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ng Human Reaction Time from Observations in the 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
1
作者 Hongyun Wang Maryam Adamzadeh +2 位作者 Wesley A. Burgei Shannon E. Foley Hong Zhou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2年第11期3316-3345,共30页
We consider the psychophysical experiments in which the test subject’s binary reac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prescribed exposure duration to a stimulus and a random variable subjective threshold. For example, when a s... We consider the psychophysical experiments in which the test subject’s binary reac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prescribed exposure duration to a stimulus and a random variable subjective threshold. For example, when a subject is exposed to a millimeter wave beam for a prescribed duration, the occurrence of flight action is binary (yes or no). In experiments, in addition to the binary outcome, the actuation time of flight action is also recorded if it occurs;the delay from the initiation time to the actuation time of flight action is the human reaction time, which is not measurable. In this study, we model the random subjective threshold as a Weibull distribution and formulate an inference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human reaction time, from data of prescribed exposure durations, binary outcomes and actuation times of flight action collected in a sequence of tests.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inference of human reaction time based on the Weibull distribution converges to the correct value even when the underlying true model deviates from the inference model. This robustness of the inference method makes it applicable to real experimental data where the underlying true model is unkn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 Psychophysical experiments Binary Outcome Biovariability Subjective Threshold Human reaction time
下载PDF
Assistive Navigation Device for Visually Impaired—A Study on Reaction Time to Tactile Modality Stimuli
2
作者 Jing Yu Knut Moeller 《Engineering(科研)》 2013年第10期195-198,共4页
A tactile system to support severe visually-impaired or blind people in the world for their orientation and navigation had been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some parameters of tactile display device were evaluat... A tactile system to support severe visually-impaired or blind people in the world for their orientation and navigation had been develope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some parameters of tactile display device were evaluated. In the present paper,we focused on the reaction time to tactile stimuli. In the test, the stimuli were produced through a vibration belt that was worn around the participants’ waist. In the choice reaction time task, the participants had to click corresponding arrow keys 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a tactile signal.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d a reference of the reaction time range, so as to design a more effective and safe tactile navig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TILE DISPLAY reaction time SKIN RECEPTOR Assistive technology Vibration BELT
下载PDF
考虑工作记忆容量和时间压力影响的驾驶绩效分析
3
作者 袁伟 张会明 +2 位作者 赵天欣 郭应时 王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2-873,共12页
