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ole of radiotherapy in localised and locally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被引量:5
1
作者 Michel Bolla Ann Henry +1 位作者 Malcom Mason Thomas Wiegel 《Asian Journal of Urology》 CSCD 2019年第2期153-161,共9页
For a patient suffering from non-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the individualized recommendation of radiotherapy has to be the fruit of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a Tumor Board,to be explained careful... For a patient suffering from non-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the individualized recommendation of radiotherapy has to be the fruit of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n the context of a Tumor Board,to be explained carefully to the patient to obtain his informed consent.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is now delivered by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considered as the gold standard.From a radiotherapy perspective,low-risk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is treated by image guide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or brachytherapy if patients meet the required eligibility criteria.Intermediate-risk patients may benefit from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4e6 months of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alone or combined with brachytherapy can be offered to patients unsuitable for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due to co-morbidities or unwilling to accept it to preserve their sexual health.High-risk prostate cancer,i.e.high-risk localized and locally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requires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with long-term(≥2 years)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with 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Post-operative irradiation,either immediate or early deferred,is proposed to patients classified as pT3pN0,based on surgical margins,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values and quality of life.Whatever the techniques and their degree of sophistication,quality assurance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radiotherapy,requiring the involvement of physicians,physicists,dosimetrists,radiation technologists and computer scientists.The patients must be informed about the potential morbidity of radiotherapy and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nd followed regularly 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 for tertiary prevention and evaluation.A close cooperation is needed with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specialists to prevent and mitigate side effects and maintain quality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Locally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BRACHYTHERAPY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Short-term and longterm 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下载PDF
Efficacy of Daily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as Part of a Rescan Protocol for Large Offset to Reduce the Inter-Fractional Motion of the Prostate
2
作者 Shinsaku Yamaguchi Takayuki Ohguri +7 位作者 Hajime Imada Katsuya Yahara Hiroyuki Narisada Satoshi Iwasaki Toshihiro Onoda Yuta Ezaki Eiji Hamada Yukunori Korog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4年第4期193-200,共8页
Purpose: To p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inter-fractional motion of the prostate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treated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using 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IGRT) with dail... Purpose: To p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inter-fractional motion of the prostate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treated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using 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IGRT) with daily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as part of a rescan protocol for large offset, an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our protocol. Materials and Methods: Eligibl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following protocol: 1) magnesium oxide and dimethylpolysiloxane were administered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had regular bowel movements;2) the patients were