取得组织学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综合评价不同方法对鉴别淋巴结核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二维超声鉴别两种淋巴结肿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61.11%、为86.54%、73.58%,AUC为0.763;应变率比值法鉴别两种淋巴结肿大的最佳分界值为2.33,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89%、61.54%和75.47%,AUC为0.778;弹性评分法鉴别两种淋巴结肿大的分界值为2.5,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0.37%、78.85%和74.53%,AUC为0.730,三种方法的ROC曲线有重合,故其曲线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E在鉴别颈部淋巴结核和淋巴结转移中,较传统超声未见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核 颈部淋巴结转移 弹性成像
下载PDF
地佐辛对颈部淋巴结核手术麻醉前给药的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浩 陈一林 +4 位作者 孙振全 于淑霞 季娟 赵灵芝 张绍刚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颈部淋巴结核手术麻醉前给药的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颈部淋巴结核术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患者,根据麻醉诱导前给药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观察组则给予地佐辛(...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颈部淋巴结核手术麻醉前给药的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颈部淋巴结核术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患者,根据麻醉诱导前给药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观察组则给予地佐辛(50 mg),分别于术后6、12及24 h时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Ramsay评分量表评估2组患者镇静情况;于麻醉前、手术完成时、术后12及24 h时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及NK水平,同时观察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和24 h时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均低于术后6 h时(P<0.05),观察组术后6 h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和术后12 h时的CD3^+、CD4^+、NK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12 h时的CD8^+升高,术后24 h时的CD3^+、CD4^+、NK高于对照组(P<0.05);镇痛期间观察组的恶心呕吐、烦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颈部淋巴结核手术麻醉前给药的镇痛效果优于氟比洛芬酯,安全性高,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颈部淋巴 地佐辛 免疫功能 镇痛 镇静 效果
下载PDF
颈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被引量:7
15
作者 劳群 王朝明 +1 位作者 沙水泉 姚素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提高对颈淋巴结结核的认识和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经CT检查的颈淋巴结结核33例,与同期颈肿块(除颈器官肿瘤外)49例作CT对照研究,均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结果:(1)结核发病中位年龄29.2岁,明显年轻于恶性肿瘤组(556岁)。... 提高对颈淋巴结结核的认识和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经CT检查的颈淋巴结结核33例,与同期颈肿块(除颈器官肿瘤外)49例作CT对照研究,均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结果:(1)结核发病中位年龄29.2岁,明显年轻于恶性肿瘤组(556岁)。(2)结核淋巴结坏死率和包膜高度强化率均高达81.82%,结内坏死面积(≥1/2)者达7576%。(3)本文依颈淋巴结结核的CT形态分布提出分型:单纯型(Ⅰ-Ⅳ)、混合型:单纯型又可分为Ⅰ型(单个淋巴结,直径<20mm)、Ⅱ型(串珠型)、Ⅲ型(多房型)、Ⅳ型(融合呈大单房或单个直径≥20mm)。其中Ⅱ型具诊断特异性。结论:CT对颈淋巴结结核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诊断 颈淋巴结结核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永芳 杨利霞 贾文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探讨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5例颈部淋巴结核的MS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2例,女13例。年龄13-66岁。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好发于胸锁乳突肌周围。根据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不同可以...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探讨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5例颈部淋巴结核的MSCT表现。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2例,女13例。年龄13-66岁。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好发于胸锁乳突肌周围。根据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不同可以反映病理改变的不同。结论 MSCT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有着重要价值,增强扫描可以反映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 结核 诊断 CT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志远 吴泽惠 +6 位作者 谭永刚 杨通明 周纯芝 梁霞 彭惠 胡丽娜 刘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3期304-306,共3页
