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Cu-Pt-Ag合金带材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刘开强 沈大吉 +2 位作者 马小龙 马晓东 何兴群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
使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Au-Cu-Pt-Ag母合金,然后使用冷轧制备了Au-Cu-Pt-Ag合金带材。研究了30%~70%加工率和300~700℃热处理后合金带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随着冷加工率由30%增加至70%,合金硬度由257HV增加至282HV。当加工率为70%时,... 使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Au-Cu-Pt-Ag母合金,然后使用冷轧制备了Au-Cu-Pt-Ag合金带材。研究了30%~70%加工率和300~700℃热处理后合金带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随着冷加工率由30%增加至70%,合金硬度由257HV增加至282HV。当加工率为70%时,硬度达最大值282HV。当热处理温度为600℃以上时,合金发生完全再结晶,形成均匀的等轴晶组织,合金硬度显著降低。在300℃进行0.5h、1h、2h、4h的时效处理,合金相发生有序转变,晶胞体积收缩,晶界逐渐粗化;随着时效时间由0.5h延长至4h,合金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2h时硬度最大值为323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pt-ag合金 显微组织 硬度 热处理
下载PDF
催化剂Pt-Ag/PEDOT/MWCNTs的制备
2
作者 李臻 周菁 《河南化工》 CAS 2016年第5期30-32,共3页
采用两步还原的方法,分别使用硼氢化钠和乙二醇作为还原剂在修饰了的聚乙撑二氧噻吩(PEDOT)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制备了Pt-Ag/PEDOT/MWCNTs复合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 采用两步还原的方法,分别使用硼氢化钠和乙二醇作为还原剂在修饰了的聚乙撑二氧噻吩(PEDOT)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制备了Pt-Ag/PEDOT/MWCNTs复合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PEDOT能够成功在碳纳米管表面修饰,且Ag和Pt在其表面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烯二氧噻吩(PEDOT) 催化剂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pt—ag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Au、Ag、Pt、Pd的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名扬 高健夫 +2 位作者 李俊锋 王洪艳 陈淑桂 《贵金属》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6-50,63,共6页
介绍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I-CL)的基本原理及其测定痕量Au、Ag、Pt和Pd方面的应用。评述了FI-CL仪器的研制、新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其它技术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展望了FI-CL法测定痕量Au、Ag、Pt和Pd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引... 介绍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I-CL)的基本原理及其测定痕量Au、Ag、Pt和Pd方面的应用。评述了FI-CL仪器的研制、新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其它技术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展望了FI-CL法测定痕量Au、Ag、Pt和Pd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引用56篇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分析 进展
下载PDF
以Ag为模板制备Pt纳米空球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熊婷 林剑云 +5 位作者 商中瑾 张贤土 林旋 田伟 钟起玲 任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60-2465,共6页
以硝酸银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在18℃下通过调节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合成了2种不同粒径的银溶胶;以银溶胶为模板,在室温下合成了不同粒径的铂包银(Ag@Pt)实心纳米粒子;用浓氨水除去Ag核得到球... 以硝酸银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抗坏血酸(AA)为还原剂,在18℃下通过调节氢氧化钠的加入量合成了2种不同粒径的银溶胶;以银溶胶为模板,在室温下合成了不同粒径的铂包银(Ag@Pt)实心纳米粒子;用浓氨水除去Ag核得到球壳上含残留银的铂纳米空球[(Pt-Ag)hollow]及其修饰玻碳(GC)电极[(Pt-Ag)hollow/GC];再用电化学法除去(Pt-Ag)hollow/GC电极上的残留银后,制得铂纳米空球(Pthollow)修饰的GC电极(Pthollow/GC).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能量色散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了Pthollow的形貌、组成和结构;以甲醇为探针分子,研究比较了Pthollow/GC和实心铂纳米粒子(Ptnano)修饰GC电极(Ptnano/GC)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thollow分散性好,粒径比较均匀;球壳多孔,具有粗糙的内外表面,比表面积大,是由铂原子和多维多级的铂原子团簇构建的结晶度不高的多晶铂;Pthollow/GC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明显优于Ptnano/GC电极,且大大降低了贵金属Pt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模板 铂包银纳米粒子 铂纳米空球 电催化氧化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Au-Pd和Ag-Pt合金的热学和力学性质 被引量:2
