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rzewalski's Gazelle Procapra przewalskii in Bovidae Family of Artiodactyla
1
作者 Xian GUO Jie PEI +7 位作者 Yuqing ZHOU Pengjia BAO Jianbin LIU Hanzhong JI Xiaoyun WU Xuezhi DING Ping YAN Suonan ZHAO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6期113-114,共2页
The Przewalski's gazelle,Procapra przewalskii,is one of the most endangered species in China,and is now found only in a single small area around the Lake Qinghai.In this study,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 The Przewalski's gazelle,Procapra przewalskii,is one of the most endangered species in China,and is now found only in a single small area around the Lake Qinghai.In this study,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przewalskii was determined and annotated.The circular genome is 16 547-bp long,containing13 protein-coding genes,22 transfer RNA genes,2 ribosomal RNA genes,and a predicted control region.The overall base composition was 34.0% A,24.7% C,28.3% T,and 13.0% G,with a total A + T content of 62.3%.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ll 19 Bovidae species indicated that P.przewalskii showed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Procapra gutturosa.Our results provide a great deal of useful information on further studies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of Przewalski's gazel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apra przewalskiI przewalskis gazelle Conservation GENETICs MITOCHONDRIAL genome
下载PDF
Reproduction and Mortality of Re-introduced Przewalski's Horse Equus przewalskii in Hustai National Park, Mongolia 被引量:1
2
作者 Usukhjargal Dorj Bandi Namkhai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3年第6期623-629,共7页
The reproduction rate of Equus przewalskii in this study increased from year to year showing that the wild horses have already felt comfortable in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became acclimatized successfully. Of the mares... The reproduction rate of Equus przewalskii in this study increased from year to year showing that the wild horses have already felt comfortable in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became acclimatized successfully. Of the mares which were born in Hustai National Park and successfully reached reproductive age, 24.7% first gave birth at age 3 and 55.6% of them first gave birth at age 4. The most effective age range within the breeding population was 5 to 15, 25%-89% of them giving birth and an average during 2002-2011 of 72.9%. Of the Przewalski's horses which died, 65% were foals, 9.4% subadult male, 7.7% subadult female, 7.2% adult male and 10.6% were adult females. Causes of mortality differed by age and sex although wolf attacks accounted for the predominant number of deaths among foals and subadults. Stallions usually died of bad condition and injuries but parturition problems were common causes of death among mares. The mortality rate of foals (40% in 1993-2011) is a matter of great concern since foals born in Hustai National Park are the only gain component now after the active reintroduction period came to an end. A total of 109 foals were killed by wolves in 1993-2011 but 52% of them were younger than one mon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zewalski's horse REPRODUCTION MORTALITY sEAsONALITY wolf attack.
下载PDF
