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桐(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兰利琼 包少康 +2 位作者 李平 卿人韦 傅华龙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8-533,共6页
作者对刺桐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转化的研究表明 ,刺桐的维管形成层为叠生形成层 ,由分散的、排列成环的原形成层束转化而来 ,其转化过程是渐进的 .在初生生长的很早阶段就出现了长、短两类细胞 ,即原初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原初的射线原... 作者对刺桐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转化的研究表明 ,刺桐的维管形成层为叠生形成层 ,由分散的、排列成环的原形成层束转化而来 ,其转化过程是渐进的 .在初生生长的很早阶段就出现了长、短两类细胞 ,即原初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原初的射线原始细胞 .它们分别发育转化为维管形成层中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 .在转化过程中 ,长细胞的端壁由平截转变为尖削 ,短细胞则由短的长方形转变成近等径的多边形 .原初的射线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皆含有淀粉粒 ,纺锤状原始细胞的叠生状态直到次生生长出现以后才由于连续的径向垂周分裂而获得 .在 1~ 4年生枝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 ,射线高度减小 ,宽度增加 .射线原始细胞可以伸长而转变成纺锤状原始细胞 ,从而将轴向的高射线隔分成矮射线 ,纺锤状原始细胞也可以由于横分裂而产生新的射线 .纺锤状原始细胞的长度一般为 170~ 2 90 μm ;射线原始细胞的长度一般为 2 8~ 5 3μ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桐 原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 转化 发育
下载PDF
喜树原形成层到形成层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席梦利 包少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83-87,共5页
观察了枣树茎中原形成层到形成层的转化过程。距茎端0.5mm处,节间开始伸长之前,横切面上4—5个原形成束及束间的分生组织组成原形成层环。径向切面观,原形成层环呈现出较均一的结构。随着节间开始伸长,由于原形成层细胞发生假横向... 观察了枣树茎中原形成层到形成层的转化过程。距茎端0.5mm处,节间开始伸长之前,横切面上4—5个原形成束及束间的分生组织组成原形成层环。径向切面观,原形成层环呈现出较均一的结构。随着节间开始伸长,由于原形成层细胞发生假横向分裂,出现了长短两类细胞,长细胞多数端壁倾斜,短细胞多数端壁平截。以后,长细胞发育为纺缍状原始细胞,短细胞发育为射线原始细胞,部分射线原始细胞可以伸长井侵入生长而转化为纺缍状原始细胞。在节间伸长将停止时,此种转化基本完成。喜树为非叠生形成层,纺缍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都有多核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原形成层 形成层 转化
下载PDF
美洲黑杨维管形成层发生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增芳 樊汝汶 +1 位作者 甘习华 黄国兵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6-60,共5页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了美洲黑杨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发育,结果表明:(1) 从顶端分生组织至原形成层,以及由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的转化是随着茎的发育逐渐向顶进行的,而且叶迹与维管组织的发育密切相关;(2) 维管形...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了美洲黑杨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发育,结果表明:(1) 从顶端分生组织至原形成层,以及由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的转化是随着茎的发育逐渐向顶进行的,而且叶迹与维管组织的发育密切相关;(2) 维管形成层为叠生型,并在芽萌动前已开始活动,4 月中旬进入活动旺盛期,分裂形成的薄壁细胞迅速分化为导管参与构成次生木质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原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 发生 发育
下载PDF
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Ⅱ 茎的结构与发育 被引量:1
4
作者 祝建 马德滋 《农业科学研究》 1992年第4期13-18,共6页
本文是绵刺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的一部分着重部分了绵刺茎的发育及其解剖结构。绵刺茎的结构与一般木本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相似,但其皮层较宽,由两种类型的细胞构成而且其内侧的皮层细胞最后形成厚壁的纤维细胞。茎为典型的旱性结构。绵... 本文是绵刺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的一部分着重部分了绵刺茎的发育及其解剖结构。绵刺茎的结构与一般木本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相似,但其皮层较宽,由两种类型的细胞构成而且其内侧的皮层细胞最后形成厚壁的纤维细胞。茎为典型的旱性结构。绵刺茎的发育与其叶的发育密切相关,茎中维管其上束的数目与配置是由叶和叶迹在茎中向下延续的程序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形成层束 叶迹
下载PDF
Negativ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Auxin Signaling by ATHB8/ACL5-BUD2 Transcription Module 被引量:4
5
作者 Simona Baima Valentina Forte +6 位作者 Marco Possenti Andres Penalosa Guido Leoni Sergio Salvi Barbara Felici Ida Ruberti Giorgio Morelli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006-1025,共20页
The role of auxin as main regulator of vascular differentiation is well established, and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te of xylem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amount of auxin reaching the (pro)cambial cells has bee... The role of auxin as main regulator of vascular differentiation is well established, and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te of xylem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amount of auxin reaching the (pro)cambial cells has been proposed.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rmospermine produced by ACAULIS5 (ACL5) and BUSHY AND DWARF2 (BUD2) is one of the factors downstream to auxin contributing to the regulation of this process in Arabidopsis. Here, we provide an in-depth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ACL5 modulates xylem differentiation. We show that an increased level of ACL5 slows down xylem differentiation by negatively affecting the expression of homeodomain-leucine zipper (HD- ZIP) III and key auxin signaling genes. This mechanism involves the positive regulation of thermospermine biosynthesis by the HD-ZIP III protein ARABIDOPSIS THALIANA HOMEOBOX8 tightly controlling the expression of ACL5 and BUD2. In addition, we show that the HD-ZIP III protein REVOLUTA contributes to the increased leaf vascularization and long hypocotyl phenotype of acl5 likely by a direct regulation of auxin signaling genes such as LIKE AUXIN RESISTANT2 (LAX2) and LAX3. We propose that proper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xylem depend on a balance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dback loops operating through HD-ZIP III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XIN procambium thermospermine AUTOREGULATION auxin influx transporters Arabidop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