instructed to have an appropriately distended bladder during the planning CT and daily irradiation;3) the daily CBCT image was fused with the planning CT image using the prostate outline;and 4) if large offset was recognized, a rescan CBCT image was obtained after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he discharge of gas and defecation, and re-registration was performed. Three shifts for the inter-fractional motion of the prostate were analyzed, in the fractions which needed the CBCT rescan;the displacement data after the final rescan were used. Results: Sixty-one patients were eligible, and a total of 2302 fractions were available for the analysis. Rescans of the CBCT for large offset were performed in 113 (5%) of the 2302 fractions. After the first rescan, the large offset was resolved in 106 (94%) of the 113 fractions. Excessive rectal gas was the reason for the large offset in 94 (83%) of the 113 fractions. The total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inter-fractional motion of the prostate in the AP, LR, and SI directions were 1.1 ± 2.4, -0.1 ± 2.3, and 0.7 ± 3.0 mm,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Large offset was recognized in 5% of all fractions. Daily CBCT with our rescan protocol could resolve the large offset, which was mainly caused by excessive rectal gas, and it may therefore be promising to reduce the inter-fractional motion of the pro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prostate Cancer DAILY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nter-Fractional MOTION
下载PDF
基于iCBCT分析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的靶区位移
3
作者 李展维 罗谕 +4 位作者 王少金 陈炫光 刘洋 许森奎 丁振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3285-3290,共6页
目的:研究iCBCT引导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盆腔淋巴引流区和前列腺精囊腺靶区位移的差异性,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图像引导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01月至2023年0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调强放疗的21例前列腺癌患者,... 目的:研究iCBCT引导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盆腔淋巴引流区和前列腺精囊腺靶区位移的差异性,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图像引导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01月至2023年0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调强放疗的21例前列腺癌患者,要求患者在定位及治疗前充盈膀胱、排空直肠,对患者治疗前扫描的iCBCT影像分别以盆腔骨性结构、前列腺精囊腺为参考进行离线配准(自动配准后手动调整),分别评估盆腔淋巴引流区、前列腺精囊腺的靶区位移误差,得到左右(left-right,LR)、头脚(superior-inferior,SI)和前后(anterior-posterior,AP)方向的位移数值,分析两个区域位移的差异性、相关性,并且计算相对位移,应用公式M_(PTV)=2.5Σ+0.7σ计算PTV外扩边界。结果:盆腔淋巴引流区、前列腺精囊腺在左右、头脚、前后平移方向位移误差分别为LR:(0.27±0.58)mm vs (0.31±0.61)mm;SI:(0.53±0.91)mm vs (0.68±0.98);AP:(2.03±1.86)mm vs (2.79±2.52)mm。头脚、前后方向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577、5.035,P<0.05),左右方向为高度相关(r=0.736),头脚方向为中度相关(r=0.542),前后方向为极低度相关(r=0.190)。两个区域在LR、SI和AP的相对位移5 mm的百分比分别为4.9%、5.3%和29.2%。盆腔淋巴引流区LR、SI、AP方向PTV外扩范围分别为1.08 mm、1.96 mm、6.38 mm,前列腺精囊腺LR、SI、AP方向PTV外扩范围为1.20 mm、2.39 mm、8.74 mm。结论:在前列腺癌调强放疗中,盆腔淋巴引流区和前列腺精囊腺靶区在分次治疗间前后方向位移较大,且两区域靶区在前后方向容易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无法通过影像引导校正误差,应尽可能保持膀胱和直肠状态与CT定位时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调强放疗 iCBCT 图像引导 配准方法
下载PDF
前列腺调强放疗分段计划中采用二段合成设计与独立设计第二程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4
作者 申晖 吴天机 张白莲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比较二段合成设计与独立设计第二程计划在前列腺癌患者化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计量学差异。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8月30日收治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分段的调强放疗计划,将二... 目的:比较二段合成设计与独立设计第二程计划在前列腺癌患者化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计量学差异。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8月30日收治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分段的调强放疗计划,将二段合成设计作为对照组,独立设计方案作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患者放射治疗的机器跳数、子野数目、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子野数目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机器跳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相较于传统二段合成设计放疗而言,独立设计方案应用于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疗效更加显著,所用剂量较少,同时所需的机器跳数更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调强放疗分段计划 二段合成设计 独立设计 剂量学
下载PDF
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489例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及晚期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丹 陈志杰 +2 位作者 林燕彬 黎荣光 张汉雄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60-2464,共5页
