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etrodotoxin in fresh pufferfish and pufferfish-based products using immunoaffinity columns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linear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4
1
作者 郭萌萌 吴海燕 +5 位作者 江涛 谭志军 赵春霞 郑关超 李兆新 翟毓秀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883-893,共11页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etrodotoxin (TTX) in fresh pufferfish tissues and pufferfish-based products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etrodotoxin (TTX) in fresh pufferfish tissues and pufferfish-based products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linear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LC-QqLIT-MS). TTX was extracted by 1% acetic acid-methanol, and most of the lipids were then removed by freezing lipid precipitation, followed by purification and concentration using immunoaffinity columns (IACs). Matrix effects were substantially reduced due to the high specificity of the IACs, and thus,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was avoided. Quantitation analysis was therefore performed using an external calibration curve with standards prepared in mobile phase. The method was evaluated by fortifying samples at 1, 10, and 100 ng/g, respectively, and the recoveries ranged from 75.8%--107%, with a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less than 15%. The TTX calibration curves were linear over the range of 1-1 000 ~tg/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0.3 ng/g and a quantification limit of 1 ng/g. Using this method, samples can be further analyzed using an information- dependent acquisition (IDA) experiment, in the positive mode, from a singl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njection, which can provide an extra level of confirmation by matching the full product ion spectra acquired for a standard sample with those from an enhanced product ion (EPI) library. The scheduled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ethod enabled TTX to be screened for, and TTX was positively identified using the IDA and EPI spectra. 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nalyze a total of 206 samples of fresh pufferfish tissues and pufferfish-based products.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used to quantify and identify TTX in a single run with excellent sensitivity and reproduci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matrix pufferfish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odotoxin fresh pufferfish pufferfish-based product immunoaffinity column liquidchromatography/quadrupole-linear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下载PDF
野生和人工养殖暗纹东方鲀不同组织中河豚毒素(TTX)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世平 赵清良 赵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90-94,共5页
采用小鼠生物检测法测定了野生和人工养殖暗纹东方不同组织中河豚毒素(TTX)的含量.野生暗纹东方不同组织中TTX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卵巢、肝脏、胃肠、肾脏,肌肉毒性最小;而人工养殖暗纹东方不同组织中TTX含量都极... 采用小鼠生物检测法测定了野生和人工养殖暗纹东方不同组织中河豚毒素(TTX)的含量.野生暗纹东方不同组织中TTX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卵巢、肝脏、胃肠、肾脏,肌肉毒性最小;而人工养殖暗纹东方不同组织中TTX含量都极低,几乎无毒.结果表明,用人工养殖方法可以培育出低毒或无毒河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河豚毒素的微生物起源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Tun 毒素 组织 生物检测 人工养殖 野生
下载PDF
产河豚毒素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紫涵 蔡水淋 +5 位作者 许旻 乔琨 陈贝 田盟盟 黄文树 刘智禹 《渔业研究》 2024年第4期403-412,共10页
