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lynological Studies of Some Species of Aspleniaceae-Pteridophyta
1
作者 Gamal M. A. Lashi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2年第3期397-402,共6页
Palynology of six fern 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Aspleniaceae from Saudi Arabia are investigated by light microscope (LM). These are: Asplenium aethiopicum, Asplenium trichomanes, Asplenium adiantum-nigrum, Aspl... Palynology of six fern 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Aspleniaceae from Saudi Arabia are investigated by light microscope (LM). These are: Asplenium aethiopicum, Asplenium trichomanes, Asplenium adiantum-nigrum, Asplenium sp.1, Asplenium sp.2 and Ceterach officinarum. All studied spores are oblate-spheroidal in shape class, with 11 - 50 μm in equatorial diameter and with 12 - 49 μm in polar diameter. Two types of spores are recognized: monolete spores in Asplenium aethiopicum, Asplenium trichomanes, Asplenium adiantum-nigrum, Asplenium sp.2 and trilete spores in Asplenium sp.1 and Ceterach officinarum. The exospore (perine) is homogeneous and apparently double-layered in all the studied spores. The perispore is single or double-layered with a microlacunouse structure. The perispore layers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their different contrast, structure and thickness. The exospore sculpture varies from cristates-ridged (Asplenium aethiopicum), cristates granulate (Asplenium adiantum-nigrum), cristates scabrate (Asplenium trichomanes), regulate-scabrates (Asplenium sp.1 and Ceterach officinarum) to papillate or tuberculate sculpture (Asplenium sp.2).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arlier studies of some species from Saudi Arabia is give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like spore type, ornamentation and laesurae features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exospore layers could be useful for taxonomy of Aspleniac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leniaceae FERNS PALYNOLOGY pteridophyta SAUDI ARABIA
下载PDF
A Review of Pteridophyta Potential in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
2
作者 Guiying YANG Han HE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11期49-53,60,共6页
Pteridophyta are vascular plants(plants with xylem and phloem) that reproduce and disperse via spores. In evolution,pteridophyta lie between bryophyta and spermatophyta. Pteridophyta have unique ecological characteris... Pteridophyta are vascular plants(plants with xylem and phloem) that reproduce and disperse via spores. In evolution,pteridophyta lie between bryophyta and spermatophyta. Pteridophyta have uniqu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and barren resistance. Some varieties of pteridophyta have ability of excessive absorp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heavy metals such as arsenic(As) and antimony(Sb). Besides,pteridophyta have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absorbing such heavy metals as cadmium(Cd),lead(Pb),copper(Cu),and nickel(Ni),and rare earth elements. In this paper,a review was made for application,mechanism,and advantages of pteridophyta in 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s,and prospect and possible research fields of pteridophyta in phytoremediation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ridophyta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s hyperaccumulators PHYTOREMEDIATION
下载PDF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TOD. IN PROVINCIA DI BRESCIA (Pteridophyta Filicales Athyriaceae)
3
作者 ARTURO CRESCINI FILIPPO TAGLIAFERRI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1992年第1期117-124,共8页
Gli Autori segnalano la distribuzione di stazioni note di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Tod. in provincia di Brescia dandone sintesi cartografica.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Tod. in the province of Brescia. The Au... Gli Autori segnalano la distribuzione di stazioni note di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Tod. in provincia di Brescia dandone sintesi cartografica.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Tod. in the province of Brescia. The Authors report theknown stations of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Tod. in the province of Brescia (Northern Italy) andgive a map of its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M TPS TNR TOD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pteridophyta Filicales Athyriaceae IN PROVINCIA DI BRESCIA DI
原文传递
福建省龙岩市东肖森林公园蕨类植物调查研究
4
作者 黄磊 张秀华 +1 位作者 段萍 郭华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7-41,共5页