目的探讨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及晚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IMRT一线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共489例,分析随访生存情况、复发转移及晚期损伤情况,采用单... 目的探讨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及晚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IMRT一线治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共489例,分析随访生存情况、复发转移及晚期损伤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局部区域控制率、总生存(OS)率及无复发生存(DFS)率独立影响因素。结果489例病人随访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2.64%(453/489),5年DFS率为84.05%(411/489),5年OS率为91.00%(445/489)。随访过程中死亡65例,其中因局部区域复发死亡25例,因远处转移死亡35例,因其他事件死亡5例。随访3~4级晚期损伤发生率为2.04%(10/4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有关(P<0.05);性别、EB DNA拷贝数、临床分期及N分期均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DFS率有关(P<0.05);年龄、EB DNA拷贝数、临床分期及N分期均与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OS率有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独立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龄、吸烟和EB DNA拷贝数均是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DFS率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N分期和EB DNA拷贝数均是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5年OS率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IMRT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远期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性别、年龄、EB DNA拷贝数及分期情况,而随访晚期损伤以1~2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放化疗 辅助 预后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序贯加量IMRT与同步推量IMRT的剂量学比较分析
6
作者 李玉锋 沈莲 +5 位作者 孟令新 厉兵城 王海燕 汪运鹏 苏娜 宋海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580-586,共7页
目的对比不可手术食管癌序贯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B-IMRT)计划与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计划在靶区参数上的区别,以及对正常器官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日照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5月拟行放射治疗的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30例,... 目的对比不可手术食管癌序贯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B-IMRT)计划与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计划在靶区参数上的区别,以及对正常器官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日照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5月拟行放射治疗的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60~88岁,中位年龄68.2岁;病变长度4.0~17.6 cm,平均病变长度6.37 cm(标准差2.76 cm);临床分期为c Tx N1-2M0-1期。分别制定SB-IMRT与SIB-IMRT两种放射治疗计划,并采用靶区勾画、射束设野、靶区覆盖、剂量均匀性、危及器官(OAR)、处方剂量(CB-CHOP)审核通过放射治疗计划。SIB-IMRT给予剂量方法为在一个计划中临床计划靶区(PCTV)50.4 Gy,肿瘤计划靶区(PGTV)剂量同步给予59.92 Gy,共28次完成。SB-IMRT剂量要求为PCTV 50 Gy,均分25次完成;完成后修改照射野局部加照至10 Gy,均分5次完成。SB-IMRT放射治疗需设计前后两套计划,再做计划叠加处理,合成一套计划后根据处方剂量要求优化计划并记录靶区参数和OAR限量。采用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靶区覆盖度(TC)及剂量分布、OAR限量等参数分别评估。结果两组计划的PCTV-Dmax、PGTV-Dmax和PCTV-Dmin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SIB-IMRT组PCTV-Dmean、PGTV-Dmin、PGTV-Dmean均低于SB-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38±1.73)Gy vs(58.13±2.38)Gy、(51.41±4.90)Gy vs(54.76±6.31)Gy、(61.22±2.10)Gy vs(62.86±2.03)Gy。P>0.05]。两组计划的PCTV-T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IMRT组CI优于SIB-IMRT组,而HI次于SB-IMRT组,两组间CI、H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5±0.10 vs 0.60±0.11、1.20±0.38 vs 1.24±0.39。P<0.05)。SIB-IMRT组PGTV和PCTV的生物效应剂量(BED)分别为72.74 Gy、59.47 Gy;SB-IMRT组PGTV和PCTV的BED分别为72 Gy、60 Gy。SIB-IMRT组脊髓Dmax、双肺V5和心脏的平均心脏剂量(MHD)低于SB-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1.83±2.48)Gy vs(43.27±1.99)Gy、(41.06±11.74)Gy vs(42.26±11.52)Gy、(20.77±8.81)Gy vs(22.72±9.23)Gy。P<0.05]。双肺V_(10)、V_(20)、V_(30)、平均肺剂量(MLD)和心脏V_(30)、V4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可手术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相似或/和相等处方剂量的SB-IMRT计划和SIB-IMRT计划,前者仅CI略占优势,后者计划一次成型,能同时给予肿瘤靶区和临床预防靶区不同梯度的剂量照射,具有高效、精确,生物效应高、OAR受照剂量更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 序贯加量调强放疗
下载PDF
固定野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在前列腺癌放疗计划独立验算中的比较
7
作者 潘淑豪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0期7-11,共5页
目的比较7野固定野调强(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两种放射治疗技术在前列腺癌放疗计划独立验算中的剂量差异,并检查±5%的验算差异作为IMRT/VMAT计划执行阈值的合理性。方法使用基于蒙特卡罗的商业验证软件VERIQA对22例前列腺癌的... 目的比较7野固定野调强(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VMAT)两种放射治疗技术在前列腺癌放疗计划独立验算中的剂量差异,并检查±5%的验算差异作为IMRT/VMAT计划执行阈值的合理性。方法使用基于蒙特卡罗的商业验证软件VERIQA对22例前列腺癌的IMRT/VMAT计划进行验算分析。危及器官限量参考临床常规要求,靶区接受标准为100%处方剂量要包饶95%计划靶区(PTV)体积。使用均值±标准差比较计划系统和验证软件间的剂量差异。结果在前列腺癌靶区的剂量验算比较中,7IMRT与VMAT计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及器官的比较中,7IMRT计划中膀胱的平均、中位、最大剂量以及直肠的最小、平均、中位剂量的验算差异较VMAT计划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计划中7IMRT与VMAT关于靶区的剂量验算差异具有一致性,局部剂量差异在±1%以内。对于前列腺IMRT/VMAT计划,±1%的验算差异或可作为调强计划执行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固定野调强 容积旋转调强 独立验算 剂量差异
