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LDSS法的中国李(Prunus salicina)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9
1
作者 章秋平 刘威生 +4 位作者 郁香荷 刘宁 张玉萍 孙猛 徐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7-623,共7页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05份中国李为材料,依据46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在按品种类群和杂交类型分组的基础上采用S... 核心种质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种质资源的保存效率、方便资源管理,而且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种质创新。以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中保存的405份中国李为材料,依据46个农艺性状的鉴定数据,在按品种类群和杂交类型分组的基础上采用S策略和优化后的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ILDSS)经2次抽样构建出中国李初级核心种质。该核心种质样本集由97份种质材料组成,占总体样本比例约24%。对核心种质群体的代表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核心种质群体能够代表中国李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群体结构。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极差符合率、变异系数变化率、均值差异百分率、方差差异百分率和主成分分析(散点分布图)等8项指标能够有效地评价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 初级核心种质 评价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来源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的多样性与近缘种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魏潇 章秋平 +6 位作者 刘宁 张玉萍 徐铭 刘硕 张玉君 马小雪 刘威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8-578,共11页
【目的】中国李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更好地明晰不同来源中国李栽培品种的多样性、遗传结构差异以及与同域近缘种的关系,将有利于明确中国李驯化扩散历程以及近缘种在栽培驯化过程中的作用,促进中国李地方品种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新品种的... 【目的】中国李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更好地明晰不同来源中国李栽培品种的多样性、遗传结构差异以及与同域近缘种的关系,将有利于明确中国李驯化扩散历程以及近缘种在栽培驯化过程中的作用,促进中国李地方品种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基因组的22对SSR分子标记,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48份种质进行基因分型,其中包括38份不同来源的中国李种质、10份变异类型或近缘种。通过GenAlEx 6.41软件评估22对SSR引物的多态性,对参试种质按不同来源分析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pc 2.1软件构建48份材料的树状聚类分析图;并根据贝叶斯模型的Structure 2.2软件分析不同居群间的遗传结构差异。【结果】基于48份供试材料的数据,22对SSR引物等位变异范围为3—21个,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3.54个;总共检测到298个等位变异,其中有51.8%的等位变异属于稀有等位变异。在不同居群间进行比较,根据平均有效等位变异(Ne)、平均Shannon’s多样性指数(I)、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可以看出,南方品种群的多样性最高,其次为东北品种群;而杏李的多样性最低,且明显低于华北品种群。通过分子方差分析,认为中国李的多样性有6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内,仅有3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居群间。基于遗传分化系数和Nei’s遗传距离的数据比较,认为不同居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同时不同地理来源种质间存在适当的基因交流。树状聚类分析暗示国外育成品种与我国南方品种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华北品种群与杏李关系密切;东北品种群与乌苏里李关系紧密。群体结构分析可以将栽培中国李种质资源划分为南方小果脆肉品种群、南方大果品种群(包括国外育成品种)、华北品种群和东北品种群。【结论】我国南方地区中国李的多样性最为丰富,按东北品种群、国外品种群、华北品种群顺序依次降低。东北品种群为了提高适应性融入了乌苏里李基因;杏李是从华北品种群中高度驯化后的特化类型,且该类型通过无性繁殖保存了其高度杂合性状态。我国南方江浙地区的大果型种质对国外育成品种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李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基因流
下载PDF
Study on Culturing Prunus salicina cv.Zaoshi Embryos
3
