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的“双重风貌” 被引量:3
1
作者 贾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76,共7页
俄罗斯的民间故事研究者们创立了故事讲述人研究理论和故事文本结构形态研究理论 ,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民间故事的本质和独特性 ,拓宽了研究的范围 ,深化了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这两派理论兴盛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构成了俄罗斯民间... 俄罗斯的民间故事研究者们创立了故事讲述人研究理论和故事文本结构形态研究理论 ,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民间故事的本质和独特性 ,拓宽了研究的范围 ,深化了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这两派理论兴盛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构成了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的“双重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民间文学研究 民间故事 故事讲述人 故事文本 阿扎多夫斯基 普罗普
下载PDF
结构叙事学人物模式潜隐的伦理意涵——以对弗·普罗普角色模式分析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开焱 王文惠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1期12-25,共14页
普罗普和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结构叙事学人物理论追求对民间故事主体进行超越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意涵的形式化、中性化、抽象化描述和提取,但从叙事伦理学角度考察,他们都未成功。普罗普的7种角色类型和关系模式,内含着统治关系社会私有... 普罗普和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结构叙事学人物理论追求对民间故事主体进行超越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意涵的形式化、中性化、抽象化描述和提取,但从叙事伦理学角度考察,他们都未成功。普罗普的7种角色类型和关系模式,内含着统治关系社会私有伦理合法性观念。格雷马斯在普罗普角色模式基础上提取的6种行动元范畴和编组模式,尽管形式上更具有抽象性和中性化特征,但也一样渗透了统治关系社会私有伦理合法性观念以及中心性、等级性意识。普罗普关于民间故事31种功能的提取和编组,客观上确证了主人公的中心性、伦理正义性、崇高性、合法性,一样渗透了统治关系社会伦理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叙事学 人物理论 普罗普 格雷马斯 伦理意涵
下载PDF
多元民俗叙事:钟敬文与普罗普的对话——以“会唱歌的心”故事类型研究为个案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45,共14页
在世界故事类型研究中,"会唱歌的心"(singing bone)是一个重要的个案,在上世纪20年代,以芬兰学派为代表的一批经典民俗学学者围绕它建立了以西方文化观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与之相反,少数东方国家的学者提出了非西方文化中心的... 在世界故事类型研究中,"会唱歌的心"(singing bone)是一个重要的个案,在上世纪20年代,以芬兰学派为代表的一批经典民俗学学者围绕它建立了以西方文化观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与之相反,少数东方国家的学者提出了非西方文化中心的研究方法,包括钟敬文和普罗普。他们两人未曾谋面,但几乎同时提出了多元化的研究观点,并建立了符合自己国情的研究个案和故事分类方法。钟敬文的研究成果成为亚洲国家民俗学者研究民间故事类型的基础,普罗普的研究成果影响了法国结构主义和后芬兰学派的研究框架。这个故事类型至今是中国内地和新疆史诗《玛纳斯》民俗传承中的"活"传统。在今天强调多元化与一元化的区分并提倡维护多元文化的国际思潮中,对钟敬文和普罗普在这方面的著述加以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学派 故事类型 钟敬文 普罗普 对话
下载PDF
新时期普洛普的故事学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耿海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3-67,共5页
俄文艺学家弗.雅.普洛普的故事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结构主义在我国的流行而被认识与接受。但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译介、研究的内容大都是从结构主义的角度,限于谈论他的《故事形态学》,而代表了其学术思想另一面的《神奇故事的历... 俄文艺学家弗.雅.普洛普的故事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结构主义在我国的流行而被认识与接受。但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译介、研究的内容大都是从结构主义的角度,限于谈论他的《故事形态学》,而代表了其学术思想另一面的《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一直在学者视野之外;进入新世纪,对故事学理论才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依然谈不上透彻的接受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普洛普 《故事形态学》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 接受与研究
下载PDF
略论故事形态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扬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69-177,共9页
