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proximal femur nail anti-rotation on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被引量:2
1
作者 Faizan Iqbal Osama Bin Zia +2 位作者 Noman Memon Sajid Younus Akram Aliuddin 《Journal of Acute Disease》 2020年第5期218-222,共5页
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ect of proximal femur nail anti-rotation on the function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Methods:This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 Objective:To assess the effect of proximal femur nail anti-rotation on the function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 of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Methods:This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orthopedic department of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Altogether 86 patients with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treated with proximal femur nail anti-rotation between January 2010 and January 2015 were included.Patients were followed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 at regular intervals after discharge to assess the radiological union of fractures and complications.The functional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after 2 years by Harris hip score.Results:All patients achieved a radiological union of fractures after a mean duration of 24.6 weeks.The follow up showed 23 complications(systemic and local).Eight patients develop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and three patients developed chest infections,two patients had screw cut-out,one patient had knee stiffness,one patient developed superficial surgical site infection,and four patients developed varus collapse and shortening subsequently.The two year follow up showed that 69(80.2%)patients had an excellent and good functional outcome according to Harris hip score.Conclusions:With lower complication rates,proximal femur nail is a valid and reasonable option especially in treating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 Motor vehicle accident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proximal femur nail anti-rotation
下载PDF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comparison of dynamic hip screws and intramedullary nails for treating proximal femur metastases in older individuals 被引量:2
2
作者 Hua Gao Xiaodong Bai +5 位作者 Wentao Chen Yadong Li Liang Zhao Changgui Liu Zhenyu Liu Baojun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95-402,共8页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outcomes of dynamic hip screws(DHS)and intramedullary nailing(IMN)in the treatment of extra-capsular metastatic carcinoma of the proximal femur.Methods:A retrospective case analysis method was...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outcomes of dynamic hip screws(DHS)and intramedullary nailing(IMN)in the treatment of extra-capsular metastatic carcinoma of the proximal femur.Methods:A retrospective case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examine data of patients with proximal metastatic cancer of the femur who were treated with internal fixatio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from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18.Blood loss,postoperative pain,functional score,length of stay,and survival rates were compared,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ssessed.Results:Complete follow-up data were available for 33 patients.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12.2±3.6(range:9-32)months and the average age was 72.3±4.7(range:59-83)years old.There were 20 females and 13 males.Twenty-three patients had undergone IMN and 10 DHS,according to bone defects and the patient’s overall condition.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10 months in the IMN group and 11 months in the DHS group.Duration of surgery(t=-7.366,P<0.001)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t=-3.509,P<0.001)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re was one case of breakage of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IMN group.Conclusion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HS and IMN in terms of surgical efficacy.IMN and DHS were different in terms of surgical time and hospital stay.However,due to the limited number of cases in this study,multi-factor analysis has not been performed and needs to be further verified in future analysis.When developing a surgical plan,it is recommended to consider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the surgeon’s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ximal femur bone metastatic cancer dynamic hip screw(DHS) intramedullary nail(IMN) bone cements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3
作者 王亚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IFF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I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PFNA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多,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中关节功能、畸形、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Barthel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IFF效果更佳,可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BI评分及BBS评分,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Gamma3髓内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4
作者 束军潮 潘天明 陈凯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Gamma3髓内钉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丹阳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1,给予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与观察组(n=41,给予... 目的探讨Gamma3髓内钉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丹阳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1,给予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与观察组(n=41,给予Gamma3髓内钉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总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2.14±1.16)d、术后负重时间(5.63±1.07)周、骨折愈合时间(7.32±1.18)周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35、9.884、6.992,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各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amma3髓内钉与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安全性均相当,但Gamma3髓内钉能加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Gamma3髓内钉 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王桢 吴坚 +1 位作者 张世凯 赵明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5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价值。方法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价值。方法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下肢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4.24±0.36)cm短于对照组的(13.51±0.11)cm,手术时间(108.56±12.15)min、骨折愈合时间(12.26±1.11)周、术后开始负重时间(12.26±1.57)周均短于对照组的(134.16±11.51)min、(16.58±1.74)周、(16.62±1.52)周,术中出血量(152.16±14.15)ml少于对照组的(219.65±13.68)ml(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分别为(66.52±2.14)、(81.56±1.11)、(86.25±1.27)分,较对照组的(61.28±3.26)、(72.26±2.46)、(79.85±2.46)分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的下肢FMA评分分别为(18.62±2.13)、(24.13±2.41)、(26.63±1.27)分,较对照组的(15.24±1.39)、(20.16±2.11)、(22.13±2.17)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对提高髋关节与下肢功能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防旋髓内钉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刘保军 周文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PFNA内固...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手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6例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后,疗效良好56例(73.68%),疗效欠佳20例(26.32%)。年龄>80岁、不稳定型骨折、重度骨质疏松、有股骨外侧壁骨折、骨折复位质量差及下地负重时间>30 d是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股骨外侧壁骨折情况、骨折复位质量、下地负重时间是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临床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林智星 林正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3期94-98,共5页
