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粤东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象山港养殖群数量与质量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明云 赵明忠 林允闯 《现代渔业信息》 2001年第12期6-9,共4页
研究了闽——粤东族大黄鱼象山港养殖群数量与质量性状,结果认为:象山港养殖大黄鱼第Ⅱ背鳍软鳍条数、鳃耙数可数性状比自然大黄鱼在数目上减少。性状指标头长/眼径,尾柄长/尾柄高,体长/体高等5项可量性状在均值上减少。而体长/头长,头... 研究了闽——粤东族大黄鱼象山港养殖群数量与质量性状,结果认为:象山港养殖大黄鱼第Ⅱ背鳍软鳍条数、鳃耙数可数性状比自然大黄鱼在数目上减少。性状指标头长/眼径,尾柄长/尾柄高,体长/体高等5项可量性状在均值上减少。而体长/头长,头长/吻长两项可量性状指标在均值上呈上升趋势。象山港养殖大黄鱼的脂肪含量远比自然产大黄鱼高(6.4倍),而鱼体中的各氨基酸含量及总量前者比后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养殖群 数量 象山港
下载PDF
Dietary Leucine Requirement for Juvenile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1846) 被引量:4
2
作者 LI Yan AI Qinghui MAI Kangsen XU Wei CHENG Zhenyan HE Zhig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0年第4期371-375,共5页
Dietary leucine requirement for juvenile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 1846 (initial body weight 6.0 g±0.1 g) was determined using dose-response method.Six isonitogenous (crude protein 43%... Dietary leucine requirement for juvenile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 1846 (initial body weight 6.0 g±0.1 g) was determined using dose-response method.Six isonitogenous (crude protein 43%) and isoenergetic (19 kJ g-1) practical diets containing six levels of leucine (Diets 1-6) ranging from 1.23% to 4.80% (dry matter) were made at about 0.7% increment of leucine.Equal amino acid nitrogen was maintained by replacing leucine with glutamic acid.Triplicate groups of 60 individuals were fed to apparent satiation by hand twice daily (05:00 and 17:30).The water temperature was 26-32℃, salinity 26-30 and dissolved oxygen approximately 7 mg L-1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Final weight (FW)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initi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evel of dietary leucine but then decreased at further higher level of leucine.The highest FW was obtained in fish fed diet with 3.30% Leucine (Diet 4).FW of fish fed the diet with 4.80% Leucine (Diet 6)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fed Diet 4.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other dietary treatments.Feed efficiency (FE) and whole body composition were independent of dietary leucine contents (P>0.05).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eucine was essential for growth of juvenile large yellow croaker.On the basis of FW, the optimum dietary leucine requirement for juvenile large yellow croaker was estimated to be 2.92% of dry matter (6.79% of dietary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sciaena crocea LEUCINE REQUIREMENT DIETS
下载PDF
A Fast and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Assay for the Vibrio in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军 苏永全 鄢庆枇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1-96,共6页
A fast and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assay for the Vibrio alginolyticus and V. parahaemolyticus infecting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has been developed. The specific antisera for the two strains of vibrio were prepa... A fast and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assay for the Vibrio alginolyticus and V. parahaemolyticus infecting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has been developed. The specific antisera for the two strains of vibrio were prepared with New Zealand rabbit and the antiserum and cross-reactive efficacy was tested by coagulation in tube. It showed that the goat anti-rabbit IgG had been labeled by fluorescence isothiocyanate (FIT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sitive reactions were 100% for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with typical symptom of vibrio infection, while the positive reaction to the pathogen in healthy yellow croakers reached 40%, but seemed negative for aquaculture wate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fast and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assay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test the vibrio pathogen in diseased yellow croaker but also in infected animals with no sympt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sciaena crocea Vibrio alginolyticus V. Parahaemolyticus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下载PDF
Temperature Tolerance of Large Yellow Croaker,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Associated with Summer Season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全震 曾江宁 +2 位作者 廖一波 高爱根 杨和福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5年第1期54-62,共9页
