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ive Subtropical Forests in Lingao of Hainan
1
作者 薛杨 宿少锋 +1 位作者 王小燕 林之盼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8期1459-1464,共6页
With 5 types of typical forests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s were analyzed by sample plot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total porosi... With 5 types of typical forests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s were analyzed by sample plot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total porosity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est (46.168%), but the lowest in the Encalyptus robusta forest (39.46%). The soil capillary porosity was the highest in the Acacia mangium forest (22.57%), but the lowest in the secondary forest (18.95%). The soil water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 equisetifolia forest, with a mean value of 27.85%, but the lowest in the secondary forest, with a mean value of 4.34%. The soil pH values were in the range of 4.81-6.59, the soils in the A. mangium forest, C. equisetifolia forest and E. robusta forest were strongly acidic (pH 4.5-5.5), and the soils in the secondary forest and C. nucifera forest were weakly acidic. The soils had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in the range of 0.34-28.68 g/kg, and showed an order of A. mangium forest〉C. equisetifolia forest〉E. robusta forest〉secondary forest〉C. nucifera forest, with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soil depth increasing. The soil total N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10-1.63 g/kg, the A. mangium forest showed the highest soil total N contents, while the C. nucifera forest exhibited the lowest soil total N contents; the soil total P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21-1.74 g/kg, and the E. robusta forest had the highest soil total P contents; and the soil total K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16-2.15 g/kg, and the A. mangium forest exhibited the highest soil total K contents. The soil available P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98-132.46 mg/kg; and the secondary forests had the highest soil available P contents; and the soil rapidly available K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3.03-27.35 mg/kg, and the C. nucifera forest exhibited the highest soil rapidly available K contents. The soil ammonium N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1.38-5.15 mg/kg, and the nitrate N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were in the range of 0.56 -3.51 mg/kg. The A. mangium forest showed the highest soil nitrate N contents (with a mean value of 2.29 mg/kg) and ammonium N contents (with a mean value of 3.93 mg/kg). For the same forest type,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the nitrate nitrogen and ammonium nitrogen content also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ao County Coastal platform Different forest types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COMPARISON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 analysis of natural Larix olgensis forest at different ages 被引量:6
2
作者 Ling Liu Haiyan Wang Wei Da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495-1506,共12页
Soil organic carbon(SOC)mineraliz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carbon source or sink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Natural stands of Larix olgensis on the Jincang forest farm,Jilin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 Soil organic carbon(SOC)mineraliz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carbon source or sink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Natural stands of Larix olgensis on the Jincang forest farm,Jilin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s of SOC mineralization and its correlations with other soil properties in a young forest and mid-aged forest at soil depths of 0–10,>10–20,>20–40 and>40–60 c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a mid-aged forest,the SOC stock in the young forest was 32%higher.Potentially mineralizable soil carbon(C0)in the young forest was 1.1–2.5 g kg^-1,accounting for 5.5–8.1%of total SOC during the 105 days incubation period and 0.3–1.5 g kg^-1 in the mid-aged forest at different soil depths,occupying 2.8–3.4%of total SOC.