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收录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ENCE WITH VAGINAL RECONSTRUCTION USING PUDENDAL-THIGH FLAPS-REPORT OF 9 CASES
1
作者 李发成 陆军昌 关文祥 《Medical Bulletin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CAS 2000年第1期67-70,共4页
Objective To review our eoperience of vaginal reconstruction using pudendal- thigh flap.Methods In the past 4 years, 9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the congenital vaginal agenesis underwent vaginalreconstruction using the ... Objective To review our eoperience of vaginal reconstruction using pudendal- thigh flap.Methods In the past 4 years, 9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the congenital vaginal agenesis underwent vaginalreconstruction using the pudendal- thigh flaps. The modilications of the surgical technique were de-tailed. Results All patients recovered satisfactorily from surgery and have been lollowed - up for a mean of 1.5years. There were no instances of flap loss, penetration of rectum and urethra. On final examination, all patientswere recorded as having a satislactory result, complete flap take, adequate dimensions and depth of neovagina andthe external appearance of the perineum and vagina was satisfactory. All married patients reported a satisfactoryintercourse. Conclusion The result proves that neurovascular pudendal- thigh flaps provide excellent tissue forvaginal reconstruction with low complication rate and good results. This operation does not cause an ugly donorsite scar and can be completed in single stage, without need of loparotomy and postoperative daily dilation. It isbelieved that this method can serve as a reliable alternative in vaginal reconstruc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challenging subjects of plastic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gina reconstruction pudendal-thigh flaps congenital vaginal agenesis
下载PDF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精准设计:十年1079例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唐举玉 孙念哲 +9 位作者 吴攀峰 俞芳 曾磊 卿黎明 肖勇兵 潘丁 刘睿 符劲飞 贺继强 李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0-516,共7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重建各种复杂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23年1月采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各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107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切取1013例(其中... 目的探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重建各种复杂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23年1月采用个性化精准设计的各种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1079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切取1013例(其中小儿65例)、横支为血管蒂切取40例、斜支为血管蒂切取26例(小儿1例),以旋股内侧动脉或股动脉来源穿支为蒂切取9例。其中传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441例、带蒂转移27例、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术式511例、衍生术式100例。