随着风险驾驶机理研究的不断完善,外部情境因素和驾驶人内部认知差异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为研究时间压力、工作记忆容量与驾驶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时间约束和动机等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时间压力的施加,采用复杂跨度... 随着风险驾驶机理研究的不断完善,外部情境因素和驾驶人内部认知差异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为研究时间压力、工作记忆容量与驾驶绩效之间的关系,采用时间约束和动机等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时间压力的施加,采用复杂跨度范式测量驾驶人工作记忆容量。基于驾驶模拟器系统构建相关驾驶场景,开展心理学与模拟驾驶行为试验,采集驾驶人心理、操作和车辆运行数据,分别就时间压力、工作记忆容量及其组合对驾驶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压力对超速比例、碰撞概率、制动反应时间、左转选择间隙皆有显著的影响效应,且时间压力越高,超速比例越大、碰撞概率越高、制动反应时间越快、左转选择间隙越小的频次越多;工作记忆容量仅对制动反应时间有影响,工作记忆容量越高,制动反应时间越快;时间压力与工作记忆容量对制动反应时间无交互影响,但随着时间压力的增大,高工作记忆容量人群与低工作记忆容量人群在制动反应时间上的差异逐渐变小。这些发现为研究时间压力下的驾驶绩效提供了驾驶人认知方面的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绩效 时间压力 工作记忆容量 模拟驾驶 心理学试验
下载PDF
心理实验数据的联合建模:反应与反应时的混合影响
4
作者 郭小军 焦玉月 +2 位作者 柏小云 罗照盛 李弘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9-1633,I0006,共16页
混合效应模型(Mixed-Effects Model,MEM)将被试和刺激项目同时作为随机变量,有效地分析实验效应和相关的被试(或刺激项目)差异,从而避免了传统方差分析的随机效应固定化问题。基于此,文中构建了混合MEM、独立MEM和速度MEM三个联合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Mixed-Effects Model,MEM)将被试和刺激项目同时作为随机变量,有效地分析实验效应和相关的被试(或刺激项目)差异,从而避免了传统方差分析的随机效应固定化问题。基于此,文中构建了混合MEM、独立MEM和速度MEM三个联合模型,并与反应和反应时数据的分开建模(即分开MEM)进行比较。在IAT实验数据分析中,分开MEM的模型拟合与参数估计均不如独立MEM,而混合MEM的模型拟合优于独立MEM和速度MEM。模拟结果显示,分开MEM参数估计的相对偏差普遍大于独立MEM,且具有较高的第I类错误率;而混合MEM比其他联合模型能更好地识别不同模拟情景的参数,并且具有较佳的第I类错误率和统计检验力。因此,在心理实验中,联合建模方法比分开建模具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实验 反应时 反应 混合效应模型 联合建模
下载PDF
虚拟仿真在“生物技术药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倩倩 徐立朋 +3 位作者 马志国 郭钟雪 陆小云 王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174,193,共5页
由于许多实验环境无法满足新冠病毒取样和检测的要求,且病原微生物新冠病毒具有强传染性和致病性,学生很难开展感染性实验操作。因此,将虚拟仿真技术与新冠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结合构建了虚拟实验平台,其中涵盖实验导学、临床取... 由于许多实验环境无法满足新冠病毒取样和检测的要求,且病原微生物新冠病毒具有强传染性和致病性,学生很难开展感染性实验操作。因此,将虚拟仿真技术与新冠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结合构建了虚拟实验平台,其中涵盖实验导学、临床取样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等主要内容,重点模拟RNA提取、病毒序列获取与分析、引物设计、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结果分析等操作。通过虚拟环境,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新冠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大大提高了生物技术药物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生物技术药物学实验 新冠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首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6
作者 刘志芳 李丽红 +2 位作者 郭莉 王欢 成秀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0期185-188,共4页
目的 深入了解肝硬化并发首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并探讨其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设计,于2022年3—6月对山西省临汾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的11例代表性样本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数据逐字转录,并使用Colaizzi的现象学... 目的 深入了解肝硬化并发首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并探讨其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设计,于2022年3—6月对山西省临汾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的11例代表性样本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数据逐字转录,并使用Colaizzi的现象学方法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确定了2个类属5个主题。类属1:负价体验,即焦虑与恐慌;自责与愧疚;自我负担感。类属2:正价体验,即主动探求疾病知识;反思与成长。结论 肝硬化并发首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体验多样,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加强正价体验,改善负价体验,为制定和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首次 心理体验 护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汉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5期316-317,共2页
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效果。通过提供直观的空间体验、实时交互和材料仿真功能,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设计想法。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直观体验 实时交互 材料仿真
下载PDF
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冷链食品中多种病原菌
8
作者 柯振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5-96,共12页
