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6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闽海域冬季悬沙锋的次中尺度现象
1
作者 乔璐璐 王祥宇 +1 位作者 刘世东 郭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共11页
次中尺度运动是海洋中重要的动力过程,但是目前对浙闽海域悬沙锋的次中尺度现象及其动力特征的关注较少。本文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GOCI卫星遥感影像、实测表层悬沙浓度数据以及海表涡流数据等,研究了悬沙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次中尺度过程... 次中尺度运动是海洋中重要的动力过程,但是目前对浙闽海域悬沙锋的次中尺度现象及其动力特征的关注较少。本文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GOCI卫星遥感影像、实测表层悬沙浓度数据以及海表涡流数据等,研究了悬沙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次中尺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浙闽近岸的悬沙锋在冬季普遍发育,主要分布在浙闽海域20~25m等深线附近,但在浙江北部约29°N海域和台湾岛北部26~27°N海域锋面向海突出,指示了近海高浓度悬浮泥沙的向海输运;浙闽悬沙锋次中尺度现象显著,多表现相对涡度的气旋性涡旋;悬沙锋位置逐步向南移动,主要与冬季偏北风产生的西南向沿岸流有关;冬季大风事件有利于锋面次中尺度过程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中尺度涡旋 悬沙锋 近海 大风 冬季
下载PDF
新闽派民居初探——以福建省永春县新时代农村社区为例
2
作者 何崴 《城市设计》 2024年第2期28-43,共16页
乡村住宅既是村民生活的空间,也反映了地域文化、邻里关系等问题。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乡村人口和产业的变化,新乡村住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布局小区化、体量过大,风格脱离地域特色等。如何在满足村民新生活诉求及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设计... 乡村住宅既是村民生活的空间,也反映了地域文化、邻里关系等问题。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乡村人口和产业的变化,新乡村住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布局小区化、体量过大,风格脱离地域特色等。如何在满足村民新生活诉求及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设计建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新民居是近年来乡建领域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依托笔者团队设计的永春县新时代农村社区项目,从保障机制、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公共建筑和景观等多个角度,阐述了笔者团队对新闽派民居的设计探索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民居 农村社区 共同缔造 永春县
下载PDF
闽三角城市群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3
作者 卓健 翟端强 毛衍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9,共9页
【目的】闽三角城市群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土地利用演化过程中面临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空间碎片化的风险。揭示闽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化规律,为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管控优化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2000... 【目的】闽三角城市群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土地利用演化过程中面临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空间碎片化的风险。揭示闽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化规律,为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管控优化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分析闽三角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等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明确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最后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获取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布特征,并识别出城市群景观生态风险空间聚集的冷热点。【结果】2000—2020年,闽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重点是耕地向林地、建设用地转移,景观生态格局破碎化程度加重,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先降低再升高。厦门、漳州、泉州三市的景观生态风险分别呈现“稳定可控”“轻度失控”和“基本可控”的特征,“低-低”和“高-高”聚集类型分别分布在区域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地区。【结论】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模型的总体分析方法,实现了闽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的定量化表达,并基于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布特征及空间集聚冷热点识别结果,有效揭示了研究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的关联图式及分异规律,为闽三角城市群化解景观生态风险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评价 时空演变 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赣粤浙闽皖贵畲族凤凰装比较与数字化创新传承研究
4
作者 涂少荣 《西部皮革》 2024年第8期123-125,共3页
文章深入探讨了赣粤浙闽皖贵地区畲族服饰的丰富历史背景,特别是凤凰装头饰、款式结构、图案设计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细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畲族服饰,特别是凤凰装数字化设计的创新构想。通过详细分析畲族服饰数字化的实施步骤... 文章深入探讨了赣粤浙闽皖贵地区畲族服饰的丰富历史背景,特别是凤凰装头饰、款式结构、图案设计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细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畲族服饰,特别是凤凰装数字化设计的创新构想。通过详细分析畲族服饰数字化的实施步骤与方法,文章还探讨了一系列相关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实现畲族服饰的数字化,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畲族服饰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进人们对畲族服饰文化遗产的认识与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粤浙皖贵畲族服饰 比较 数字化
下载PDF
闽宁协作与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共同富裕的视角
5