修复下肢787例,上肢264例,躯干部17例,头颈部4例,上述多部位7例。并对各种个性化精准设计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本组1079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中,术后顺利成活1063例,其中发生血管危象行探查术成活14例,总成功率为98.52%。比较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带蒂转移、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术式和衍生术式各组成功率,结果显示各组间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本组1079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静脉危象35例(3.24%),动脉危象22例(2.04%),感染19例(1.76%),切口延迟愈合6例(0.56%),完全坏死16例(1.48%),部分坏死35例(3.24%)。统计学分析显示静脉危象方面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基本类型组发生率低于衍生术式组(P<0.001),切口感染方面带蒂转移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07),切口延迟愈合方面传统游离移植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4),皮瓣部分坏死方面带蒂转移组发生率高于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组(P=0.008)。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个性化精准设计,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 穿支皮瓣 个性化 精准重建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阴股沟皮瓣的显微解剖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白晋 宋建星 +3 位作者 杨超 乌兰哈斯 刘冰 楼晓丽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45-149,共3页
目的明确阴股沟皮瓣的显微解剖基础。方法对11具(22侧)成人尸体阴股沟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结果阴股沟区动脉血液供应充足,并且位置均比较恒定,其中以阴部外浅动脉和阴囊后动脉外侧支最为恒定。静脉回流丰富,神经支配可靠。结论阴股... 目的明确阴股沟皮瓣的显微解剖基础。方法对11具(22侧)成人尸体阴股沟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结果阴股沟区动脉血液供应充足,并且位置均比较恒定,其中以阴部外浅动脉和阴囊后动脉外侧支最为恒定。静脉回流丰富,神经支配可靠。结论阴股沟皮瓣血运丰富,解剖简便易行,切取方便,供区隐蔽,再造性器官外形及神经感觉均较理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皮瓣 显微解剖学 基础研究 阴部外浅动脉 阴囊后动脉 解剖学研究 血液供应 神经支配 皮瓣血运 静脉回流 解剖基础 恒定 方法 性器官 位置 外形 尸体 理想 供区 成人
下载PDF
改进的薄型阴股沟皮瓣再造阴道 被引量:9
4
作者 朱飞 宁金龙 +4 位作者 李小静 张林 汪春兰 高学宏 曹东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25-526,i0004,共3页
目的:探索改进薄型阴股沟岛状皮瓣转移阴道成形方法及效果。方法:将传统的阴股沟皮瓣改进设计为长蒂薄型阴股沟岛状皮瓣应用于阴道成形。结果:临床应用15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14cm×7cm,13例皮瓣Ⅰ期成活,2例皮瓣尖端部分坏死或表皮... 目的:探索改进薄型阴股沟岛状皮瓣转移阴道成形方法及效果。方法:将传统的阴股沟皮瓣改进设计为长蒂薄型阴股沟岛状皮瓣应用于阴道成形。结果:临床应用15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14cm×7cm,13例皮瓣Ⅰ期成活,2例皮瓣尖端部分坏死或表皮糜烂,经换药后痊愈。临床随访6个月~3年,阴道宽松度为2指,深均在10cm以上,无阴道狭窄,皮瓣感觉功能好,外阴形态自然,形成近似正常的阴道外口,已婚者性生活均较满意。结论:改进的长蒂薄型阴股沟岛状皮瓣血运可靠,应用于阴道再造时克服了以往蒂短张力大的不足,移转更方便,避免了阴道成形后皮瓣向外移位的发生,阴道外口形态更满意,保留近似正常的皱襞形态,是阴道再造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皮瓣 阴道成形术 先天性无阴道
下载PDF
