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1
作者 贾文静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制度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该政策对于激活教师工作热情,均衡区域内教师资源,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其施行效果与预期存在着一定偏差:县级政府部门未形成有效联动,改革难以统筹推进;校长权力过... “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制度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该政策对于激活教师工作热情,均衡区域内教师资源,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其施行效果与预期存在着一定偏差:县级政府部门未形成有效联动,改革难以统筹推进;校长权力过大,竞聘程序不规范;教师公共精神不足,配套保障措施缺位等。为使改革能有效落地生根,建议从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层面进行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联动机制,完善配套措施,保障教师相关权益;细化管理措施,重视校长能力培植,维护“校聘”环节公平;优化教师管理环境,尊重教师发展需求,提高教师改革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利益协调 公共精神
下载PDF
多维审视公益精神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正平 《未来与发展》 2012年第9期53-56,共4页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对社会弱势群体或人类的共同发展而表现出的慈善意识,是个人情感与良知的真实反映,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生命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公益精神的价值蕴涵于"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及对"社会...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对社会弱势群体或人类的共同发展而表现出的慈善意识,是个人情感与良知的真实反映,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生命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公益精神的价值蕴涵于"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两个维度。在公益精神动力驱动下,公益行动者在所参与的公益活动和团队中实现自身的意义价值和理想目标,获得自身德性的提高和自我的全面发展,并实现互助互济。公益行动者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在社会救助、社会志愿活动中自愿捐钱捐物捐时间所表现的公民意识,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和文明发展。而作为社会重要公民角色的企业,在承担社会的公益活动时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意识,都成为公益精神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价值 德性 公民 责任
下载PDF
公共利益界定的协商民主视角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宁有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7,共4页
公共利益是一个使用频繁却又尚未定论的话语。作为一种民主决策机制,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和实现具有启发意义。通过平等、公开、理性、对话的协商民主程序,可以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同时,协商... 公共利益是一个使用频繁却又尚未定论的话语。作为一种民主决策机制,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和实现具有启发意义。通过平等、公开、理性、对话的协商民主程序,可以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同时,协商民主的内在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利益表达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协商民主 公共精神 精英主义
下载PDF
公益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韦朋余 周毅之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7,共3页
公益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一个社会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以公益精神为指导,妥善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妥善处理好政府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二要充分协调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 公益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一个社会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以公益精神为指导,妥善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妥善处理好政府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二要充分协调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公民与国家的和谐互动;三要妥善解决企业自身利益与市场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企业与市场的和谐互动;四要协调解决非营利组织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实现非营利组织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精神 和谐社会 利益
下载PDF
公民社会与新集体主义的共域
5
作者 赵壮道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6,共4页
公民社会与集体主义是两种迥异的理论模式:公民社会理论基于对个人主义的一贯信仰,对国家抱有防范的态度,而集体主义则强调国家在利益组织协调中的核心地位;公民社会是社会组织通过自我协调最终形成一个社会自治领域,而集体主义则强调... 公民社会与集体主义是两种迥异的理论模式:公民社会理论基于对个人主义的一贯信仰,对国家抱有防范的态度,而集体主义则强调国家在利益组织协调中的核心地位;公民社会是社会组织通过自我协调最终形成一个社会自治领域,而集体主义则强调国家在协调中的主导作用。然而,两者在对公共利益的追求上却是殊途同归,都表现出一种公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集体主义 新集体主义 公共利益 公共精神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不能承受之重——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强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5-31,共7页
中国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平正义,阻碍改革的深入进行,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府公共政策。无论何种特殊利益集团,都有权力行走的轨迹。对公共管理者而言,需要重振公共行政的精神,采取多项举措抵制和治理特殊利益集团。
关键词 特殊利益集团 和谐社会 政府俘获 公共行政精神