社区对普氏原羚的保护态度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樊晓丽 刘晶岚 +2 位作者 刘昱齐 郭鸿筱 薛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6-976,共11页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我国的特有种,青海湖地区是其唯一的分布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普氏原羚的有效保护、社区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的协调,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了解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普...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我国的特有种,青海湖地区是其唯一的分布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普氏原羚的有效保护、社区发展与保护之间矛盾的协调,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了解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普氏原羚的保护态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维持当地生态和平发展提供保障。基于问卷调查法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牧民和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1)受访者认为草场质量退化(n=92,65.25%)和草场围栏设置(n=80,56.74%)是威胁普氏原羚的主要因素;在以保护普氏原羚和给予生态补偿为前提下,牧民拆除围栏的意愿有所提高(由20.78%分别提高至34.21%和40.79%);(2)管理部门的宣教活动(79.43%)、手机(31.91%)和电视(28.37%)等媒体报道是受访者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的主要渠道,可以增进受访者对政策法规的了解,积极影响受访者对普氏原羚的认知(P<0.01)、保护态度(P<0.01)和保护意愿(P<0.01);(3)受访者一致认为自然保护区的严格管理与保护(牧民94.81%,居民96.87%)、当地牧民对普氏原羚的包容与保护(牧民97.40%,居民87.50%)是普氏原羚能够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生存的主要原因;(4)受访者对普氏原羚的保护态度和意愿均较高,且愿意参与宣传教育(92.91%)和社区共管(87.94%)工作;(5)除了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宗教信仰和家庭年收入的影响,对政策法规的了解及拆除围栏认同度是影响受访者对普氏原羚保护态度和意愿的关键因素(P<0.01)。因此,建议自然保护区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加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科学研究,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进社区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升社区共管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社区共管 保护态度 保护意愿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普氏原羚适生区空间偏移的影响
4
作者 汉瑞英 常江 +1 位作者 赵志平 黄宇欣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60-2268,共9页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青藏高原特有濒危物种,仅分布在青海湖周边区域,其生境动态变化对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研究气候变化对普氏原羚适生区及生境偏移的影响对于保护区域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完整...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青藏高原特有濒危物种,仅分布在青海湖周边区域,其生境动态变化对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研究气候变化对普氏原羚适生区及生境偏移的影响对于保护区域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青海湖周边区域(共和县、海晏县、刚察县、天峻县、乌兰县和湟源县)野外调查和文献检索的物种分布记录(共计194个分布点位),选取适宜普氏原羚生境特征的环境变量构建最大熵(MaxEnt)模型,分析普氏原羚的适宜生境、识别栖息地斑块之间物种扩散的重要潜在路径,并结合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CMIP6)中的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SSP245、SSP370、SSP585)预测未来中期(2041-2060年)、远期(2061-2080年)普氏原羚的适宜分布区域,探求普氏原羚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MaxEnt模型预测普氏原羚适生分布区精度达到较高水平,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值达0.984。②当前气候条件下,研究区普氏原羚高适生区面积为1997.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5%,主要分布在青海湖东北区域、天峻县与乌兰县交界区域以及共和县西南区域。这3个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地理距离,基于生态廊道分析,青海湖东北区域通往共和县西南区域的生态廊道数量较多,普氏原羚迁徙较容易。③与当前气候条件相比,2041-2060年,在SSP126、SSP245、SSP370、SSP585四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普氏原羚适生面积缩小,高适生区域质心向西偏移;2061-2080年,高适生区域质心向北(高纬度)偏移,普氏原羚适生面积缩小明显。研究显示,伴随着气候的变化,普氏原羚适宜生境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需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预警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周边区域 普氏原羚 气候变化 高适生区