阴股沟皮瓣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晋 宋建星 +3 位作者 杨超 乌兰哈斯 刘冰 楼晓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明确阴股沟皮瓣的解剖基础,为临床设计和应用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成年尸体11具(22侧)阴股沟区进行显微解剖研究。在尸体标本上,模拟临床皮瓣切取方式,对皮瓣内包含的血管、神经进行观测;然后进行深部组织解剖,追溯血管、神经来源,... 目的明确阴股沟皮瓣的解剖基础,为临床设计和应用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成年尸体11具(22侧)阴股沟区进行显微解剖研究。在尸体标本上,模拟临床皮瓣切取方式,对皮瓣内包含的血管、神经进行观测;然后进行深部组织解剖,追溯血管、神经来源,并做记录。结果阴股沟区动脉血液供应充足,静脉回流丰富,神经支配可靠。阴部外浅动脉起始点主干直径为2.14±0.23mm,又分为升支(阴部外浅动脉腹股沟支,血管直径为1.38±0.34mm)、降支(阴部外浅动脉会阴支,血管直径为1.21±0.24mm)。阴囊(唇)后动脉主干(血管外径为1.13±0.24mm)和外侧支(血管直径为0.67±0.33mm)。闭孔动脉前皮支(血管外径1.68±0.11mm)。并且位置比较恒定,其中以阴部外浅动脉和阴囊(唇)后动脉最为恒定;三组血管网贯穿了皮瓣的上、中、下部。神经支配主要有生殖股神经股支,髂腹股沟神经皮支,阴囊(唇)后神经三组。结论阴股沟皮瓣血运丰富,解剖简便易行,切取方便,供区隐蔽,再造性器官外形及神经感觉均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皮瓣 显微解剖 性器官再造
下载PDF
改良阴股沟皮瓣阴道再造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勇光 毕洪森 +2 位作者 夏有辰 杨欣 李健宁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阴股沟皮瓣再造阴道的成功率、降低血循环障碍的可能性、避免大阴唇和阴道口明显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6月-2004年5月共收治15例患者行阴道再造术。其中男性易性癖2例;女性先天性无阴道13例。年龄23~31岁,平均26.2岁... 目的探讨提高阴股沟皮瓣再造阴道的成功率、降低血循环障碍的可能性、避免大阴唇和阴道口明显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6月-2004年5月共收治15例患者行阴道再造术。其中男性易性癖2例;女性先天性无阴道13例。年龄23~31岁,平均26.2岁。术前以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及阴道与肛门间水平距中线约3cm处的动脉音,以腹股沟为轴在大阴唇外侧设计大小为12.0cm×5.5cm皮瓣,使动脉穿支位于皮瓣的内下角,皮瓣掀起后在蒂部行部分横断,以利皮瓣移位。造穴后将皮瓣引入形成阴道衬里,蒂部适当修整,对位缝合形成阴道外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再造阴道后皮瓣全部成活。14例伤口Ⅰ期愈合;1例男性患者术后阴道后壁近顶部伤口裂开约2cm,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再造阴道深度可达10cm左右,宽度能容纳2指。1例女性患者术后20个月发现阴道内毛发较为茂密,未行处理。其余患者阴道内壁光滑完整。2例女性患者自述有性生活,应用润滑剂后比较满意。结论经改良的阴股沟皮瓣血运可靠,用于阴道再造时移位方便,阴道口外形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皮瓣 改良 穿支动脉 阴道再造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皮肤缺损修复重建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米磊 苗辉 +1 位作者 高宇 刘怀勤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1期3493-3495,共3页
目的观察带股外侧皮神经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皮肤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共38例。其中以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9例患者作... 目的观察带股外侧皮神经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皮肤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共38例。其中以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股前外侧皮瓣进行术后修复,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带股外侧皮神经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术后修复。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感觉、口腔不良状况,以及患者对口腔功能恢复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感觉优良率为8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11%,口腔不良状况的发生率为31.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9.47%,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瘢痕、感觉以及进食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不仅对患者口腔缺损皮肤修复重建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恶性肿瘤 皮肤缺损修复重建 股外侧皮神经
下载PDF
阴股沟皮瓣阴茎再造术3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赵烨德 刘刚 +1 位作者 李旭东 何清濂 《海军医学杂志》 2001年第4期335-336,共2页