对比单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联合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 对比单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联合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收治的62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单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1.45±11.63)min]长于对照组[(63.71±9.24)min],术中出血量[(165.41±22.74)m L]多于对照组[(127.82±24.32)mL],负重时间[(11.93±2.76)d]、骨折愈合时间[(10.42±2.07)周]短于对照组[(15.38±3.59)d、(13.92±2.4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0、6.286、4.242、6.105,P<0.001)。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水平(39.07±5.37)pg/mL,白细胞介素-6水平(32.14±2.72)pg/mL,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30.97±2.16)pg/mL,均低于对照组[(48.14±6.23)pg/mL、(43.66±3.25)pg/mL、(37.32±2.8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9、15.135、9.843,P<0.001)。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472.91±25.24)ng/L]低于对照组[(521.46±27.63)ng/L],观察组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84.59±9.20)ng/mL]高于对照组[(73.61±8.6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3、4.844,P<0.001)。观察组髋关节优良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2,P=0.03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P=0.04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较好,可以缓解炎症反应,促进骨质修复,抑制骨吸收,提高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 并发症 炎症因子 骨代谢
下载PDF
体位管理在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许晨 刘亚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 探讨体位管理在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48例,观察组为49例。对照组手术体位行仰卧单... 目的 探讨体位管理在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48例,观察组为49例。对照组手术体位行仰卧单腿截石位,观察组手术体位行仰卧“剪刀”位。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总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恢复各项评分及总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应用仰卧“剪刀”体位并结合护理人员针对性的术前情绪管理、深呼吸训练、咳嗽训练、卧床排便,术中体位摆放,术后功能锻炼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体位管理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骨科护理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辅助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基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
9
作者 侍从洋 张艳艳 殷照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辅助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接受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辅助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接受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9例/组。对照组予以常规PFNA治疗,观察组予以CT三维重建辅助下PFNA治疗,两组均持续于术后进行随访12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2月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及术后6、12月)、血栓弹力图参数(术前及术后7 d)、血清因子(术前、及术后3月)、研究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2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12月,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更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7 d,两组凝血反应时间、凝血形成时间均缩短,其中观察组更短,血凝块形成速率均增大,其中观察组更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月,两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更低,血清凝血酶原时间值则均缩短,观察组更短,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均升高,其中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CT三维重建辅助下PFNA治疗可有效提高骨折愈合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图参数,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安全性良好的同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维重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股骨近端的影响
10
作者 钟志 林大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观察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11~16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股骨近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大龄股骨干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健侧与患侧术前、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末次... 目的 观察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11~16岁)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股骨近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大龄股骨干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健侧与患侧术前、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股骨近端几何参数[颈干角(NSA)、关节面转子间距离(ATD)、大小转子间距离(ITD)、关节面小转子间距(ALD)、股骨颈最宽径(FND)]。结果 术前,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80.36±1.33)分低于健侧的(94.72±2.51)分(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功能评分(93.25±2.23)分高于术前(P<0.05),与健侧的(94.32±2.34)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NSA(131.95±2.52)°、ATD(2.52±0.21)cm、ITD(5.08±0.27)cm、ALD(7.55±0.42)cm、FND(2.88±0.32)cm与健侧的(132.43±2.77)°、(2.59±0.26)cm、(5.09±0.18)cm、(7.52±0.34)cm、(2.87±0.36)cm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对其髋关节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 大龄儿童 股骨干骨折 股骨近端
下载PDF
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11
作者 李黎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黔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黔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时间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治疗更有助于缩短手术切口长度,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康复速度更快,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更少,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优势和安全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中老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
12
作者 沈吉荣 谢浩 +1 位作者 李伟 张维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12-415,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组,评分≥70分为良好组(30例),评分<70分为不良组(20例),...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组,评分≥70分为良好组(30例),评分<70分为不良组(2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指标,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预测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骨质疏松占比、尖顶距、外侧壁分型、外侧壁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证实BMI、尖顶距、外侧壁厚度预测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0.777、0.73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BMI≥26.18 kg/m2、合并骨质疏松、尖顶距≥25.02 mm、外侧壁分型为Ⅱ型或Ⅲ型、外侧壁厚度≤2.20 mm为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因素有BMI、合并骨质疏松、尖顶距、外侧壁分型、外侧壁厚度,需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13