L ethal temperature tolerance was determined for about 8 cm, age 0 Pseudosciaena crocea using both slow heating and rapid transfer protocol. The acclimatization temperature was 28 ℃ with summer season, lethal tempera... L ethal temperature tolerance was determined for about 8 cm, age 0 Pseudosciaena crocea using both slow heating and rapid transfer protocol. The acclimatization temperature was 28 ℃ with summer season, lethal temperature ( LT50 value ) of slow heating protocol ( CTMax ) was 35.0 ℃,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incipient lethal temperatures of rapid transfer protocol were 34.2 ℃ and 17.5 ℃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yellow croa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Temperature tolerance Critical thermal maximum Thermally heated cooling water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源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飞 苏永全 +3 位作者 王军 覃映雪 马英 鄢庆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2-1208,共7页
于2010年从宁德患病大黄鱼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NPL1006,经鉴定该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大黄鱼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7.96×103CFU/g体重。药敏性实验结果显示NPL1006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和诺氟沙星等9... 于2010年从宁德患病大黄鱼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NPL1006,经鉴定该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大黄鱼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7.96×103CFU/g体重。药敏性实验结果显示NPL1006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和诺氟沙星等9种药物高度敏感。采用纸片法检测得到NPL1006的胞外产物具有蛋白酶、明胶酶和淀粉酶活性。胞外产物感染斑马鱼研究结果显示其LD50为1.20mg蛋白/kg体重。以上结果表明大黄鱼源美人鱼发光杆菌NPL1006胞外产物含有多种毒力因子,与该菌对大黄鱼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美人鱼发光杆菌 胞外产物 致病性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被引量:27
6
作者 黎中宝 方秀 +5 位作者 陈锦 常建波 雷光高 张桂玲 赵斌丽 王展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6-450,共5页
采用AFLP技术方法,对福建二个野生及二个养殖大黄鱼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实验采用7对引物组合,在四个群体的12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7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220个,多态位点比例为46.61%。结果表明,大黄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降低... 采用AFLP技术方法,对福建二个野生及二个养殖大黄鱼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实验采用7对引物组合,在四个群体的120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7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220个,多态位点比例为46.61%。结果表明,大黄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降低:宁德野生群体和湄州野生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2.42%和45.14%,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046和0.1245,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659和0.194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4153和1.4428;宁德养殖群体和连江养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0.83%和40.53%,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027和0.1039,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615和0.163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3919和1.3856。四个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359—0.1465,平均为0.079,群体间基因流为1.0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AFLP 养殖群体 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忠琴 张坤 +2 位作者 林茂 赖晓健 江兴龙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7,共9页
本研究从自然发病的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肝脏处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9L2,经形态学观察和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显示该菌为发酵型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动力,氧化酶阳性,水解赖氨酸及色氨酸等。利用Biolog细菌鉴定方法进行种属鉴定,... 本研究从自然发病的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肝脏处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9L2,经形态学观察和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显示该菌为发酵型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动力,氧化酶阳性,水解赖氨酸及色氨酸等。利用Biolog细菌鉴定方法进行种属鉴定,确定9L2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相似性达100%。同时对其16S rD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气单胞菌属的菌株亲缘关系最近,与维氏气单胞菌(登录号为LMG13695)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79%。经人工腹腔注射感染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试验结果表明,9L2对罗非鱼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为1.08×10~3CFU/g。2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诺氟沙星、新生霉素、呋喃妥因、头孢曲松等1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洛美沙星、卡那霉素等5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利福平、青霉素等6种药物产生耐药性。