下载PDF
305例鼻咽癌调强放疗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9
8
作者 韩露 林少俊 +5 位作者 潘建基 陈传本 张瑜 张秀春 廖希一 陈奇松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8,共6页
背景与目的: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大样本量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鼻咽癌的效果、不良反应并探索其预后因素。方法:分析从2003年9月到2006年9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IMRT的... 背景与目的: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大样本量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鼻咽癌的效果、不良反应并探索其预后因素。方法:分析从2003年9月到2006年9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IMRT的305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作生存分析。肿瘤靶区的处方剂量为66~69.75Gy/30~33次。Ⅲ~Ⅳa期患者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5~61个月)。分别有16、8和39例出现局部﹑颈部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3年局控率﹑区域淋巴结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4.3%﹑97.7%﹑86.1%﹑80.3%和89.1%。多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并不影响局控率及总生存率(P>0.05),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P=0.000)、无远处转移率(P=0.000)及无瘤生存率(P=0.003)的独立预后因素。同步和辅助化疗不改善Ⅲ~Ⅳa期患者预后(P>0.05)。严重的急性不良反应包括Ⅲ度皮肤反应14例(4.6%)、Ⅲ度口腔黏膜反应90例(29.5%)及Ⅲ~Ⅳ度骨髓抑制20例(6.5%);IMRT治疗两年后Ⅱ度口干发生率7%,无Ⅲ~Ⅳ度口干。结论:IMRT治疗鼻咽癌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区域淋巴结控制率及总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降低远处转移率进一步提高疗效还需探讨化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预后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同期对照研究 被引量:62
9
作者 张瑜 林志安 +4 位作者 潘建基 郑茁 杨凌 林少俊 郑飞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43-114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适形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本研究探讨与常规放疗比较,调强放疗能否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放射性损伤。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调强放疗的初治... 背景与目的:调强适形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本研究探讨与常规放疗比较,调强放疗能否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放射性损伤。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调强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90例为调强放疗组,并按1∶1配对选择同期行常规放疗的19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共380例患者。随访两组的生存状况以及急性和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调强放疗组4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均高于常规放疗组(89.8%vs.80.7%,P=0.029;90.4%vs.78.3%,P=0.0107);而两组的4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8.6%vs.83.4%,79.4%vs.64.8%,88.9%vs.75.8%,P值均>0.05)。调强放疗患者的急性口干、颈部纤维化、张口困难的严重程度以及放疗后6个月、1、2、3、4年的口干反应均明显轻于常规放疗(P值均﹤0.05);但两组的急性黏膜反应、骨髓抑制和慢性听力损伤、放射性颅神经损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调强放疗可提高初治鼻咽癌患者的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及局部区域控制率,并能减轻患者的部分急慢性放射性损伤,但未能提高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治疗 预后 放射损伤
下载PDF
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45
10
作者 张武哲 陈志坚 +3 位作者 李德锐 林志雄 李东升 陈创珍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27-113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胸上段食管癌所处的解剖特点导致其放疗计划的制订难度很大,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有可能克服上述难题。本研究比较分析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conformal radiotherapy,CRT)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 背景与目的:胸上段食管癌所处的解剖特点导致其放疗计划的制订难度很大,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有可能克服上述难题。本研究比较分析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conformal radiotherapy,CRT)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优劣,为IMRT在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胸上段食管癌11例进行研究。在实际治疗采用的CRT计划基础上,每一病例再设计一5野IMRT计划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相关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肿瘤及相邻组织的计划靶区可见IMRT和CRT计划之间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包含99%和95%靶区的剂量均很接近(P>0.05),但IMRT较CRT的适形指数好(0.68±0.04vs.0.46±0.11,P<0.01)。IMRT对锁骨上区的剂量均匀性较CRT更好,二者的非均匀指数分别为1.17±0.05和1.33±0.15(P=0.01)。IMRT计划中脊髓计划区的最高受量明显较CRT的低(44.4Gy vs.52.5Gy,P<0.05);10Gy以上的肺受照体积为(32±6)%,也明显较CRT计划的(35±9)%低(P<0.05)。结论:对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较适形放疗有更好的剂量适形性,可更有效保护脊髓,并显著降低肺10Gy以上剂量的受照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调强放疗 放射治疗计划 计算机辅助 剂量学
下载PDF
