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乔健:族群与社会研究的先驱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亦园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27,共8页
乔健教授可以说是国内人类学者中田野经验最丰富、调查接触族群文化种类最多的一位。他的研究主要包括台湾南岛民族研究、大陆少数民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底边社会研究、拿瓦侯传统与美亚文化关联探讨等五大领域,其文化... 乔健教授可以说是国内人类学者中田野经验最丰富、调查接触族群文化种类最多的一位。他的研究主要包括台湾南岛民族研究、大陆少数民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底边社会研究、拿瓦侯传统与美亚文化关联探讨等五大领域,其文化视野之辽阔,对社会文化与族群的理解与阐释之深远与透彻,最受同行友辈钦敬,也对后学者富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健教授 族群与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先驱
下载PDF
Ti-Al-N系功能梯度薄膜结合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乔学亮 侯晏红 +1 位作者 吴一平 陈建国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8-19,共2页
研究了成分梯度对Ti-Al-N 系功能梯度薄膜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Al-N 系功能梯度薄膜的结合强度高于均质薄膜,且随着梯度的增加结合强度逐渐增加。
关键词 结合强度 功能梯度 薄膜 钛铝氮
下载PDF
Ti-Al-N系功能梯度薄膜抗热震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乔学亮 侯晏红 +1 位作者 吴一平 陈建国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6-17,共2页
研究了成分梯度对Ti-Al-N 系功能梯度薄膜的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梯度薄膜的抗热震性能明显优于均质薄膜;随着梯度的增加,Ti-Al-N 系功能梯度薄膜的抗热震性能大幅度提高;计算结果表明在Ti-Al-N ... 研究了成分梯度对Ti-Al-N 系功能梯度薄膜的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梯度薄膜的抗热震性能明显优于均质薄膜;随着梯度的增加,Ti-Al-N 系功能梯度薄膜的抗热震性能大幅度提高;计算结果表明在Ti-Al-N 系功能梯度薄膜的厚度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膨胀系数 抗热震性能 功能梯度 薄膜
下载PDF
乔健:瑶族研究国际化的引领者
4
作者 罗树杰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61,共9页
瑶族历史悠久,群结构复杂繁杂,文化丰富多彩,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瑶族研究起步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瑶族研究队伍小、视野不够开阔,高水平成果不多。作为世界上有影响的人类学家乔健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香港中文大学创... 瑶族历史悠久,群结构复杂繁杂,文化丰富多彩,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瑶族研究起步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瑶族研究队伍小、视野不够开阔,高水平成果不多。作为世界上有影响的人类学家乔健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香港中文大学创办人类学系并担任创系主任,在理论和方法上按照国际前沿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瑶族研究,亲自深入瑶族地区调查,撰写文章,提出不少关于瑶族历史文化的新见解,深化与拓展了瑶族研究,为瑶学研究国际化做出了示范。他还发起成立国际瑶族研究协会并担任首任执委会主席,推动瑶族研究国际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健 瑶族研究 国际化
下载PDF
人类学之桥——乔健先生推动中国人类学与国际接轨的贡献
5
作者 徐杰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9,共8页
1981年,与国际人类学界失联30多年的中国人类学重建后,作为瑶族国际研究的开拓者、中国人类学进入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的带路者、族群理论应用的领航者,乔健先生在中国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联通的桥梁,为中国人类学与国... 1981年,与国际人类学界失联30多年的中国人类学重建后,作为瑶族国际研究的开拓者、中国人类学进入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的带路者、族群理论应用的领航者,乔健先生在中国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联通的桥梁,为中国人类学与国际人类学的接轨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健 人类学研究 国际化 贡献
下载PDF
谈情说异: 乔健人类学研究的情感面向与田野反思
6
作者 李菲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64,共13页
区别于后现代反思与转向后"情感人类学"和"实验民族志"的兴起,乔健人类学研究中的情感面向,并非是学术思辨和范式更迭的结果,而是一位华人人类学家包容生命感悟与自我观照的"身心经验"和"生命内省&q... 区别于后现代反思与转向后"情感人类学"和"实验民族志"的兴起,乔健人类学研究中的情感面向,并非是学术思辨和范式更迭的结果,而是一位华人人类学家包容生命感悟与自我观照的"身心经验"和"生命内省"。由抒怀、写情的田野书写到共情、共在的立场反思,乔健将其漂泊的个体生命史、深沉敏感的文学才情、参与经验的田野体悟,以及以人为本的学术追求交融一体,使"情"在其人类学生涯中成为持久而深沉的内在脉络,最终由隐而显,在晚年汇聚为"谈情说异"的跨界学术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健 情感 人类学 异文化 体悟