《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较早尝试借鉴普罗普的故事形态理论研究中国民间故事。随着国内学界对普氏理论的译介和运用,这一理论逐渐得以"激活"、受到重视,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普氏体系被修正、深化和延展,形成故事学研究中... 《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较早尝试借鉴普罗普的故事形态理论研究中国民间故事。随着国内学界对普氏理论的译介和运用,这一理论逐渐得以"激活"、受到重视,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普氏体系被修正、深化和延展,形成故事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学术方向,并对其他学科领域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
下载PDF
“故事形态学”视野下的蒙古族民间童话叙述特色略论
6
作者 王敏 《昆明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13,共4页
蒙古族民间童话是蒙古族文化中的瑰宝。运用普罗普的形态学研究方法来观照蒙古族民间童话,可以让我们了解其与世界各民族民间童话的相通性,也使我们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民间童话在叙事功能上的成熟与完善。蒙古族民间童话的叙述不但具有... 蒙古族民间童话是蒙古族文化中的瑰宝。运用普罗普的形态学研究方法来观照蒙古族民间童话,可以让我们了解其与世界各民族民间童话的相通性,也使我们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民间童话在叙事功能上的成熟与完善。蒙古族民间童话的叙述不但具有各种功能的组合搭配,而且在回合的插入与衔接中也显得灵活自然,同时在不断吸纳其他民族故事元素的过程中依然执着地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民间童话 叙事功能 角色模式 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
下载PDF
作为历史产物的故事形态学理论——评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
7
作者 高永 《衡水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3-45,共3页
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一书开形式主义故事学研究之先河。他在此书中提出的故事形态学理论,具有伟大的创新之处。但这种创新是在继承和扬弃前人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理论本身也在后世经历了接受与误解的境遇。文章在评述普... 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一书开形式主义故事学研究之先河。他在此书中提出的故事形态学理论,具有伟大的创新之处。但这种创新是在继承和扬弃前人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理论本身也在后世经历了接受与误解的境遇。文章在评述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这一理论的渊源和历史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 理论渊源 历史境遇
下载PDF
论金庸小说新角色引入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彭依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8-75,共8页
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中提出的"新角色引入方式"理论已成为小说、戏剧研究的基本理论,金庸小说的角色引入方式与其颇多相合之处。金庸小说中的新角色无论其重要程度有怎样的差异,其不同的出场方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大... 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中提出的"新角色引入方式"理论已成为小说、戏剧研究的基本理论,金庸小说的角色引入方式与其颇多相合之处。金庸小说中的新角色无论其重要程度有怎样的差异,其不同的出场方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金庸对陆菲青、陈近南、周芷若、东方不败、陈家洛等人物出场时的设置与描写,大多能契合普罗普的"新角色引入"的分类观点,在文本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金庸小说中新角色的引入,也有普罗普理论难以范围之处。全面分析金庸小说角色引入方式的特点,对于进一步探讨其小说情节、结构的创新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普罗普 角色 引入方式 出场
下载PDF
童话的形态与意义——以《圣母玛利亚的孩子》为例
9
作者 李翔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84-89,共6页
《圣母玛利亚的孩子》是格林童话故事中的一则。笔者以普罗普叙事理论为指导,分析《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这则童话的构成单位及其相互关系,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分析童话中功能项,得出这则童话故事的功能图示,并通过分析童话象征性语言,... 《圣母玛利亚的孩子》是格林童话故事中的一则。笔者以普罗普叙事理论为指导,分析《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这则童话的构成单位及其相互关系,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分析童话中功能项,得出这则童话故事的功能图示,并通过分析童话象征性语言,揭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从无意识视角解读主人公心理,探讨童话对于培育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母玛利亚的孩子》 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 功能图示 象征意义 教育意义
下载PDF
《唐伯虎点秋香》的形态学分析
10
作者 王增岩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1-33,共3页