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0 among the soil depths.The dynamics of the SOC mineralization was a good fit to a three-pool(labile,intermediate and stable)carbon decomposition kinetic model.The SOC decomposition rate for different stand ages and different soil depths reached high levels for the first 15 days.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0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SOC content,soil total N(TN)and readily available K(AK)concentration.The labile soil carbon pool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OC and TN concentration,and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bulk density.The intermediate carbon pool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N and AK.The stable carbon pool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SOC,TN and 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IX olgensis soil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CARBON POOLS forest age
下载PDF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depth and soil properties of Pieniny National Park forest(Poland) 被引量:2
3
作者 Justyna SOKO?OWSKA Agnieszka JóZEFOWSKA +1 位作者 Karolina WO?NICA Tomasz ZALESK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7期1534-1545,共12页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biota such as microbial activity,soil fauna(e.g.,earthworms and enchytraeids),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The study area was ...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biota such as microbial activity,soil fauna(e.g.,earthworms and enchytraeids),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The study area was located in Pieniny National Park(PNP)in the Carpathian Mountains in southern Poland.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forest monitoring areas of PNP from two soil layers(at 0–15 cm and 15–30 cm down,respectively).The investigated soils were classified to eutric cambisols and had silt or silt loam soil texture.Upon analysis,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index was connected with other physical,chemical,and biological soil properties.It was noted that the stability index of 3 mm to 5 mm soil aggregates influenced pH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The stability index of 2 mm to 3 mm soil aggregat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soil moisture,microbial biomass carbon,total organic carbon,total nitrogen,and enchytraeid density,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ulk density,particle density,porosity,and permanent wilting point.The stability index of 1 mm to 2 mm soil aggregat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nitrogen,enchytraeid and earthworm densit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rticle density,porosity,and permanent wilting point.The study has shown what factors create a stable soil structure in the forest soils of P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REGATE stability forest soilS MICROORGANISMS Earthworms ENCHYTRAEIDS physical PROPERTIES chem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原污水、再生水灌溉对林地植物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陈东海 徐婷婷 +2 位作者 李丹丹 唐璐 白保勋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78-89,共12页
为研究农村生活污水原污水和再生水灌溉对林地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优良的速生树种,以107杨、2001杨、2025杨、苏柳172、苏柳799、中科1号构树、中科2号构树、中科3号构树8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灌溉农村生活污水原污水、再... 为研究农村生活污水原污水和再生水灌溉对林地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优良的速生树种,以107杨、2001杨、2025杨、苏柳172、苏柳799、中科1号构树、中科2号构树、中科3号构树8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灌溉农村生活污水原污水、再生水和地下水,统计分析土壤中物理性质(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和化学性质(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pH值、氯离子、交换性钠)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下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含水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氯离子、交换性钠含量原污水最高,再生水次之,地下水最低;土壤速效钾含量原污水最高,地下水次之,再生水最低。林木生长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杨树最高;土壤的全氮、速效钾、氯离子含量构树最高;交换性钠含量柳树最高;各处理下土壤pH值均为弱碱性。再生水灌溉下杨树、柳树、构树长势和土壤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可作为优良树种在农业污水处理“生物生态”组合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再生水 林地灌溉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餐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