目的 :探索阴茎再造的理想方法。方法 :分二期手术。第一期手术在阴股沟区设计长 15~ 17cm、宽 7~ 8cm双蒂皮瓣 ,并将皮瓣卷成皮管 ,血运训练 ;第二期手术为阴茎成形术。结果 :用于 33例患者 ,手术均获成功 ,效果满意。结论 :阴股沟... 目的 :探索阴茎再造的理想方法。方法 :分二期手术。第一期手术在阴股沟区设计长 15~ 17cm、宽 7~ 8cm双蒂皮瓣 ,并将皮瓣卷成皮管 ,血运训练 ;第二期手术为阴茎成形术。结果 :用于 33例患者 ,手术均获成功 ,效果满意。结论 :阴股沟皮瓣有可靠的解剖学基础 ,切取方便 ,供区隐蔽 ,无需植皮 ,再造后阴茎外形及神经感觉均较理想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阴茎再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皮瓣 阴茎再造术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皮下蒂会阴轴型皮瓣再造阴道 被引量:3
9
作者 欧阳天祥 邢新 +3 位作者 郝岚 李军辉 季正伦 郭恩覃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514-515,共2页
目的 :探求如何通过手术使再造阴道形态功能良好。 方法 :用含有阴唇后动脉的皮下蒂会阴轴型皮瓣 ,经小阴唇皮下隧道再造阴道。 结果 :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 39例 ,再造阴道不挛缩 ,外阴形态自然 ,功能良好。 结论 :皮下蒂会阴轴型... 目的 :探求如何通过手术使再造阴道形态功能良好。 方法 :用含有阴唇后动脉的皮下蒂会阴轴型皮瓣 ,经小阴唇皮下隧道再造阴道。 结果 :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 39例 ,再造阴道不挛缩 ,外阴形态自然 ,功能良好。 结论 :皮下蒂会阴轴型皮瓣再造阴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阴道 阴道再造 会阴轴型会瓣
下载PDF
扩大的阴股沟皮瓣一期阴茎再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又林 刘继红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以扩大的阴股沟皮瓣一期再造阴茎的可行性,提高再造阴茎成活率,缩短阴茎再造周期,从而改良阴股沟皮瓣阴茎再造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均分成实验组(扩大阴股沟皮瓣组,EPTF组)和... 目的:探讨以扩大的阴股沟皮瓣一期再造阴茎的可行性,提高再造阴茎成活率,缩短阴茎再造周期,从而改良阴股沟皮瓣阴茎再造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均分成实验组(扩大阴股沟皮瓣组,EPTF组)和对照组(阴股沟皮瓣组,PTF组)。实验组以兔一侧扩大的阴股沟皮瓣(阴股沟皮瓣+阴部外浅动脉股皮支皮瓣)一期再造阴茎体,对侧阴部外浅动脉股皮支皮瓣再造尿道。对照组以兔双侧阴股沟皮瓣一期再造阴茎体和尿道。结果:实验组再造阴茎成活率为83.33%(15/18),漏尿率为55.56%(10/18);对照组成活率为38.89%(7/18),漏尿率为72.22%(13/18);再造阴茎成活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漏尿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扩大的阴股沟皮瓣一期阴茎再造成活率高,可替代阴股沟皮瓣阴茎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皮瓣 阴茎再造 阴部外浅动脉 雄性 新西兰大白兔
下载PDF
阴股沟皮瓣在男性外生殖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顺堂 刘德云 +6 位作者 石源 李生华 农庆文 高兴新 吴亚军 钟朝议 刘达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以蒂在上的阴股沟皮瓣转移联合植皮的修复方法在男性外生殖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和烧伤整形外科2015年3月至2020年8月共同诊治的男性外生殖器恶性肿瘤患者18例... 目的:探讨以蒂在上的阴股沟皮瓣转移联合植皮的修复方法在男性外生殖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和烧伤整形外科2015年3月至2020年8月共同诊治的男性外生殖器恶性肿瘤患者18例,其中阴茎鳞状细胞癌6例,阴囊鳞状细胞癌4例,阴囊Paget病8例。行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根据创面所在部位及大小选择蒂在上的单侧或双侧阴股沟皮瓣转移覆盖阴囊区,残缺创面行中厚皮植皮修复。结果:18例患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创面缺损面积范围为6 cm×8 cm~19 cm×12 cm,根据缺损创面所在的解剖分区及大小采用单侧或双侧阴股沟皮瓣转移联合植皮的方法进行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至18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其中2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复发。结论:蒂在上部的阴股沟皮瓣血供确切,设计灵活,对供区损伤小,灵活选择单侧或双侧阴股沟皮瓣转移并联合植皮修复男性外生殖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缺损创面,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男性外生殖器 阴股沟皮瓣 修复重建
下载PDF