下载PDF
普氏原羚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陈立伟 冯祚建 +3 位作者 蔡平 李永波 陈洪舰 蒋志刚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2-183,17-24,共12页
在春(3~4月)、夏(6~7月)、秋(9~10月)3个季节内对385只次个体进行了231092s(64.19h)目标观察。对普氏原羚季节间的行为差异做了比较和方差分析:春、夏及春、秋两季间的采食时间比例差异显著(分别... 在春(3~4月)、夏(6~7月)、秋(9~10月)3个季节内对385只次个体进行了231092s(64.19h)目标观察。对普氏原羚季节间的行为差异做了比较和方差分析:春、夏及春、秋两季间的采食时间比例差异显著(分别为D=0.1967>D0.05及D=0.2556>D0.05);移动时间比例在夏季与秋季间的差异极显著(D=0.05686>D0.01);在春秋、夏秋间的站立凝视时间比例的差异极显著(分别为D=0.10784>D0.01及D=0.07882>D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行为 时间分配 活动格局
下载PDF
普氏原羚的历史分布与现状 被引量:37
6
作者 蒋志刚 冯祚建 +3 位作者 王祖望 陈立伟 蔡平 李永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1-245,共5页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曾分布于内蒙古和青海。现仅生存于青海湖东北部及西部的鸟岛、察拉滩和小北湖一带,数量不足300只,由于人类稠密地区的阻隔,位于青海湖西的种群与湖东北种群已无可能进行基因交流。由于种群小、易...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曾分布于内蒙古和青海。现仅生存于青海湖东北部及西部的鸟岛、察拉滩和小北湖一带,数量不足300只,由于人类稠密地区的阻隔,位于青海湖西的种群与湖东北种群已无可能进行基因交流。由于种群小、易被偷猎、生境破碎和无采食场所等原因,它们已是我国,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之一,必须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否则,普氏原羚有可能在近期内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濒危物种 保护生物学 分布 羚羊
下载PDF
普氏原羚的活动规律与生境选择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迪强 蒋志刚 王祖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4,共8页
普氏原羚生活在沙漠与干旱草原生态交错区(Ecotone)。青海湖畔沙漠中植被盖度较高,沙地沙蒿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多,而沙地柏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少。普氏原羚在沙地和距离沙地2~3km以内的地域内活动,利用起伏沙丘作... 普氏原羚生活在沙漠与干旱草原生态交错区(Ecotone)。青海湖畔沙漠中植被盖度较高,沙地沙蒿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多,而沙地柏群落中普氏原羚活动较少。普氏原羚在沙地和距离沙地2~3km以内的地域内活动,利用起伏沙丘作为隐蔽生境。草原中的芨芨草群落、冷蒿—紫花针茅群落是普氏原羚的主要取食场所。普氏原羚具晨昏型活动规律,在傍晚和清晨取食,其活动避开牛羊的取食时间。普氏原羚常常聚群活动,它们在繁殖期、育幼期和交配期形成大小不同的群体。群体的类型包括同性群、混合群和单一个体群。非繁殖季节普氏原羚雌雄分群活动。目前在人为活动影响下,普氏原羚很难进行季节性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活动规律 生境选择 青海湖
下载PDF
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数量化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丙万 蒋志刚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21,共7页
1998年 8月至 1 999年 8月 ,在湖东种羊场地区开展了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研究。在湖东—克图沙丘和草原交界处沿约 3 0km的样线开展种群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 ,共发现 5 82只普氏原羚。在研究中选择了 8类与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相关的生态因... 1998年 8月至 1 999年 8月 ,在湖东种羊场地区开展了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研究。在湖东—克图沙丘和草原交界处沿约 3 0km的样线开展种群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 ,共发现 5 82只普氏原羚。在研究中选择了 8类与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相关的生态因子 :植被类型、食物丰富度、草原围栏、隐蔽条件、人为干扰、距公路距离、距沙丘距离和距农业用地距离 ,研究了普氏原羚的生境选择。在研究中 ,将这些生态因子分别分成 3个等级 ,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普氏原羚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概率的预测性方程。通过对生态因子和普氏原羚在不同生境中出现的概率进行方差分析 ,判断影响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人为干扰和围栏 ,其次为食物丰富度、距沙丘距离和农业用地距离 ,植被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生境选择 数量化分析 青海湖
下载PDF
新疆普氏野马马胃蝇蛆病主要病原体黑腹胃蝇溯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文婷 张东 +5 位作者 胡德夫 初红军 曹杰 葛炎 艾尔肯.吉力力 李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95,共6页
