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 in the private domain on those in the public domain
1
作者 Jianguo Wang Yanyan Kon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3年第4期212-218,共7页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ulatory focus theory,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PEBs)in the private domain on behaviors in the public domain were analyzed by reveal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ulatory focus theory,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PEBs)in the private domain on behaviors in the public domain were analyzed by reveal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he status quo maintenance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he prevention focus orientation.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PEBs in the private domain significantly promote individuals’PEBs in the public domain.The status quo maintenance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Bs in the private and public domains.Specifically,individuals with a high-level prevention focus orientation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Bs in the private domain and the status quo maintenance,and that of the PEBs in the public domain.There‐fore,individuals with a high-level prevention focus will more likely engage in subsequent PEBs in the public domain after their initial PEBs in the private domain due to their increased status quo maintenance degree.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evention-repetition effect and use the PEBs in the private domain to promote those in the public dom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 PEBs in the private domain PEBs in the public domain Status quo maintenance
下载PDF
Pro-Environmental Civic Participation in the USA: Th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Pro-Environmental Lifestyle and Climate Experiences
2
作者 Rita Mano 《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2024年第1期31-46,共16页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link between social media use and pro-environmental civic participation consider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ocial media affordances (public realm) on one hand, and lifestyle behaviors and cl...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link between social media use and pro-environmental civic participation consider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ocial media affordances (public realm) on one hand, and lifestyle behaviors and climate change experiences (personal realm) on the other. We combine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behavioral models and using a sample of USA individuals (N = 7225) based on the American Trends Panel to predict variations in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We show that social networks rather than information are more effective in predicting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Moreover, a pro-environmental lifestyle as well as climate change experiences at the community level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for pro-environmental participation. However, affordances related to socioeconomic variations generate variations to pro-environmental civic participation. We conclude that in order to capture the depth of pro-environmental civic particip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bridge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expressions of pro-environmental awar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SOCIO-ECONOMIC Digital Information Digital Networks Private Expressions public Expressions Climate Changes USA
下载PDF
公众地方依恋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苏虹 张文烜 迟青青 《今日科苑》 2024年第6期51-62,共12页
生态环境的保护除了激发公众的知行合一,还需考虑情感因素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主要探析地方依恋、地方共情和亲环境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地方依恋、地方共情对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地方共情在地方依恋与亲环境行为以及公领域... 生态环境的保护除了激发公众的知行合一,还需考虑情感因素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主要探析地方依恋、地方共情和亲环境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地方依恋、地方共情对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地方共情在地方依恋与亲环境行为以及公领域亲环境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建议加强居民地方依恋,可促进亲环境行为,同时也可通过地方共情的实际提升来促进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境行为 公领域 地方依恋 地方共情
下载PDF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7
4
作者 景鹏 袁代标 +3 位作者 杜刘洋 徐刚 陈月霞 展凤萍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共8页
