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6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rginal optimiz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inconsistent comparison matrix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被引量:11
1
作者 Shihui Wu Jiang Xie +3 位作者 Xiaodong Liu Bo He Minxiang Yang Zhengxin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6期1141-1151,共11页
To improve the inconsistency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a new method based on marginal optimization theory is proposed. During the improving process, this paper regards the reduction of consistency ratio(... To improve the inconsistency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a new method based on marginal optimization theory is proposed. During the improving process, this paper regards the reduction of consistency ratio(CR) as benefit, and the maximum modification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pairwise comparison matrix(PCM) as cost, then the improvement of consistency is transformed to a benefit/cost analysis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maximal marginal effect principle, the elements of PCM are modified by a fixed increment(or decrement) step by step till the consistency ratio becomes acceptable, which can ensure minimum adjustment to the original PCM so that the decision makers’ judgment is preserved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proved mathematically by theorem. Firstly, the marginal benefit/cost ratio is calculated for each single element of the PCM when it has been modified by a fixed increment(or decrement).Then, modification to the element with the maximum marginal benefit/cost ratio is accepted. Next, the marginal benefit/cost ratio is calculated again upon the revised matrix, and followed by choosing the modification to the element with the maximum marginal benefit/cost ratio.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ng marginal effect and choosing the best modified element is repeated for each revised matrix till acceptable consistency is reached, i.e., CR<0.1. Finally,illustrative examples show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and better in preserving the original comparison information than exist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comparison matrix CONSISTENCY marginal optimization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by Pressureless Infiltration Process
2
作者 李崇俊 马伯信 王抗利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10,共5页
he Al_2O_3 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using a new pressureless infiltration process. The microstructure of (Al_2O_3)p/Al was analyzed. The tension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he Al_2O_3 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using a new pressureless infiltration process. The microstructure of (Al_2O_3)p/Al was analyzed. The tension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were studied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Pressureless infiltration process
下载PDF
Hot deformation and processing maps of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
3
作者 王蕊宁 奚正平 +1 位作者 赵永庆 戚运莲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7年第A01期541-545,共5页
The hot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iC particles reinforced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 were studi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900 ℃ to 1 150 ℃ and in the strain rate range of 10-3-10 s-1 by compression tests ... The hot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iC particles reinforced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 were studi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900 ℃ to 1 150 ℃ and in the strain rate range of 10-3-10 s-1 by compression tests with Gleeble1500 simulator system. The flow behavior was described by the hyperbolic sine constitutive equation,and an average activation energy of 436.72 kJ/mol was calculated. The processing