作者 徐四新 严谨 +3 位作者 诸海焘 蔡树美 张德闪 金海洋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为探讨餐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使用商品有机肥料为对照,开展了设施菜地餐厨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用餐厨有机肥料可提高蔬菜产量5.3%~11.6%,增产效果和商品有机肥无显著差异。餐厨有机肥可提高设施菜地土壤有... 为探讨餐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使用商品有机肥料为对照,开展了设施菜地餐厨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用餐厨有机肥料可提高蔬菜产量5.3%~11.6%,增产效果和商品有机肥无显著差异。餐厨有机肥可提高设施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25.5%~31.8%、土壤速效氮含量8.6%~11.3%、土壤有效磷含量3.1%~12.6%、土壤速效钾含量6.5%~8.2%,但餐厨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处理间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未出现显著差异;餐厨有机肥处理的菜地土壤可溶性总盐含量提高4.0%~5.8%,但餐厨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餐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R0.25)含量9.9~14.5百分点,餐厨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总的来看,餐厨有机肥料和普通商品有机肥的肥效基本类似;餐厨有机肥可提高设施菜地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和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R0.25)含量,其效果和商品有机肥料基本相似;餐厨有机肥料可导致土壤可溶性总盐含量小幅上升,但上升幅度和商品有机肥料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有机肥 设施菜地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盐湖植物防护体系土壤理化性状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靖捷 任晓萌 +5 位作者 蒙仲举 王涛 祁帅 宋佳佳 宝孟克那顺 韩胜利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为探究植物防护措施对半干旱风沙草原区土壤的改良效应,以查干淖尔盐湖植物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试验的方法,测定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分析0—30 cm深度土壤含盐量、土壤酸碱度、土壤粒径组成、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 为探究植物防护措施对半干旱风沙草原区土壤的改良效应,以查干淖尔盐湖植物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试验的方法,测定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分析0—30 cm深度土壤含盐量、土壤酸碱度、土壤粒径组成、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查干淖尔盐湖植物防护体系营造建设20年后,在防护带阻挡风蚀物质和植物改善土壤的协同作用下,原有高盐强碱土壤环境出现了显著变化。与干涸湖心相比,植物防护体系内各样地p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碱蓬防护带内土壤含盐量降低75.34%;碱蓬防护带内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增幅明显,较干涸湖心分别增加51.60%和22.14%,粗砂含量较干涸湖心降低72.06%;碱蓬防护带内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较高,分别是干涸湖心的86%、39%、55%;过渡带白刺灌丛速效氮含量较高,为干涸湖心的28%。总体上各养分含量与粘粒和粉粒呈显著相关(P<0.05)。历经20年的营建,碱蓬防护带内土壤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较建设初期明显增长,表明植物防护体系对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研究成果为盐湖植物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并为半干旱风沙草原区干涸盐湖风蚀控制和区域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风沙草原区 植物防护体系 土壤理化性质 查干淖尔盐湖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刘亚博 冯天骄 +1 位作者 王平 卫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652-6666,共15页
黄土高原不同小流域由于环境特点和植被恢复方式的不同,导致其生态效益存在地带性差异。为了研究不同环境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及影响机制,选取黄土高原两个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方式(油松人工林、侧柏人工林和自然恢复对... 黄土高原不同小流域由于环境特点和植被恢复方式的不同,导致其生态效益存在地带性差异。为了研究不同环境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及影响机制,选取黄土高原两个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方式(油松人工林、侧柏人工林和自然恢复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植被恢复方式和环境特点对土壤养分储量和水分状况,以及植被生长状态等生态恢复效益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1)吉县自然恢复下全氮含量最高,均值为0.79g/kg;有机碳均值含量表现为定西油松最高,吉县对照次之,其均值分别是16.91g/kg,13.46g/kg;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最高的是吉县油松样地和定西的侧柏样地,其均值为2.40g/kg和23.43g/kg。(2)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吉县的油松样地、侧柏样地和自然对照样地分别高于定西2.89%,81.03%和7.49%。(3)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方差分解(VP)结果,在不同小流域影响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的主要因素有所差异。其中吉县和定西小流域影响土壤养分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土壤物理性质和植被属性,解释度分别为79.92%、55.3%;而土壤含水量主要受降水量和土壤-植被共同影响,其解释度分别为87.06%、43.53%。综上结果表明,多雨条件的吉县地区植被适合自然恢复,而相对干旱的定西地区植被则适合人工恢复。考虑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人工和自然恢复方式,结果证明不同小流域的降水量与土壤含水量等环境特点影响植被生长状态和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可为因地制宜的科学植被恢复策略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林和天然林 土壤理化性质 生态效益 方差分解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8
作者 贾亚倢 杨建英 +5 位作者 张建军 胡亚伟 张犇 赵炯昌 李阳 唐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1221,共11页