作为欧洲结构主义精神源头的《故事形态学》,其应用范围早已超出了民间故事领域,而成为众多人文分支学科的经典。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扩展,电影分析亦呈现如火如荼之态。普罗普总结出的31项功能,为电影分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针... 作为欧洲结构主义精神源头的《故事形态学》,其应用范围早已超出了民间故事领域,而成为众多人文分支学科的经典。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扩展,电影分析亦呈现如火如荼之态。普罗普总结出的31项功能,为电影分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针对“无厘头”类电影多层面、多维度的情节设置,化情节为功能的分析方式,能有效地将淹没在情节中的叙事手法凸显出来。以“无厘头”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为分析对象,以形态学为分析方法,使该电影结构立体化、叙事线索条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伯虎点秋香 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
下载PDF
析普罗普功能理论在梦幻电影中的运用和局限
11
作者 黄靖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1期153-154,共2页
以《怪物史莱克1》为例,试析普罗普理论功能理论是否能运用于梦幻电影的分析,并探讨其在运用中所碰到的问题。
关键词 普罗普理论 怪物史莱克1.局限
下载PDF
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Folktales of Tu Nationality in Hehuang Region in Northwest China
12
作者 ZHAO Zhi-y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1期1293-1303,共11页
关键词 中国西北部 民间故事 土族 形态 学分 现实主义 文化生活 研究人员
下载PDF
舟山神话《绿龙》的形态结构分析
13
作者 周敏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9-54,共6页
位于东海之滨的舟山,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滋养了许多海洋神话故事。其中,神话故事《绿龙》讲述了发生在舟山金塘岛的绿龙护岛的故事。作为口头文本流传下来的故事,其文字简洁拙朴,情节简单,结构细致迂回。本文拟采用俄国结... 位于东海之滨的舟山,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滋养了许多海洋神话故事。其中,神话故事《绿龙》讲述了发生在舟山金塘岛的绿龙护岛的故事。作为口头文本流传下来的故事,其文字简洁拙朴,情节简单,结构细致迂回。本文拟采用俄国结构主义学者弗拉基米尔·普罗普(Vladimir Propp)在《故事形态学》(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中所建构的神奇故事形态结构理论模式对《绿龙》文本进行分析,将《绿龙》文本中的情节逐一拆解、对应并分析情节的功能性,以揭示故事文本的独特结构和艺术性,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试图构建地方神话与更为宽广的语境中的神话对话交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龙》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 神话 形态结构
下载PDF
论普罗普的故事形态——以《美丽少女》为例
14
作者 张锦帆 《河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9-83,共5页
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弗·雅·普罗普(В.Я.Пропп,1895-1970)通过研究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里从50号到151号故事,发现神奇故事具有结构上的同一性,指出故事的核心是角色的"功能",提供了故事的新的研究... 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弗·雅·普罗普(В.Я.Пропп,1895-1970)通过研究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里从50号到151号故事,发现神奇故事具有结构上的同一性,指出故事的核心是角色的"功能",提供了故事的新的研究方法,对结构主义叙事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运用普罗普的研究方法分析俄罗斯神奇故事《美丽少女》,以此论证普罗普理论在新时期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普 俄罗斯神奇故事 故事形态学 功能
下载PDF
《西厢记》的结构主义解读 被引量:5
15
作者 詹庆生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3年第2期91-104,共14页
在结构主义看来,世界是由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事物本身构成。由此观《西厢记》,不同的“西厢故事”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语法”,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故事”即中国古典言情叙事这一类属的不同“讲法”。即使对于同一种讲法,其内部要... 在结构主义看来,世界是由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事物本身构成。由此观《西厢记》,不同的“西厢故事”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语法”,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故事”即中国古典言情叙事这一类属的不同“讲法”。即使对于同一种讲法,其内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又形成了新的结构,在列维·斯特劳斯和格雷马斯式的结构解读方式下,《西厢记》似乎不再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成为了一个文化隐喻,一个关于“父之法”的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结构主义 普罗普 形式主义 列维·斯特劳斯 神话 格雷马斯 “象征秩序”