maps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materials model. The maps show domains in some combinations of temperatures and strain rates and these domains are correlated with specific microstructural processes occurring during hot deformation by metallographic investigations and kinetic analysis. At the low strain rate domain occur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900-960 ℃ and strain rate range of 0.001-0.03 s-1 superplasticity and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were observed. At a high strain rate domain occur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980-1 120 ℃ and strain rate range of 0.1-10 s-1 the β phase undergoe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lso,at a strain rate range of 0.1-10 s-1 and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900-930 ℃,the material exhibits flow loc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 化合物 热成型技术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wear resistance of VCp-reinforced Fe-matrix composites treated by Q&P process 被引量:2
4
作者 Ping-hu Chen Yi-bo Li +3 位作者 Rui-qing Li Ri-peng Jiang Song-sheng Zeng Xiao-qian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060-1069,共10页
A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 process was applied to vanadium carbide particle(VCp)-reinforced Fe-matrix composites(VC-Fe-MCs) to obtain a multiphase 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VC, V8 C7, M3 C, α-Fe, and γ-Fe... A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 process was applied to vanadium carbide particle(VCp)-reinforced Fe-matrix composites(VC-Fe-MCs) to obtain a multiphase 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VC, V8 C7, M3 C, α-Fe, and γ-Fe. The effects of the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and the quench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VC-Fe-MC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the carbide became coarse and that the shape of some particles began to transform from diffused graininess into a chrysanthemum-shaped structure with increasing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The microhardnes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but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after wear testing compared with the microhardness before wear testing; the microhardness values improved by 20.0% ± 2.5%. Retained austenite enhanced the impact toughness and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TRIP) effect to improve wear resistance under certain loa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adium CARBIDE Fe-matrix composites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process 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 effect MICROHARDNESS impact toughness wear resistance
下载PDF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Iron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by EPC-V Process 被引量:5
5
作者 Xu Daqing Luo Jirong Huang Naiyu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9-32,共4页
In this paper the Expendable Pattern Casting with dry sand Vacuum(EPC-V) process is used to manufacture iron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s layers were analyzed.The ... In this paper the Expendable Pattern Casting with dry sand Vacuum(EPC-V) process is used to manufacture iron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s layers were analyzed.The abrasiv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s layers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high chromium cast ir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ron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have high hardness.The abrasive wear resistance of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 chromium cast iron.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rix materials have been improved remark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xpendable Pattern Casting with dry sand Vacuum (EPC V) process is used to manufacture iron matrix COMPOSITES with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S layers were analyzed. The ABRASIVE wear