作者 陈清华 李瑞宁 《经济资料译丛》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闽宁协作是中华民族共同富裕的践行,也是政府成功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典型案例。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以闽宁协作为例,分析政府在解决贫困问题中的作用、闽宁协作对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闽宁协作模式、典型案例及成效等问题... 闽宁协作是中华民族共同富裕的践行,也是政府成功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典型案例。本文运用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以闽宁协作为例,分析政府在解决贫困问题中的作用、闽宁协作对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的影响、闽宁协作模式、典型案例及成效等问题。通过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富裕意识。同时通过加强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协作 宏观经济学 共同富裕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迈向共同富裕的东西部协作机制演进与行动路径——以1996年至2022年间闽宁协作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史婵 王小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8,共14页
东西部协作为缓解西部地区温饱问题、消除绝对贫困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贡献了重要的制度力量。不同于已有研究多从府际合作及横向转移支付视角探讨对口支援与东西部协作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过程,本文构建了迈向共同富裕的东西部协作理论分... 东西部协作为缓解西部地区温饱问题、消除绝对贫困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贡献了重要的制度力量。不同于已有研究多从府际合作及横向转移支付视角探讨对口支援与东西部协作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过程,本文构建了迈向共同富裕的东西部协作理论分析框架,并引入制度性集体行动分析框架对各阶段东西部协作的协作困境与机制演进展开整体论述。基于闽宁协作1996—2022年联席会议纪要与调研事实,总结出达成发展共识、互学互助、产业协作、人才交流与社会动员等五个行动路径,并对如何助力形成益贫性经济增长、包容性社会发展和多维度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减贫格局进行分析。这些发现既有助于启示发展中国家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贫困协同治理,也可为中国在共同富裕目标下进一步优化东西部协作制度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部协作 制度性集体行动 宁协作 精准扶贫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闽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未来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思源 倪欢 +3 位作者 牛晓楠 冯梦凡 吴宇 冯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4,41,共8页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闽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合当量因子表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变化情况,并以2035年为目标年,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自然发展、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耕地保护4种情...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闽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合当量因子表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变化情况,并以2035年为目标年,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自然发展、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耕地保护4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据此讨论土地利用变化对ESV的影响,并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进行协同/权衡关系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闽三角城市群耕地面积锐减,建设用地大范围扩张,林地、草地面积少量缩减;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研究区ESV总量分别为2281.34亿元、2258.54亿元、2196.82亿元、2175.81亿元、2200.69亿元,总体呈下降趋势。②2035年闽三角城市群在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经济发展4种情景下,ESV总量分别为2138.42亿元、2133.04亿元、2166.35亿元、2112.63亿元,均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情景下ESV总量最低,自然发展与耕地保护情景下ESV总量损失也较大,而生态保护情景有效延缓了ESV的下降趋势,且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间的协同关系最强,成为未来闽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的最优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CA-Markov模型 多情景 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视域下支持台湾青年在闽就业创业的思考
8
作者 罗晓林 《发展研究》 2024年第10期67-71,共5页
支持台湾青年在闽就业创业有利于深化两岸青年相互了解、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和增强两岸统一向心力。台湾青年在闽就业创业以在大陆求学的青年群体为主,呈现出领域广、地域泛、企业规模小而精等特征,同时面临交流遇阻、青年来闽顾虑难消、... 支持台湾青年在闽就业创业有利于深化两岸青年相互了解、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和增强两岸统一向心力。台湾青年在闽就业创业以在大陆求学的青年群体为主,呈现出领域广、地域泛、企业规模小而精等特征,同时面临交流遇阻、青年来闽顾虑难消、利好政策通达不畅等问题。福建省应从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台胞来闽渠道、加大福建惠台政策宣传力度、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四个方面支持台湾青年在闽就业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青年 就业创业 两岸融合发展
下载PDF
闽中土堡环境分析——以尤溪县茂荆堡为例
9
作者 刘畅 《家具》 2024年第3期90-94,共5页
茂荆堡是闽中地区一种特殊的传统土堡建筑民居,其主要特点在于其独特的防御性设计,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土堡防御形制,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依山构筑,集堡、家、祠于一体,堪为居住加防御两用的传统防御民居的独特典范。从防御的角度分析茂荆... 茂荆堡是闽中地区一种特殊的传统土堡建筑民居,其主要特点在于其独特的防御性设计,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土堡防御形制,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依山构筑,集堡、家、祠于一体,堪为居住加防御两用的传统防御民居的独特典范。从防御的角度分析茂荆堡的建造来源,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个方向分析它的建设背景;从生存、防御、祭祀3个角度剖析它的建设意义,综合多种因素和角度来了解茂荆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土堡 茂荆堡 防御性 环境
下载PDF
赣粤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10
作者 丘伟清 陈金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2期109-111,115,共4页