20种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其中11种对致病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浓度范围为0.11—7.2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维氏气单胞菌 药敏实验 病原菌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粘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表皮粘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强 鄢庆枇 +3 位作者 邹文政 马甡 庄峙厦 王小如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1-366,共6页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粘附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能很好地粘附于大黄鱼表皮粘液,其粘附量在菌浓度不超过6.52×108cfu/ml情况下随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粘附量在25℃下孵育1...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粘附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能很好地粘附于大黄鱼表皮粘液,其粘附量在菌浓度不超过6.52×108cfu/ml情况下随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粘附量在25℃下孵育180min趋于饱和,在180min以内与孵育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粘附作用在温度25—30℃、pH值偏酸、盐度35条件下较强;在无Na+(盐度为0)时,无粘附作用;Ca2+能显著加强溶藻弧菌的粘附作用,而Mg2+作用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对大黄鱼表皮粘液有较强的粘附作用,其粘附作用受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粘附作用 大黄鱼 表皮粘液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精子冷冻前后的活力及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程顺 闫家强 +3 位作者 竺俊全 姜建湖 吴雄飞 史会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大黄鱼精子,并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精子的超微结构损伤。结果表明,大黄鱼冻精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及寿命与鲜精相比无显著差异。鲜精中28.5%的精子形态结构异常,冻精中37%的精子形态结构异常。形态结构正... 采用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大黄鱼精子,并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精子的超微结构损伤。结果表明,大黄鱼冻精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及寿命与鲜精相比无显著差异。鲜精中28.5%的精子形态结构异常,冻精中37%的精子形态结构异常。形态结构正常的精子表现为质膜与核膜结构完整、无膨胀现象,袖套、轴丝及中心粒结构正常,线粒体形态完整、嵴较发达;形态结构异常的精子表现为质膜破裂、脱落,质膜膨胀,核膜破裂、脱落,核局部受损伤,线粒体膨胀、嵴退化或消失,线粒体移位或脱落。结果显示,以Cortland溶液为稀释液,10%DMSO为抗冻剂,对大黄鱼精子具有较好的抗冻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精子 超低温冻存 活力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突降盐度胁迫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血清生理生化及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涛 苗亮 +4 位作者 李明云 胡谋 陈炯 史雨红 陆新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1-426,共6页
采用海水盐度由25突降至21、17和13胁迫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方法,研究了48h内血清生理生化和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三个盐度突降组的血清Na+、Ca2+离子浓度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血清K+浓... 采用海水盐度由25突降至21、17和13胁迫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方法,研究了48h内血清生理生化和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三个盐度突降组的血清Na+、Ca2+离子浓度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血清K+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升高幅度与盐度突降幅度呈正相关,最大值达14.03mmol/L(盐度13组,48h);血清Cl浓度在盐度21组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17和13组则在48h时显著降低(P<0.05);三个盐度突降组的血清酶ALT、AST、LDH、CK-MB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变化幅度均与盐度突降幅度呈正相关;三个盐度突降组的鳃丝Na+/K+-ATP酶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除盐度21组在12h时高于对照组外,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降低幅度与盐度突降幅度呈正相关;到实验15天时,死亡率随盐度突降幅度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盐度 血清离子 血清酶 鳃丝 Na+/K+-ATP酶活性
下载PDF
闽粤群和岱衢群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及其杂交子代遗传差异的SSR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黄振远 苏永全 +1 位作者 张建设 吴常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2-596,共5页
采用SSR方法进行了闽粤群(MY)和岱衢群(DQ)及其正交和反交大黄鱼的遗传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DQ群高于MY群,分别为2.14、2.04;反交群高于正交群分别为2.13、2.03;杂交群体中为2.24与其亲体群的相似(2.22)。亲体... 采用SSR方法进行了闽粤群(MY)和岱衢群(DQ)及其正交和反交大黄鱼的遗传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DQ群高于MY群,分别为2.14、2.04;反交群高于正交群分别为2.13、2.03;杂交群体中为2.24与其亲体群的相似(2.22)。亲体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值为0.020,低于杂交后代的0.026。AMOVA显示,亲体群和后代群基因差异均很低,且亲体群基因分化度低于和杂交后代群,Fst值分别为0.011、0.032。Nei遗传距离显示子代间遗传距离大与亲代代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39、0.22。UPGMA聚类将其分为3组,其中DQ群与MY群遗传距离最近。可以认为养殖的DQ群与MY群大黄鱼间遗传背景差异较低,其中DQ族遗传背景较好,杂交后代群的基因多样性和基因差异性稍有提高,其中反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基因多样性 微卫星 反交
下载PDF
同源和异源精子诱导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雌核发育的胚胎发育比较及子代SSR遗传标记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苗亮 王天柱 +4 位作者 李明云 汤先念 王曙 安钦 徐万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9-424,共6页