通过对龙岩市东肖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大量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基础上,统计及分析其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应用价值,结果表明:(1)龙岩市东肖森林公园内共有蕨类植物31科47属95种,种类比较丰富;(2)寡种科和单种科两者共占区系总科、属、种的... 通过对龙岩市东肖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大量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基础上,统计及分析其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应用价值,结果表明:(1)龙岩市东肖森林公园内共有蕨类植物31科47属95种,种类比较丰富;(2)寡种科和单种科两者共占区系总科、属、种的77.42%、63.83%、44.2%,寡种属和单种属两者共占区系总属数的89.36%,表明该森林公园蕨类植物呈现出区系的多样性和复杂多样的生境条件,且分化水平不高;(3)在科、属级所占比例来分析,除世界分布型外,以泛热带分布型最为丰富,而种的分布以热带亚洲和东亚分布型为主,热带特征较为显著,并具有一定的温带成分;(4)按照蕨类植物不同的应用价值,可划分为药用型蕨类、观赏型蕨类、食用蕨型蕨类和其他用途蕨类,其中药用蕨类植物有31科47属86种,观赏型蕨类植物有27科38属69种,食用的蕨类植物有14科15属1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分析 东肖森林公园 应用价值 龙岩市
下载PDF
河南太行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相甫 王太霞 +2 位作者 李景原 李发启 韩书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9,共5页
初步探讨了河南太行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该区系有蕨类植物 1 0 4种 ,隶属于 2 3科 4 8属 ,优势成分以蹄盖蕨科、鳞毛蕨科等系统演化上比较高级的类群为主。组成本区系的成分来源不同 ,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与河北、山西、北京地区的蕨... 初步探讨了河南太行山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该区系有蕨类植物 1 0 4种 ,隶属于 2 3科 4 8属 ,优势成分以蹄盖蕨科、鳞毛蕨科等系统演化上比较高级的类群为主。组成本区系的成分来源不同 ,以温带成分占优势 ,与河北、山西、北京地区的蕨类区系关系密切 ,与山东、秦岭、长白山、黄山、鼎湖山的相似程度渐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太行山 蕨类植物 区系
下载PDF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IV.金星蕨科2 被引量:16
6
作者 戴绍军 王全喜 +2 位作者 包文美 张宪春 张大维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45,共13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 14属50种植物孢子形态进行了研究。孢子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阔椭圆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或圆形。极轴长为16.8-40.5 μm,赤道轴长为12.8-58 μm。根据表面纹饰,孢子可...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 14属50种植物孢子形态进行了研究。孢子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阔椭圆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或圆形。极轴长为16.8-40.5 μm,赤道轴长为12.8-58 μm。根据表面纹饰,孢子可分为7种类型。(1)平滑:周壁表面光滑,少纹饰,如延羽卵果蕨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 。(2)网状纹饰:周壁外层形成绳索状条纹交织成网,如紫柄蕨属Pseudophegopteris。(3)环状纹饰:周壁外层形成由绳索状丝构成的环,排列在周壁表面呈网状、不规则网状或分散的网状。如方秆蕨属Glaphyropteridopsis和针毛蕨属Macrothelypteris的针毛蕨M. oligophlebia。(4)具流苏的翅状纹饰:周壁向外形成薄片状翅,翅的边缘流苏状或具齿,片连接成网状或拟网状。如金星蕨属Parathelypteris的海南金星蕨P. subimmersa、光脚金星蕨P. japonica、钝角金星蕨P. angulariloba,钩毛蕨属Cyclogramma的耳羽钩毛蕨C. auriculata,针毛蕨属Macrothelypteris的大部分种类和毛蕨属Cyclosorus的部分种类。(5)具穿孔的脊状纹饰:周壁向外形成高或低、窄或宽的脊状纹饰连接成网状或拟网状,脊上具大小不一的穿孔。如金星蕨属、龙津蕨属Mesopteris、凸轴蕨属Metathelypteris和卵果蕨P. connectilis。(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蕨类植物 孢子形态 金星蕨科 系统分类
下载PDF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若干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功锡 杨斌 +1 位作者 邓涛 夏石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30-2136,共7页
在简述蕨类植物系统发生关系、传统分类系统与基于分子系统学的现代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根据分子系统学研究,传统的蕨类植物门以及一些蕨类植物类群并不... 在简述蕨类植物系统发生关系、传统分类系统与基于分子系统学的现代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根据分子系统学研究,传统的蕨类植物门以及一些蕨类植物类群并不是自然类群。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及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华南、西南极为丰富,西南地区是许多温带属的分布中心。分析了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指出关于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特殊生境研究、数值分析方法在蕨类区系地理中的应用,区系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是今后可能的热点与亟待加强的几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地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蕨类植物提取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评价 被引量:17
8
作者 殷帅文 黄风春 +3 位作者 张圆圆 刑宁宁 刘丽萍 何旭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5期854-857,共4页
为对采自浙江天目山的40种蕨类植物乙醇提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本文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40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密羽贯众、野雉... 为对采自浙江天目山的40种蕨类植物乙醇提取物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本文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模型。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在1 mg/mL时,40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密羽贯众、野雉尾金粉蕨和狗脊等13种蕨类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均大于90%,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率均大于60%。而在供试质量浓度在0.025 mg/mL时,只有少数植物表现出较高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狭顶鳞毛蕨的抑制率为62.63%±3.72%,蜈松草的抑制率为48.01%±2.87%,其余大部分植物的抑制活性均小于40%,甚至有些植物提取物不仅对乙酰胆碱酯酶没有抑制活性,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植物提取物 乙酰胆碱酯酶 抑制剂 活性评价
下载PDF
河南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云霞 常红军 +2 位作者 李贺敏 万四新 朱长山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报道河南植物区系蕨类植物3新记录属(VandenboschiaCop.,MicrolepiaPresl,calliptrisBory),9新记录种.