以赣粤闽1 10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与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及模型,探究传统村落在赣粤闽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赣粤闽传统村落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集聚程度为福建>江西>广东。2)传统村落在赣粤闽区域、市... 以赣粤闽1 100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GIS技术与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及模型,探究传统村落在赣粤闽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赣粤闽传统村落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集聚程度为福建>江西>广东。2)传统村落在赣粤闽区域、市域分布上不均衡,相较之下赣粤地区分布差异较大,闽则分布较平衡。3)空间布局上,呈现出赣为“三核多次”,粤为“两核两次”,闽为“一核两次”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粤 传统村落 集聚性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闽东北传统民居适应性改造实践研究——基于传统村落风貌传承与产业融合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泽林 吴先德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4期95-98,共4页
传统民居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应性改造研究已有诸多成果,但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不同,造成各地传统民居特性差异明显,因此针对不同地域民居的适应性改造需要有更深入、具体的研究。文章在分析闽东北传统民居使用现... 传统民居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应性改造研究已有诸多成果,但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不同,造成各地传统民居特性差异明显,因此针对不同地域民居的适应性改造需要有更深入、具体的研究。文章在分析闽东北传统民居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适应性改造方法,并以屏南县北村三栋传统民居为例进行实践,通过保留外部夯土墙和采用传统木屋面的做法来协调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从当乡村文旅的产业需求出发对内部空间进行改造,为后续闽东北传统民居的适应性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传统民居 适应性改造
下载PDF
财政金融助推闽宁协作的作用与机制
12
作者 张樹沁 胡晓昀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3,共12页
财政和金融在闽宁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系统综述财政与金融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讨论财政与金融在闽宁协作不同阶段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协助移民稳定生活、本地致富和地区扎根等方面。相关作用通过财政金融撬动本地产业... 财政和金融在闽宁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系统综述财政与金融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讨论财政与金融在闽宁协作不同阶段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协助移民稳定生活、本地致富和地区扎根等方面。相关作用通过财政金融撬动本地产业发展、协同缓解资金压力、引导移民观念变迁和创新稳定组织连接这四种机制得以实现。进一步提升财政和金融的作用,在当前闽宁协作的经验中仍有一些挑战亟待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协作 财政 金融
下载PDF
闽东北土木厝宜居性改造与实践——以晓阳镇凤过溪11号民居为例
13
作者 缪远 马一丹 +1 位作者 吕忠正 吴先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25-233,共9页
闽东北土木厝作为福建传统村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营造体系是乡民农耕生产、生活形态在闽东北山区条件下的自组织体现。然而,宁德地区的相关田野工作和文献研究表明:传统民居存在空间布局、物理性能、功用设施、风貌传承和安... 闽东北土木厝作为福建传统村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营造体系是乡民农耕生产、生活形态在闽东北山区条件下的自组织体现。然而,宁德地区的相关田野工作和文献研究表明:传统民居存在空间布局、物理性能、功用设施、风貌传承和安全保障问题,零散修补难以满足民居保护和再利用需求。因此,为提高民居宜居性,针对民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造对策。以闽东北土木厝传统营造体系为基础,从屋顶、墙体、木骨、隔板和基础5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筑性能的具体措施,并通过凤过溪11号民居的项目实践案例探索了当下乡村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土木厝 营造技艺 乡村建筑遗产
下载PDF
艺术学视域下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造型艺术观探析
14
作者 王志强 廖智悦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传承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不仅拥有丰富的种类资源和造型资源,而且极具地方特色,是客家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以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客家地区传统灯彩的实地... 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传承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不仅拥有丰富的种类资源和造型资源,而且极具地方特色,是客家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艺术学角度出发,以赣闽粤边区客家传统灯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客家地区传统灯彩的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梳理出客家传统灯彩源流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运用我国传统手工艺研究方法,对灯彩造型和装饰进行分析,提出具象模仿和抽象移情的客家传统灯彩的造型艺术观,为客家民间传统手工艺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边区 客家传统灯彩 造型艺术
下载PDF
主体功能视角下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影响机制——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为例
15
作者 黄颖敏 付晓 廖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该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为例,运用熵值法、空间计量模型开展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原中央苏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 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该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为例,运用熵值法、空间计量模型开展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原中央苏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特征,省域边界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塌陷带”,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内外开放区域不均衡态势显著;②高质量发展指数表现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与各优势维度密切相关;③经济开放是各主体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驱动因素,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均受到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而财政政策并未促进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对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尤其是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高质量发展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粤原中央苏区