作者 程海松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3期52-55,共4页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在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简单随机选取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接受锁定钢板法治疗)与观...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在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简单随机选取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1年9月—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接受锁定钢板法治疗)与观察组(20例,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患者术后康复情况、髋关节功能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在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中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与锁定钢板治疗相比,股骨近端髓内钉法在缩短手术时间与康复时间指标,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其髋关节功能改善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下骨折 愈合时间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14
作者 林安强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4期22-25,共4页
目的 研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以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IFO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 目的 研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以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IFO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福清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IFO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式处理,观察组采取PFNA术式处理,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指标、髋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基本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估量表疼痛、功能、畸形、关机活动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45)。结论 PFNA术式用于老年IFOF患者的临床处理效果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式理想,可更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并加快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长度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情况及术后应激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罗菲 李小雨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777-78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长度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及术后应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接受PFNA手术治疗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 目的:观察不同长度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及术后应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接受PFNA手术治疗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共38例,术中应用规格为170 mm的髓内钉,B组患者共38例,术中应用规格为240 mm的髓内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应激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耗时及术中透视次数低于B组,但骨折愈合时间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8、3.308,P<0.05);B组骨密度、骨保护素(OPG)、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1、2.610、2.141,P<0.05);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Mayo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4、2.545,P<0.05)。结论:采用不同长度髓内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PFNA手术治疗时,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术后应激、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较低。与短髓内钉相比,长髓内钉的术中透视次数更多、手术耗时更长,但长髓内钉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骨代谢水平、促进其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 骨代谢 术后应激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16
作者 张冬红 王晋桓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6期105-107,11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8例,分别实施股骨近端防旋...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8例,分别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动力髋螺钉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1/38),低于对照组的21.05%(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研究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 疗效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结合加速康复理念在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黎荣华 黄超 +1 位作者 农新盛 潘耀宏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 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加速康复理念在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确诊为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 目的 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加速康复理念在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确诊为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加速康复理念。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颈干角丢失)、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与术后指标、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 在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加速康复理念,效果显著,能促进髋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加速康复理念 Evans-JensenⅤ型 股骨骨折
下载PDF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李超 张亚中 +1 位作者 岳喜军 朱自强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于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6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分为研究组(n=33)、参照组(n=32)...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于2020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6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分为研究组(n=33)、参照组(n=32)。参照组行传统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研究组行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中疼痛、功能、畸形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3.03%vs 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手术情况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术后并发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情况 髋关节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原伟强 许志伟 王东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济源济钢医院治疗的80例IFF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及观察组(PFNA),各40例,对比两组围术...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济源济钢医院治疗的80例IFF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及观察组(PFNA),各40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创伤应激指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高于术前,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F采用PFNA治疗,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IFF 创伤应激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维 黄铁晖 +1 位作者 李群峰 李旭 《河南中医》 2023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 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实施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 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实施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各项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应用当归补血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当归补血汤 康复训练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