关键词 河南 蕨类植物 新记录属 新记录种 植物区系 分布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研究Ⅸ.阴地蕨科 被引量:9
10
作者 戴锡玲 曹建国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15-1820,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3属12种植物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孢子具三裂缝;极面观为钝三角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极轴长20~34μm,赤道轴长31~40μm。由外壁形成孢子表面纹饰的轮廓;周壁薄,... 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3属12种植物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孢子具三裂缝;极面观为钝三角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超半圆形。极轴长20~34μm,赤道轴长31~40μm。由外壁形成孢子表面纹饰的轮廓;周壁薄,疏松地覆盖在外壁表面。孢子表面纹饰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疣块状纹饰(verrucate-rugulate):孢子远极面形成顶端扁平而大的疣块状纹饰,再由疣块连接成短的条状或拟网状;②疣状纹饰(verrucate):孢子表面具大小不等的疣状纹饰,相邻的疣愈合成短条状或不愈合;③脊状纹饰(lophate):孢子表面具脊状褶皱,并连接成网状。从孢子形态、纹饰类型和孢壁结构看3属属内差异明显,属间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支持阴地蕨科具1属——阴地蕨属,其下可分3个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地蕨科 孢子形态 蕨类植物 中国
下载PDF
4种蕨类草本植物对Cu的吸收和耐性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李影 王友保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1-197,共7页
采用野外调查分析和温室营养液砂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铜尾矿区附近生长的4种蕨类植物对重金属Cu的耐性和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节节草和蜈蚣草对Cu的耐性较大叶井口边草和金星蕨高。Cu污染条件下,前两者的根系耐性指数较高,其中,节节... 采用野外调查分析和温室营养液砂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铜尾矿区附近生长的4种蕨类植物对重金属Cu的耐性和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节节草和蜈蚣草对Cu的耐性较大叶井口边草和金星蕨高。Cu污染条件下,前两者的根系耐性指数较高,其中,节节草根系耐性指数相对最高,平均为1.24,蜈蚣草次之,为0.69,大叶井口边草相对最低,不足0.50。各植物对Cu均以地下部积累为主,且积累量随Cu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地上部Cu含量相对较低,与Cu处理浓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植物对Cu的吸收和积累能力因植物种类而不同,其大小顺序为蜈蚣草>节节草>大叶井口边草>金星蕨。由于蜈蚣草生物量明显大于节节草,各处理浓度下,蜈蚣草地上部迁移总量均较高。在20mg/LCu污染下,蜈蚣草地上部迁移总量为55.87mg,节节草仅为5.74mg。总之,节节草和蜈蚣草对铜具有较高的耐性和积累作用,可作为先锋植物去修复铜污染土壤。其中,当进行铜污染土壤的植物稳定和植被恢复时,可选择耐性强、覆盖快的节节草;若要对污染土壤进行生物净化,可选择生物量较大的蜈蚣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耐性 迁移总量
下载PDF
缙云山蕨类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亚琼 杜红 +1 位作者 邓洪平 高德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108,共6页
在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进行详细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其区系特征、与邻近保护区区系相似性、属种系数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8科74属153种;属种系数大,生境条件一致性高,区系丰富... 在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进行详细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其区系特征、与邻近保护区区系相似性、属种系数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8科74属153种;属种系数大,生境条件一致性高,区系丰富度小.(2)区系特征呈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热带分布科19个,占总科数的50%,热带分布属43属,占总属数的58.11%;优势科、属不明显,单种科、单种属及古老孑遗植物数量多,说明区系特征及地质年代起源古老.(3)该保护区与贵州赤水自然保护区和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最为接近,关系最为密切,而与四川九寨沟和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差异较大,关系疏远.这可能与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和气候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区系特征
下载PDF
蕨类植物繁殖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韩敬 赵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61-1263,共3页
蕨类植物在种质和次生代谢产物方面具有多样性,在遗传研究、医疗保健、观赏植物、指示植物等方面有很好的开发潜力。总结了近年来蕨类植物的繁殖技术和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组织培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在种质和次生代谢产物方面具有多样性,在遗传研究、医疗保健、观赏植物、指示植物等方面有很好的开发潜力。总结了近年来蕨类植物的繁殖技术和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组织培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蕨类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 繁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Ⅺ.石杉科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颖 戴锡玲 +1 位作者 曹建国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0-1147,共8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石杉科2属22种植物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为石杉科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石杉科植物孢子为三裂缝,四面体形,辐射对称;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圆三角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扇形或近椭圆形;石杉属孢子三边...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石杉科2属22种植物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为石杉科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石杉科植物孢子为三裂缝,四面体形,辐射对称;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圆三角形或近圆形;赤道面观为扇形或近椭圆形;石杉属孢子三边向内凹,马尾杉属孢子三边外凸;极轴长为16~26μm,赤道轴长为22~36μm;孢子具外壁,不具周壁,由外壁形成表面穴状纹饰的轮廓,穴为大小、深浅和密度不等的点状近圆形或不规则条状的凹陷。从孢子形态和纹饰类型看,石杉属和马尾杉属属间差异明显,属内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科 孢子形态 蕨类植物
下载PDF
蕨类植物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仁超 李淑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3-56,共4页
