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疏花毛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35
1
作者
牛雪梅
黎胜红
纳智
梅双喜
赵勤实
孙汉董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0-303,共4页
文摘
目的 研究疏花毛萼香茶菜 Isodon eriocalyx var. laxiflor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疏花毛萼香茶菜叶经70 %丙酮提取 ,采用硅胶或 MCI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波谱分析 (包括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及质谱 )或直接与标准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疏花毛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 1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布卢姆醇 A( ) ,2 -醛基 - 5 -羟甲基呋喃 ( ) ,3,4-二羟基苯酰乙醇 ( ) ,咖啡酸 ( ) ,咖啡酸乙烯酯 ( ) ,对 -羟基苯甲酸 ( ) ,间 -羟基苯甲酸 ( ) ,对 -甲基苯甲酸 ( ) ;3,4-二甲氧基苯酚 ( ) ,迷迭香酸 ( ) ,迷迭香酸甲酯 ( ) ,滨蓟素 ( ) ,8-羟基滨蓟素 ( ) ,乌苏酸 ( )和 2α-羟基乌苏酸 ( )。结论 化合物 ~ , , 和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疏花毛萼香茶菜
化学成分
研究
布卢姆醇A
Keywords
the leaves of Isodon eriocalyx (Dunn) Hara var. laxiflora C. Y. Wu et H. W. Li
chemical constituents
blumenol A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金铁锁体外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2
作者
曹磊
钱子刚
黄衡宇
陆莲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材优良种苗繁育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609
31260077)
文摘
目的:建立金铁锁体外高效再生体系。方法:以无菌实生苗带叶茎尖、带芽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在单因素预实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及完全组合实验研究不同外植体和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芽丛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3种外植体中,带芽茎段为间接器官发生最佳材料,其在MS+6-BA 1.0 mg/L+NAA 0.1 mg/L+KT 1.0 mg/L中得愈率和芽丛分化率均为100%,30 d后不定芽分化系数达16.65,增殖系数达35.78;带叶茎尖则为直接器官发生最佳材料,其在MS+6-BA 0.1 mg/L+NAA 1.5 mg/L+KT 0.05 mg/L中培养30 d后,以"微扦插"形式进行生长,增殖系数亦可达15.45。试管苗生根则在1/2MS+6-BA0.05 mg/L+NAA 2.0 mg/L中进行,45 d后可获得生长健壮的再生植株,生根率97.50%;再生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结论:完善了金铁锁体外快繁条件,建立了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
关键词
金铁锁
带芽茎段
正交实验
愈伤组织
繁殖系数
Keywords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Stem with buds
Orthogonal test
Callus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R282.2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金铁锁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戴住波
朱常成
钱子刚
普春霞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70-1074,共5页
基金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04PY01-18)
文摘
目的研究中国西南特有濒危药用植物金铁锁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具有代表性的7个金铁锁居群,共137个个体进行分析。结果在金铁锁的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Shan-non’s信息指数(I)、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0.2434±0.1791、0.3735±0.2485、82.30%;在其居群水平上分别为0.0918±0.1610、0.1402±0.2362、30.48%。居群间Nei遗传分化指数(Gst):0.6244;Shannon’s多样性基因遗传分化系数(Ist):0.6246。聚类表明:地理距离相对远的丽江居群与个旧居群遗传距离最近;昆明居群与其他居群遗传距离较远。统计获得9条可区分各地方居群的特征指纹带。结论金铁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丰富,而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居群间遗传分化显著;各居群间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相关性;其种内特征带与各居群特征带结合,可以为AFLP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其种质资源的鉴定、遗传育种提供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金铁锁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AFLP
Keywords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germplasm resources
genet ic diversi-ty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分类号
R282.7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金铁锁鲨烯环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国栋
韩丽君
刘小莉
杨耀文
钱子刚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0-221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609
81560613)
+1 种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FD035
2015FB205(-015)]
文摘
目的:从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中克隆三萜皂苷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E)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方法:在转录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RTPCR方法获得金铁锁SE基因的两个克隆的全长c DNA序列及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Real-time PCR实验,测定SE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得到2条SE c DNA,SE-1全长1 642 bp,开放阅读框1 578 bp,编码525个氨基酸;SE-2全长1 552 bp,开放阅读框1 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构建了p EASY-E1-SE-1及p EASY-E1-SE-2重组质粒,获得稳定的原核表达体系,SDS-PAGE结果表明所表达的蛋白与预测的蛋白大小一致。Real-time PCR结果表明SE-1、SE-2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均高于茎和叶。结论:从金铁锁中成功克隆了SE基因,可为进一步研究金铁锁中三萜皂苷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关建酶表达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
金铁锁
鲨烯环氧酶
克隆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Keywords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Squalene epoxidase
Cloning
Gene expression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分类号
R978
[医药卫生—药品]
题名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幼衡
程怡
吴顺华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审查四部四室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7-409,共3页
文摘
从显脉香茶菜茎叶中分得一新二萜化合物,命名为 rabdonervosin B,根据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其结构 1α,15β-二羟基-6β-甲氧基-6,7-B-断裂-对映-贝壳杉-16烯-6,20-环氧-7,20-δ-内酯。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二萜
化学成分
Keywords
Rabdosia nervosa (Hemsl. ) C. Y. Wu. et H. W. Li diterpene rabdonervosin A rabdonervosin B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石荠苧精油的GC-MS分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吴翠萍
吴国欣
陈密玉
林燕妮
黄鹭强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30,共5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0210009)