以紫外灭活的同源(大黄鱼)精子和未灭活的异源((鱼免)鱼)精子为激活源,采用冷休克处理的方法诱导了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进行胚胎发育和SSR标记分析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异源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于同源组,但存活率低于同源组;两组中... 以紫外灭活的同源(大黄鱼)精子和未灭活的异源((鱼免)鱼)精子为激活源,采用冷休克处理的方法诱导了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进行胚胎发育和SSR标记分析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异源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于同源组,但存活率低于同源组;两组中经冷休克处理未能恢复倍性的胚胎发育畸形而陆续死亡,恢复倍性的胚胎在发育程序上均与普通大黄鱼相同,但各阶段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滞后;SSR分析显示同源组子代中有16.7%出现父本条带,异源组子代均未出现父本条带。以灭活的同源(大黄鱼)精子和未经灭活的异源((鱼免)鱼)精子诱导大黄鱼雌核发育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鱿鱼 雌核发育 胚胎发育 SSR标记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消化道不同部位两种消化酶的活力分布及其受温度、pH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朱爱意 褚学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1-567,共7页
采用改变离体条件下大黄鱼消化道不同器官消化酶的作用温度和pH的方法,对其不同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进行测定,研究两种消化酶活力的分布特征以及温度、pH对两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化道生理酸碱条件下蛋白酶活力... 采用改变离体条件下大黄鱼消化道不同器官消化酶的作用温度和pH的方法,对其不同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进行测定,研究两种消化酶活力的分布特征以及温度、pH对两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化道生理酸碱条件下蛋白酶活力胃>后肠>前肠>肝胰脏(P<0.01);淀粉酶活力肝胰脏、胃>后肠>前肠(P<0.01);在实验设定的条件范围内,胃、肝胰脏、前肠、后肠各部位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30℃、40℃、35℃,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25℃、30℃、35℃。随着温度由低向高变化,两种酶各部位活力均有从低向高然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2、6.0、7.0、8.0,淀粉酶各部位最适pH值分别为3.9、7.0、7.0、7.0。在设定的实验pH范围内,胃蛋白酶的活力随着pH值的升高而迅速降低,其余各部位酶均有随pH升高酶活力先升而后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蛋白酶 淀粉酶 温度 PH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内脏白点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胡娇 张飞 +6 位作者 徐晓津 苏永全 覃映雪 马英 张艺 韩坤煌 鄢庆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9-417,共9页
于2013年4月从宁德患内脏白点病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中分离得到两株优势菌NZBD9和NZBD11,这两株菌在16—19°C条件下回归感染能引起大黄鱼内脏白点病,而在7—10°C和24—27°C条件下同样的人工感染不能致病,从而... 于2013年4月从宁德患内脏白点病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中分离得到两株优势菌NZBD9和NZBD11,这两株菌在16—19°C条件下回归感染能引起大黄鱼内脏白点病,而在7—10°C和24—27°C条件下同样的人工感染不能致病,从而证实这两株菌为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菌。经16S rDNA基因的测序和时间飞行质谱微生物鉴定仪分析,NZBD9和NZBD11同为变形假单胞菌。药敏性实验结果显示NZBD9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和四环素等7种药物高度敏感。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病鱼的肝脏、脾脏、头肾等组织中均出现明显病症,如变性和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变形假单胞菌 内脏白点病 致病性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内脏白点病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丹枫 安树伟 +1 位作者 周素明 王国良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6,共6页
利用组织切片及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患内脏白点病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肝脏、脾脏和肾脏3种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探讨该病的致病机理。结果显示,大黄鱼的临床症状为体表无明显病症,脾、肾、肝等内脏有大量白色结节;组织病理显示... 利用组织切片及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患内脏白点病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肝脏、脾脏和肾脏3种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探讨该病的致病机理。结果显示,大黄鱼的临床症状为体表无明显病症,脾、肾、肝等内脏有大量白色结节;组织病理显示,肝、肾和脾是感染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出现组织变性坏死,空泡化严重,炎性细胞浸润;病变组织均出现病理性结节。超微病理显示,病鱼肝、肾、脾细胞超微结构受损严重,尤以线粒体和细胞核损伤明显。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消失,空泡化;细胞核核膜破裂,染色质浓缩边集;肾脏和脾脏均发现大量菌聚集成团的病原。研究表明,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组织细胞病理变化特征显示了病原菌的入侵和危害,造成鱼体生理代谢紊乱,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鱼体终因无法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内脏白点病 组织病理 超微病理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热激蛋白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祖兴 李明云 +1 位作者 陈炯 邬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1,共5页
应用trizol裂解法提取象山港网箱养殖大黄鱼肝脏总RNA,采用RTPCR获得大黄鱼cDNA;通过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转化到质粒并直接测序,得到1.7kb的目的基因;同时将此目的基因连接到表达质粒pSBET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 应用trizol裂解法提取象山港网箱养殖大黄鱼肝脏总RNA,采用RTPCR获得大黄鱼cDNA;通过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转化到质粒并直接测序,得到1.7kb的目的基因;同时将此目的基因连接到表达质粒pSBET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以及表达产物的分析。克隆基因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表明,HSP基因的蛋白分子量为60kDa左右,与阅读框的编码大小一致;表达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与HSP蛋白起较强的特异性反应。HSP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黄鱼与非洲爪蟾最为接近,从侧面印证了脊椎动物中两栖纲动物与鱼纲动物的亲源关系。通过大黄鱼HSP基因的提取和分析,可为以后制备出核酸探针、筛选和克隆出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构建基因文库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热激蛋白基因 原核表达 抗血清