本文利用圆纸片法对十二种蕨类植物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海金沙、凤尾蕨、抱石莲、兖州卷柏、乌韭、紫萁、翠云草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供试植物中,以海金沙抗菌活性最强.海金沙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 本文利用圆纸片法对十二种蕨类植物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海金沙、凤尾蕨、抱石莲、兖州卷柏、乌韭、紫萁、翠云草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供试植物中,以海金沙抗菌活性最强.海金沙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10.、7.5%将海金沙、凤尾蕨、抱石莲三种植物等量组成复方,对该复方的水提液及醇提液与常用的化工合成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防腐性能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提取 抗菌作用
下载PDF
Cd胁迫对3种蕨类植物生理代谢及镉累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影 刘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8-133,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对Cd胁迫下3种蕨类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紫萁(Osmunda japonica)和蜈蚣草(Pteris vittata)的生长、生理和重金属累积与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浓度Cd处理下,3种植物的株高、鲜重和地上... 通过盆栽试验,对Cd胁迫下3种蕨类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紫萁(Osmunda japonica)和蜈蚣草(Pteris vittata)的生长、生理和重金属累积与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浓度Cd处理下,3种植物的株高、鲜重和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干重比都受到抑制,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3种蕨类植物叶绿素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Cd浓度≥50mg/kg,与对照相比,江南卷柏和蜈蚣MDA含量增加不明显(p>0.05),而紫萁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脯氨酸含量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江南卷柏和紫萁SOD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Cd=50mg/kg,达到最大值)后降低,蜈蚣草SOD活性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江南卷柏和紫萁POD活性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蜈蚣草POD活性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在Cd浓度为100mg/kg时达到最大值;3种蕨类植物CAT活性总体上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Cd浓度≤50mg/kg时,紫萁对重金属Cd的累积能力最强,但在高浓度镉胁迫时,紫萁的耐性要低于江南卷柏和蜈蚣草。综合各个指标变化情况来看,3种蕨类植物对重金属Cd的抗性排序为江南卷柏>蜈蚣草>紫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胁迫 蕨类植物 生理特征 Cd累积
下载PDF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先容 戴玄 +1 位作者 尚进 江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63-2565,共3页
目的报道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状况。方法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及标本鉴定进行研究。结果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36科58属107种。结论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 药用蕨类植物 资源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大别山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鹏 吴国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3-101,共9页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北坡,在安徽省金寨县境内。该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55属、89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本文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科、属、种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该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可将其划分为13个类型。该区与邻... 马鬃岭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北坡,在安徽省金寨县境内。该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55属、89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本文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科、属、种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该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可将其划分为13个类型。该区与邻近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关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西南、华中、华北、华南、日本、西北、台湾和东北。将该区与我国12个山地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区与天目山、黄山、庐山、北山、九华山、齐云山等六个山地区系成分相近,属同一自然区,而与其它山地的关系较为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关系 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下载PDF
百草枯与草甘膦对蕨类植物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燕芳 丁伟 张永强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5-356,358,共3页
蕨类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机能的植物,作为杂草很难治理。选用蕨类植物满江红作为指示植物,以测定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对蕨类植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植物对草甘膦和百草枯反应灵敏,其中草甘膦对其作用的最佳观察时间为3~7d,... 蕨类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机能的植物,作为杂草很难治理。选用蕨类植物满江红作为指示植物,以测定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对蕨类植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植物对草甘膦和百草枯反应灵敏,其中草甘膦对其作用的最佳观察时间为3~7d,百草枯对其作用的最佳观察时间为1~2d。以红盖鳞毛蕨和绒紫萁为指示植物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百草枯和草甘膦对这些蕨类植物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除作用,但反应时间和表现症状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满江红 草甘膦 百草枯
下载PDF
提取蕨类植物DNA方法比较 被引量:13
20
作者 沈洁 罗安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38-1740,共3页
[目的]研究蕨类植物DNA提取的方法,为进一步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分类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改变试剂的用量以及操作方法对CTAB法提取DNA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改良的CTAB提取法能够提取出高质量的蕨类植物的DNA。[结论]改良了蕨类... [目的]研究蕨类植物DNA提取的方法,为进一步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分类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改变试剂的用量以及操作方法对CTAB法提取DNA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改良的CTAB提取法能够提取出高质量的蕨类植物的DNA。[结论]改良了蕨类植物DNA提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DNA提取 CTAB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