针对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问题,应用科学知识图谱,从文献数量年变化、国家合作、出版物期刊、影响因素以及数据分析方法,对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领域的研究发展进程与知识网络关系进行分析与可视化.结果表明:美国、德国、中国是该领域的主... 针对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问题,应用科学知识图谱,从文献数量年变化、国家合作、出版物期刊、影响因素以及数据分析方法,对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领域的研究发展进程与知识网络关系进行分析与可视化.结果表明:美国、德国、中国是该领域的主要贡献国家;安全性是影响公众接受度的首要因素,信任、态度、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风险是影响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的关键心理因素;描述性统计与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Logit模型以及Probit模型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现有研究的接受度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度较低,同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探索;数据存在偏差以及是否将自动驾驶模拟体验融入研究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科学知识图谱 公众接受度 影响因素 行为理论
下载PDF
“北京市民公共行为”的理论核心和研究思路 被引量:7
5
作者 沙莲香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共4页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民公共行为"课题五年来的跟踪调查,试图阐释有关课题的核心概念和具体研究思路,包括概念的界定、问卷的设计以及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理性反思。
关键词 公共行为 公共领域 公共文明 理性反思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公共行为文明的价值内涵 被引量:3
6
作者 曹丽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1,共4页
在西方和中国学者的政治社会论述中,现代公共领域概念涵盖了政治公共领域、文化公共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三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独立性的论题,其中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最为切近。中国当代公共行为文明的构建蕴含... 在西方和中国学者的政治社会论述中,现代公共领域概念涵盖了政治公共领域、文化公共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三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独立性的论题,其中日常生活的公共领域与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最为切近。中国当代公共行为文明的构建蕴含着三个依次递进的价值原则:基于利益纽带的工具性价值,在自主意识与伦理责任之间达成均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以及基于"健全的人道主义"的公共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公共生活空间 公共行为文明
下载PDF
民国初期西画家群体的结社实践——以社团公共领域活动为例
7
作者 杜少虎 牛冬冬 《艺术探索》 2018年第2期30-43,共14页
从洋务运动到庚子之变至新文化运动,中国人竭尽全力地输入西洋新智及科学,其目的是谋求民族的自强与独立。因此,文化上的西化运动并未使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的中国西画社团走向全盘西化的道路,相反,在新文艺运动发展中贯穿始终的线索是民... 从洋务运动到庚子之变至新文化运动,中国人竭尽全力地输入西洋新智及科学,其目的是谋求民族的自强与独立。因此,文化上的西化运动并未使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的中国西画社团走向全盘西化的道路,相反,在新文艺运动发展中贯穿始终的线索是民族意识的确立与逐渐强化。社团的共同目标是群体共同价值之所在,也是凝结人心和维系情感力量的纽带。20世纪早期的西画社团更多地借鉴了西方美术沙龙、画派及日本白马会、二科会的活动方式,他们不遗余力地学习西洋技法,传播西方的绘画观念。然而在社团内部,能够赋予其行为目标正当性的体系却是被称为文化价值的"信念体系"。这种"以文化变革来振奋民族精神,以美育改造社会"的共同理想,使意识形态迅速转变为社会运动,并最终把知识精英和普通大众凝结在了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画家 结社 行为模式 信念体系 公共领域
下载PDF
试论电视公众、电视交往场域与交往行为
8
作者 胡明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97-100,共4页
把电视公共领域与以电视信息为中介的交往行为结合进行研究,提出电视公共领域包含着3个方面的要素:电视公众、电视信息交往场域、以电视信息为中介的交往行为。对电视公众的涵义进行了分析,认为电视公众应该具有社会性联结意义、具有反... 把电视公共领域与以电视信息为中介的交往行为结合进行研究,提出电视公共领域包含着3个方面的要素:电视公众、电视信息交往场域、以电视信息为中介的交往行为。对电视公众的涵义进行了分析,认为电视公众应该具有社会性联结意义、具有反思能力、通过信息交往而互动等三方面的特征,以电视信息为中介的交往行为,应该满足哈贝马斯提出的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可理解性这四个有效性声言,才可能在主体间共同遵守理性交往规范的前提下使交往行为合理化;要构建理想的电视信息交往场域,需要在信息交往所涉及的相应的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交往中,都以交往理性为标准来要求,才能不断地促进交往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电视公众 公共领域 交往场域 交往行为 交往合理性
下载PDF
我国城乡居民公域环境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3数据
9
作者 李华 张泽庆 黄泽锐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0年第5期36-40,共5页
基于CGSS2013数据,将社会心态和社会经济地位两个全新变量加入到模型中,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城乡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和社会外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实施公域环境行为水平较低,个体内部因... 基于CGSS2013数据,将社会心态和社会经济地位两个全新变量加入到模型中,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城乡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和社会外部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实施公域环境行为水平较低,个体内部因素中的环境知识、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对城乡居民公域环境行为有明显影响;社会外部因素中的社会经济地位、政府环境行为、大众传媒与城乡居民公域环境行为显著相关;社会心态、政治面貌、户口类型是城乡居民实施公域环境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公域环境行为 社会外部因素 个体内部因素 CGSS2013
下载PDF
主体协同、制度体系与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绩效的关系——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奎亭 李乐虎 +2 位作者 杨刚 曹昌海 廖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63,共10页
多主体协同参与是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的应然选择。研究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依据新区域主义理论,借助Amos23.0软件构建了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主体协同行为、制度体系与治理绩效间的关系结构模型,尝试理清三者... 多主体协同参与是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的应然选择。研究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依据新区域主义理论,借助Amos23.0软件构建了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主体协同行为、制度体系与治理绩效间的关系结构模型,尝试理清三者间的关系与影响路径。结果显示:协同参与行为与制度体系建设、治理绩效间关系路径系数分别为0.237、0.504,协同参与行为与治理绩效间关系路径系数为0.579,且P均小于0.001。结果表明:多主体协同治理行为对联盟、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社会公众主体参与具有正向促进影响;跨域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对多主体协同治理行为、跨域治理绩效存在正向促进影响;多主体协同治理行为对跨域治理绩效存在正向促进影响。研究得出:1)治理制度体系建设规范与引导多主体协同参与跨域治理行为;2)多主体协同参与有助于提升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绩效;3)治理制度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绩效。据此提出了优化路径:1)构建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多主体跨域协同治理模式;2)培育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多主体跨域协同参与文化;3)完善城市群体育公共服务跨域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体育公共服务 跨域治理 协同行为 治理绩效