下载PDF
采用差分进化算法的复杂轴零件工艺路线优化
6
作者 韩军 邵帅 +2 位作者 董冰洋 沈伟东 庞楠楠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针对某复杂轴工艺路线编制不合理导致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从现有工艺路线优化方案出发,将加工特征以加工精度为加工元节点进行详细划分,构架合理加工元编码,以生产实际中装夹为依据,对工艺约束关系分组分析,获得更优的约束矩阵表达。利用... 针对某复杂轴工艺路线编制不合理导致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从现有工艺路线优化方案出发,将加工特征以加工精度为加工元节点进行详细划分,构架合理加工元编码,以生产实际中装夹为依据,对工艺约束关系分组分析,获得更优的约束矩阵表达。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以机床、刀具及装夹更换最少为目标函数,合理设计差分变异、交叉及序列有效性校验与调整算法。通过对比表明,优化方案相较于优化前方案以及工艺约束不分组方案,刀具、装夹更换次数均有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类零件 加工特征 约束矩阵 差分进化算法 工艺路线
下载PDF
建筑智能化系统顶层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杰甫 陈众励 胡一峰 《建筑电气》 2024年第2期3-6,共4页
通过自上而下地展开,吸收质量功能配置的思想,对建设过程中影响智能化系统的因素进行统筹考量。通过逐层迭代的方式,直观展示不同技术方案对业主满意度的影响,为建筑设计提供可比较的方案效益评价,也为设计明确后续技术路径。
关键词 顶层设计 建筑智能化系统 质量功能配置 效益评价 迭代方案 需求矩阵 设计矩阵 计算流程
下载PDF
基于权重的AHP判断矩阵一致性调整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耿正霖 吴佳妮 +1 位作者 程兴华 包长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6,共8页
传统的判断矩阵调整方法计算得到的权重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判断矩阵的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权重的判断矩阵调整方法。该方法根据权重的性质,构造完全一致矩阵,利用AdaGrad最速下降法对矩阵进行拟合,使该矩阵相对于原始判断矩阵... 传统的判断矩阵调整方法计算得到的权重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判断矩阵的信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权重的判断矩阵调整方法。该方法根据权重的性质,构造完全一致矩阵,利用AdaGrad最速下降法对矩阵进行拟合,使该矩阵相对于原始判断矩阵的总改变量最小,以其对应的权重作为矩阵的计算结果。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权重对原始判断信息的保留度更高,且不需要反复进行矩阵一致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判断矩阵 一致性调整 AdaGrad
下载PDF
NM-SpMM:面向国产异构向量处理器的半结构化稀疏矩阵乘算法
9
作者 姜晶菲 何源宏 +2 位作者 许金伟 许诗瑶 钱希福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1150,共10页
深度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果,由于智能应用处理数据规模的增长和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对深度神经网络的推理性能要求越来越高,N∶M半结构化稀疏化技术成为平衡算力需求和应用效果的热点技术之一。国产... 深度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果,由于智能应用处理数据规模的增长和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对深度神经网络的推理性能要求越来越高,N∶M半结构化稀疏化技术成为平衡算力需求和应用效果的热点技术之一。国产异构向量处理器FT-M7032为智能模型处理中的数据并行和指令并行开发提供了较大空间。针对N∶M半结构化稀疏模型计算稀疏模式多样性,提出了一种面向FT-M7032的可灵活配置的稀疏矩阵乘算法NM-SpMM。NM-SpMM设计了一种高效的压缩偏移地址稀疏编码格式COA,避免了半结构化参数配置对稀疏数据访存计算的影响。基于COA编码,NM-SpMM对不同维度稀疏矩阵计算进行了细粒度优化。在FT-M7032单核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稠密矩阵乘,NM-SpMM能获得1.73~21.00倍的加速,相较于采用CuSPARSE稀疏计算库的NVIDIA V100 GPU,能获得0.04~1.04倍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图形处理器 向量处理器 稀疏矩阵乘 流水线
下载PDF
一类二次矩阵方程的牛顿迭代法及其收敛性
10
作者 刘兰冬 刘铭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594,共8页
二次矩阵方程是科学与工程计算中一类重要的方程,探讨有效的数值方法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拟生灭过程在股价模拟、库存控制、排队论等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一类来源于拟生灭过程的特殊的二次矩阵方程进行了研究。在最小非负解存... 二次矩阵方程是科学与工程计算中一类重要的方程,探讨有效的数值方法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拟生灭过程在股价模拟、库存控制、排队论等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一类来源于拟生灭过程的特殊的二次矩阵方程进行了研究。在最小非负解存在且唯一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了牛顿迭代法并证明其收敛性。当初始矩阵取零矩阵时,牛顿迭代法产生的矩阵列收敛到方程的唯一最小非负解。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矩阵方程 拟生灭过程 最小非负解 牛顿迭代 收敛性
下载PDF
冷喷摩擦复合增材制造制备ZrO_(2)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组织与磨损性能
11
作者 王俣豪 乔柯 +3 位作者 张兵 王快社 王文 孙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2,共8页
采用冷喷涂增材制造和冷喷摩擦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ZrO_(2)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使用SEM和EBSD等表征了微观组织特征,研究了模拟体液环境下的磨损性能和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冷喷涂增材制造试样,冷喷摩擦复合增材制造试样中孔... 采用冷喷涂增材制造和冷喷摩擦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ZrO_(2)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使用SEM和EBSD等表征了微观组织特征,研究了模拟体液环境下的磨损性能和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冷喷涂增材制造试样,冷喷摩擦复合增材制造试样中孔洞缺陷消失,组织明显致密化,ZrO_(2)均匀分布于Ti基体中,试样的致密度达99.1%。冷喷摩擦复合增材制造过程中发生了连续动态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均匀化至2.5μm。相较冷喷涂增材制造试样,冷喷摩擦复合增材制造试样显微硬度显著提升(由221 HV 0.2提升至544 HV 0.2)。在模拟体液环境下,冷喷摩擦复合增材制造试样具有较低的磨损率(1.09×10^(-3)mm^(3)·N^(-1)·m^(-1)),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是冷喷涂增材制造试样的主要磨损机制,而磨粒磨损是冷喷摩擦复合增材制造试样的主要磨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搅拌摩擦加工 钛基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磨损性能