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早期反应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30
11
作者 雷新 杨晓霞 +2 位作者 王东 胡南 刘岩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65-966,984,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治疗结果和早期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8例)和常规放疗组(4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天);调强...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治疗结果和早期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8例)和常规放疗组(4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天);调强放疗先设定7~9个适形野,再设定80~100个调强子野照射,靶区剂量2.2Gy/(次·天)。研究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病人的腮腺、脊髓、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的平均受照体积,观察放疗期间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腮腺)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放疗后鼻咽及周围病灶明显消退。腮腺、脊髓、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的受照体积调强放疗组分别为(30±4.8)%、(56±6.7)%、(95±8.6)%、(92±8.1)%,常规放疗组分别为(98±9.4)%、(56±10.7)%、(100±9.7)%、(99±9.5)%,调强放疗组腮腺受照体积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腮腺)反应多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为Ⅰ、Ⅱ级。而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及口干(腮腺)反应多为Ⅱ、Ⅲ级,口腔黏膜反应为Ⅱ、Ⅲ级。其中口干(腮腺)反应、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Ⅱ、Ⅲ级者调强放疗组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另外,调强放疗组的放疗时间为45.0±4.4天,少于常规放疗组的51.0±5.3天。但调强放疗组放疗后鼻咽腔炎症反应较重。结论使用调强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和皮肤反应等早期放疗反应,并能缩短放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下载PDF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王军 韩春 +5 位作者 李晓宁 高超 贾敬好 蔡博宁 张辛 肖爱勤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38-1142,共5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研究国内外报道较为少见,其临床疗效如何,是否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大范围低剂量照射肺损伤等问题亦无成熟经验。本研究旨在评价调强放疗技术对食管癌的初期疗效及治疗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3...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研究国内外报道较为少见,其临床疗效如何,是否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大范围低剂量照射肺损伤等问题亦无成熟经验。本研究旨在评价调强放疗技术对食管癌的初期疗效及治疗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37例颈段、胸段食管癌,评价肿瘤反应率、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全组患者100%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GTV)、95%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95%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接受剂量分别为(6456±172)cGy、(6293±145)cGy和(5988±53)cGy。接受≥5Gy、≥10Gy、≥20Gy、≥30Gy的肺组织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和肺平均剂量分别为(59.6±12.8)%、(39.5±8.7)%、(22.0±5.4)%、(12.0±4.3)%和(1178±248)cGy。肿瘤总反应率为97.3%(36/37)。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8~29个月),3级及以上急性和晚期放射性食管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6.2%和7.2%;2级及以上急性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10.8%和8.1%。1、2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2.9%、72.9%;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9%、67.4%;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5%、51.4%。局部未控和复发占总治疗失败的69.2%。结论: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初期疗效较好,急性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较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为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预后 疗效
下载PDF
胸上段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和静态调强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瑞 习勉 +5 位作者 李巧巧 赵磊 黄晓波 何立儒 胡永红 刘孟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静态调强(s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7例局部晚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3DCRT、7野sIMRT和360度单弧VMAT 3套放疗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60 Gy/30F。...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MAT)、静态调强(s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7例局部晚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3DCRT、7野sIMRT和360度单弧VMAT 3套放疗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60 Gy/30F。比较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加速器的总机器跳数(MU)和有效治疗时间(TT)等。【结果】VMAT与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基本一致,均优于3DCRT。对于正常组织,三组计划中肺、心脏的受照剂量均无明显差异,但IMRT与VMAT可较3DCRT更好的保护脊髓。3DCRT、IMRT、VMAT的MU分别为537±92、601±122、682±139,有效治疗时间(min)分别为3.9±0.3、6.0±0.7、4.7±0.7(P<0.05)。【结论】与3DCRT相比,VMAT与IMRT在胸上段食管癌均有一定的剂量学优势,但VMAT较IMRT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食管肿瘤 容积旋转调强 静态调强 剂量学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颞颌关节损伤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7
14