马胃蝇蛆病在中国新疆地区马科动物中广泛流行,其中的病原体——黑腹胃蝇的感染比例最高。对该地区感染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当地家马的黑腹胃蝇195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得到了57个单倍型;采用邻接法(NJ)构建单倍型之间的系统... 马胃蝇蛆病在中国新疆地区马科动物中广泛流行,其中的病原体——黑腹胃蝇的感染比例最高。对该地区感染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当地家马的黑腹胃蝇195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得到了57个单倍型;采用邻接法(NJ)构建单倍型之间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存在6个遗传分化程度较大的簇。结果表明:1)感染3种宿主的黑腹胃蝇单倍型多样性均很高,说明感染同一宿主个体的黑腹胃蝇来自多个母本;2)感染3种宿主的黑腹胃蝇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其中感染野马和野驴的黑腹胃蝇群体基因交流最频繁,说明放归普氏野马种群每年重复感染的黑腹胃蝇主要源自同域野驴;3)当地黑腹胃蝇传播期较为滞后,其传播盛期发生在家马离开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蒙古野驴 感染 黑腹胃蝇 COI基因 种群遗传结构
下载PDF
普氏原羚的求偶交配行为 被引量:6
10
作者 游章强 蒋志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7-194,共8页
作者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研究分析了元者分布区内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 的求偶交配行为, 分析了放牧活动对普氏原羚求偶、交配行为的影响。我们共记录到28 种发情、求偶及交配行为。雄性普氏原羚的求... 作者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研究分析了元者分布区内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 的求偶交配行为, 分析了放牧活动对普氏原羚求偶、交配行为的影响。我们共记录到28 种发情、求偶及交配行为。雄性普氏原羚的求偶、交配过程分为4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雄羚对雌羚的试探接近阶段。雌羚对雄羚的试探行为有两种反应: 雌羚走开拒绝雄羚的求偶; 或者雌羚叉开后腿静立并不停摆尾以示接受雄羚,有时雌羚还会主动靠近雄羚。如果雌羚接受雄羚的求偶, 雄羚便会进入求偶表演的第二阶段: 雄羚开始以直立、直立行走或碎步移动的方式靠近雌羚。第三个阶段是爬胯、交配阶段。雄羚的插入、射精过程在很短时间(约1-2 s) 内完成。最后一个阶段是交配后雄羚对配偶的看守阶段。普氏原羚交配制度为求偶场交配制度, 交配模式为无锁结、多次插入、无抽动、多次射精, 分别属于Dewsbury和Dixson交配行为模式分类系统的第13 种类型和第14种类型。人类放牧对普氏原羚繁殖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共记录了1 009 次爬胯行为, 这些爬胯行为多发生在家畜到达求偶场以前与家畜离开求偶场后30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求偶行为 交配行为 发情行为 求偶场 配偶守护
下载PDF
基于高速双倍自助法对蒙古马系统发育树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爱珍 白东义 +2 位作者 赵一萍 侯娜 芒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61-1869,共9页
旨在利用高速双倍自助法研究蒙古马系统发育树的问题。本研究选用30匹蒙古马的mtDNA D-loop区碱基序列,其中包括5个蒙古马类群(巴尔虎马、三河马、乌审马、乌珠穆沁马、锡尼河马)各6匹,对其所有105个可能系统树(普氏野马作为外群,6匹)... 旨在利用高速双倍自助法研究蒙古马系统发育树的问题。本研究选用30匹蒙古马的mtDNA D-loop区碱基序列,其中包括5个蒙古马类群(巴尔虎马、三河马、乌审马、乌珠穆沁马、锡尼河马)各6匹,对其所有105个可能系统树(普氏野马作为外群,6匹)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6和PAMAL4.9,以最大似然法估计蒙古马的最大似然系统树。最后利用生物信息软件CONSEL、R3.0中的SDBP包等计算105个候补系统树的基于高速双倍自助法的可靠度(speedy double bootstrap P-value,SDBP)。结果表明,SDBP值最大的蒙古马系统树共有3个分支,巴尔虎马与乌审马合并为一个分支,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乌珠穆沁马与锡尼河马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三河马独立于其他4种蒙古马,构成一个系统发育分支。SDBP值最大的蒙古马系统树与三河马和其他4类蒙古马具有较远的预测血缘关系是一致的,同时此结果的系统树也具有最大似然值。本研究结果还表明,采用最大似然法结合SDBP值分析蒙古马的系统拓扑关系是较最大似然法结合渐近无偏(approximately unbiased,AU)值以及结合自助(bootstrap P-value,BP)值分析蒙古马系统拓扑关系更有效。同时也比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有效,而与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NJ)得到了相近的结论。上述结果提示,我们的研究结果使蒙古马的进化理论奠定在更坚实的遗传学基础上,可推动蒙古马的进化理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普氏野马 高速双倍自助法 系统进化树
下载PDF
基于空间建模语言的普氏原羚生存能力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张耀南 罗立辉 +2 位作者 汪洋 吴永林 星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29,共5页
为揭示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的生存能力,建立普氏原羚生存能力空间模型,分为狼捕食模块、普氏原羚生存模块、人类活动及政策模块、食物丰富度模块和羊生长模块。普氏原羚生存能力模型基于空间建模语言实现,采用SME中的SML语言标准。利用... 为揭示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的生存能力,建立普氏原羚生存能力空间模型,分为狼捕食模块、普氏原羚生存模块、人类活动及政策模块、食物丰富度模块和羊生长模块。普氏原羚生存能力模型基于空间建模语言实现,采用SME中的SML语言标准。利用空间建模语言直观反映模型的层级关系、模型与空间的关系、空间数据与时间数据的融合以及模型的可视化模拟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建模语言 时空模型 普氏原羚 集成