文摘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荠苧〔M osla scabra(Thunb.)C.Y.W u etH.W.L i〕精油,得油率为1.2%。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该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检测到125个峰,共鉴定出其中67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5.25%。其中,(R)侧柏酮(26.11%)、(M)侧柏酮(13.66%)、石竹烯(8.89%)、桉叶油素(7.99%)、(R)-α-石竹烯(6.45%)、芹菜脑(5.43%)和β-荜澄茄油烯(4.51%)为主要成分。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精油对7种供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Roenbach)、普通变形杆菌(Proteas vulgarisHauser)、甘薯青枯假单胞菌(Ralstonia soanacearumE.F.Sm ith)、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astellan i et Chalm er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 ilusM eyer et Gotthe il)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为2%,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ohn)和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Schroeter)的M IC为1%。
关键词
石荠芋
精油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MIC)
Keywords
Mosla scabra (Thunb.) C. Y. Wu et H. W. Li
essential oil
chemical compon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
分类号
Q946.85
[生物学—植物学]
题名 泰山白花丹参干叶片高质量DNA的提取
被引量:31
7
作者
郝岗平
边高鹏
张媛英
机构
泰山医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
长治学院生化系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5-857,共3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05-234)
泰山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4年)
文摘
目的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泰山白花丹参干叶片中分离出适用于AFLP分析的高质量基因组DNA。方法比较了4种DNA提取方法,获得了一种以CTAB法为基础的分离高质量完整DNA的简便、快速方法。CTAB-freeBuffer清洗,4倍CTAB抽提和固体PVP和VC防止氧化。结果使用该方法从泰山白花丹参干叶片中分离的DNAA260/A280为1.86,由此法所得的DNA可直接用于AFLP分析。结论该技术可有效地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药用植物组织中分离出高质量DNA。
关键词
泰山白花丹参DNA提取
改良CTAB法
Keywords
Taishan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f. alba C. Y. Wu et H. W. Li
DNA isolation
modified CTAB met hod
分类号
R286.02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文摘
水蒸汽蒸馏法从显脉香茶菜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中检出36个组分,占全油的98.21%,鉴定出34个组分,其主要组分是石竹烯(16.55%)、3-己烯-1-醇(11.49%)、3-辛烯-3-醇(7.89%)、α-萜品醇(7.18%)、α-里哪醇(6.13%)等。对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做了抗菌实验,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福氏志贺菌(51065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5株)有显著的抑制和灭活作用。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籽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菌活性
Keywords
Rabdosia nervosa(Hemsl.)C. Y. Wu et H. W. Li
seed
essential oi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 ry
antimicrobial activity
分类号
Q946.85
[生物学—植物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白花丹参水提物促进小鼠学习记忆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浩
高允生
张庆乐
徐晓燕
陈伟
朱玉云
机构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173-175,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给予白花丹参水提物,连续1周,利用Y型迷宫,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正常小鼠及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白花丹参水提物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的学习能力,对由东莨菪碱所致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亚硝酸钠所致的小鼠记忆巩固不良和三氯化铝所致急性衰老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白花丹参水提物可促进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对于防治老年痴呆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水提物
学习记忆
痴呆
老年
Keywords
Salvia mihiorrhiza Bge. F. alba. C. Y. wu. et H · W · Li
Aqueous extract
Learning and memory
Dementia, senile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65
[医药卫生—药理学]
题名 白花丹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糖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大伟
夏青
夏作理
机构
泰山医学院微循环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药学部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4-795,共2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计划资助项目(鲁中医发[2003]29号)
文摘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水提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2月后,诱导出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白花丹参水提物10,20,40 g/kg bw3个剂量组。观察白花丹参水提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白花丹参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TC,TG,GLU均明显降低(P<0.05-0.01),中剂量组、阳性对照组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是研究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理想动物模型,白花丹参水提物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糖情况。
关键词
白花丹参水提物
高脂血症
大鼠
血糖
血脂
Keywords
Salvia miltiorrhiza Btmge var. alha C. Y. wu et H. W. Li,mss
Aqueous extract hyperlipemia
Rat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白花丹参叶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大伟
张玲
赵晓民
王欣农
夏青
夏作理
机构
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所脑微循环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药学部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32-2633,共2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计划项目〔No[2003]29
No132〕
文摘
目的研究白花丹参叶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诱导后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给药治疗后测定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含量。结果白花丹参叶制剂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同时大鼠体重稳定增加。模型组大鼠脑内SOD活性显著降低,MDA,NO含量明显升高;白花丹参叶水提物治疗后大鼠脑内SOD活性明显增高,MDA,NO含量显著下降。结论白花丹参叶水提物能增加糖尿病大鼠脑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调节NO生成,减轻过氧化损伤起到脑保护作用。
关键词
白花丹参
水提物
糖尿病
Keywords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var. alha C. Y. Wu et H. W. Li. , mss.