目的 应用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冷链食品中多种病原菌,构建病原菌分子进化树。方法 以冷链食品中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种病原菌作为研究对... 目的 应用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冷链食品中多种病原菌,构建病原菌分子进化树。方法 以冷链食品中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5种病原菌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作为冷链食品中病原菌检测初筛手段,应用微生物培养法以及生化鉴定仪器法进行方法比对与结果验证,运用高通量测序以及分子进化树构建作为冷链食品中所分离病原菌的种属地位确证方法。结果 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功扩增了冷链食品中生活状态病原菌的特征性核酸片段,排除了死亡细菌以及阴性对照菌的干扰,病原菌检出限可达到1×10^(3)CFU/mL,一次反应可检测42份试样,可以在18 h内完成检测工作。在冷链食品中病原菌抽样检测调查中,随机采集的751份冷链食品,共检出62株病原菌,病原菌总体检出率为8.3%(62/751)。通过后续的16S rRNA测序以及葡萄球菌属、弧菌属以及李斯特菌属分子进化树的构建,成功溯源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来源并完成病原菌种属定位。结论 本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通量高,为冷链食品及相关食品中病原菌的精确检测与溯源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丙啶-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高通量测序 分子进化树 冷链食品 病原菌
下载PDF
《达洛维夫人》中的意识流技巧及对后世的影响
9
作者 范媛媛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达洛维夫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从意识流技巧看,她将叙事者隐匿转而强调人物的内心独白,放弃传统线性叙事习惯创造性地运用心理时间,并且借助内外视角的转换,让人物意识在不同空间中穿梭交叉流动,给... 《达洛维夫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从意识流技巧看,她将叙事者隐匿转而强调人物的内心独白,放弃传统线性叙事习惯创造性地运用心理时间,并且借助内外视角的转换,让人物意识在不同空间中穿梭交叉流动,给读者更为丰富的时空体验。该小说对推动意识流小说走向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技巧 内心独白 心理时间 时空体验
下载PDF
氨煤混燃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圣烨 崔名双 牛芳 《煤质技术》 2024年第2期32-42,共11页
随着我国能源消耗逐年增加,需在减少煤炭使用量的前提下保证能源的供给,寻找可替代燃料势在必行,因而氨作为可代替燃料部分代替煤粉燃烧的氨煤燃烧技术在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即氨煤混燃技术以其对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减排和能源利用效... 随着我国能源消耗逐年增加,需在减少煤炭使用量的前提下保证能源的供给,寻找可替代燃料势在必行,因而氨作为可代替燃料部分代替煤粉燃烧的氨煤燃烧技术在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即氨煤混燃技术以其对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减排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潜力而备受关注。阐述氨煤混燃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火焰形态、煤粉着火和点火延迟时间、火焰传播机理及NO_(x)的排放等研究,总结不同燃烧策略和燃烧器下氨煤混燃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分析全球氨煤混燃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取得的一些重要突破以及未来研究可能面临的挑战。氨煤混燃的反应路径和机理模型类型复杂,在不同条件下的过程不尽相同,需进一步明确中间体物质的多重作用,且有待深入研究气体组分对煤粉和NO_(x)的生成影响规律。目前氨煤混燃点火及减少NO_(x)排放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宏观规律,部分研究着手分析氨煤混燃过程中间产物,但基础研究较少,机理尚不明确,相关燃烧器设计困难,技术仍不成熟,需对其进一步优化。未来可进一步针对提高掺氨比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实现氨煤混燃在火电厂等大型工业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煤混燃技术 氨燃料 火焰形态 点火延迟时间 排放特性 反应路径 机理模型
下载PDF
全氧燃烧玻璃窑炉热化学再生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红杰 周文彩 +5 位作者 官敏 沈中杰 陈淑勇 李红强 齐帅 左泽方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09-4517,4541,共10页
玻璃窑炉热化学再生技术相较于传统全氧燃烧技术和空气燃烧技术,节能效果显著,是未来高耗能玻璃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颠覆性技术。采用常压管式炉对玻璃窑炉热化学再生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对甲烷-烟气热化学重整... 玻璃窑炉热化学再生技术相较于传统全氧燃烧技术和空气燃烧技术,节能效果显著,是未来高耗能玻璃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颠覆性技术。采用常压管式炉对玻璃窑炉热化学再生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对甲烷-烟气热化学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烟气在高温、无催化剂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热化学重整。当重整反应温度低于900℃时,甲烷-烟气不发生热化学重整反应,1200℃的反应温度和10 s以上的反应时间能够保证重整反应充分进行。重整反应气中甲烷、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分别有利于合成气中氢气和一氧化碳产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再生技术 全氧燃烧玻璃窑炉 甲烷-烟气重整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节能减排
下载PDF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开放实验模式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元周 吕恒林 姜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4-197,共4页