作者 刘源 陈明 +7 位作者 赵充 卢丽霞 韩非 包勇 黄劭敏 邓小武 卢泰祥 崔念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是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张口时门齿距缩小。严重的张口困难可影响进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量化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颞颌关节放射损伤的影响因素。...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是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张口时门齿距缩小。严重的张口困难可影响进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量化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颞颌关节放射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2001年2月至2003年2月,14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放疗总剂量63~77Gy,分次剂量为每次2.27~2.80Gy,总疗程时间31~86天。放疗前及放疗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分别用直尺测量患者门齿距。结果:全组1、2、3年累积生存率为97.26%、94.83%、92.04%。颞颌关节平均剂量17.99~51.36Gy。Ⅰ~Ⅱ级张口困难发生率4.73%,未观察到Ⅲ级和Ⅳ级颞颌关节损伤。结论:调强放疗技术使颞颌关节受照剂量显著下降,放疗后发生严重张口困难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颞颌关节 放射晚期损伤
下载PDF
339例鼻咽癌调强放疗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高颖川 朱小东 +3 位作者 李龄 曲颂 梁振强 梁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029-2035,共7页
目的:评价本院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的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临床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预后因子,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放疗... 目的:评价本院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的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临床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预后因子,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放疗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339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男性244例,女性95例,男:女比例为2.57:1,中位年龄4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随访率为97.3%。全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9.0%、94.9%、90.7%;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为99.1%、97.0%、94.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4%、92.9%、86.4%;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1%、96.5%、95.7%;区域控制率分别为99.3%、98.5%、97.8%;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1%、93.6%、88.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Ⅰ~Ⅲ期vs.Ⅳ期)和年龄(<44岁vs.≥44岁)是总生存、无瘤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临床分期是疾病特异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常见急性放疗不良反应为1、2级皮肤损伤(98.8%)及2、3级口腔黏膜损伤(95.0%)。随访超过2年的患者中12例仍存在1、2级腮腺损伤,未观察到3、4级晚期损伤。结论:IMRT治疗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局部区域控制及总生存率,对正常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急性不良反应可较好耐受,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 生存 预后
下载PDF
肝癌三维适形、静态调强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黎 习勉 +3 位作者 孙文钊 梁健 黄晓延 刘孟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静态调强(s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在肝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不同放疗技术的优劣性。【方法】选择20例行4DCT扫描的原发性肝右叶癌,为每例患者制定三套放疗计划:3DCRT、9野sIMRT和VMAT计划。处方剂量统一为50 Gy,分25次照射。比较不同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加速器跳数(MU)以及治疗参数等。【结果】三组计划的Dmax无明显差异;IMRT和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均匀性和适形性均显著优于3DCRT。三组计划的肝平均剂量分别为(20.5±4.5)Gy(3DCRT)、(21.1±3.8)Gy(IMRT)、(20.9±3.9)Gy(VMAT),肾脏、胃、小肠、脊髓的受照剂量差异不明显。3DCRT、IMRT、VMAT计划的MU分别为405±99、392±81、438±76(P=0.226),有效治疗时间分别为(2.1±0.2)min、(4.8±0.7)min、(3.0±0.2)min(P=0.000)。【结论】VMAT的剂量分布与IMRT相仿,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与3DCRT相比,IMRT和VMAT计划均可显著改善肝癌靶区的剂量覆盖,但在正常器官的保护方面并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
下载PDF
133例Ⅲ期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梁毅 林少俊 +4 位作者 潘建基 韩露 宗井凤 邱素芳 林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217,共6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最大限度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明显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的放疗技术,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疗效...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最大限度提高肿瘤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明显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的放疗技术,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疗效成为肿瘤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鼻咽癌分期不同,疗效不同,同一分期各亚组间疗效有无差别,尚有待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Ⅲ期鼻咽癌各亚组间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探讨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133例临床Ⅲ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析,根据AJCC 2002分期,其中T3N07例(5.3%),T3N139例(29.3%),T2N248例(36.1%),T3N239例(29.3%)。