下载PDF
基于关联性风险分析的过程管理策略对医疗设备运行效益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牟慧 顾水明 +2 位作者 费峰 席俊文 林妍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161-165,共5页
目的:基于医疗设备关联性风险分析,制定过程性管理策略,提高医疗设备临床运行效益。方法:制定医疗设备管理对策,从主体、质量、环境、制度和诊疗角度进行风险矩阵评估,建立关联性风险综合评估模型。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上海市第八... 目的:基于医疗设备关联性风险分析,制定过程性管理策略,提高医疗设备临床运行效益。方法:制定医疗设备管理对策,从主体、质量、环境、制度和诊疗角度进行风险矩阵评估,建立关联性风险综合评估模型。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临床在用的400台医疗设备,采用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台,对照组采用个体化风险分析法进行过程性管理,观察组采用关联性风险分析法进行过程性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医疗设备的风险等级和运行效益。结果:观察组医学影像诊断及辅助设备、手术治疗设备、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和健康监测及康复设备的高危险占比分别为17.39%(4/23)、14.58%(7/48)、12.24%(6/49)、5.55%(1/18)和5.06%(5/62),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2、4.009、6.275、4.833、4.859,P<0.05);观察组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社会效益、诊疗效益和发展效益评分分别为(91.37±6.15)分、(92.78±3.80)分、(95.25±2.09)分和(90.51±3.82)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2、3.877、4.841、2.504,P<0.05)。结论:关联性风险分析方法可降低医疗设备安全风险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提高医疗设备临床运行效益,过程管理策略符合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矩阵 过程管理 运行效益 发生概率 危害程度 关联性评估
下载PDF
密室逃脱类场所人员疏散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李华 孙林霞 +1 位作者 张宇荣 益朋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6-812,共7页
准确识别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影响密室逃脱类场所人员疏散的因素,并客观系统分析因素间的层次关系和重要程度,对密室逃脱类场所的应急疏散至关重要。基于密室逃脱类场所行业规范和现状,从人员、建筑结构、环境、消防管理4个维度提取了26个... 准确识别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影响密室逃脱类场所人员疏散的因素,并客观系统分析因素间的层次关系和重要程度,对密室逃脱类场所的应急疏散至关重要。基于密室逃脱类场所行业规范和现状,从人员、建筑结构、环境、消防管理4个维度提取了26个影响因素,采用AISM(对抗解释结构模型)及MICMAC(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构建密室逃脱类场所人员疏散影响因素3级递阶结构模型,综合分析因素间作用关系,并分析因素与管理层、运营层、玩家层3类主体对应责任关系,然后联合ANP(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和排序。结果表明:影响密室逃脱类场所人员疏散的深层根本因素主要为制度与规程编制完备性、密室剧情类型、空间组合形式、空间嵌套层数等,其可通过驱动密室场所经营位置、门锁联动性、空间内部昏暗度、道具种类与数量、NPC(非玩家角色)疏散引导能力等中层特性影响因素优化,规范消防设施完备性、应急预案编制情况、安全教育与培训情况等关键共性影响因素,最终提升玩家应急疏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室逃脱类场所 人员疏散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 网络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预处理对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电弧增材影响
14
作者 孙焕焕 赵亮 +3 位作者 蒋鹏 刘易麟 冯鑫源 刘萍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7-82,共6页
以TiB_(2)/6056铝基复合材料丝材为焊材,采用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研究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丝材的电弧增材,重点分析预热处理对增材层成形及接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140 A、送丝速度为8 m/min、焊接速度为5 mm/s、基... 以TiB_(2)/6056铝基复合材料丝材为焊材,采用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研究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丝材的电弧增材,重点分析预热处理对增材层成形及接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电流为140 A、送丝速度为8 m/min、焊接速度为5 mm/s、基板预热温度为200℃时制备的增材层与基板未预热制备的增材层相比,外观成形更好,气孔数目降低,气孔尺寸减小,晶粒更细小,TiB_(2)颗粒分散更好,且增材层硬度与拉伸性能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技术 电弧增材 预处理 TiB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序列特征与学习过程融合的知识追踪模型
15
作者 李子杰 周菊香 +3 位作者 韩晓瑜 甘健侯 鹿泽光 王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5,共9页