针对学生不熟悉实验内容和设备操作、自主开展实验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将实验方案、实验设备功能参数和操作流程、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等信息制成二维码,为学生提供实验预习指导、实时答疑辅导以及开... 针对学生不熟悉实验内容和设备操作、自主开展实验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将实验方案、实验设备功能参数和操作流程、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等信息制成二维码,为学生提供实验预习指导、实时答疑辅导以及开放实验安全培训,从而实现实验室开放共享的全过程辅导和管理。实践证实,该模式有助于提升使用者的学习效果,提升其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码技术 开放实验 预习辅导 实时答疑 安全培训
下载PDF
基于静电信号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的齿轮故障监测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可贤 刘若晨 孙见忠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4-1672,共9页
传统振动监测需依附被检对象,从而引起振动干扰源激励的增多,使得变工况下齿轮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被干扰信号湮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啮合齿轮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静电监测信号的优势,推导了信号时频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静电信号... 传统振动监测需依附被检对象,从而引起振动干扰源激励的增多,使得变工况下齿轮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被干扰信号湮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啮合齿轮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静电监测信号的优势,推导了信号时频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静电信号和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的齿轮故障监测方法。首先,研究了静电监测技术机理,设计了带阻滤波器去除工频干扰,完成了信号预处理工作;然后,推导了短时傅里叶加窗变换的原理,并结合齿轮振动和静电实验数据,分析了其时频域信号特征;最后,搭建了齿轮故障监测平台,进行了齿轮啮合磨损区域静电监测实验,验证了从静电信号中提取出齿轮故障特征的普适性。实验结果表明:静电信号提取的齿轮特征频率为309.6 Hz,与齿轮实际啮合频率一致,静电信号的三维功率谱密度与齿轮转速、载荷呈现正相关关系;与齿轮的振动信号相比,静电信号包含的干扰频带少,且利用时频功率谱可凸显不同的故障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静电信号能较好地获取变工况下齿轮的状态信息,克服了振动监测的不足,该齿轮故障监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故障 静电监测技术 短时傅里叶变换 静电传感器 变工况实验 时频域分析 三维功率谱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食源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宝红 付燕峰 +5 位作者 娄亚坤 苗银萍 曾小宇 杨楠 姬建生 郭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0,共7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高效的食源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型的O抗原特异基因rfbE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合成基因片...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高效的食源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型的O抗原特异基因rfbE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合成基因片段绘制标准曲线,在菌液基因组DNA和质粒双层面调试优化以完成方法的初步建立。其后,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等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验证。结果 该方法特异性100%;基因组DNA检测敏感性为7.11×10^(2)fg/μL;纯培养物水平检测敏感性为1.0×10^(2)CFU/mL;重复性变异系数在0.10%~1.00%之间;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94。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性能良好的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型实时荧光探针PCR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扩增时间短,仅为35 min的特点,可用于疑似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型污染样品的快速诊断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rfbE保守区域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探针 快速扩增
下载PDF
基于串联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模拟
15
作者 王玉梅 纪金豹 王东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80-86,共7页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具有试验测试与数值模拟的双重优势,可实现大尺度甚至足尺模型结构的地震作用复现;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数值子结构的实时求解是影响试验精度和系统稳定性、决定试验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升数值子结构的求解...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具有试验测试与数值模拟的双重优势,可实现大尺度甚至足尺模型结构的地震作用复现;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数值子结构的实时求解是影响试验精度和系统稳定性、决定试验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升数值子结构的求解性能,将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k, LSTM)网络引入到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分别构建了用于模拟试验子结构和数值子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且在训练数据中引入时滞以模拟系统延迟带来的影响。选择5层钢框架模型结构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稳定性和时滞补偿能力,计算效率可满足实时控制要求;所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数值子结构实时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LSTM)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 实时混合试验 结构试验技术