作者 余小玲 何业华 +2 位作者 韩景忠 谢志亮 彭兵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4期80-82,166,共4页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ive factors on culturing Prunus salicina cv.Zaoshi embryos in vitro.[Method]Different age,culture medium and GA3 which affected culturing of prumssalicina embryos were discuss... [Objective]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ive factors on culturing Prunus salicina cv.Zaoshi embryos in vitro.[Method]Different age,culture medium and GA3 which affected culturing of prumssalicina embryos were discussed.[Result]The result showed that on the part of 26-41 d,after the blooming period,the embryos remained tiny and retained endosperms and showed no signs of change after having cultured for three generations.On the part of 48 d,after the blooming period,the endosperms had disappeared,the embryos kept growing until they filled the seed cavity;when they were planted on the MS culture medium,their survival rate reached 77%,in its first generation,the response of embryos was discernible.On the part of 65 d,after the blooming period,4.5% of their embryos grew into shoots on the MS culture medium;with the age of embryos growing,the survival rate of shoots increased until it reached 26% when the fruits went into ripeness;the embryos produced calli in their first generation of culturing.On the part of 65-83 d,after the blooming period,the embryos produced calli through more than 2-3 generations.On the part of 88 d,after the blooming period,the survival rate of shoots on the WPM culturing base doubled compared with that on the MS culturing base;on the same culture medium,the embryos were inhibited from growing into shoots when BA,KT or 2,4-D was added on to the culture medium.The survival rate of shoots was increased remarkably when the seeds were treated in 1 000 mg/L GA3.[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runus salicina cv.Zaoshi,embryos rescue techniques and cross bre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unus salicina cv.Zaoshi Embryos Culture in vitro Age of embryo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Hybrids between Prunus salicina and Prunus armeniaca by RAPD and SSR 被引量:1
4
作者 Honghua YANG Hongwei QIN +1 位作者 Panduo MIMA Jun XIAO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6期15-17,共3页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variation between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and to find a rapid identification method. [ Method ] The progenies between Prunus armeniaca ( apricot ) Katy and...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variation between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and to find a rapid identification method. [ Method ] The progenies between Prunus armeniaca ( apricot ) Katy and Prunus salicina (plum) Moriteni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RAPD and SSR molecular markers. [ Result] We fou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lectrophoresis bands between progenies and their parents, indicating that hybrid seedling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real. [ Conclusion ]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methods is effective and fast to identify the hybrids, and can shorten the breeding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unus salicina prunus armeniaca Interspecific cross RAPD SSR
下载PDF
中国李种质资源不同味觉品质精准评价
5
作者 赵海娟 张玉君 +6 位作者 张玉萍 刘宁 徐铭 刘家成 王碧君 刘威生 刘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7-811,共15页