Aqueous extract
Diabet es mellitus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拟缺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继成
杨丽嘉
苏金玲
付春景
李墩轩
机构
郑州大学药学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医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40-1143,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31180120)
文摘
目的研究拟缺香茶菜Rabdosia excis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谱学分析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拟缺香茶菜分离鉴定2个化合物,化合物Ⅰ命名为拟缺香茶菜甲素(excisoidesinA);化合物Ⅱ鉴定为齐墩果酸。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发现的新二萜成分。
关键词
拟缺香茶菜
拟缺香茶菜甲素
齐墩果酸
Keywords
Rabdosia e:rcisoides (Sun ex C. H. Hu) C. Y. Wu et H. W. Li
excisoidesin A
oleanolic acid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幼衡
程怡
叶会呈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教研室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45-646,共2页
文摘
在继续对显脉香茶菜 Rabdosia nervosa (Hemsl) C.Y.Wu et H.W.L i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 ,又分得一种新的对映 -贝壳杉烷型二萜 ,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 ,确定其结构为 1α,15 β-二羟基 - 6 β-乙氧基 - 6 ,7- B-断裂 -对映 -贝壳杉 - 16 -烯 - 6 ,2 0 -环氧 - 7,2 0 -内酯 ,命名为显脉香茶菜丙素 (rabdonervosin C)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
Keywords
Rabdosia nervosa (Hemsl ) C Y Wu et H W Li diterpene rabdonervosin A rabdonervosin B rabdonervosin C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化感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洁
王晓
刘建华
刘伟
李佳
代雨露
机构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山东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30-3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749)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1GSF11908
+1 种基金
2012GGA12024)
山东省科学院科技发展计划(科基合字(2011)第3号)
文摘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0、0.1、0.5、1.0、5.0 g/L)的1年生、2年生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即低浓度时促进种子萌发,随浓度增加化感抑制作用增强,浓度为5 g/L时抑制作用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率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根长表现出相似的影响趋势,高浓度时对幼苗鲜重的抑制作用较为强烈。白花丹参根及根茎水浸液对黄芩幼苗苗高和鲜重的化感指数绝对值小于丹参。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且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潜力小于丹参。该研究比较了丹参和白花丹参对黄芩的化感效应,可为优化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白花丹参
丹参
黄芩
化感效应
Keywords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f. alba C. Y. Wu et H. W. Li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
allelopathic effect
分类号
R931.2
[医药卫生—生药学]
题名 白花丹参根的酚酸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愉
朱海林
孙隆儒
机构
山东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4-85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031)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4GSF119026)
文摘
目的:研究白花丹参的酚酸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C18反相硅胶柱层析等色谱方法对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1D-NMR和2D-NMR、MS等波谱学方法,与文献数据分析比较,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花丹参水提取物分离得到10个酚酸类成分,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E)-3,4'-二羟基茋(2)、丹酚酸B(3)、阿魏酸(4)、咖啡酸(5)、原儿茶酸(6)、原紫草酸单甲酯(7)、紫草酸单甲酯(8)、紫草酸二甲酯(9)、2,3-O-二-异阿魏酰基酒石酸(10)。结论:其中,化合物2、10为首次从鼠尾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7~10均为首次从白花丹参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白花丹参
酚酸
结构鉴定
Keywords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var. alba C. Y. Wu et H. W. Li,mss.