5
作者 闫雪松 齐新 +1 位作者 林平 杨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利用Finnis-Sinclair势,对金属Au、Pd、Ag、Pt和合金Au3Pd、AuPd3、Ag3Pt、AgPt3的热学和力学性质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首次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合金的晶格常数、结合能和弹性常数,并预测了它们的熔点。通过比较发现,Au3Pd、AuPd3和Ag3Pt... 利用Finnis-Sinclair势,对金属Au、Pd、Ag、Pt和合金Au3Pd、AuPd3、Ag3Pt、AgPt3的热学和力学性质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首次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合金的晶格常数、结合能和弹性常数,并预测了它们的熔点。通过比较发现,Au3Pd、AuPd3和Ag3Pt这3种合金的晶格常数、结合能和弹性常数介于其组分金属之间,而AgPt3的剪切模量和熔点高于其组分Ag和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Au-Pd合金 ag-pt合金 热学性质 力学性质
下载PDF
Ag(Ⅰ)、Au(Ⅲ)、Pt(Ⅳ)离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树玲 于俊生 邹燕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5-670,共6页
本文用中药小檗碱作为探针分子,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贵金属离子Ag?、Au?、Pt?与DNA的相互作用。在三种贵金属离子中,Au?、Pt?离子对小檗碱-DNA体系均具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而Ag... 本文用中药小檗碱作为探针分子,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贵金属离子Ag?、Au?、Pt?与DNA的相互作用。在三种贵金属离子中,Au?、Pt?离子对小檗碱-DNA体系均具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而Ag?离子对该体系有强烈的荧光敏化作用。分别求出了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结合常数。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结合能力的强弱顺序依次为:Au?>Ag?>Pt?。探讨了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作用机理及导致结合力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Ⅰ) Au(Ⅲ) pt(Ⅳ) DNA
下载PDF
低能Ar离子束辅助沉积Cu、Ag、Pt薄膜
7
作者 江炳尧 冯涛 +1 位作者 任琮欣 柳襄怀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用低能Ar离子束辅助沉积方法,在Mo/Si(100)衬底上分别沉积Cu、Ag、Pt薄膜。实验发现,若辅助轰击的Ar离子束沿衬底法线方向入射,当离子/原子到达比为0.2时,沉积的Cu膜呈(111)晶向,而Ag、Pt膜均呈(111)和(100)混合晶向。当辅助轰击的Ar... 采用低能Ar离子束辅助沉积方法,在Mo/Si(100)衬底上分别沉积Cu、Ag、Pt薄膜。实验发现,若辅助轰击的Ar离子束沿衬底法线方向入射,当离子/原子到达比为0.2时,沉积的Cu膜呈(111)晶向,而Ag、Pt膜均呈(111)和(100)混合晶向。当辅助轰击的Ar离子束偏离衬底法线方向45°入射时,沉积的Cu、Ag、Pt膜均呈(111)择优取向。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能量为500eV的Ar离子入射单晶Ag所引起的原子级联碰撞过程,分别算得Ar离子入射单晶Ag(100)面、(111)面时,Ar离子的溅射率与入射角和方位角的关系。对离子注入的沟道效应和薄膜表面的自由能对薄膜择优取向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沉积 Cu ag pt薄膜 择优取向
下载PDF
贵金属(Ag,Au,Pt)与稀土所形成二元合金液相混合焓的Miedema理论研究
8
作者 龙朝辉 李进 +1 位作者 周博 汪啸虎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9,共4页
应用Miedema理论系统地计算了贵金属(Ag,Au,Pt)与17种稀土元素所形成的二元合金的液相混合焓.研究结果表明:贵金属(Ag,Au,Pt)与稀土元素所形成二元合金的液相混合焓均为负;混合焓-成分曲线大致呈对称分布.将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 应用Miedema理论系统地计算了贵金属(Ag,Au,Pt)与17种稀土元素所形成的二元合金的液相混合焓.研究结果表明:贵金属(Ag,Au,Pt)与稀土元素所形成二元合金的液相混合焓均为负;混合焓-成分曲线大致呈对称分布.将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稀土合金 液相混合焓 MIEDEMA理论
下载PDF
三维多孔结构Pt-Ag气凝胶的制备及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骥培 李毅 +4 位作者 杨申辉 周亚洲 程晓农 朱佳 杨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3-1071,共9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及水热法制备了具有树枝状结构的铂-银气凝胶,并对其进行酸碱刻蚀再处理获得刻蚀后的铂-银气凝胶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了铂-银气凝胶的结构、组成及微观形貌... 采用化学还原法及水热法制备了具有树枝状结构的铂-银气凝胶,并对其进行酸碱刻蚀再处理获得刻蚀后的铂-银气凝胶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了铂-银气凝胶的结构、组成及微观形貌.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了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刻蚀后的Pt-Ag气凝胶具有优异的ORR活性,在0.9 V处,刻蚀后Pt-Ag气凝胶的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分别为166.3 m A/mgPt和0.295 m A/cm^2,分别是商业铂/碳催化剂(20%Pt/C)的2.0倍和1.8倍.该催化剂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循环5000周后,动力学催化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分别只降低了6.1%和9.1%,远小于商业Pt/C的35%和5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ag气凝胶 酸碱刻蚀 氧还原反应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PMN-PT单晶与Ag电极共烧界面结构及扩散行为研究