所有患者均完成调强放疗,124例患者行诱导化疗,其中24例患者行同期化疗,33例患者行辅助化疗。结果:全组5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0.9%、89.9%、82.5%和83.4%。T2、T3期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1%、89.4%(χ2=0.407,P=0.52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2%、89.3%(χ2=0.152,P=0.697),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5%、80.0%(χ2=0.899,P=0.343),总生存率分别为81.1%、84.7%(χ2=0.311,P=0.577)。N0-1、N2期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1.1%、90.9%(χ2=0.007,P=0.933),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8%、85.8%(χ2=4.69,P=0.030),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9%、79.2%(χ2=1.746,P=0.183 6),总生存率分别为93.5%、78.1%(χ2=5.052,P=0.025)。辅助化疗对IMRTⅢ期鼻咽癌未能获益,但3、4级毒性不良反应明显增加(48%vs 27.6%,P<0.005)。结论:对临床Ⅲ期鼻咽癌患者,IMRT联合化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N0-1期较N2期患者有较高的总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进一步提高IMRTⅢ期鼻咽癌疗效还需寻找更有效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更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临床Ⅲ期 调强放疗 辅助化疗
下载PDF
167例中晚期食管癌放化疗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44
18
作者 武二伟 齐洪志 +4 位作者 赵化荣 张照楠 张蕾 李晶 代梦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放疗+化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首次行放化疗的167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设备为Elekta-6m V X线直线加速器,放疗方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调强放疗(IMRT),...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放疗+化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我院首次行放化疗的167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设备为Elekta-6m V X线直线加速器,放疗方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调强放疗(IMRT),放疗中位剂量为62Gy。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顺铂或多西紫杉醇+顺铂,分别行4~6周期。采用SPSS 17.0软件行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OS),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验P值,对P<0.05的单因素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3.7%、51.5%、26.3%,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单因素结果显示治疗方式、肿瘤位置、肿瘤长度、肿瘤分期、放疗剂量、放射性肺炎为影响食管癌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P=0.022、0.017、0.040、0.001、0.000、0.002)。Cox多因素分析发现治疗方式、肿瘤长度、肿瘤分期、放射性肺炎为影响食管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8、0.001、0.004、0.000)。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总生存率,当肿瘤长度<5cm、肿瘤分期越早、放射性肺炎级别越低时患者预后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 预后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疗计划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蒋军 张利文 +1 位作者 廖珊 黄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1-1205,1210,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 Gy。分别进行3D-CRT和共面等...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 Gy。分别进行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IMRT计划设计,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最小受照剂量、平均受照剂量和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F-IMRT、7F-IMRT和9F-IMRT在靶区适形度方面明显优于3D-CRT;在危及器官(膀胱V30、V40、V50,小肠V50和直肠V30、V40、V50)保护方面,5F-IMRT、7F-IMRT和9F-IMRT明显优于3D-CRT,P<0.05。而各IMRT计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共面等分IMRT计划无论在靶区适形度还是正常组织保护方面均优于3D-CRT,同时也证实7野或9野IMRT未必较5野获益更多。5野与7、9野的IMRT相比,在治疗时间及费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 适形 调强 辅助
下载PDF
初治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20
作者 何侠 翟振宇 +1 位作者 纪红 张宜勤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研究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初治鼻咽癌的疗效以及对正常组织的保护和毒性反应。方法 对24例鼻咽癌初治患者鼻咽和全颈及锁骨上全程实施IMRT,肿瘤靶区授予处方剂量68~70Gy。对于Ⅲ和Ⅳ期患者,在IMRT同时,结合患者淋巴结转移及... 目的 研究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初治鼻咽癌的疗效以及对正常组织的保护和毒性反应。方法 对24例鼻咽癌初治患者鼻咽和全颈及锁骨上全程实施IMRT,肿瘤靶区授予处方剂量68~70Gy。对于Ⅲ和Ⅳ期患者,在IMRT同时,结合患者淋巴结转移及一般情况给予PDD+5-Fu±THP-ADM方案化疗1~2周期。结果 治疗计划结果显示,覆盖鼻咽GTV1D95的平均剂量为70.48Gy,GTvlV95的平均体积为98.46%;靶区内GTV1、GTV2、CTV1和CTV2的平均剂量分别为70.48Gy、66.98Gy、60.10Gy和51.18Gy。本组有2例、16例、5例和1例患者分别出现0、1、2和3级的皮肤急性放射性反应;有4例、6例、13例和1例患者分别出现1、2、3和4级的口腔粘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其中1例合并联合化疗患者因严重口腔粘膜炎中断放疗1周。其他合并化疗患者在化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均未影响正常放射治疗。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期13个月。无1例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IMRT在初治早期或晚期鼻咽癌病例均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正常组织得到很好的保护,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调强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