Phenolic acids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题名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馨香木兰的种群结构及动态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加汉
司马永康
徐涛
猫玉白
余鸿
机构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实验室
云南省文山州林木种苗工作站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昆明生物资源与多样性研究中心
云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35-40,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60154
31060096)
+1 种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FZ008)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项目(2012HB025)
文摘
为了更好地掌握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馨香木兰的种群结构及动态情况,通过对云南省西畴县馨香木兰群落24个样方的调查,分析了馨香木兰的高度结构、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生存曲线。结果表明,馨香木兰高度结构完整,种群个体高度发育是连续的,在群落中属连续型种群;其相对年龄结构不完整,呈现明显的菱形,幼苗缺乏;其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集群分布,但到IV级立木阶段就已变成随机分布;其成长可分为幼苗、幼树、成树和老树等4个时期,幼树和成树时期死亡率最低,老树时期死亡率最高;其种群生存曲线接近于Deevey I型,种群正处于衰退状态。
关键词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馨香木兰
种群结构动态
生命表
生存曲线
Keywords
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Lirianthe odoratissma (Y. W. Law et R. Z. Zhou)N. H. Xia et C. Y. Wu
population structure dynamics
life table
survivorship curve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题名 苗药金铁锁的薄层色谱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园
周欣
赵超
龚小见
陈华国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研究中心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基金
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黔科合农字[2006]5007号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8]2149号
贵州省中小企业局平台建设项目黔中小发[2008]76号
文摘
目的:建立苗药金铁锁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金铁锁药材经不同溶剂提取后,以氯仿:甲醇=10∶1(体积比)为展开系统,对金铁锁药材中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和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作定性鉴别。结果:采用此法检测,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金铁锁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关键词
金铁锁
薄层色谱法
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
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
Keywords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TLC
α-spinasteryl-3-O-β-D-glucoside
α-spinasteryl-3-O-β-D-glucoside-6'-palmitate
分类号
R282.2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金铁锁PtCYP450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国栋
韩丽君
刘小莉
杨耀文
钱子刚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6期758-761,77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609
81560613)
+2 种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FD035
2015FB205(-015)]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
文摘
目的:从金铁锁Psammosilenetunicoides W.C.Wu et C.Y.Wu中克隆细胞色素PtCYP450酶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方法:根据已获得的金铁锁转录组数据,设计PtCYP450基因全长扩增引物,利用RT-PCR方法获得金铁锁PtCYP450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TA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构建金铁锁PtCYP450-03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CYP450,转入BL21(DE3)Chemically Competent Cell中,在Art Media^(TM)Protein Expression培养基中进行蛋白表达。结果:获得全长1612 bp的金铁锁CYP450 c DNA,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560 bp,编码519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tCYP450基因属于CYP710家族成员。构建了p EASY-E1-CYP450重组质粒,获得稳定的原核表达体系,SDS-PAGE结果表明所表达的蛋白与预测的蛋白大小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金铁锁PtCYP450基因,构建了稳定的pEASY-E1-CYP450原核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金铁锁中三萜皂苷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关键酶表达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
金铁锁
PtCYP450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序列分析
Keywords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PtCYP450
gene cloning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equence analysis
分类号
R184.3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题名 金铁锁寡糖的分离纯化和初步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晓燕
王强
王顺春
魏香兰
王峥涛
施松善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9期71-72,共2页
基金
中药标准化教育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开放课题基金(ZK-0902)
文摘
目的研究金铁锁中寡糖的成分及其结构。方法金铁锁药材采用水提醇沉法经三氯乙酸去蛋白,得到金铁锁粗糖(PTP);PTP依次经DEAE Sepharose F.F.、Sephacryl S-300和Sephadex G25柱层析,最终得到PTP1-1-1;对PTP1-1-1分别用HPLC、GC-MS、甲基化和高碘酸氧化分析进行相关结构研究。结果 HPLC检查PTP1-1-1为单一寡糖;GC-MS糖组成分析和HPLC分子量测定结果推测PTP1-1-1是由1个葡萄糖和6个半乳糖组成的寡糖;甲基化分析、高碘酸氧化分析显示该糖链的连接方式为1,4和1,6连接。结论金铁锁寡糖PTP1-1-1的分离纯化和结构研究丰富了该植物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
金铁锁
寡糖
分离纯化
结构
Keywords
Oligosaceharides
Psamtru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purification
structure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题名 野生和栽培金铁锁的鉴定研究
20
作者
王世云
王世清
胡硕慧
机构
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3期59-60,共2页
文摘
目的对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C.Wu et C.Y.Wu根的野生和栽培品种进行比较研究并评价药材质量,为建立贵州省栽培金铁锁的GAP药材标准、完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观察金铁锁药材的性状及金铁锁根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金铁锁野生和栽培品种的外观颜色、药材大小、导管的大小与排列稍有差别。结论野生品种药材质量较好,栽培品种的栽培年限应延长。
关键词
金铁锁
性状
显微鉴定
Keywords
psammosilene tunicoides W, C, Wu et C, Y. Wu
property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