【目的】对中国李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评价,揭示中国李种质资源的味觉品质遗传的客观规律。【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包括品种来源地、果肉颜色、感官味觉)的50份中国李种质资源,采用电子舌对九种味觉(包括鲜味、咸味、酸味、苦味、涩味... 【目的】对中国李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评价,揭示中国李种质资源的味觉品质遗传的客观规律。【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包括品种来源地、果肉颜色、感官味觉)的50份中国李种质资源,采用电子舌对九种味觉(包括鲜味、咸味、酸味、苦味、涩味、甜味、苦味回味、涩味回味和丰富性)进行了分组比较研究。【结果】不同生态来源地的李品种在味觉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仍难以区分细致。与之不同的是,果肉颜色与味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颜色的果肉在味觉特点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模式。酸描述在鲜味味觉中表现出较高的中位数,甜描述在甜味味觉中表现出较高的中位数。酸甜和甜酸的描述之间相关系数较大。【结论】中国李的味觉特点可以分为酸涩型、咸酸型和鲜甜型,同时筛选出一系列优异味觉表现突出、劣势味觉表现较差的特异种质材料,这些试材及背后的遗传基因将成为我国李育种活动中的“种业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李 种质资源 味觉品质 电子舌 精准评价
下载PDF
晚熟槜李新品种醉贵妃的选育
6
作者 谢小波 李斌 +2 位作者 江挺 李昊 朱晨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0,共5页
醉贵妃是从收集的槜李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晚熟槜李新品种。该品种在嘉兴地区一般7月上中旬成熟,有些年份在6月下旬成熟。醉贵妃结果性状好,产量稳定,成年树产量控制在9.0 t·hm^(-2)左右即可;成熟时口感极佳,汁水丰富,符合槜李易化... 醉贵妃是从收集的槜李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晚熟槜李新品种。该品种在嘉兴地区一般7月上中旬成熟,有些年份在6月下旬成熟。醉贵妃结果性状好,产量稳定,成年树产量控制在9.0 t·hm^(-2)左右即可;成熟时口感极佳,汁水丰富,符合槜李易化浆、可吸食特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0%左右,高达20%;果形大,平均单果质量69.5 g,呈扁圆形、较对称;成熟果实外皮深紫红色并密布灰白色果点,果肉黄色,黏核;少有细菌性穿孔病和流胶病;自交结果性较好,可单一品种种植;树姿稍显直立,需要拉枝并结合其他修剪措施塑造开心树形;进入结果期后以有机肥为主,需严格控制氮肥使用。该品种经多地试种,适宜在浙、赣、黔、川、渝、沪、苏等长江以南区域多省份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李 槜李 新品种 醉贵妃 晚熟 桐乡槜李
下载PDF
蜂糖李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利君 王铁 +5 位作者 胡娟 姚远 孙国超 熊博 廖玲 汪志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0-1328,共9页
为研究蜂糖李的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为田间蜂糖李花期管理和授粉树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蜂糖李及其授粉品种四月李、凤凰李、茵红李为试材,调查研究蜂糖李及其授粉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花粉量、花粉活力、蜂糖李的柱头可授性,以及不同授粉... 为研究蜂糖李的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为田间蜂糖李花期管理和授粉树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蜂糖李及其授粉品种四月李、凤凰李、茵红李为试材,调查研究蜂糖李及其授粉品种的开花物候期、花粉量、花粉活力、蜂糖李的柱头可授性,以及不同授粉组合和不同外源处理的蜂糖李坐果率。结果表明,4个供试品种花期基本一致,相互重叠;各品种的花粉量在504.76~1622.64粒;花粉萌发率在34.47%~51.22%,花粉活力高低为凤凰李>四月李>茵红李>蜂糖李;蜂糖李的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当天表现最强;以凤凰李授粉的蜂糖李坐果率最高,为49.56%,自花授粉坐果率最低,为12.20%,表明蜂糖李与凤凰李授粉亲和性最高且蜂糖李自交亲和。综合而言,蜂糖李授粉品种的适宜性为凤凰李>四月李>茵红李>蜂糖李。此外,花期喷硼可以有效提高蜂糖李的坐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糖李 开花 授粉 坐果率
下载PDF
贵州不同产区蜂糖李果实糖酸组分差异及品质评价
8
作者 王红林 解璞 +4 位作者 马玉华 赵凯 王红 赵晓珍 郑乾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84-93,共10页
【目的】探明贵州不同产区蜂糖李果实的糖酸品质特征,为提高蜂糖李果品质量整体水平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安顺4个种植区(AZNL、AZND、AZNJ和AZYH)、黔南州3个种植区(QNLF、QNLM和QNHD)以及贵阳(GXFS)、黔西南州... 【目的】探明贵州不同产区蜂糖李果实的糖酸品质特征,为提高蜂糖李果品质量整体水平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安顺4个种植区(AZNL、AZND、AZNJ和AZYH)、黔南州3个种植区(QNLF、QNLM和QNHD)以及贵阳(GXFS)、黔西南州(QXQG)、铜仁市(TYHG)和遵义市(ZSYX)种植的蜂糖李新鲜成熟果实为材料,考察果形指数和硬度等外观品质,检测分析果实糖酸组分及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主要风味指标,并对果品品质2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1份蜂糖李果实糖含量为102.29~160.71 mg/g,糖组分以蔗糖含量最高,平均56.21 mg/g,山梨醇含量最低,仅20.71 mg/g;有机酸含量为5.29~7.89 mg/g,有机酸组分以苹果酸含量最高,平均达5.31 mg/g,抗坏血酸含量最低,仅0.04 mg/g。主成分分析共提取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2.89%,获得品质评价函数:F=0.361 F_(1)+0.241 F_(2)+0.153 F_(3)+0.107 F_(4)+0.066 F5。聚类分析显示,QXQG和AZNL各为一类,其余9个样品聚为一类,其中,AZNL和QXQG综合得分较高,品质最佳。【结论】贵州11份不同种植区蜂糖李果实品质依次为AZNL> QXQG> QNLF> AZNJ> AZND> QNLM> AZYH> QNHD> GXFS> ZSYX>TY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糖李 糖组分 酸组分 品质评价 果形指数 果实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下载PDF