【背景】河豚毒素(TTX)是已知毒性较强的海洋毒素之一,广泛分布于河鲀等海洋生物体内。作为典型的钠离子通道阻断剂,TTX在镇痛、戒毒和抗心律失常等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因获取困难和产量低下,TTX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受到... 【背景】河豚毒素(TTX)是已知毒性较强的海洋毒素之一,广泛分布于河鲀等海洋生物体内。作为典型的钠离子通道阻断剂,TTX在镇痛、戒毒和抗心律失常等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因获取困难和产量低下,TTX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受到制约。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TTX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目的】了解TTX的概况、产TTX微生物的分布和分类学多样性、TTX的发酵生产研究及TTX在微生物和环境中的迁移机制。【进展】目前,学界对TTX的理化性质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其来源仍无明确定论。自1986年以来,科研人员陆续从河鲀、蓝环章鱼(Octopus maculosus)等生物及其栖息环境中分离出约150株产TTX菌株,其中以弧菌属、芽胞杆菌属为主,这些发现不仅为TTX的微生物起源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后续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TTX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学者对TTX菌株发酵产毒中关键影响因素以及TTX迁移机制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展望】未来研究可重点考虑定向改造产TTX菌株、完善菌株大规模培养条件、探索影响菌株产TTX能力的关键因素以及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对其合成TTX的影响,从而为TTX生物合成机制的阐明提供借鉴。【意义】通过对产TTX微生物的综述,阐明TTX的生物合成途径,为实现TTX规模化生产,解决TTX获取困难、成本高的难题,推动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ttx) ttx细菌 微生物 发酵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TTX的微量、快速检测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子列 华元渝 +2 位作者 钱林峰 罗晶 李勤 《水产养殖》 CAS 1998年第6期17-19,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快速、微量检测河毒素方法。使用WaterspicoTagTMFAA色谱柱;以5%乙腈中含0.005N三氟乙酸和0.005N乙酸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510nm。该方法在25ng/ml~300ng/ml线性范围内峰...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快速、微量检测河毒素方法。使用WaterspicoTagTMFAA色谱柱;以5%乙腈中含0.005N三氟乙酸和0.005N乙酸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长: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510nm。该方法在25ng/ml~300ng/ml线性范围内峰面积响应值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最低检测线为1ng。该方法可简便、快速、微量、准确定性、定量检测河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河豚 HPLC
下载PDF
两种织纹螺对TTX和PSP摄食转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雷 郁昂 于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24-126,共3页
织纹螺(Nassariusspp.)是沿海地区较常见的螺种之一,对其带毒途径现还存有分歧.本文选择厦门海域常见两种织纹螺,粗肋织纹螺(Nassarius nodiferus)和红带织纹螺(Nassarius succinctus)作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生态环境下培养的塔玛亚历山... 织纹螺(Nassariusspp.)是沿海地区较常见的螺种之一,对其带毒途径现还存有分歧.本文选择厦门海域常见两种织纹螺,粗肋织纹螺(Nassarius nodiferus)和红带织纹螺(Nassarius succinctus)作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生态环境下培养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和月腹刺鲀内脏投喂织纹螺.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推荐的小白鼠的生物检测法,对织纹螺进行毒素检测.小白鼠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红带织纹螺本身不带毒性,而粗肋织纹螺本身带有毒性,麻痹性贝毒和河豚毒素两种毒素都可以通过摄食转移累积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螺 河豚毒素 麻痹性贝毒 小白鼠生物测定法
下载PDF
河豚毒素(TTX)产生菌株CZ-312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秀芹 池珍 +1 位作者 郑莺 毛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87,共4页
从野生河豚鱼卵巢中分离产TTX的细菌,采用小鼠生物检测法选择出毒性相对较强的CZ-312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沙雷氏属(Serra-tiasp)。条件试验表明,CZ-312菌株最适pH为7.0,最适NaCl浓度为... 从野生河豚鱼卵巢中分离产TTX的细菌,采用小鼠生物检测法选择出毒性相对较强的CZ-312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沙雷氏属(Serra-tiasp)。条件试验表明,CZ-312菌株最适pH为7.0,最适NaCl浓度为2%,最适生长温度为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小鼠生物检测法 沙雷氏菌属
下载PDF
河鲀毒素及其在河鲀体内积累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瀚元 李卫东 +1 位作者 张海恩 刘英杰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25,共9页