阴股沟皮瓣转移阴道再造术16例体会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烨德 刘刚 +3 位作者 李旭东 廖圣德 黄霄 何清濂 《海军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对应用阴股沟皮瓣进行阴道再造进行总结。方法:以阴唇后动脉外侧支为血管蒂,在两侧阴股沟区掀起阴股沟皮瓣,皮瓣长11cm、宽4.5cm,通过大阴唇皮下隧道转移至尿道、直肠间隙的腔穴中形成阴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成活的皮瓣... 目的:对应用阴股沟皮瓣进行阴道再造进行总结。方法:以阴唇后动脉外侧支为血管蒂,在两侧阴股沟区掀起阴股沟皮瓣,皮瓣长11cm、宽4.5cm,通过大阴唇皮下隧道转移至尿道、直肠间隙的腔穴中形成阴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成活的皮瓣色泽正常,供区瘢痕不明显。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再造阴道壁光滑柔软,均可容纳2指,深度9~12cm.结论:应用阴股沟皮瓣进行阴道再造,具有皮瓣血供丰富、感觉好、切取方便、容易转移、皮瓣供区瘢痕小且隐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阴道 阴道再造 阴股沟皮瓣
下载PDF
阴股沟皮瓣阴道再造术(附10例报告)
13
作者 张福奎 陈召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5期10-11,共2页
目的 总结阴股沟皮瓣阴道再造术经验与体会。方法 应用阴股沟皮瓣行阴道再造术 10例。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 ,随访 6个月至 5年 ,效果满意。结论 阴股沟皮瓣具有血运丰富、手术易成功、操作简单、术后供区瘢痕隐蔽。
关键词 阴股沟皮瓣 阴道再造术
下载PDF
阴股沟皮下蒂皮瓣与羊膜移植阴道成形术的比较
14
作者 张燕 黄环华 莫艳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73-174,共2页
为探索阴道成形术的理想方法 ,对 18例无阴道患者进行羊膜移植阴道成形术和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 ,并进行术后随访分析 ,结果显示手术全部成功 ,效果满意。认为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创伤小 ,操作简单 ,供区隐蔽 ,能保持外阴的正常形态 ... 为探索阴道成形术的理想方法 ,对 18例无阴道患者进行羊膜移植阴道成形术和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 ,并进行术后随访分析 ,结果显示手术全部成功 ,效果满意。认为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创伤小 ,操作简单 ,供区隐蔽 ,能保持外阴的正常形态 ,再造阴道具有感觉 ,以及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 ,术式已趋成熟 ,易于推广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阴道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成形术 阴股沟 羊膜
下载PDF
阴股沟岛状皮瓣Ⅰ期阴道成形术
15
作者 张亚莉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10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索阴道再造的理想方法。方法 自 1998年以来 ,我们设计了阴股沟岛状皮瓣Ⅰ期阴道成形术。结果 用于 4 3例 ,均获成功 ,效果满意。结论 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创伤小 ,操作简单 ,供区隐蔽 ,能保护外阴的正常形态 ,再造阴道具... 目的 探索阴道再造的理想方法。方法 自 1998年以来 ,我们设计了阴股沟岛状皮瓣Ⅰ期阴道成形术。结果 用于 4 3例 ,均获成功 ,效果满意。结论 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创伤小 ,操作简单 ,供区隐蔽 ,能保护外阴的正常形态 ,再造阴道具有感觉 ,以及足够的深度和宽敞度。本术式已趋成熟定型 ,易于推广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再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岛状皮瓣 阴道成形术 手术方法 持续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阴股沟岛状瓣在会阴区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司婷婷 王一村 +3 位作者 楼晓莉 王滢 朱莹 宋建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验证阴股沟皮瓣作为岛状皮瓣在性器官和会阴区重建修复中应用的多样性。方法:本文报道了15例采用双侧阴股沟皮瓣阴道再造术(先天性阴道闭锁10例,女性假两性畸形3例,肿瘤切除术后阴道缺损2例);单侧阴股沟皮瓣修复直肠阴道瘘... 目的:验证阴股沟皮瓣作为岛状皮瓣在性器官和会阴区重建修复中应用的多样性。方法:本文报道了15例采用双侧阴股沟皮瓣阴道再造术(先天性阴道闭锁10例,女性假两性畸形3例,肿瘤切除术后阴道缺损2例);单侧阴股沟皮瓣修复直肠阴道瘘(1例)和会阴部严重瘢痕导致后尿道部缺损(1例)。结果:32例阴股沟皮瓣全部存活。其中,有2例患者的伤口部分裂开,2例患者阴道口处需要微小的矫正。虽然部分皮瓣处有毛发生长,但术后皮瓣的功能良好。结论:应用阴股沟皮瓣修复重建性器官和会阴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供区瘢痕比较隐蔽,其应用具有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皮瓣 会阴区修复重建 阴道再造
下载PDF
阴股沟皮瓣转移再造术
17
作者 颜玲 罗锦辉 +1 位作者 高建华 罗盛康 《伤残医学杂志》 1998年第2期29-30,共2页