采前柰李果肉褐化现象与果园土壤营养因子、叶片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彭程 蒙万聪 +6 位作者 邓林萍 谭禾俊 罗贱良 陈慧琼 邱继水 常晓晓 陆育生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1期30-35,共6页
为研究柰李果肉褐化发生与发展机理,分析褐化现象发生与果实成熟期微环境以及果园土壤营养元素、叶片元素的相关性。以广东省乐昌市15个果园为试验园,采集柰李果实并按照褐变情况分类,对果园的土壤营养因子含量、叶片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为研究柰李果肉褐化发生与发展机理,分析褐化现象发生与果实成熟期微环境以及果园土壤营养元素、叶片元素的相关性。以广东省乐昌市15个果园为试验园,采集柰李果实并按照褐变情况分类,对果园的土壤营养因子含量、叶片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成熟期套袋柰李果肉褐化率显著增加,且果袋越厚发生褐化现象越严重;同时低海拔果园柰李果肉褐化率较高。相较于高褐化率(>20%)的果园,低褐化率果园土壤条件更优渥,如有机质含量、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均显著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柰李果肉褐化率与土壤pH、速效磷、镁元素、铁元素、铜元素以及叶片镁元素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钙元素、锌元素、锰元素、硼元素呈负相关。因此,降低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园环境温度,提升土壤pH、有机质、钙、硼等元素的含量,可能有助于降低果肉褐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柰李 果肉褐化 元素 土壤 叶片 乐昌市 套袋处理
下载PDF
基于冷链物流的青脆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春霞 包沅鑫 +4 位作者 应婧 郭鹏 蒋昭琼 吝祥根 何清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青脆李因其质地清脆、风味酸甜可口、营养含量丰富而受到消费者追捧。但是采后运输过程中的青脆李生理活动、微生物污染或结构损伤均易导致果实软化、转黄、腐烂等,严重缩短了青脆李的货架期,损害了商品价值,因此青脆李采后保鲜尤为重... 青脆李因其质地清脆、风味酸甜可口、营养含量丰富而受到消费者追捧。但是采后运输过程中的青脆李生理活动、微生物污染或结构损伤均易导致果实软化、转黄、腐烂等,严重缩短了青脆李的货架期,损害了商品价值,因此青脆李采后保鲜尤为重要。冷链物流是一种能够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低温运输系统,也是最常用的运输保藏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低温下青脆李腐败变质因素,总结青脆李冷链运输相关保鲜技术,包括果实采后处理技术如冷热处理、紫外辐照、气调保鲜等物理保鲜技术,化学或天然试剂修饰、可食膜、涂层等化学保鲜技术,以及冷链物流系统监控技术等,为青脆李冷链物流保鲜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脆李 腐败变质 冷链物流 保鲜技术 冷链监控技术
下载PDF
蜂糖李花芽分化过程与开花特性研究
11
作者 解为玮 钟乙中 +9 位作者 钟思玲 安星 敖艳飞 肖冬娜 罗健东 彭泽 何业华 郑乾明 宋贞富 刘朝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4-1312,共9页
【目的】分析蜂糖李的花芽分化与开花过程,为深入探究蜂糖李低产的原因提供关键信息。【方法】选取相对高产的李品种蜜李1号作为对照品种,观察蜂糖李和蜜李1号的花芽外观特征和大小,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的解剖结构、畸形情况、花... 【目的】分析蜂糖李的花芽分化与开花过程,为深入探究蜂糖李低产的原因提供关键信息。【方法】选取相对高产的李品种蜜李1号作为对照品种,观察蜂糖李和蜜李1号的花芽外观特征和大小,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的解剖结构、畸形情况、花原基数量,同时研究开花过程和花量,并特别关注过程中出现的畸形花。【结果】蜂糖李与蜜李1号花芽分化均经历了未分化期、开始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二者花芽的分化开始时间基本一致,但蜂糖李的花芽分化高峰期发生时间相对较早,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至10月末,且雌雄蕊几乎同时开始分化。蜂糖李在高峰期产生了更多畸形花芽,且每个花芽分化出的花原基数量相对较少。开花期蜂糖李的花量明显低于其它李品种,并出现较多短雌蕊和双雌蕊的畸形花朵。持续观察发现,双雌蕊花后期可以发育成畸形双果。【结论】9月中旬至10月末为蜂糖李花芽分化与畸形花芽出现的高峰期。蜂糖李花芽中的畸形比例高,且每个花芽分化出的花原基数量较少,这些因素导致蜂糖李开花时畸形花较多,且花量较少,可能是导致蜂糖李低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糖李 低产 花芽分化 花原基 双雌蕊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对果园环境中李的识别
12
作者 贺英豪 唐德钊 +1 位作者 倪铭 蔡起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0,共10页
为提高果园中高遮挡和密集的李(Prunussalicina Lindl.)的检测精度,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模型,在促进模型轻量化的同时提高模型对李的检测精度。首先,使用新的结构Focus-Maxpool模块替换主干网络中的下采样卷积,使改进模型在下采样时能... 为提高果园中高遮挡和密集的李(Prunussalicina Lindl.)的检测精度,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模型,在促进模型轻量化的同时提高模型对李的检测精度。首先,使用新的结构Focus-Maxpool模块替换主干网络中的下采样卷积,使改进模型在下采样时能够保留更多高遮挡目标和小目标的特征信息。其次,使用focal loss和交叉熵函数的加权损失作为改进模型的分类损失,提升改进模型对粘连目标的识别能力。最后,设计若干组检测试验来评价改进模型的性能。结果显示,改进YOLOv5s模型的平均精度优于YOLOv5s、YOLOv4、Faster-RCNN、SSD和Centernet;与YOLOv5s模型的检测结果相比,改进YOLOv5s模型的平均精度、召回率和精度分别提高2.84、9.53和1.66百分点,检测速度可达到91.37帧/s,能够满足实时检测需求。