【目的】探讨林分密度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油松人工林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稳定发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蔡家川流域30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测... 【目的】探讨林分密度对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油松人工林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稳定发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蔡家川流域30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测算不同密度条件下单株生物量及林分生物量,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分密度对油松林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冗余分析(RDA)及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油松林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的单株生物量和林分总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且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单株生物量逐渐减少,林分总生物量在密度1750株·hm^(−2)时具有峰值;②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其中土壤孔隙度在林分密度1750株·hm^(−2)时最大,达52.38%,林地土壤含水量在林分密度2750株·hm^(−2)时最高,达13.84%,土壤肥力状况则在林分密度1750株·hm^(−2)时最佳;③通过冗余分析及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总孔隙度、有机碳和速效磷与林分总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地下生物量受到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P<0.05)。【结论】以固碳释氧和维持最大生产力为目的,以及以提高土壤碳汇能力和改良肥力为目的的油松林,林分密度建议维持在1750株·hm^(−2)左右的油松林;以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蓄水性能为目的的油松林,林分密度建议维持在1750~275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林 林分密度 生物量 土壤理化性质 冗余分析
下载PDF
不同林龄胡杨叶功能性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9
作者 张凤琪 玉米提·哈力克 +2 位作者 石义强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 再米热·阿不都沙拉木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6,共8页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具有调控作用。为了探究胡杨对干旱恶劣的生境适应策略,本研究以塔里木河中游不同天然林龄样地胡杨为对象,分析胡杨不同林龄阶段叶功能性状的变化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结果表明:1)胡杨叶功能性状... 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具有调控作用。为了探究胡杨对干旱恶劣的生境适应策略,本研究以塔里木河中游不同天然林龄样地胡杨为对象,分析胡杨不同林龄阶段叶功能性状的变化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结果表明:1)胡杨叶功能性状在不同林龄间的变异系数较小,为14.20%~42.59%,其中叶干质量变异系数最大,叶厚度变异系数最小;2)不同林龄胡杨叶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对叶功能性状贡献较大的为比叶重,即比叶重与叶厚度和比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组织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干重和叶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3)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只在幼龄林阶段有差异,速效磷、速效钾和速效氮含量随林龄变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叶功能性状的正相关作用最明显,说明叶片功能性状主要受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制约。综上所述,胡杨根据环境分别调节不同林龄的叶功能性状,形成最佳的性状组合,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提高对塔里木河干旱生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胡杨 林龄 叶功能性状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0
作者 王迤翾 朱宁华 +4 位作者 周光益 袁星明 江岱 董妍妍 颜润芝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7-487,共11页
为探究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该研究以湘西石漠化地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利用植物群落学分析和野外取样检测的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运用Winklemass 1.0计算林分空间... 为探究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该研究以湘西石漠化地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利用植物群落学分析和野外取样检测的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运用Winklemass 1.0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并用三维离散随机变量分析了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林分内胸径(DBH)≥2 cm的林木株数为897 plants·hm^(-2),隶属于15科16属。主林层为湿地松,平均DBH为32.3 cm,重要值为44.2%;次林层为阔叶树,中幼龄林木居多,其中樟树、马褂木为优势树种,重要值分别为17.1%和13.2%。此外,还存在较多处于劣势生态位的天然更新种。(2)林木的水平分布格局偏向于随机分布(W=0.503);林分整体趋向于中庸偏劣势过渡的态势(U=0.505);种间隔离程度较高(M=0.689),林木混交状况良好。空间结构参数的三维离散随机变量表明,湿地松87.3%为优势和亚优势,马褂木41.7%为亚优势、26.9%为中庸态势,樟树23.5%为中庸态势、56.8%为劣势和绝对劣势。(3)林分土壤pH值趋于中性;与撂荒地相比,林分土壤的容重、持水量、孔隙度、有机碳、全钾、全氮、全磷等因子均明显改善,但整体而言,林分土壤仍然较为贫瘠,局部土壤紧实,保水能力差。综上表明,湿地松、马褂木作为先锋树种生长43年后,林分有向异龄林、强度混交林演替的趋势;林分内中幼龄阔叶树株数占比较大,近熟林出现断层,老龄针叶树占据优势生态区位,需抽针补阔、间针育阔,择伐劣势木,促使林分向阳生性阔叶树为主、中生性和耐阴性阔叶树为次的林分结构演替。该研究结果为湘西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人工林结构优化和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 林分组成 林分空间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南亚热带典型林型群落特征分析
11
作者 李浩 宋玉林 +1 位作者 杨泽凡 李跃林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9,共11页