下载PDF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引入普氏野马繁殖成效与种群生存力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裴鹏祖 王亮 +3 位作者 邵亚平 石存海 杨永伟 包新康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8,共11页
安西自然保护区放归的普氏野马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小种群,种群数量增长极其缓慢,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捕食压力和近交衰退。因此,对这个种群制定长期的自然保护计划是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对重引入普氏野马种群繁殖力和种群生存力进行分析,... 安西自然保护区放归的普氏野马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小种群,种群数量增长极其缓慢,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捕食压力和近交衰退。因此,对这个种群制定长期的自然保护计划是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对重引入普氏野马种群繁殖力和种群生存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安西保护区野马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是由低生育率(44.3%)和高幼驹死亡率(43.4%)造成,天敌捕食(35.3%)和疾病(26.5%)成为影响野马繁殖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普氏野马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80.9%的幼驹出生在5月和6月;(2)种群生存力分析(PVA)预测本放归野马种群未来100年的灭绝概率是60%,野马种群数量达200匹以上才能保证100年后90%的存活率;(3)参数敏感度分析显示,外部因素——狼袭对保护区野马种群的灭绝和种群数量最具影响力,其次是决定生殖成功的内部因素——生育率、最大繁殖年龄;(4)保护区野马小种群效应明显,疾病和幼驹羸弱而死亡的比例高(分别为26.5%和8.8%),合理的补充新个体是降低种群灭绝风险长期的管理对策;同时,减小狼对野马的捕食压力,加强幼驹的保护,是目前改善本区内普氏野马小种群生存状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重引入 繁殖 种群生存力分析
下载PDF
放归普氏野马核心区黑腹胃蝇疫源分布特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科 张钰 +5 位作者 王臣 葛炎 初红军 张彦豹 张东 李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840-5849,共10页
黑腹胃蝇是新疆荒漠草原优势种马胃蝇,对放归至当地普氏野马构成了严重威胁。该蝇将卵产在牧草上并以此感染采食者———马科动物,其幼虫于宿主消化道营寄生生活,至三龄老熟幼虫随宿主粪便进入环境化蛹,成为当年新的疫源。于黑腹胃蝇幼... 黑腹胃蝇是新疆荒漠草原优势种马胃蝇,对放归至当地普氏野马构成了严重威胁。该蝇将卵产在牧草上并以此感染采食者———马科动物,其幼虫于宿主消化道营寄生生活,至三龄老熟幼虫随宿主粪便进入环境化蛹,成为当年新的疫源。于黑腹胃蝇幼虫两个发生峰期(4—5月和8月)对普氏野马核心区新鲜粪便和黑腹胃蝇幼虫点位进行了调查,采用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和固定核域法(FKE)计算粪便分布范围,并通过核密度分析(KDE)辨识幼虫聚集区域和特征。结果表明:(1)在黑腹胃蝇种群第一、第二峰期,野马采食草场拥有最多的胃蝇幼虫采集占比(57.25%、41.94%),其次是驴道、山坡、水源地区域;(2)最小凸多边形法(95%利用率)和固定核域法(95%利用率、0.006带宽值)均能较好估算野马粪便分布范围,第一峰期普氏野马粪便范围(60—70 km2)稍大于第二峰期(50—60 km2)。在所调查的八个水源地,两个发生高峰期均包含红柳、5号、6号3个水源地,并形成了以水源地为重要支撑点、依托毗邻草场交叉传播的连续、非均匀疫源地分布特点;(3)水源地附近草场具有更高的黑腹胃蝇幼虫分布密度,但其在第一、第二峰期空间位置存在一定差异,至最近水源地平均距离分别为(1367±831)m、(1756±1297)m。荒漠草原水源地及其毗邻草场是普氏野马活动和聚集的主要场所,由此成为黑腹胃蝇发生的重要平台,承载着“黑腹胃蝇⁃牧草⁃马科动物”演绎关系。普氏野马既是马胃蝇寄生的受害者也是马胃蝇的传播者,其与水源地的紧密关系使之成为当地马胃蝇蛆病流行的重要参与者。黑腹胃蝇种群双峰发育增加了宿主感染机率,加重了当地马科动物感染程度,这也是该地区普氏野马连续重度感染黑腹胃蝇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黑腹胃蝇幼虫 普氏野马粪便 疫源地 水源地
下载PDF
普氏原羚集群的群体决策过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尤文远 石建斌 +3 位作者 路飞英 董世魁 李晓文 张子慧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99,共7页
动物集群的群体行为决策是营集群生活的动物调节其群体活动、而获得集群生活收益的重要手段。受动物自身行为和需求的影响,动物集群的群体决策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过程。本研究以青海湖湖东地区的普氏原羚种群为对象,于2010年3月至2... 动物集群的群体行为决策是营集群生活的动物调节其群体活动、而获得集群生活收益的重要手段。受动物自身行为和需求的影响,动物集群的群体决策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过程。本研究以青海湖湖东地区的普氏原羚种群为对象,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对普氏原羚集群的群体决策过程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对所得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普氏原羚集群的群体决策类型为不完全民主型,需要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共同参与群体决策过程才能达成群体决策,而参与群体决策的个体比例随群体规模的增加而降低;2.参与决策的个体因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且在决策过程所需时间上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导致普氏原羚产生同性聚群现象的原因之一。这是在野外直接对大型有蹄类动物集群的群体决策过程进行的为数不多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野外研究来探究不同类型动物群体决策过程及其与同性聚群产生机理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行为决策 普氏原羚 不完全民主型 同性聚群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ter precipitation and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horse stomach fly community in arid desert steppe, Northwest China (2007–2019) 被引量:4