10
作者 郑彧 童亚琦 +3 位作者 李辉 张微 张璇 王震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67-2173,共7页
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PMN-PT弛豫铁电单晶晶片表面涂覆了中温及高温两种银浆,通过快速烧结工艺分别在650和850℃条件下制备了银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银电极表面及金属-晶体界面的微观结构,采用能谱分析了界面的元素分布情况。银... 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PMN-PT弛豫铁电单晶晶片表面涂覆了中温及高温两种银浆,通过快速烧结工艺分别在650和850℃条件下制备了银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银电极表面及金属-晶体界面的微观结构,采用能谱分析了界面的元素分布情况。银电极厚度为几十微米,呈多孔结构,与晶体结合良好。经过烧结后,晶体中的Pb、Nb、Ti等原子向银电极发生了迁移,而高温银浆烧结后在界面形成几微米厚的过渡层,晶体中原子向电极中的迁移大幅度减少。不同晶向的PMN-PT晶片在高温下向银电极扩散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晶面效应,[110]方向晶体中Pb、Nb、Ti原子向电极中的扩散程度小于[100]方向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N-pt 弛豫铁电单晶 ag电极 金属-晶体界面 原子扩散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Pt-Ag-Co/C催化剂的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鑫 尤欣敏 赵志刚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4,共6页
研究了两步法制备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Pt-Ag-Co/C催化剂的耐久性。循环伏安曲线测试表明Pt-Ag-Co/C催化剂与商业Pt/C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相当。通过对扫描500次的循环伏安曲线分析,计算出Pt/C和Pt-Ag-Co/C催化剂扫描前后电化... 研究了两步法制备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Pt-Ag-Co/C催化剂的耐久性。循环伏安曲线测试表明Pt-Ag-Co/C催化剂与商业Pt/C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相当。通过对扫描500次的循环伏安曲线分析,计算出Pt/C和Pt-Ag-Co/C催化剂扫描前后电化学活性面积(ECA),进而研究了催化剂在PEMFC中的耐久性。结果表明,耐久性实验后Pt/C催化剂的ECA降低了87%;而Pt-Ag-Co/C催化剂仅降低了35%。研究表明微量Co的添加有效的提高了Pt-Ag/C催化剂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t-ag-Co/C催化剂 两步法 耐久性
下载PDF
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金兵 姜志全 黄伟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7-842,共6页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500K时NO2...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500K时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O(ads)表面吸附物种.Pt向Ag传递电子,从而削弱Pt-O键的强度,降低O(ads)从Pt表面的并合脱附温度.发现能够形成具有稳定组成的Ag/Pt(110)合金结构,其表现出与Pt(110)-(1×2)相似的解离吸附NO2能力,但与O(ads)的结合明显弱于Pt(110)-(1×2).该AgPt(110)合金结构是可能的低温催化直接分解氮氧化物活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pt(110)双金属表面 二氧化氮 化学吸附 分解 助剂作用
下载PDF
NO在Ag-Pt双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金兵 黄伟新 包信和 《工业催化》 CAS 2000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在超高真空条件下 ,对 NO在 Pt( 1 1 0 )单晶面和 Ag- Pt双金属模型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NO在 Ag- Pt双金属表面的 Pt活性中心分解 ,生成的强吸附氧物种可迁移到 Ag原子表面 ,在低温 6 30 K下脱附 ,并提... 本文在超高真空条件下 ,对 NO在 Pt( 1 1 0 )单晶面和 Ag- Pt双金属模型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NO在 Ag- Pt双金属表面的 Pt活性中心分解 ,生成的强吸附氧物种可迁移到 Ag原子表面 ,在低温 6 30 K下脱附 ,并提出了氧物种迁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分解 一氧化氮 催化剂 汽油
下载PDF
SnO2对氧还原催化剂(Ag,Pd,Pt)催化活性的增效研究
14