通过对广州市增城区按照起源和林分类型划分的4种典型林型(天然阔叶混交林、人工阔叶混交林、人工阔叶纯林、人工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探究,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差异,以及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精... 通过对广州市增城区按照起源和林分类型划分的4种典型林型(天然阔叶混交林、人工阔叶混交林、人工阔叶纯林、人工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探究,分析其物种多样性差异,以及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精准提升天然林质量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典型样方调查法,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Ma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增城区典型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度和乔木、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进行分析,并结合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区域共调查到植物193种82科153属。4种林型优势种(及其重要值)分别为天然阔叶混交林中的浙江润楠(6.36%)、人工阔叶混交林中的浙江润楠(5.52%)、人工阔叶纯林中的桉树(29.54%)、人工针阔混交林中的鸭脚木(4.73%)。天然和人工阔叶混交林优势种径级呈倒J形分布,人工针阔混交林和阔叶纯林为正态分布。4种林型群落在物种多样性、土壤氮、磷含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人工阔叶纯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低,灌草层物种多样性最高。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型土壤营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显著相关性,区域内不同起源、不同林分类型的森林需要不同的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生物多样性 森林质量提升 森林经营
下载PDF
毛竹扩张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德中 叶继生 +5 位作者 宋怀芬 刘骏 周天玲 李霞 廖鹏飞 李怡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66-69,76,共5页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物种,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但毛竹在自然保护地扩张引发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毛竹扩张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毛竹扩张的机理、毛竹扩张对土壤理化性质... 毛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物种,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但毛竹在自然保护地扩张引发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毛竹扩张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毛竹扩张的机理、毛竹扩张对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动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对毛竹扩张的热点问题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毛竹扩张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毛竹扩张的有效管控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扩张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森林生态
下载PDF
减雨对蒙古栎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
作者 董立本 韩大校 +5 位作者 池成林 崔嵘 黄艳 李彦锋 张吉利 王剑南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4期36-41,49,共7页
【目的】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降雨减少对蒙古栎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三江平原地区的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搭建减雨棚对蒙古栎林进行50%减雨处理。于生长季5—8月每月采集土壤样本,对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全... 【目的】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降雨减少对蒙古栎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三江平原地区的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搭建减雨棚对蒙古栎林进行50%减雨处理。于生长季5—8月每月采集土壤样本,对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减雨条件下土壤含水量、pH值、硝态氮、速效磷含量下降,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含量上升,土壤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以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铵态氮、速效磷为因变量,以减雨处理及月份为自变量时主效应存在(P<0.05);以铵态氮、全磷为因变量,以减雨处理、月份、减雨处理-月份为自变量时主效应存在(P<0.05);以全氮为因变量,以减雨处理、月份、减雨处理-月份为自变量时主效应不存在(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含水量与pH值、有机质与铵态氮、有机质与速效磷、铵态氮与全磷、铵态氮与速效磷显著相关,其他土壤理化因子间不具有相关性。【结论】减雨条件下土壤理化因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且除全氮含量外,其余理化因子的变化均与减雨作用相关。减雨情况下含水量与pH值、有机质与铵态氮、有机质与速效磷、铵态氮与全磷、铵态氮与速效磷之间显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减雨试验 土壤理化性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带间距固沙林带间植被与土壤特性变化
14
作者 陈国庆 杨光 +3 位作者 冯伟 郭欣宇 乔石 尚佳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18-24,32,共8页
在科尔沁沙地敖汉旗沙区,通过评估不同带间距低覆盖度固沙林对土壤及植被的影响,旨在提出更适宜当地条件的带间植被恢复与土壤发育的配置结构模式,为科尔沁沙地人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对3种不同带间距的赤峰杨固沙林带间植被群落多样性... 在科尔沁沙地敖汉旗沙区,通过评估不同带间距低覆盖度固沙林对土壤及植被的影响,旨在提出更适宜当地条件的带间植被恢复与土壤发育的配置结构模式,为科尔沁沙地人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对3种不同带间距的赤峰杨固沙林带间植被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带间距赤峰杨固沙林带间植被与土壤恢复有明显影响,植被恢复与土壤恢复是相辅相成的。(1)在调查的3种不同带间距的行带式固沙林中,随着带间距的增加,带间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呈增加趋势,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比较为:带间距25 m>16 m>10 m>等株距对照样地;(2)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及土壤养分(有机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比较为:带间距25m>16m>10m>等株距对照样地;土壤容重比较为:带间距25 m<16 m<10 m<等株距对照样地;(3)在不同带间距赤峰杨固沙林中,土壤发育和植被恢复是相互促进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的各项理化性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但与速效钾的相关性不显著。低覆盖度赤峰杨固沙林带间距的大小对带间土壤理化性质、植被恢复有明显的影响,增大带间距,能有效促进土壤发育、促进带间植被生长,25m的带间距,更有利于土壤的发育和带间草本植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低覆盖度固沙林 植被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祁连山南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15