16
作者 Heqing HUANG Ke ZHANG +5 位作者 Boru ZHANG Shanhui LIU Hongjun CHU Yingjie QI Dong ZHANG Kai LI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Gasterophilus spp.have been found to be widespread in reintroduced Przewalski’s horses in the Kalamaili Nature Reserve(Northwest China).However,data on the annual variation in Gasterophilus infections are lacking.To ... Gasterophilus spp.have been found to be widespread in reintroduced Przewalski’s horses in the Kalamaili Nature Reserve(Northwest China).However,data on the annual variation in Gasterophilus infections are lacking.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and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annual variation in Gasterophilus infections,we treated 110 Przewalski’s horses with ivermectin and collected Gasterophilus larvae from fecal samples each winter from 2007 to 2019.All 110 Przewalski’s horses studied were found to be infected by Gasterophilus spp.,and a total of 141379 larvae were collected.Six species of Gasterophilus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following prevalence:G.pecorum(100%),G.nasalis(96.36%),G.nigricornis(94.55%),G.haemorrhoidalis(56.36%),G.intestinalis(59.09%),and G.inermis(3.64%).The mean infection intensity of Gasterophilus spp.larvae in Przewalski’s horses was 1285±653.G.pecorum(92.96%±6.71%)was the most abundant species.The intensity of Gasterophilus spp.(r=–0.561,P<0.046)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winter precipitation.Our findings confirmed that,in the Kalamaili Nature Reserve,gasterophilosis is a severe parasitic disease in Przewalski’s horses.Winter precipit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can indirectly affect the intensity and composition of Gasterophilus spp.in Przewalski’s horses at the end of the year.Therefore,the water-related ecological regul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help reduce the parasite infection of Przewalski’s hor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ual infection arid desert steppe Gasterophilus przewalskis horses winter precipitation
原文传递
冬季圈养和放归普氏野马成年雄性应激状态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婷婷 胡德夫 +3 位作者 于小杰 曹杰 李凯 张峰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37,共4页
于2006年冬季采用非损伤性的粪样激素R IA法,测定了新疆圈养和放归成年雄性普氏野马的糖皮质激素代谢产物含量,获得了各组成年雄性野马的生理应激状态。结果表明:野马各组间糖皮质激素代谢产物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放归雄马与头马组... 于2006年冬季采用非损伤性的粪样激素R IA法,测定了新疆圈养和放归成年雄性普氏野马的糖皮质激素代谢产物含量,获得了各组成年雄性野马的生理应激状态。结果表明:野马各组间糖皮质激素代谢产物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放归雄马与头马组间(T=7.193,P=0.000)、放归头马和圈舍头马组间(T=7.496,P=0.000)、圈舍雄马和放归雄马组间(T=8.06,P=0.000)激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圈舍头马与雄马组间激素含量差异显著(T=2.976,P=0.019)。各组间野马生理应激水平表现为:圈养雄马>圈养头马>野外头马>野外雄马。同时,初步分析了圈养和放归条件下普氏野马成年雄性的可能应激源,并由此从生理应激角度探讨了圈养和放归野马的科学管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粪便 糖皮质激素 代谢产物 圈养 放归 应激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