下载PDF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与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精子超微结构的观察与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谋 苗亮 +4 位作者 李明云 张浩 王金华 王天柱 潘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观察了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无论在形态、大小还是超微结构上都十分相似。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均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精子头部形状近似... 应用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观察了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无论在形态、大小还是超微结构上都十分相似。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均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精子头部形状近似椭圆形,无顶体,细胞核呈肾形。中心粒复合体位于细胞核背侧,近、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远端中心粒分化成基体并形成轴丝。中段的袖套呈筒状,4~5个圆形的线粒体围绕轴丝呈环形排列。精子尾部为单鞭毛,轴丝为典型“9+2”结构,鞭毛表面质膜形成不规则侧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大黄鱼 精子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岱衢洋选育群体和官井洋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分析 被引量:33
18
作者 丁诗华 黄丽英 +1 位作者 张海琪 徐晓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6,共6页
应用RAPD技术对大黄鱼岱衢洋选育群体和官井洋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选取15条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出96个RAPD位点。结果表明,岱衢洋选育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33.33%,平均杂合度为0.3008,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0879,群体内个... 应用RAPD技术对大黄鱼岱衢洋选育群体和官井洋养殖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选取15条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出96个RAPD位点。结果表明,岱衢洋选育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33.33%,平均杂合度为0.3008,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为0.0879,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9079,平均遗传距离为0.0921;官井洋养殖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43.75%,平均杂合度为0.3298,Shannon信息指数为0.1221,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784,平均遗传距离为0.1216。大部分遗传变异(93.52%)存在于群体内,少部分遗传变异(6.48%)存在于群体间。两群体间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为0.0123。以上分析表明,大黄鱼官井洋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岱衢洋选育群体,但两个群体都处于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需要对大黄鱼的种质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以避免遗传多样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遗传保护
下载PDF
低温选择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明云 吴玉珍 +6 位作者 冀德伟 吴海庆 陈炯 史雨红 罗海忠 柳敏海 傅荣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8-351,共4页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低温选择组与对照组大黄鱼进行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选择组肝脏蛋白点1673±47个,对照组1651±43个,共有19个蛋白点经低温选择后,表达量显著变化。从中挑选3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低温选择组与对照组大黄鱼进行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选择组肝脏蛋白点1673±47个,对照组1651±43个,共有19个蛋白点经低温选择后,表达量显著变化。从中挑选3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MALDI-TOF-MS)或串联质谱(LC-MS-MS)分析,然后MS-BLAST数据库搜寻。低温选择组大黄鱼肝脏MHC和CF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2-CysPrxs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说明低温选育组大黄鱼机体抗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增强,预示低温选择后留下的大黄鱼在低温环境中生存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低温选育 肝脏 双向电泳
下载PDF
象山港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网箱养殖区及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异养细菌生态分布 被引量:7
20
作者 廖红芳 郑忠明 +3 位作者 冯坚 朱津永 丁露露 蒋珊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8-1316,共9页
调查了投饵期(8月)和越冬期(11月)象山港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网箱养殖区及周围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物含量、异养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养殖区沉积物(0—5cm层)中总磷、总有机氮含量在投饵期和越冬期均显著高于邻近对照海... 调查了投饵期(8月)和越冬期(11月)象山港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网箱养殖区及周围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物含量、异养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养殖区沉积物(0—5cm层)中总磷、总有机氮含量在投饵期和越冬期均显著高于邻近对照海域(P<0.05)。沉积物中异养细菌、弧菌数量分别在3.2×104—5.2×105 CFU/g和2.2×103—1.7×105 CFU/g之间,养殖区沉积物细菌数量大于周围邻近海域。16S r DNA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投饵期的优势属均为弧菌属,越冬期为芽孢杆菌属。各采样区异养细菌的多样性表现为养殖区<周围邻近区域、投饵期<越冬期。异养细菌数与沉积物中TON、T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象山港大黄鱼养殖区沉积物中可培养异养细菌数可能受有机氮和磷酸盐含量的限制。研究表明,大黄鱼网箱养殖对象山港沉积物中的有机积累、异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沉积物 网箱养殖 象山港 大黄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