作者 王梦雪 王建设 +3 位作者 程相林 赵建宏 宋成盈 王留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70,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Ag,Pd和Pt)对氧还原反应(ORR)的催化活性,通过原位还原法将催化剂选择性沉积在碳纳米管(CNTs)负载的SnO2表面,制得相应复合催化剂,同时制备了将SnO2溶解处理的催化剂以作比较.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SnO2可显著改善贵... 为进一步提高催化剂(Ag,Pd和Pt)对氧还原反应(ORR)的催化活性,通过原位还原法将催化剂选择性沉积在碳纳米管(CNTs)负载的SnO2表面,制得相应复合催化剂,同时制备了将SnO2溶解处理的催化剂以作比较.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SnO2可显著改善贵金属催化剂ORR催化活性,表明利用SnO2提高表面负载金属催化剂ORR活性有普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电催化剂 SNO2 ag PD pt
下载PDF
Pt丝对单晶高温合金叶片表层时效组织的影响
15
作者 姜卫国 董琳 +2 位作者 李凯文 胡玉昆 张珊珊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7,共10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定位Pt丝对单晶高温合金空心叶片表层铸态组织、凝固特性及时效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凝固过程中,Pt丝被熔化在高温合金熔体中并导致芯撑处合金凝固偏...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定位Pt丝对单晶高温合金空心叶片表层铸态组织、凝固特性及时效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凝固过程中,Pt丝被熔化在高温合金熔体中并导致芯撑处合金凝固偏析倾向增大。在1100℃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过程中,芯撑处有再结晶形成,时效时间超过500 h后,芯撑处γ′筏化严重,且有拓扑密堆积相(TCP相)析出。定向凝固过程中叶片与模壳之间非均衡收缩及模壳清理过程导致了芯撑变形并诱导时效过程中再结晶产生;长期时效时芯撑合金中富集的Pt导致其基体组织中W、Re等富集,促进了TCP相的析出,对应芯撑位置的叶片表层合金中Pt含量较低,无TCP相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pt 时效 再结晶 TCP相
下载PDF
海胆状Au-Ag-Pt-Pd四元纳米合金的近红外光电响应特性及拉曼散射增强的研究
16
作者 马慧 田悦 +3 位作者 焦安欣 张梦雅 王畅 陈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8-287,共10页
与单金属相比,多金属纳米材料具有优异宽波谱范围响应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有利于提高光致电子转移效率并促进电荷载流子的有效分离.本文通过种子生长法和化学还原法,成功合成了具有多触角的海胆状金/银/铂/钯(Au-Ag-Pt-Pd NUs... 与单金属相比,多金属纳米材料具有优异宽波谱范围响应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有利于提高光致电子转移效率并促进电荷载流子的有效分离.本文通过种子生长法和化学还原法,成功合成了具有多触角的海胆状金/银/铂/钯(Au-Ag-Pt-Pd NUs)四元纳米合金,探究了该纳米合金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响应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在近红外光(808 nm)激发下,退火200℃的Au-Ag-Pt-Pd NUs的瞬态光电流强度是初始Au-Ag-Pt-Pd NUs的1.6倍.此外,以结晶紫(CV)作为探针分子,退火200℃的Au-Ag-Pt-Pd NUs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信号强度是初始Au-Ag-Pt-Pd NUs的1.8倍,从而验证了退火200℃的Au-Ag-Pt-Pd NUs具有很好的SERS活性,同时CV探测浓度可低至10^(12)M,并且实现了低浓度H_(2)O_(2)探测,探测范围:0.09—1.02μmol/L.结果表明,由于多重金属协同效应,四元Au-Ag-Pt-Pd NUs复合结构具备优异的光电响应特性和较高的SERS灵敏度,可为贵金属生物近红外探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胆状金/银/铂/钯纳米合金 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 光-电响应 H O
下载PDF
NO Adsorption on Ag/Pt(110)-(1×2) Bimetallic Surfaces: Unexpected Formation of Nitrite/nitrate Surface Species
17
作者 李金兵 姜志全 黄伟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735-740,I0004,共7页
NO adsorption on Ag/Pt(110)-(1×2) bimetallic surfaces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desorption spectroscopy. An une... NO adsorption on Ag/Pt(110)-(1×2) bimetallic surfaces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desorption spectroscopy. An unexpected formation of nitrite/nitrate surface species on Ag/Pt(110)-(1 ×2) bimetallic surfaces is observed, then decompos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to form N2. However, such nitrite/nitrate surface species do not form on clean Pt(110) and Ag-Pt alloy surfaces upon NO exposure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formation of nitrite/nitrate surface species on Ag/Pt(110)-(1×2) bimetallic surfaces is attributed to high reactivity of highly coordination-unsaturated Ag clusters and the synergetic effect between Ag clusters and Pt subst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ic oxide ag-pt bimetallic surface Nitrite/nitrate surface species Synergetic effect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of Ag-Pt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MWCNTs/PANI Nanocomposites