作者 吴昊坤 戢爽 +2 位作者 邱巡巡 杜少波 谢惠春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1-580,共10页
土壤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海拔高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揭示土壤真菌群落的海拔分布格局,以青海北山林场5个海拔高度(2400、2500、2600、2700、2800 m)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 土壤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海拔高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揭示土壤真菌群落的海拔分布格局,以青海北山林场5个海拔高度(2400、2500、2600、2700、2800 m)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探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个海拔高度土壤真菌共有15门59纲144目302科633属。在门分类上,主要的优势真菌群落有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以及被孢霉门。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Ace、Chao指数)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总体上随着海拔的上升呈增大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含水率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随着海拔的上升呈升高的趋势,脲酶活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先下降再升高再下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共同解释了真菌群落变异的81.23%,土壤硝态氮含量、全磷含量和pH值是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林场 海拔 真菌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对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6
作者 许梦娇 邱璐 +2 位作者 邓波 杨阳 雷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4-953,共10页
【目的】明确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对群落组成结构、植被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加深对箬竹扩展的认识,为林分健康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林场内的天然箬竹林扩展并取代针阔混交... 【目的】明确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对群落组成结构、植被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加深对箬竹扩展的认识,为林分健康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林场内的天然箬竹林扩展并取代针阔混交林的连续生态面为研究对象,选取针阔混交林(MF)、竹-林混交带(IMF)、箬竹纯林(IF)3种林地类型,利用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同时测定3种植被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1)箬竹向针阔混交林扩展导致了森林原有优势种种类和数量减少:山茶(Camellia japonica)、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乌药(Lindera aggregat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柯(Lithocarpus glaber)均在箬竹纯林中消失,共有物种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柃木(Eurya japonica)、老鼠屎(Symplocos stellaris)、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的数量明显下降;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下降,群落结构简化。(2)土壤理化性质随着箬竹的扩展也发生了变化:与针阔混交林相比,箬竹纯林的SWC、SOC、TN、TP、Mg、DOC、DON、MBC、MBN含量均下降,土壤K含量上升;除DOC、DON、MBC、MBN以外,土壤养分积累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结论】箬竹扩展到针阔混交林导致森林原有优势种种类和数量减少,群落结构简化,造成林分退化,林地土壤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箬竹 针阔混交林 扩展 森林群落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祁连山北麓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17
作者 许尔文 牛赟 +5 位作者 赵维俊 敬文茂 武秀荣 赵晶忠 马雪娥 任小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00,共11页
【目的】青海云杉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特有树种,研究其天然更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响应,从而为祁连山青海云杉次生林的恢复和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分布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的青海云杉林设置海拔梯度固定... 【目的】青海云杉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特有树种,研究其天然更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响应,从而为祁连山青海云杉次生林的恢复和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分布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的青海云杉林设置海拔梯度固定样地,进行天然更新苗调查和土壤容重、水分、pH、有机碳、氮磷钾全量及其速效养分等理化性质的取样和测定,分析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结果】各海拔区段的青海云杉林更新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2 800~2 900 m(0.63)>2 700~2 800 m(0.58)>3 100~3 300 m(0.57)>2 900~3 100 m(0.56),其中更新状况最好的海拔区段是2 800~2 900 m。土壤质量含水量、有机碳、全氮、水解氮含量在海拔区段H_(1)和H_(2)处显著小于海拔区段H_(3)和H_(4)(P<0.05);土壤容重、pH、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在不同海拔区段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海拔区段H_(2)显著大于其他海拔区段(P<0.05),其他海拔区段全磷差异性不显著(P>0.05),速效磷在海拔区段H_(4)含量最小,海拔区段H_(1)和H_(3)速效磷差异性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区段2 800~2 900 m的更新指数仅与土壤容重、全磷、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更新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相关系数绝对值的最大值主要集中在该海拔区段。更新指数与土壤剖面不同土层的质量含水量、有机碳、全氮、水解氮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容重、全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20~40 cm土层的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速效磷和全磷含量是影响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结论】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密切的,特别是土壤中的有机碳累积和磷素养分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林 天然更新 土壤理化性质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
