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绩效:基于流浪儿童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福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6,共7页
我国对流浪儿童实施"保护性"的救助政策。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强制性地将他们护送回家。对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在没有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保护... 我国对流浪儿童实施"保护性"的救助政策。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强制性地将他们护送回家。对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在没有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保护性"救助政策未能切实满足流浪儿童的需要,不能有效救助流浪儿童。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革新,需要特别考虑流浪儿童自己的生存实际与主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 福利政策
下载PDF
重塑心灵:救助中心内流浪儿童的心理干预实践 被引量:9
2
作者 赵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6,共4页
流浪儿童作为特殊群体,近些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流浪儿童自身特殊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点,需要中心在救助过程中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并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流浪儿童改变不良的心理状况,为流浪儿童最终回归家... 流浪儿童作为特殊群体,近些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流浪儿童自身特殊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特点,需要中心在救助过程中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并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流浪儿童改变不良的心理状况,为流浪儿童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心理干预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下载PDF
关于北京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共7页
流浪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素质教育而不是文化课教育,未保中心的教育职能应该定位为受助儿童教育的组织者而不是实施者。对流浪儿童的教育要学校教育和机构内教育并重,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是必要的,但需要将这些服务延伸... 流浪儿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素质教育而不是文化课教育,未保中心的教育职能应该定位为受助儿童教育的组织者而不是实施者。对流浪儿童的教育要学校教育和机构内教育并重,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是必要的,但需要将这些服务延伸到其家庭、社区和学校。要根据流浪儿童的特点灵活地开展工作,个案工作要避免急功近利,小组工作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而心理评估的重点应该是长期滞留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救助保护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薛在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38,共6页
目前,救助中心内的流浪儿童在教育基础、教育需求和学习愿望方面差别很大,以救助中心目前的师资和场所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有相当的难度,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对救助中心教育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方面。救助中心必须向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但... 目前,救助中心内的流浪儿童在教育基础、教育需求和学习愿望方面差别很大,以救助中心目前的师资和场所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有相当的难度,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对救助中心教育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方面。救助中心必须向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但对流浪儿童的教育应该以利于其回归家庭和社会为导向。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分类分层教育,分类分层教育模式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救助保护 分类分层教育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教育之行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薛在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0,共4页
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名为“分类分层素质拓展教育”的流浪儿童机构内教育模式,即按照长期滞留和短期滞留对流浪儿童实施分类教育,按照文化水平的差异实施分层教育,教育的重点放在素质拓展而不仅仅是文化课教育上。这套模式在实践中... 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名为“分类分层素质拓展教育”的流浪儿童机构内教育模式,即按照长期滞留和短期滞留对流浪儿童实施分类教育,按照文化水平的差异实施分层教育,教育的重点放在素质拓展而不仅仅是文化课教育上。这套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一些不足。经过反思我们认为,分类分层教育是流浪儿童机构内教育一种可行的模式,普通中小学教育不能代替流浪儿童机构内教育。引入志愿服务是解决流浪儿童教育师资不足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分类教育 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教育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艳红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52-55,共4页
流浪儿童教育是流浪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尚没有形成完善的流浪儿童教育机制和保障,存在教育职能不清、教育功能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支持,从制度上明确救助机构... 流浪儿童教育是流浪儿童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尚没有形成完善的流浪儿童教育机制和保障,存在教育职能不清、教育功能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加强政策支持,从制度上明确救助机构的教育职能,建立流浪儿童特殊教育模式,加强师资培训和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社会救助机构 流浪儿童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模式
下载PDF
论流浪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3
7
作者 沈跃东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8-71,共4页
我国流浪儿童的受义务教育权问题,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社会实践都存在缺位。保障流浪儿童的受义务教育权是解决流浪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国家是保障流浪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最终责任者。履行这一国家义务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立法、监... 我国流浪儿童的受义务教育权问题,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社会实践都存在缺位。保障流浪儿童的受义务教育权是解决流浪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国家是保障流浪儿童受义务教育权的最终责任者。履行这一国家义务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立法、监督和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受义务教育权 法律保护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全人教育”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调研
8
作者 许慧妍 《城市观察》 2014年第3期56-64,共9页
流浪儿童"全人教育"指的是根据流浪儿童的生理需求、心理特征、过往经验、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等主客观因素,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流浪儿童自尊自爱的意识,提升其家庭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其... 流浪儿童"全人教育"指的是根据流浪儿童的生理需求、心理特征、过往经验、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等主客观因素,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活动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流浪儿童自尊自爱的意识,提升其家庭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其文化和生活技能,锻炼其回归社会的能力,以将流浪儿童培养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全人"(合格公民)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救助保护 “全人教育”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