下载PDF
基于三重网络的“闽政通”价值考察研究
16
作者 陈宇轩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2期53-56,共4页
“闽政通”作为福建省政务服务App统一平台,通过整合全福建省范围内的政务服务资源,有效提升了公众及企业的掌上办事体验。为探索数字化时代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闽政通”在提升城市可沟通性方面的作用,引入“可沟通城市”这一城市传播... “闽政通”作为福建省政务服务App统一平台,通过整合全福建省范围内的政务服务资源,有效提升了公众及企业的掌上办事体验。为探索数字化时代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闽政通”在提升城市可沟通性方面的作用,引入“可沟通城市”这一城市传播的研究视角,从其评估体系下的“地理”“信息”以及“意义”三重网络来考察“闽政通”作用于城市沟通的价值所在。研究认为,“闽政通”通过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方式,促进了政府与民众之间有效的双向沟通,能够推动城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通 政务App 可沟通城市 城市传播 数字基础设施
下载PDF
五四余音:闽案与中国反日舆论新动向
17
作者 张恒 《福建史志》 2024年第2期82-90,92,共10页
作为五四运动的延续,闽案期间浩大的政治声势与强烈的公众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当时中国反日舆论的新动向,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愈发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渐趋强烈的反日救国诉求、日益鲜明的御侮安邦追求既是督促北洋政府在对日交涉... 作为五四运动的延续,闽案期间浩大的政治声势与强烈的公众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当时中国反日舆论的新动向,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愈发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渐趋强烈的反日救国诉求、日益鲜明的御侮安邦追求既是督促北洋政府在对日交涉进程中化被动为主动、直至取得全面胜利的驱动力,更成为反日政治力量对抗亲日政治势力、最终引发北洋裂变与时局变动的政治旗帜。这种新动向对于中国人民的救亡运动及各派政治集团的竞逐兴衰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反日舆论
下载PDF
台风“莫拉克”(2009)对浙闽沿岸泥质中心沉积有机质组成与分布的影响
18
作者 李云海 林云鹏 +2 位作者 王亮 龙邹霞 郑斌鑫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7,共11页
台风是天气尺度上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大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之一,在短时间内会对影响海域的海洋环境(包括沉积有机质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夏季台风前、后采集的浙闽沿岸泥质中心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以及碳同位素... 台风是天气尺度上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大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之一,在短时间内会对影响海域的海洋环境(包括沉积有机质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夏季台风前、后采集的浙闽沿岸泥质中心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以及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台风“莫拉克”(2009)对研究区沉积有机质来源及分布的影响,对比了台风“莫拉克”与其他不同路径的台风对沉积有机质分布影响的差异,探讨了影响差异的机制。结果显示,台风“莫拉克”(2009)对浙闽沿岸泥质区沉积物中TOC的来源和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端元分析结果表明,浙闽沿岸泥质中心沉积物中有机碳主要来源于长江三角洲沉积物以及海洋自生有机质,在台风的影响下,浙闽沿岸泥质中心的初级生产力升高,进而增加了沉积物中海源有机碳的比例。同时,在台风的动力作用下,近岸沉积物发生了明显的侵蚀与再搬运,导致近岸沉积物中TOC的含量显著降低。受控于台风不对称风场造成的沉积动力差异,不同路径的台风会对研究区的物源输入、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以及沉积物的搬运改造等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沉积有机质的组成和分布。研究结果为全面认识极端海况影响下近岸陆架“碳埋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莫拉克" 沉积有机质 端元混合 沉积物再搬运 沿岸泥质沉积中心
下载PDF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造物艺术研究综述
19
作者 王志强 权亚楠 《天工》 2024年第22期6-8,共3页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窥视客家传统工艺审美的窗口。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客家花灯的民俗文化、音乐与舞蹈文化、手工艺文化及其传承保护等内容展开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对现有赣闽粤边区客家造物艺术研究进行分门... 赣闽粤边区客家花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窥视客家传统工艺审美的窗口。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客家花灯的民俗文化、音乐与舞蹈文化、手工艺文化及其传承保护等内容展开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对现有赣闽粤边区客家造物艺术研究进行分门别类的综述,探析客家花灯造物艺术的研究动态与路径,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边区 花灯 造物艺术
下载PDF
“闽红”茶三大工夫恢复发展对策分析
20
作者 林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0115-0118,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闽红”茶三大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恢复与发展对策。针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调研结果,提出了品质提升策略,包括优化种植技术、加强茶园管理、引入现代科技手段等,以确保茶叶原料和产品... 本文深入探讨了“闽红”茶三大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恢复与发展对策。针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调研结果,提出了品质提升策略,包括优化种植技术、加强茶园管理、引入现代科技手段等,以确保茶叶原料和产品的品质上乘。其次,强调了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的重要性,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开展多元化合作等方式,提升“闽红”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文章还探讨了产业链完善与拓展的必要性,包括加强茶园基地建设、发展深加工产业、拓展产业链其他环节等,以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同时,强调了政策支持与保障机制的作用,建议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建立行业协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为“闽红”茶的恢复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文章提出了人才培养与引进的策略,包括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建立激励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等,以提升行业整体素质,为“闽红”茶三大工夫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采摘工夫 制作工夫 储存工夫 品牌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