原文传递
《越甸幽灵集》神话角色功能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可兴 宋百灵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0-154,共5页
《越甸幽灵集》一方面体现了越南神话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展现了越南自己本土的一些风俗文化特征。认为《越甸幽灵集》中所叙述的神话,既不同于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也不同于氏族社会的英雄神话,更不同于民间流传的自然神... 《越甸幽灵集》一方面体现了越南神话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展现了越南自己本土的一些风俗文化特征。认为《越甸幽灵集》中所叙述的神话,既不同于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也不同于氏族社会的英雄神话,更不同于民间流传的自然神话,《越甸幽灵集》是将越南当地特有的神话元素融合进儒家思想价值观中,为巩固和稳定王朝统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甸幽灵集 神话 普罗普 叙事理论
原文传递
民俗体裁学:钟敬文与普罗普的对话——以“地下世界”故事类型研究为个案
17
作者 董晓萍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3-34,共12页
“地下世界”或“地下的生活”“别的国家”“别的地方”的故事类型研究,与当今提倡的跨文化研究中的自我与他者叙事研究有关。钟敬文和俄国的普罗普曾各自编制了本国的故事类型,其中涉及“地下世界”故事类型的研究。从世界故事研究... “地下世界”或“地下的生活”“别的国家”“别的地方”的故事类型研究,与当今提倡的跨文化研究中的自我与他者叙事研究有关。钟敬文和俄国的普罗普曾各自编制了本国的故事类型,其中涉及“地下世界”故事类型的研究。从世界故事研究系统看,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著述,才产生了非AT故事类型系统,并足以与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AT并行,形成了多元化与一元化两种标准的早期对峙,这种工作的学术价值之重大、学术文化影响之深远,很难用其他工作去代替,他们的研究成果需要给予重新评估。今天,国际民俗学界兴起民俗体裁学,他们的学术成果应该是这一新学说的历史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裁学 多元民俗 钟敬文 普罗普 对话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多元化研究——赵晓寰教授专访
18
作者 杨正娟 赵晓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跨学科、多元化思考是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的重要路径。在中国古典小说和戏剧的理论研究、古典小说与文学传统之关系、中日戏剧比较等问题上,受访者赵晓寰教授的观点是:参照普洛普形态学理论,中国古典志怪小说与戏剧可进行叙事特征与... 跨学科、多元化思考是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的重要路径。在中国古典小说和戏剧的理论研究、古典小说与文学传统之关系、中日戏剧比较等问题上,受访者赵晓寰教授的观点是:参照普洛普形态学理论,中国古典志怪小说与戏剧可进行叙事特征与结构功能模式等分析;由"原型"、"图式"、"程序"等构建的小说理论框架有助于阐释中国文学传统的形成;中日戏剧在脚色类型、表现方式等方面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晓寰 普洛普形态学 叙事特征 志怪小说 中国戏剧
原文传递
神奇的图式与神奇的故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普罗普图式形态学分析
19
作者 王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俄罗斯著名民俗学家弗·雅·普罗普(В.Я.Пропп)通过研究《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里第50号至第151号故事,得出神奇故事的结构具有同一性结论,并借助字母与符号以图式形式表达,开辟了一种故事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也开启... 俄罗斯著名民俗学家弗·雅·普罗普(В.Я.Пропп)通过研究《阿法纳西耶夫故事集》里第50号至第151号故事,得出神奇故事的结构具有同一性结论,并借助字母与符号以图式形式表达,开辟了一种故事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也开启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序幕。本文运用普罗普这一著名图式分析普希金的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验证这一神奇图式的适用性及其"神奇性"与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普 神奇故事 图式 功能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原文传递
论歌德对普罗普故事结构研究的影响
20
作者 李国德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8年第1期31-37,共7页
关于普罗普的学术思想渊源问题,学界普遍认为俄国历史主义诗学是其主要来源之一。通过认真研读普罗普的学术论著,不难发现普罗普故事学思想与歌德的有机整体论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有机整体论哲学思想是自然科学和艺术思维的完美结合,这... 关于普罗普的学术思想渊源问题,学界普遍认为俄国历史主义诗学是其主要来源之一。通过认真研读普罗普的学术论著,不难发现普罗普故事学思想与歌德的有机整体论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有机整体论哲学思想是自然科学和艺术思维的完美结合,这一思想影响了普罗普对民间神奇故事的结构研究,并得出普罗普公式。此外,在研究方法和关键性概念上,歌德也影响了普罗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普 故事学 民间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