下载PDF
川南纸浆竹林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8
作者 杨家军 余英 +3 位作者 张艳丽 石兆明 杨洁钰 王茜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4期15-23,共9页
对川南纸浆竹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和测定,分析绵竹、慈竹、硬头黄竹林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增大的趋势,土壤pH值呈深层酸化加重趋势。不同养分指标随着土... 对川南纸浆竹林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和测定,分析绵竹、慈竹、硬头黄竹林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现增大的趋势,土壤pH值呈深层酸化加重趋势。不同养分指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趋势不同,总体表现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下层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的规律尤其明显,而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中除速效磷含量处于“丰富”状态外,其余养分含量呈“适中”至“很缺”状态;土壤中全磷、全钾和速效磷含量严重缺乏;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呈“适中”状态,尤其是表层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呈“很丰”状态。同一区域不同竹种间土壤养分差异明显,宜宾的土壤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在3个竹种之间分别表现出较显著(P<0.05)、显著(P<0.01)、极显著(P<0.001)差异;硬头黄竹林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区域间差异明显,其中宜宾与泸州、乐山与泸州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01)。环境因子对表层土壤养分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土壤深度增加,海拔、土壤容重、坡度和土壤含水率对土壤养分的影响逐渐减弱。因此,在人工干预和经营纸浆竹林时,应根据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丰缺状态、酸化情况合理搭配施用钾肥、有机肥和石灰,以补充林地营养和调节土壤酸化状况,促进纸浆竹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竹林 土壤养分 理化性质 影响因子 四川
下载PDF
朔州市小叶杨防护林带间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薛荣泽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33-35,共3页
以朔州市作为试验研究地点,分析小叶杨防护林带间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方法于小叶杨防护林划分3组不同带间距,分别为5 m、10 m和15 m带间距,测定其不同带间距植被多样性和其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①植被多样性... 以朔州市作为试验研究地点,分析小叶杨防护林带间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方法于小叶杨防护林划分3组不同带间距,分别为5 m、10 m和15 m带间距,测定其不同带间距植被多样性和其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①植被多样性:带间距大小对小叶杨防护林植被多样性有显著影响,植被天然状态下,植被多样性、群落稳定性表现为15 m带间距>10 m>5 m(P<0.05);②土壤理化性质:随着带间距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表现为15 m>10 m>5 m(P<0.05),而土壤容重与其相反,表现为15 m<10 m<5 m(P<0.05);③相关性: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为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土壤容重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土壤理化性质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速效磷相关性不显著。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叶杨防护林中,适当增加防护林带间距有助于提升植被多样性,增强群落稳定性,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以15 m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防护林 带间植被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汕尾市城区山杜英人工林生物量及林下土壤理化性质
20
作者 谢燕山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山杜英人工林生物量和林下土壤理化性质,为山杜英人工林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稳定发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汕尾市城区市郊种植的山杜英人工林为试验对象。试验地山杜英人工林于2010年左右人工种植,树龄约为1... 【目的】探讨山杜英人工林生物量和林下土壤理化性质,为山杜英人工林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稳定发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汕尾市城区市郊种植的山杜英人工林为试验对象。试验地山杜英人工林于2010年左右人工种植,树龄约为14 a,采用相对生长法,以胸径为变量与乔木各器官结合,建立标准木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四种器官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模型,通过换算干重比的方法估算生物量并加以比较;检测山杜英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结果】山杜英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的占比分别为50.83%、28.24%、3.58%、17.35%,山杜英乔木层生物量为26.56 t·hm^(-2);总森林生物量为34.18 t·hm^(-2);试验地土壤呈弱酸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为中等水平。【结论】运用了标准木法,并借助幂函数拟合计算,成功构建了山杜英人工林的森林生物量模型。该模型不仅适用于测定山杜英林木的干、枝、叶、根四种器官的生物量,而且其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速效钾含量缺乏,速效钾可能是影响山杜英人工林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土壤养分调整分析利于生态系统不同层面的相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杜英 汕尾市 人工林 森林生物量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