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文化身份嬗变与古代典籍核心词汇翻译--以《论语》中的“仁”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福祥 徐庆利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98-102,共5页
近几个世纪以来,古代典籍核心词汇翻译不当致使中国文化在西方经受了不同程度的误读,导致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失语及文化身份嬗变。本文以《论语》的核心词"仁"的翻译为例,分析了"仁"的翻译不当导致了儒家核心... 近几个世纪以来,古代典籍核心词汇翻译不当致使中国文化在西方经受了不同程度的误读,导致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失语及文化身份嬗变。本文以《论语》的核心词"仁"的翻译为例,分析了"仁"的翻译不当导致了儒家核心思想及孔子形象在西方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变形及误读,在此基础上指出应以异化翻译策略为指导,结合使用音译法和综合性注释法来翻译古代典籍核心词汇,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逐步建立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减少西方对中国的文化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典籍 核心词汇 文化身份嬗变 翻译
下载PDF
马建忠翻译教育构想的国家意识解析
2
作者 韩淑芹 《当代外语研究》 2024年第4期32-39,82,共9页
马建忠的《拟设翻译书院议》在晚清翻译思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别于当时“采西学”“译西书”的观点,首次明确提出设立翻译书院以专门造就译才,形成了系统化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翻译职业化教育思想的雏形。通过阐释晚... 马建忠的《拟设翻译书院议》在晚清翻译思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别于当时“采西学”“译西书”的观点,首次明确提出设立翻译书院以专门造就译才,形成了系统化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翻译职业化教育思想的雏形。通过阐释晚清民族救亡语境催生出的现代性国家意识,解析在此背景下马建忠基于国家意识的翻译教育构想,从培养缘起、培养导向、培养机制三个方面阐释国家意识的具体体现,并从历史参照视角论述了该构想对当下我国翻译教育中培养国家意识的三点启示:“为国译”的翻译人才培养指向、“伦理导向”的译者评价标准、“国家主导”的翻译教育机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建忠 《拟设翻译书院议》 翻译教育构想 国家意识
原文传递
政协提案与中国工程院的成立
3
作者 李飞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53,共7页
中国工程院的成立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重要事件。文章基于档案资料,论述了政协委员及其提案在中国工程院的成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介绍国外工程院组织、提倡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事先审查、阐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政... 中国工程院的成立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重要事件。文章基于档案资料,论述了政协委员及其提案在中国工程院的成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介绍国外工程院组织、提倡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事先审查、阐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政协委员成功地将国际趋势、意识形态、社会需求与工程院的建立结合起来,并提出了阻力最小、具有可操作性的工程院组织方式。政协委员及其提案在工程院成立的过程中真正起到了参政议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 政协提案 成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