下载PDF
O_(3)/H_(2)O_(2)工艺去除脱硫废水中COD的性能研究
16
作者 凌尚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5期41-43,共3页
O_(3)/H_(2)O_(2)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和无选择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高浓度、难降解和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水处理。考察了O_(3)/H_(2)O_(2)工艺在不同条件(H_(2)O_(2)投加量、pH、反应时间)下对脱硫废水中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H_... O_(3)/H_(2)O_(2)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和无选择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高浓度、难降解和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水处理。考察了O_(3)/H_(2)O_(2)工艺在不同条件(H_(2)O_(2)投加量、pH、反应时间)下对脱硫废水中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H_(2)O_(2)为0.02 mg/L时去除效果最好,但随着用量的增加,效果逐渐变差;当废水pH为12时COD去除效果最好;当反应时间为1 min时,可达到COD低于90 mg/L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高级氧化技术 COD 反应时间
下载PDF
粗碘正庚烷一步法制备聚维酮碘粉末与传统制备工艺的对比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杨阳 叶丹妮 +3 位作者 吕俊华 姜会平 姚永毅 张豫红 《四川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1-3,24,共4页
将粗碘正庚烷一步法制备聚维酮碘粉末与传统制备工艺进行对比实验,从反应时间、络合效率、稳定性以及杀菌效果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制备方法,粗碘正庚烷一步法实现了对国内粗盐的有效利用,且具有更短的制备时间和更... 将粗碘正庚烷一步法制备聚维酮碘粉末与传统制备工艺进行对比实验,从反应时间、络合效率、稳定性以及杀菌效果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制备方法,粗碘正庚烷一步法实现了对国内粗盐的有效利用,且具有更短的制备时间和更高的络合效率,在稳定性和杀菌效果方面也均有显著提升,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维酮碘粉末 粗碘正庚烷一步法 传统制备工艺 反应时间 络合效率 稳定性 杀菌效果 对比实验
下载PDF
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初步数值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洪俊武 陈晓东 +1 位作者 张玉伦 陈作斌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2-407,共6页
利用亚跨超CFD软件平台2.0版本(trip2.0)对几种常见的流动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包括进气道和襟翼等几个算例的流场进行了定常和非定常求解,获得了合理的计算结果,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非定常 主动控制 数值试验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组合式指路标志信息数量与认知时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曼娟 周志伟 +1 位作者 王成虎 李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20,共6页
为确定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口前并设的多块指路标志的组合中合理的信息数量,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别开展室内静态模拟试验和室外动态实车试验,得到组合式指路标志中不同的信息数量所对应的认知时间。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组合式指路... 为确定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口前并设的多块指路标志的组合中合理的信息数量,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别开展室内静态模拟试验和室外动态实车试验,得到组合式指路标志中不同的信息数量所对应的认知时间。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组合式指路标志信息数量与认知时间的计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认知时间和路名信息数量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名信息数量越多使得驾驶员的认知时间越长,当地名信息数量超过8个时,认知时间出现明显变化;在信息数量相等的条件下,标志版面数量对认知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建议高速公路组合式指路标志的地名信息数量以不超过8个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驾驶员 认知时间 指路标志 信息数量
下载PDF
核查技术数值实验平台中的时间关联符合测量与中子多重性测量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剑钰 谢文雄 +2 位作者 李刚 张松柏 邓力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为解决部件核查技术研究中实验数据较少、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建立了用于核部件属性认证的数值实验平台.该数值实验平台整合了用于模拟被动中子、被动γ射线、主动中子、主动高能光子、缓发中子探测方法的部件核查技术软件.平台新增了适... 为解决部件核查技术研究中实验数据较少、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建立了用于核部件属性认证的数值实验平台.该数值实验平台整合了用于模拟被动中子、被动γ射线、主动中子、主动高能光子、缓发中子探测方法的部件核查技术软件.平台新增了适用于时间关联符合测量和中子多重性测量的计算功能,该功能分别由DTB程序和NMC程序实现.本文主要介绍数值实验平台新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物理原理与程序流程.对程序的验证由分别设计的两个数值实验完成.平台可以为利用统计方法研究核部件核查技术提供系统性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查技术 数值实验 时间关联符合 中子多重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