目的:研究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弹性5分评分法对44例97个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灶进行分析。结果:有85.7%(30/35)结节型和83.7%(36/43)干酪坏死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弹性成像评... 目的:研究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弹性5分评分法对44例97个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灶进行分析。结果:有85.7%(30/35)结节型和83.7%(36/43)干酪坏死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和为1~2分,有57.8%(11/19)愈合钙化型的弹性成像评分为3~4分。结论:绝大多数颈部淋巴结结核病灶硬度较小,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较低,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弹性成像 颈部淋巴结 结核
下载PDF
子宫颈癌患者血清、盆腔淋巴结HPV检测及其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滨 姜囡 杨帆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原发灶、血清及其盆腔淋巴结中HPV DNA及亚型,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例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癌患者的原发灶组织、术前静脉血与盆腔淋巴结石蜡组织,运用PCR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HPV...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原发灶、血清及其盆腔淋巴结中HPV DNA及亚型,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例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癌患者的原发灶组织、术前静脉血与盆腔淋巴结石蜡组织,运用PCR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HPV DNA及亚型的检测。结果:宫颈癌原发灶组织、血清标本中HPV DNA阳性率为50%(8/16)。16例盆腔淋巴结石蜡组织中13例为HPV DNA阳性(13/16,81.25%),其中总共切除的133个淋巴结中60个为阳性(60/133,45.1%),8例淋巴结HPV DNA阳性的病例其对应的原发灶组织也为阳性且两者亚型相同。盆腔淋巴结中的HPV DNA阳性率为45.1%(60/133),显著高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率1.5%(2/133)。6例患者(6/16,37.5%)原发灶、血清、盆腔淋巴结同时均为HPV DNA阳性;2例患者(2/16,12.5%)原发灶、盆腔淋巴结中HPV DNA表达阳性,而血清为阴性;1例患者(1/16,6.25%)淋巴结、血清HPV DNA阳性,而原发灶为阴性;未发现原发灶、血清HPV DNA表达阳性而淋巴结为阴性的病例,而且以上HPV DNA阳性的病例同一个患者对应的HPV亚型也相同。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中HPV DNA检出率与临床分期无关。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HPV DNA检测可提高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并且淋巴结中HPV DNA的检出率与原发灶的分化程度相关。宫颈癌原发灶、血清、盆腔淋巴结中HPV感染可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 DNA 原发灶 血清 盆腔淋巴结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原发灶及盆腔淋巴结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与宫颈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彤 刘先明 +1 位作者 王澜 杨梅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939-2942,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宫颈病变组织和盆腔淋巴结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与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98份宫颈组织标本和228份盆腔淋巴结标本(包括47个转移性淋巴结和181个非转移性淋巴结...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宫颈病变组织和盆腔淋巴结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与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98份宫颈组织标本和228份盆腔淋巴结标本(包括47个转移性淋巴结和181个非转移性淋巴结)。分析宫颈癌患者原发灶组织、盆腔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中HPV阳性率及分型,以及影响宫颈癌复发的因素。结果宫颈癌患者原发灶以及盆腔转移性淋巴结、非转移性淋巴结中HPV-DNA阳性率分别97.96%、81.25%、70.17%,最常见的类型均为高危型HPV16、HPV18。98例患者中,失访4例,随访期间复发19例,发生远处转移死亡3例。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期高、淋巴结旁血管浸润、宫颈癌原发灶HPV16阳性均是宫颈癌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而宫颈癌组织中HPV18阳性以及盆腔淋巴结中HPV16、HPV18阳性与宫颈癌复发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中HPV阳性率均较高,均以高危型HPV最为常见。宫颈癌患者原发病灶HPV16阳性或可用于预测宫颈癌的复发,而盆腔淋巴结中的常见高危型HPV可能与宫颈癌复发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原发灶 盆腔淋巴结 复发
下载PDF
新型敷料在2例颈淋巴结结核慢性伤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鹏娟 罗凤 +1 位作者 石果 唐秀英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2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爱康肤银Aquacel Ag、美盐beauty salt)在颈淋巴结核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例颈淋巴结结核慢性伤口的患者进行联合抗结核药物的全身治疗,局部伤口用新型敷料进行填塞伤口及潜行换药。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换药频率...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爱康肤银Aquacel Ag、美盐beauty salt)在颈淋巴结核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例颈淋巴结结核慢性伤口的患者进行联合抗结核药物的全身治疗,局部伤口用新型敷料进行填塞伤口及潜行换药。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换药频率,每2~3天更换一次敷料。结果 1例经过40天换药后伤口完全愈合,1例27天后愈合,伤口愈合后继续使用抗结核药物直至疗程结束未复发。结论新型敷料(爱康肤银、美盐)对淋巴结核慢性伤口疗效较好,为临床上处理结核性慢性伤口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敷料 颈淋巴结结核 慢性伤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