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掳回归群体的信仰告白与身份认知——解读《诗篇》136篇
1
作者 莫铮宜 《基督宗教研究》 2021年第2期38-53,共16页
本文从成诗背景、诗体结构和神学主旨三方面对《诗篇》136篇作一解读。研究表明,该诗歌形成于后流放时期,是以色列回归群体通过对民族历史的回顾并结合当时的处境而作的信仰告白和身份表述;全诗结构上呈亚典型对称,内容上呈Z型渐进,首... 本文从成诗背景、诗体结构和神学主旨三方面对《诗篇》136篇作一解读。研究表明,该诗歌形成于后流放时期,是以色列回归群体通过对民族历史的回顾并结合当时的处境而作的信仰告白和身份表述;全诗结构上呈亚典型对称,内容上呈Z型渐进,首尾呼应,折射出希伯来诗歌的对称之美;诗歌清晰地表达出后流放时期以色列民族的独一神普世信仰,也表明他们所理解的耶和华是一位在自然界和历史中不断行动着的上帝,从而反映出其慈爱的属性。正是由于上帝慈爱的维系,大卫之约和以色列人选民的身依然有效,由此流放与回归的经历成为了之前历史传统的延续。全诗反映出以色列群体在后流放时期对上帝观、神人关系和自身身份的理解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篇》136 后流放背景 诗体结构 独一神信仰 慈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