18
作者 ZHANG Ranran QIAN Jun +2 位作者 YE Shuangli ZHOU Yihua ZHU Ziqia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8年第5期1281-1287,共7页
Ag-Pt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on MWCNTs/PANI nanocomposit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in-situ chemical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and chemical co-reduction method.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 Ag-Pt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decorated on MWCNTs/PANI nanocomposit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in-situ chemical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and chemical co-reduction method.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XRD), ultraviolet-visible(UV-vis)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nanocomposites.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PANI was uniformly grown along the MWCNTs to form MWCNsT/PANI fiber-like nanocomposites with diameter about 60 nm, and the Ag-Pt binary nanoparticles were decorated onto MWCNTs/PANI with particle sizes around 6.8 nm. Cyclic voltammetry(CV)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prepared electrod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obtained MWCNTs/PANI/Ag-Pt electrode displayed a good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and fast electron transport, which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biosensors and supercapac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pt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polyaniline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Pt-W/Al_(2)O_(3)催化甲酸铵转移氢化变压器油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石羽煣 付高节 +1 位作者 谢晨艳 沈彬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Pt-W/Al_(2)O_(3)催化剂,以甲酸铵为氢供体、乙醇为溶剂对老化变压器油进行转移加氢以实现变压器油的回收再利用。得益于Pt-W/Al_(2)O_(3)中丰富的酸性位点,与Pd/C、Pd/Al_(2)O_(3)、Pt/Al_(2)O_(3)等单效催化剂相比,本... 通过浸渍法制备Pt-W/Al_(2)O_(3)催化剂,以甲酸铵为氢供体、乙醇为溶剂对老化变压器油进行转移加氢以实现变压器油的回收再利用。得益于Pt-W/Al_(2)O_(3)中丰富的酸性位点,与Pd/C、Pd/Al_(2)O_(3)、Pt/Al_(2)O_(3)等单效催化剂相比,本研究所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更优。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甲酸铵用量39%,催化剂用量2.35%,温度69℃,经验证该模型置信度良好。在此条件下的氢化变压器油脱色率和脱酸率分别达到98.1%和97.4%,主要电气性能恢复至国标新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氢化 变压器油再生 响应面法 pt-W/Al_(2)O_(3)
下载PDF
Pt/YSZ电极结构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简家文 杨邦朝 张益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100,共8页
借助于I-V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测试及电子扫描电镜等技术和设备,对以Y2O3稳定ZrO2多晶固体氧离子导体(YSZ)为基体的Pt/YSZ电极结构电学性能和电极形貌随时间的老化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定量表述电极形貌的变化特性,作者提出了一种有关Pt... 借助于I-V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测试及电子扫描电镜等技术和设备,对以Y2O3稳定ZrO2多晶固体氧离子导体(YSZ)为基体的Pt/YSZ电极结构电学性能和电极形貌随时间的老化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定量表述电极形貌的变化特性,作者提出了一种有关Pt/YSZ电极结构电极界面的形貌模型,采用此模型对不同老化时间下的电极Pt/空气/YSz三相界面的长度进行了定量计算.实验测试、理论模型计算等结果都表明:Pt/YSZ电极结构的电学性能和电极形貌均随老化时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稳定氧化锆 老化 pt/空气/YSZ三相界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