下载PDF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
7
作者 聂静港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2-67,共6页
服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础性活动,没有彼此之间提供的相互服务,就不会有人类的社会生活。服务无处不在,类型多样且形式不一。在所有的服务种类中,一种最重要的服务就是政府公共服务。它是政府及其公共行政人员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 服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础性活动,没有彼此之间提供的相互服务,就不会有人类的社会生活。服务无处不在,类型多样且形式不一。在所有的服务种类中,一种最重要的服务就是政府公共服务。它是政府及其公共行政人员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而从事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保障和维持公共利益持续实现的基本因素。为此,可以考虑从政府制度伦理化、政府改革与创新和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三个方面着手,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政府制度 政府改革 公共利益 公共精神
下载PDF
公共精神的重要意义及培育路径
8
作者 魏长领 李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2-26,共5页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公共生活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个人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共秩序、公共利益、价值共识、公共精神越来越重要。公共精神是人们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公民在公...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公共生活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个人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共秩序、公共利益、价值共识、公共精神越来越重要。公共精神是人们以利他的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对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公共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发展民主政治、抑制腐败的强大力量,是提高社会公德的时代呼呼。培育公共精神,需要鼓励公民投身公共生活实践,重视教育在培育公民公共精神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为公共精神的推广提供外在保障,同时要加强公职人员公共精神的培养,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生活 公共秩序 公共利益 公共精神 国民素质
下载PDF
行政合同的“民事化”思考
9
作者 李尧远 孙录见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0-43,共4页
行政合同中行政优益权的存在与契约精神存在悖论,行政机关作为公共利益最佳判断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尚存疑问,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优益权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待商榷。行政合同的民事化即让行政机关让渡在行政合同订立、执行过程中,某些行政优益... 行政合同中行政优益权的存在与契约精神存在悖论,行政机关作为公共利益最佳判断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尚存疑问,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优益权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待商榷。行政合同的民事化即让行政机关让渡在行政合同订立、执行过程中,某些行政优益权的方案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维护公共利益及行政相对人利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合同 行政优益权 契约精神 公共利益
下载PDF
中国特殊利益集团问题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强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2-44,共3页
中国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平正义,阻碍了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需要重振公共行政的精神,抵制和治理特殊利益集团。
关键词 特殊利益集团 和谐社会 政府 公共行政精神
下载PDF
对公共利益之于媒介属性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瑞静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回溯并总结了我国研究者在不同时期关于大众传媒属性理论的不同观点:从最初的党性原则理论,转变为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双重属性理论,之后学界又有研究者提出三重属性理论。其中媒介的公共性是三重属性理论的核心观点。
关键词 媒介属性 党性原则 双重属性 三重属性 公共利益
下载PDF
国家治理与公共精神研究述评
12
作者 黄晓妹 陈富国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13,共5页
实现国家善治需要培育公共精神。国家治理是在国家与社会的有机互动下,包括政府、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及公民个体在内的多元治理主体就共同关心的社会事务进行合作与互动,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回应社会权利诉求,以维护公共秩序、实现公共... 实现国家善治需要培育公共精神。国家治理是在国家与社会的有机互动下,包括政府、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及公民个体在内的多元治理主体就共同关心的社会事务进行合作与互动,规范政府权力运行,回应社会权利诉求,以维护公共秩序、实现公共利益为旨归,最后达至善治的治理过程。而公共精神作为立足于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以公共领域为载体,以公共事务为指向,以公共利益为价值理念的伦理精神,它与国家治理有着内在的关联。文章从国家治理的界说、公共精神的内涵及其生成以及国家治理和公共精神的辩证关系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在对已有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肯定的同时指出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地方,为深化国家治理与公共精神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公共精神 善治 公共利益
下载PDF
论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益精神
13
作者 雷志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1-35,共5页
关于政策参与者的价值取向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 ,即公益观与私益观。而公益精神与良好的公共政策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答这个问题 ,一些学者往往要先涉及第一个问题。因此 ,综合起来 ,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概括为四种观点 。