下载PDF
环境知识、政府工作评价对公众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孟菲 于浩 郑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53-60,共8页
环境治理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研究环境知识、政府工作评价对公众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可为完善政府职能,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政策建议。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 环境治理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研究环境知识、政府工作评价对公众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可为完善政府职能,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政策建议。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OLS模型和Tobit模型探讨了环境知识、政府工作评价对公众环境行为的影响,克服主观变量间反向因果关系所导致的潜在内生性问题,选取“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与环境相关词汇的比重”和“您是否知道本社区委员会(或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作为工具变量,采用2SLS模型进行了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1)环境知识与环境友好行为为正向相关关系;2)中央政府工作评价与地方政府工作评价对公众实施环境友好行为存在差异,其中地方政府工作评价与环境友好行为为正向相关关系,而中央政府工作评价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公众环境知识储备,提升公众对政府工作评价的满意度,对公众实施环境友好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领域环境友好行为 公共领域环境友好行为 环境知识 政府工作评价 内生性
下载PDF
基于ISM的农村居民公领域亲环境行为发生机制研究
12
作者 滕玉华 李宁 刘长进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53-61,共9页
文章基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的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与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农村居民公领域环境素养行为和人际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层次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公领域环境素养行为和人际环境行为的发生机制存... 文章基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的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与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农村居民公领域环境素养行为和人际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层次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公领域环境素养行为和人际环境行为的发生机制存在差异。沟通扩散型政策、数字素养、生态价值观、社会规范、健康状况和自我效能感对环境素养行为有显著影响,且沟通扩散型政策、数字素养是深层影响因素;沟通扩散型政策、新媒体环保接触、生态价值观、社会规范、健康状况、自我效能感和政治面貌对人际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且沟通扩散型政策和新媒体环保接触是深层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领域亲环境行为 环境素养行为 人际环境行为 解释结构模型
下载PDF
农村居民公领域公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层级结构研究
13
作者 滕玉华 李宁 邓瑛辉 《金融教育研究》 2023年第6期36-45,共10页
基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的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与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农村居民公领域公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公领域公民环境行为主要受新媒体环保接触、数字素养、自我效能... 基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的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与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农村居民公领域公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公领域公民环境行为主要受新媒体环保接触、数字素养、自我效能感、沟通扩散型政策和政治面貌的影响。农村居民公领域公民环境行为的发生有三条路径:一是数字素养→新媒体环保接触→自我效能感→农村居民公领域公民环境行为。二是沟通扩散型政策→自我效能感→农村居民公领域公民环境行为。三是政治面貌→农村居民公领域公民环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领域亲环境行为 公民环境行为 解释结构模型 农村居民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研究——不完全产权与主体行为关系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49
14
作者 李宁 陈利根 龙开胜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54,139,共16页
产权界定的不完全性及其衍生的渐进性是现实世界中产权运行的实际规则。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不完全产权的分析框架,分析基于产权公共域之上主体行为的两重性,通过对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宅基地产权存在着各异的不完... 产权界定的不完全性及其衍生的渐进性是现实世界中产权运行的实际规则。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不完全产权的分析框架,分析基于产权公共域之上主体行为的两重性,通过对宅基地产权制度的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宅基地产权存在着各异的不完全程度,包括农民、集体、国家等行为主体围绕宅基地产权中非专有性价值利益开展的行为选择,导致了宅基地资源在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非生产性用途三个层面的租值耗散,但同时也在通过各自的行为在不同的方向上探索着减少租值耗散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国家的过度产权管制和农民、集体自身行为能力的不足,未能实现有效的制度变革。对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本文尝试了从主体行为能力联系不完全产权的角度加以阐释的新视角,对于今后国家在农地制度的改革上富有启示性含义,在整个社会从人为的行政控制经济模式转为市场经济模式的这个过程中,国家或政府对农地制度的改革不应把重点放在建构上,而是应该在意主体行为的自发含义,注重(研究)培育和保护土地市场内部各种自发和内生力量以及秩序的型构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产权 主体行为 产权公共域 租值耗散 宅基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