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5s模型在真实果园环境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采摘 果实识别 YOLOv5 图像处理 注意力机制 目标检测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三华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刘光财 莫济茂 +2 位作者 卢耀安 王俊宁 李国鹏 《东南园艺》 2024年第5期411-417,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三华李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比较5℃、10℃和25℃(CK)三个不同贮藏温度对三华李果实采后贮藏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贮藏温度对三华李保鲜效果差异显著,相比25℃,5℃的低温贮藏可有效延长三华李果实的... 【目的】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三华李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比较5℃、10℃和25℃(CK)三个不同贮藏温度对三华李果实采后贮藏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贮藏温度对三华李保鲜效果差异显著,相比25℃,5℃的低温贮藏可有效延长三华李果实的货架期2倍以上,第11 d保持果实96%好果率、5.53 g/cm^(2)的硬度及饱满的果皮等品质,抑制POD活性,延缓果实失水和MDA含量的积累,抑制果实后熟。10℃贮藏条件下三华李各项试验指标与5℃的相近,保鲜效果略差。【结论】低温贮藏能有效地抑制三华李果实采后的后熟衰老进程,5℃是三华李果实较为合适的贮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华李 贮藏温度 生理 果实品质
下载PDF
罗甸县蜂糖李稳产丰产栽培技术探析
14
作者 吴小青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40-41,49,共3页
蜂糖李作为罗甸县的核心果树品种,经济效益显著。为持续扩大种植面积、优化产量及品质、实现稳产丰产,本文聚焦罗甸县蜂糖李的栽培技术,通过深入剖析园地选择、苗木定植技术、整形修剪策略、肥水管理方法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关键环节,... 蜂糖李作为罗甸县的核心果树品种,经济效益显著。为持续扩大种植面积、优化产量及品质、实现稳产丰产,本文聚焦罗甸县蜂糖李的栽培技术,通过深入剖析园地选择、苗木定植技术、整形修剪策略、肥水管理方法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关键环节,构建了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科学种植方案,旨在为罗甸县果农提供切实可行的种植指导,推动蜂糖李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甸县 蜂糖李 稳产丰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李子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
15
作者 何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李子是凤冈县重要的特色水果产业,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提高李子产量和品质。为实现李子种植提质增产的目标,以凤冈县为例,探讨了李子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李子 绿色化 标准化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商品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三华李产量 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6
作者 石文宗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为减少化肥的过量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生物有机肥对三华李生长的影响和中等土壤肥力水平下商品有机肥施用对三华李生长的效果及替代化肥比例,探索适宜三华李的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构建有机肥科学施用体系,在贺州市八步区... 为减少化肥的过量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生物有机肥对三华李生长的影响和中等土壤肥力水平下商品有机肥施用对三华李生长的效果及替代化肥比例,探索适宜三华李的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构建有机肥科学施用体系,在贺州市八步区进行了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在三华李上的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减少部分化肥用量对三华李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且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有助于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文章详细介绍了试验过程及结果,为三华李的优质高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华李 有机肥 化肥 产量 品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姚婷婷 朱丽琴 +2 位作者 杨双 周杰 朱树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767-2774,共8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伤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0、15、30μL.L-1NO处理李果实,测定25℃贮藏13d内果实呼吸速率、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采后李果实线粒体膜氧化伤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0、15、30μL.L-1NO处理李果实,测定25℃贮藏13d内果实呼吸速率、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膜电位、膜流动性、细胞色素(Cyt)c/a的变化。