下载PDF
《闲情偶寄》之“尖新”析义——以《风筝误》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佟子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4-79,共6页
“尖新”二字,历来在文学上褒贬不一,而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论的“尖新”与“纤巧”之义等同,区别于一般文学理论概念,具有新奇巧妙、生动不陈腐等意蕴,趣味十足,令人眉扬目展。以《风筝误》为例,“尖新”主要具有关目之新巧,叙事结... “尖新”二字,历来在文学上褒贬不一,而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论的“尖新”与“纤巧”之义等同,区别于一般文学理论概念,具有新奇巧妙、生动不陈腐等意蕴,趣味十足,令人眉扬目展。以《风筝误》为例,“尖新”主要具有关目之新巧,叙事结构之精密,喜剧语言之机趣畅达,人物形象之鲜明可感四个方面的含义。李渔所推崇之“尖新”“纤巧”立足于戏曲文本创作与舞台演出两个形态,同时与《闲情偶寄》其他创作细则如“脱窠臼”“戒荒唐”“贵浅显”“重机趣”“语求肖似”等要求有着紧密联系,具有自身独特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新 纤巧 《风筝误》
下载PDF
人类学中华本土化初期模型的建构——“黄土文明·介休范例”的认知与书写
8
作者 郭永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7-22,共6页
人类学的理论范式形成于对“简单社会”的研究,在迈向“复杂社会”,开展文明人类学研究的时候,原有的范式面临着挑战。“黄土文明·介休范例”的研究以“文化自觉”和“自觉发展”的理论思考为核心,“既从人类学角度总结出黄土文明... 人类学的理论范式形成于对“简单社会”的研究,在迈向“复杂社会”,开展文明人类学研究的时候,原有的范式面临着挑战。“黄土文明·介休范例”的研究以“文化自觉”和“自觉发展”的理论思考为核心,“既从人类学角度总结出黄土文明的理论成果,同时为介休的未来发展提出独特而深厚的文化方案”。这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不仅是在探索人类学复杂文明社会研究的范式而试图建构一种“人类学中华本土化的初期模型”,而且所秉持的学以致用和重视社会实践的理念也体现了人类学学科应用价值和其终极关怀的人文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健 “黄土文明·介休范例” 人类学本土化
下载PDF
方剑乔妙用“五虎擒羊”针法治疗经筋病浅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传龙 高宏 +3 位作者 梁宜 王晨瑶 陈利芳 李邦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6-1318,共3页
文章梳理方剑乔教授对经筋病刺法的解释与分析,并结合“五虎擒羊”针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方教授认为“五虎擒羊”针法的应用不能拘泥于形,病位不同,针刺深浅各异,针至病所为基本原则。所列疾患,疗效确切。方教授对于“五虎擒羊”针... 文章梳理方剑乔教授对经筋病刺法的解释与分析,并结合“五虎擒羊”针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方教授认为“五虎擒羊”针法的应用不能拘泥于形,病位不同,针刺深浅各异,针至病所为基本原则。所列疾患,疗效确切。方教授对于“五虎擒羊”针法运用独到,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剑乔 针灸 “五虎擒羊”针法 名老中医 临床经验 经筋病
原文传递
方剑乔教授辨治脑鸣临床经验撷菁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雪艳 赵松佳 方剑乔(指导)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8-651,共4页
方剑乔教授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辨治脑鸣,首辨病位,次辨虚实,再别脏腑,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针灸经络辨证,提出了"理气和血,清窍安神"的治疗原则。治疗时,病证相宜,根据发病部位和经络循行关系进行针灸,局部与远端取... 方剑乔教授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基础上辨治脑鸣,首辨病位,次辨虚实,再别脏腑,从整体观念出发,结合针灸经络辨证,提出了"理气和血,清窍安神"的治疗原则。治疗时,病证相宜,根据发病部位和经络循行关系进行针灸,局部与远端取穴相互配合;巧用电针,根据证型选择合适的波型与频率,优化针灸治疗方案,为脑鸣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鸣 针刺 电针 辨证论治 名医经验 方剑乔
原文传递
秩序之外的秩序——乔健的底边阶级与底边社会的思想探析
11
作者 黄雅雯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10,共9页
乔健提出的“底边阶级”与“底边社会”理论是中国学界讨论边缘群体研究的先声,并影响了一批学者展开相关的经验性研究。这个理论因未曾被系统性的集中阐释,其他学者所做的个案研究也未把这套理论作系统性的总结,因此,其所受到的关注与... 乔健提出的“底边阶级”与“底边社会”理论是中国学界讨论边缘群体研究的先声,并影响了一批学者展开相关的经验性研究。这个理论因未曾被系统性的集中阐释,其他学者所做的个案研究也未把这套理论作系统性的总结,因此,其所受到的关注与讨论不多。论文通过对“底边阶级”概念进行整体性的脉络梳理与分析,不仅展现乔健如何通过十三年的时间,不断地修正、完备此概念的思考过程。同时也认为,乔健从下而上考察传统中国文化流动的研究视角,补充过去研究只以由上而下来看中国社会文化流向的不足,对现今人类学与汉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健 底边阶级 乐户 传统中国社会
原文传递
四川博物院藏“石涧敲冰”琴琴式定名浅析
12
作者 顾永杰 《东方博物》 2018年第4期99-103,6,共6页
不同文献资料对与'石涧敲冰'琴形制相似古琴的琴式定名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将其与古代文献记载的相关琴式图样和传世古琴实物以及琴式定名习惯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与'石涧敲冰'琴形制相似古琴的琴式定名为凤嗉式较为合理。
关键词 石涧敲冰 古琴 琴式 凤嗉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