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背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伍亮 赵秋平 +4 位作者 吴颖 陈圆圆 李静 张昊滨 张志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比较幼体、亚成体和成体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方法取不同年龄组花背蟾蜍的食管、贲门、胃底、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等部位,用Grimelius银染法结合微波技术... 目的比较幼体、亚成体和成体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分布密度的增龄变化。方法取不同年龄组花背蟾蜍的食管、贲门、胃底、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等部位,用Grimelius银染法结合微波技术对各段的嗜银细胞进行染色。结果消化道嗜银细胞分为闭合型和开放型细胞两种类型,从食管至直肠的形态学特征无明显的增龄变化。幼蟾食管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贲门和空肠;亚成体蟾和成蟾都在食管最高,直肠最低,但无显著的部位差异。成蟾和亚成体蟾贲门、胃底和空肠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都显著高于幼蟾,成蟾回肠与亚成体蟾接近,但高于幼蟾,食管、幽门和直肠未见年龄差异。结论花背蟾蜍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不随年龄而改变,但分布密度在贲门、胃底、空肠和回肠等部位表现出明显的增龄变化,这可能与食物的机械消化作用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随年龄而逐渐加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背蟾蜍 消化道 嗜银细胞 形态学 分布密度 年龄
下载PDF
变态前后花背蟾蜍蝌蚪消化器官大小及各型白细胞百分比的适应性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连丽燕 高慧清 +3 位作者 孙嘉珞 孙思琪 张琼文 张志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4-1210,共7页
以戈斯纳(Gosner,1960)分期表为标准,测定了28、38、42、44、45和46期野生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身体和消化器官的大小,并通过断尾或心脏穿刺采血技术,测定了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及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的比值)的... 以戈斯纳(Gosner,1960)分期表为标准,测定了28、38、42、44、45和46期野生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身体和消化器官的大小,并通过断尾或心脏穿刺采血技术,测定了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及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的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体重、体全长及尾长随发育阶段先升后降,而重长比和体长则一直增加;小肠长度和湿重均在38期最高,后者显著高于42期;肝湿重从28期至45期逐渐增加,但46期时下降;嗜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45期显著高于38期,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44期显著高于42和45期;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及N/L的比值均不随发育阶段而变化。这些结果提示,花背蟾蜍蝌蚪能量获取器官和能量贮存器官的大小分别在变态高峰期和登陆前达到最大值,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变化有助于蝌蚪从水生过渡到陆地生活、完成变态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背蟾蜍 蝌蚪 淋巴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消化器官大小
原文传递
变态期花背蟾蜍蝌蚪对植物血凝素的反应模式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慧清 张琼文 +3 位作者 孙思琪 连丽燕 王红 张志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42-2548,共7页
以戈斯纳(Gosner 1960)分期表为标准,以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蝌蚪为研究对象,在46期蝌蚪小腿部位注射20μL不同浓度(1、2.5和5 mg·mL^(-1))的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PHA-P)溶液,对侧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以戈斯纳(Gosner 1960)分期表为标准,以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蝌蚪为研究对象,在46期蝌蚪小腿部位注射20μL不同浓度(1、2.5和5 mg·mL^(-1))的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PHA-P)溶液,对侧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测定了注射前(0 h)及注射后3、6、9和12 h被注射部位组织厚度的变化情况,确定了蝌蚪对PHA-P反应的最适浓度;在最适浓度条件下,比较了37、42、44和46期蝌蚪对PHA-P的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结果表明:46期蝌蚪对3种不同浓度的PHA-P溶液的反应无显著性差异,但反应峰值有先后,2.5 mg·mL^(-1)为最适注射浓度;42期蝌蚪在注射后3 h达反应峰值,而37、44和46期分别在注射后3~6、3~9及3~12 h出现反应峰值;37期蝌蚪对PHA-P的反应峰值高于46期,但与42和44期的蝌蚪无显著性差异;花背蟾蜍蝌蚪对PHA-P的反应模式随不同发育阶段而变化,42期为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的单峰值,其他水生阶段反应峰值有后延现象,且在登陆后反应峰值强度下降、持续时间延长,这可能与陆地多变的环境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背蟾蜍 免疫生态学 植物血凝素 蝌蚪 发育
原文传递
花背蟾蜍消化道SS免疫反应细胞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伍亮 赵秋平 +3 位作者 吴颖 陈圆圆 李静 张志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49-151,185,共4页
为了解S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SS immune reactive positive cell, SS-IR细胞)的增龄变化,试验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不同年龄组幼体、亚成体和成体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SS-IR细胞的形态和分布... 为了解S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SS immune reactive positive cell, SS-IR细胞)的增龄变化,试验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不同年龄组幼体、亚成体和成体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SS-IR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密度。结果表明:SS-IR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不随消化道部位和年龄而改变,但分布密度在不同年龄和部位间差异明显。亚成体蟾贲门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幽门和回肠(P<0.05);幼蟾SS-IR细胞分布密度贲门最高、回肠最低,成蟾十二指肠和食管最高、幽门最低,但部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成蟾和亚成体蟾的SS-IR细胞分布密度十二指肠均显著高于幼蟾(P<0.05),其余部位均未见年龄差异。说明花背蟾蜍消化道SS-IR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无明显的增龄变化,各年龄组的分布模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背蟾蜍 消化道 生长抑素 形态 分布 年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