知识追踪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旨在通过学生过去完成习题的交互序列对学生的知识状态进行评估,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关键核心技术。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知识... 知识追踪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旨在通过学生过去完成习题的交互序列对学生的知识状态进行评估,是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关键核心技术。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知识追踪领域也出现了大量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简称深度知识追踪(DKT)模型。针对目前已有DKT模型在可解释性和准确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序列特征与学习过程融合的知识追踪模型SLKT,模型包括知识状态模块、序列特征模块、预测模块。知识状态模块用以模拟学生学习过程,序列特征模块捕捉学习者近期学习状况。通过序列特征和学习过程的融合,有效解决了基于知识状态建模方法无法考虑学习者近期学习状况的问题,同时提出一种带约束的动态Q矩阵表示练习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者学习过程建模,在确保较好可解释性的同时有效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在3个知识追踪领域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DKT、动态键值记忆网络(DKVMN)、自注意力的知识追踪(SAKT)、卷积知识追踪(CKT)等深度追踪模型,SLKT模型在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指标评估中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深度学习 知识追踪 学习过程建模 Q矩阵
下载PDF
部分服务台同步多重休假的排队库存系统
16
作者 叶子钦 岳德权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6,共17页
本文研究了(s,S)库存策略的多服务台排队库存系统,其中库存为空时有部分服务台同步多重休假,休假时间服从指数分布。顾客到达为泊松过程,每个服务台的服务时间和补货时间均服从指数分布。利用拟生灭过程和矩阵几何解法,计算了系统稳态... 本文研究了(s,S)库存策略的多服务台排队库存系统,其中库存为空时有部分服务台同步多重休假,休假时间服从指数分布。顾客到达为泊松过程,每个服务台的服务时间和补货时间均服从指数分布。利用拟生灭过程和矩阵几何解法,计算了系统稳态概率和一些性能指标,并给出了系统单位时间的平均费用函数。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参数对费用函数的影响,并得到最优库存策略和最优平均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队库存系统 部分服务台休假 (s S)库存策略 拟生灭过程 矩阵几何解
下载PDF
不同水果产品餐后血糖反应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岸书 范志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218-224,共7页
研究表明,部分加工水果的摄入也可以改善饮食质量,可以替代部分新鲜水果,有助于缓解我国居民水果摄入不足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研究系统分析过不同水果产品的餐后血糖反应。因此,该文系统回顾国际血糖指数表及有关水果加工及血糖反应的... 研究表明,部分加工水果的摄入也可以改善饮食质量,可以替代部分新鲜水果,有助于缓解我国居民水果摄入不足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研究系统分析过不同水果产品的餐后血糖反应。因此,该文系统回顾国际血糖指数表及有关水果加工及血糖反应的相关文献,阐述不同水果产品(包括果汁、果泥、脱水产品和蒸煮制品等)的餐后血糖反应,以期为开发具有良好血糖特性的水果产品以及居民食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产品 加工处理 食物基质 血糖反应 膳食纤维
下载PDF
高温合金熔模精密铸造陶瓷型芯研究进展
18
作者 穆岩 王树森 +1 位作者 白炜琛 孟杰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503-513,共11页
陶瓷型芯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熔模精密铸造中,以实现涡轮叶片复杂的空心结构。本文介绍了高温合金熔模精密铸造用陶瓷型芯的应用现状,概述了陶瓷型芯的制备工艺和常用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对石英玻璃、电熔刚玉、锆英石... 陶瓷型芯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熔模精密铸造中,以实现涡轮叶片复杂的空心结构。本文介绍了高温合金熔模精密铸造用陶瓷型芯的应用现状,概述了陶瓷型芯的制备工艺和常用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对石英玻璃、电熔刚玉、锆英石、氧化钇等基体材料制备陶瓷型芯的优缺点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型芯 制备工艺 基体材料 型芯脱除 界面粘砂
下载PDF
异构镁制备及强韧化机理的研究现状
19
作者 李博超 范玲玲 +5 位作者 崔壮 付瑞豪 李舒鹏 刘满平 蒋斌 曾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47-2172,共26页
镁合金以及镁基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通常存在矛盾关系,在基体中引入异质结构是解决该矛盾的新方法。近年来,异构镁合金和异构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强韧化机理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异构镁合金以及异构镁基复合材料的常见种类、制... 镁合金以及镁基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通常存在矛盾关系,在基体中引入异质结构是解决该矛盾的新方法。近年来,异构镁合金和异构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强韧化机理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异构镁合金以及异构镁基复合材料的常见种类、制备工艺、强韧化机理分析的角度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异质结构镁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构 镁合金 镁基复合材料 加工工艺 强韧化机理
下载PDF
食品基质与模拟体系中丙烯酰胺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梦媛 赵喜龙 +5 位作者 司泽慧 张栋 闫慧丽 王娴 席俊 崔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6期62-68,共7页
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以及潜在致癌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它主要经游离天冬酰胺和碳水化合物(还原糖)在高温条件(油炸、烘焙等)下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不同的食品体系中丙烯酰胺的产生途径有所不同。自2002年在食品中被发现... 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以及潜在致癌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它主要经游离天冬酰胺和碳水化合物(还原糖)在高温条件(油炸、烘焙等)下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不同的食品体系中丙烯酰胺的产生途径有所不同。自2002年在食品中被发现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部分的综述专注于丙烯酰胺的致癌机制、生成机制、抑制策略以及检测方法等,而对其研究基质的报道甚少。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研究丙烯酰胺形成机制及阻控技术开发的基质模拟体系进行综述,主要从纯溶液、低湿体系、淀粉模拟体系、食品体系(马铃薯、谷物、咖啡、橄榄、杏仁等)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为食品中丙烯酰胺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基质 模拟体系 热加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