1990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阴股沟皮瓣(以阴部外浅及阴唇后动脉为蒂,大小9cm~10cm×4cm~5cm)转移再造阴道3例,取得满意效果.文中详细介绍了阴股沟皮瓣的设计及手术方法,并就其优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如下,优点:①阴股沟为... 1990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阴股沟皮瓣(以阴部外浅及阴唇后动脉为蒂,大小9cm~10cm×4cm~5cm)转移再造阴道3例,取得满意效果.文中详细介绍了阴股沟皮瓣的设计及手术方法,并就其优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如下,优点:①阴股沟为轴型皮瓣,血供丰富,易成活;②瓣薄,再造阴道不臃肿,柔软洁净,有弹性,无需长期佩带模具;③外阴基本正常;④部位隐蔽;⑤皮瓣感觉良好,性生活满意.注意事项:①必须熟悉该皮瓣解剖知识,了解阴部外浅及阴唇后动脉走向及穿出点位置;②造穴时需以导尿管和手指引导,防止误伤尿道、膀胱及直肠;③阴道外口需设计三角形瓣插入皮筒口部,防止环形狭窄;④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控制饮食及排便,防止感染;⑤避免过早蹲位排便,以防再造阴道皮瓣远端裂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皮瓣 阴道再造 先天性 阴道缺如
下载PDF
双侧阴股沟皮瓣转位移植阴道再造14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静 文锡基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7期35-37,共3页
目的为了使无阴道患者选择一种简便符合生理功能的阴道再造。方法对收治的15~28岁先天性无阴道患者14例,利用双侧阴沟皮瓣Ⅰ期再造阴道。结果全组术后外形形态满意,瘢痕隐蔽,再造阴道腔隙挛缩少,生理功能接近正常,感觉存在,性生活满意... 目的为了使无阴道患者选择一种简便符合生理功能的阴道再造。方法对收治的15~28岁先天性无阴道患者14例,利用双侧阴沟皮瓣Ⅰ期再造阴道。结果全组术后外形形态满意,瘢痕隐蔽,再造阴道腔隙挛缩少,生理功能接近正常,感觉存在,性生活满意。结论阴股沟皮瓣再造阴道,手术简便,患者痛苦少,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畸形 无阴道 阴股沟皮瓣 阴道再造
下载PDF
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涛 陈雅洁 +3 位作者 李丹 汤勇 彭昶 王德怀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 探讨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10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5例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扩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2.0 cm~10.1 cm×5.3 cm。创面术前准备完毕后均采用... 目的 探讨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10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5例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扩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2.0 cm~10.1 cm×5.3 cm。创面术前准备完毕后均采用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皮瓣成活及患者随访情况。结果 术后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创面愈合良好,随访6~24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色泽接近周围皮肤,质地柔软,感觉S3级,两点辨别觉6~9 mm。结论 阴股沟岛状皮瓣既能修复阴囊缺损创面,又能获得患者满意的外观及感觉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岛状皮瓣 阴囊 创面 修复 皮肤软组织
下载PDF
联合远位组织再造尿道修复复杂尿道下裂 被引量:3
20
作者 关志广 姚砚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906-907,共2页
目的:探索并总结复杂尿道下裂的修复方法。方法: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对32例复杂尿道下裂分别采用阴股沟中厚皮片游离移植、口腔粘膜游离移植、口腔粘膜耦合局部皮瓣、阴股沟中厚皮片耦合局部皮瓣再造尿道4种方法修复各型复杂尿道下裂... 目的:探索并总结复杂尿道下裂的修复方法。方法: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对32例复杂尿道下裂分别采用阴股沟中厚皮片游离移植、口腔粘膜游离移植、口腔粘膜耦合局部皮瓣、阴股沟中厚皮片耦合局部皮瓣再造尿道4种方法修复各型复杂尿道下裂。结果:随访半年~2年,除2例尿漏外,其余病例阴茎形态良好,排尿正常,无一例发生尿道狭窄或憩室,供区无明显畸形。结论:对于复杂的尿道下裂应遵循整体考虑,联合远位组织,综合利用现有材料,留有后路的指导思想,联合应用口腔粘膜、阴股沟中厚皮片再造尿道或与邻位皮瓣组合的方法修复的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再造 口腔粘膜 阴股沟中厚皮 皮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