关键词 政策制定过程 公益精神 政策参与者 公共政策 价值取向 个人利益最大化 非预期性后果论 信息发生论
下载PDF
协商民主下公共精神的培养难题及解决之道
14
作者 张艳丽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呈现的是一种基于公民实践推理的政治自治的理想。但是,在一个复杂多元社会中,民主协商中仍存在着公共利益的偏失、社会信任度低、公共理性不足以及政治能力的贫困等问题阻碍着民众公共精神的培养。为此,... 20世纪后期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呈现的是一种基于公民实践推理的政治自治的理想。但是,在一个复杂多元社会中,民主协商中仍存在着公共利益的偏失、社会信任度低、公共理性不足以及政治能力的贫困等问题阻碍着民众公共精神的培养。为此,应进一步探讨协商民主下培育公民精神的新路径,培养公民学会正确处理普遍的道德冲突,构建一个公开辩论的"公共领域",在民主协商下提升公共理性与合法性,在协商中建构民众的积极参与,增强其社会责任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公共精神 公共理性 公共利益
下载PDF
行政合同单方变更、解除权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存 李飒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122-124,共3页
我国目前没有制定统一的行政合同法,在行政合同中,行政机关滥用单方变更、解除权问题亟待解决。建构行政合同单方变更、解除权的规制体系,建立行政合同诉讼制度,在受案范围、主体资格、事实认定、证据规则、判决形式等方面加以完善,促... 我国目前没有制定统一的行政合同法,在行政合同中,行政机关滥用单方变更、解除权问题亟待解决。建构行政合同单方变更、解除权的规制体系,建立行政合同诉讼制度,在受案范围、主体资格、事实认定、证据规则、判决形式等方面加以完善,促进行政合同中变更、解除权纠纷的合理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更、解除权 公共利益优位 契约精神
下载PDF
新时代公安院校弘扬“红船精神”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爱霞 李晓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3-107,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安院校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培育政治过硬、道德优良、境界高远的预备警官,有着重要的价值意蕴。从一般意义上说,“红船精神”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奉献情操;从特别旨趣上讲,“红船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安院校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培育政治过硬、道德优良、境界高远的预备警官,有着重要的价值意蕴。从一般意义上说,“红船精神”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奉献情操;从特别旨趣上讲,“红船精神”教化大学生铸牢忠诚警魂、涵濡为民情怀、滋育英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安院校 红船精神 一般意义 特别旨趣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之本原——两心调谐型心态文化
17
作者 冯波 《茂名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
和谐社会是个人幸福与整体协调有机统一的社会。一个社会具有私心和公心这两个要素就能使社会达到和谐状态。将从私心和公心的相互作用及运行机制来论证“两心”是构成和谐社会之根本。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私心 公心 协调 本原
下载PDF
高校领导干部作风论
18
作者 李冬林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6期145-147,共3页
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优良作风 :立党为公 ,培养优良的政治品德 ;与时俱进 ,坚持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 ;戒虚治浮 ,树立务实的工作作风 ;廉洁勤政 。
关键词 高校 领导干部作风 立党为公 与时俱进 务实 艰苦奋斗
下载PDF
基于讲义视角的西南联大教育精神研究
19
作者 夏彪 李松梅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96-102,共7页
西南联大的教育可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现代教育树立了典范。浇灌英华的课堂载体,是联大遗留的精神矿藏,是打开联大教育精神的钥匙。通过对联大现存的讲义等内容的研究,发现教学中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精神。首先是历经南渡的郑... 西南联大的教育可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现代教育树立了典范。浇灌英华的课堂载体,是联大遗留的精神矿藏,是打开联大教育精神的钥匙。通过对联大现存的讲义等内容的研究,发现教学中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精神。首先是历经南渡的郑天挺、闻一多、浦江清、钱穆等在讲义中体现出允公允能的爱国爱民的教育精神;其次是在西学和中学会通中体现了教育的世界眼光,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教育精神;最后是联大教师在讲义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延续清华校训和南开办学精神的基础上凝练为刚毅坚卓的教育精神,赓续中国传统文化。西南联大讲义中呈现的教育精神,属于西南联大教育精神的一部分,共同构成西南联大精神遗产,可为当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发展、课程思政、讲义编写等提供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讲义 兼容并包 允公允能 刚毅坚卓 教育精神
下载PDF
论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 被引量:18
20
作者 蒲蕊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9-44,共6页
教育行政是一种追求伦理价值的活动,伦理精神必然贯穿于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教育行政中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追求公平公正、坚持民主原则以及重视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即以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 教育行政是一种追求伦理价值的活动,伦理精神必然贯穿于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教育行政中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追求公平公正、坚持民主原则以及重视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即以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以追求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以民主原则作为价值判断。教育行政是一个权力与责任对等的领域,教育行政伦理精神体现为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追求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需要重视制度的重要作用,重视教育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的培养与个人修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行政 伦理精神 公共利益 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