【结果】与对照和其它NO处理相比,15μL.L-1NO提高了果实中SOD、CAT和POD活性,有效减少了果实中氢过氧化物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ROS的含量,抑制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延缓了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升高和Cytc的释放,维持了较高的膜电位。随着浓度升高,30μL.L-1NO对线粒体膜的保护作用降低。【结论】15μL.L-1NO有效减轻了ROS对李果实线粒体膜的氧化伤害,保护线粒体膜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李(prunus salicina lindl.) 线粒体膜 抗氧化酶 活性氧 氧化损伤
下载PDF
NO对采后李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丽琴 李斌 +2 位作者 张伟 周杰 朱树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7-1161,共5页
以"盖县大李"李果实为试验材料,用0,10,15,30μL/L NO气体熏蒸处理李果实,测定25℃贮藏12 d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色泽、香气成分、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的变化,探讨外源NO熏蒸处理对李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以"盖县大李"李果实为试验材料,用0,10,15,30μL/L NO气体熏蒸处理李果实,测定25℃贮藏12 d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色泽、香气成分、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的变化,探讨外源NO熏蒸处理对李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O处理显著抑制李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有效抑制李果实贮藏过程中转红,15μL/L NO处理也显著保持贮藏过程中李果实香气成分。本实验以15μL/L NO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李(prunus salicina L ) 品质 香气 保鲜
下载PDF
西梅果皮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闫宁环 徐怀德 +2 位作者 王林刚 陈伟 张梦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对西梅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梅果皮色素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内分别在280和510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属于花色苷类化合物。西梅果皮色素以水作为提取溶剂,在浸提温度为75℃,浸提时澡为3h,料液比为1:1... 对西梅果皮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梅果皮色素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内分别在280和510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属于花色苷类化合物。西梅果皮色素以水作为提取溶剂,在浸提温度为75℃,浸提时澡为3h,料液比为1:12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西梅果皮色素在pH2.0~5.0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试验添加范围内,Na2SO3、葡萄糖、柠檬酸、山梨酸钾及Fe^3+等对西梅果皮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蔗糖、苯甲酸钠及K^+,Zn^2+,Cu^2+,Al^3+对西梅果皮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Vc对西梅果皮色素有一定的护色作用;该色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T〈80℃),高温(100℃)对其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光照2d对西梅果皮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但长时间日光照射对色素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梅果皮 色素 提取工艺 稳定性
下载PDF
天然涂膜保鲜剂对青脆李的贮藏保鲜作用 被引量:43
20
作者 马李一 甘瑾 +4 位作者 殷宁 张弘 李彬 陈智勇 陈晓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5-138,共4页
以青脆李为试验材料 ,用不同的天然涂膜保鲜剂处理 ,研究青脆李生理代谢及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常温 ( 2 0~ 2 5℃ )、相对湿度 45 %~ 65 %条件下 ,3种涂膜处理方法都能降低青脆李在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 ,减少水分的损失 ,保... 以青脆李为试验材料 ,用不同的天然涂膜保鲜剂处理 ,研究青脆李生理代谢及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常温 ( 2 0~ 2 5℃ )、相对湿度 45 %~ 65 %条件下 ,3种涂膜处理方法都能降低青脆李在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 ,减少水分的损失 ,保持较高的Vc、有机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涂膜处理Ⅲ效果明显 ,青脆李贮藏 2 5d后 ,失水率仅为 1 2 5 %,好果率仍然高达 70 2 5 %,Vc 1 1μg/g ,有机酸 1 96%,固形物 8 5 %,而对照贮藏 6d后已失去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膜保鲜剂 青脆李 贮藏 保鲜作用 生理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