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神经毒性极高,广泛存在于多种水生生物中。河鲀为含TTX的代表性生物,食用不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极大地限制了河鲀产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河鲀产业的有条件放开,组学和分析化学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河鲀TTX... 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神经毒性极高,广泛存在于多种水生生物中。河鲀为含TTX的代表性生物,食用不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极大地限制了河鲀产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河鲀产业的有条件放开,组学和分析化学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河鲀TTX来源和认识逐渐深入,为系统研究河鲀积累代谢TTX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TTX的特性分布、毒性机制及在河鲀体内的积累等最新资料,总结了TTX在河鲀体内积累代谢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全面了解河鲀体内TTX积累途径和机制,及防控养殖河鲀食品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鲀毒素 河鲀 食物链 微生物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河豚毒素及其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谷江稳 徐善良 +1 位作者 颜付云 陈宣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8-302,共5页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常见于河豚体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氨基全氢化喹唑啉化合物。它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生物毒素之一,同时也是对神经有选择性作用的强效麻醉药和戒毒良药。因此,科研人员在弄清TTX的产生途径及产生菌后,正在竭力研...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常见于河豚体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氨基全氢化喹唑啉化合物。它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生物毒素之一,同时也是对神经有选择性作用的强效麻醉药和戒毒良药。因此,科研人员在弄清TTX的产生途径及产生菌后,正在竭力研究其生产工艺及高产方式,以使其显著的医药学价值为人类所用。本文综述TTX的起源、理化性质及其生物活性等基本特性,并重点介绍近年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即TTX的产生菌和发酵生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 河豚毒素 ttx 产生菌 发酵
下载PDF
鲜河豚鱼的安全利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茂起 包大跃 +2 位作者 计融 张旭东 李泰然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为安全开发利用河豚鱼资源,协作组对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河豚毒素问接或直接竞争抑制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 法)的应用解决了加工现场河豚鱼毒素快速监测问题。河豚样品毒素提取液稳定性的研究证明... 为安全开发利用河豚鱼资源,协作组对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河豚毒素问接或直接竞争抑制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 法)的应用解决了加工现场河豚鱼毒素快速监测问题。河豚样品毒素提取液稳定性的研究证明,采用乙酸定容法取代 PBS定容法,可大大提高河豚毒素提取液的稳定性。对11种不同种类的河豚鱼的肌肉、肝脏、皮肤等部位进行了毒素含量测定,遘选出可供鲜食的鱼种和可食部位。研究建立的鲜河豚鱼去毒加工工艺流程,经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人体试食试验证明,该工艺去毒效果可靠。上述研究结果,为加强河豚毒素的监测和安全利用河豚鱼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鱼 饮食安全 河豚鱼素 去毒工艺
下载PDF
河豚毒素的样品前处理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方国锋 王锡昌 +2 位作者 陶宁萍 辛少平 卢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47-1452,共6页
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小分子、非蛋白神经毒剂,其性质相对稳定,缺乏特效解毒剂。其检测技术主要有生物检测法、理化检测法和免疫学检测法,其中免疫检测因快速、简便、灵敏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河豚毒素的样品前处理技... 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小分子、非蛋白神经毒剂,其性质相对稳定,缺乏特效解毒剂。其检测技术主要有生物检测法、理化检测法和免疫学检测法,其中免疫检测因快速、简便、灵敏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河豚毒素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专利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河豚毒素检测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快速检测 样品前处理 免疫检测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L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河豚毒素的含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雍怡 王彦 +2 位作者 张计 王刃锋 闫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后,血浆中河豚毒素(TFX)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沉淀剂[(乙腈-含0.5%醋酸的甲醇液(3:1)]处理后漩涡离心,取上清液冻干、复溶,进样测定。色谱柱为 Agi-lent Zorbax sB C_... 目的:建立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后,血浆中河豚毒素(TFX)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沉淀剂[(乙腈-含0.5%醋酸的甲醇液(3:1)]处理后漩涡离心,取上清液冻干、复溶,进样测定。色谱柱为 Agi-lent Zorbax sB C_(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 mmol·L^(-1)七氟丁酸-10 mmol·L^(-1)甲酸(1:l,氨水调至 pH4.0);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10μL。以选择离子监测(SI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监测的离子为[M+H]^+m/z 320.1。结果:TTX 的线性范围为1.76~42.2 ng·mL^(-1),r=0.9996;检测限为1.76 ng·mL^(-1),即17.6 Pg;加样回收率(n=5)在99.9%~107.6%之间;大鼠腹腔给药后30 min 达到血药浓度峰值。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血浆样品中 TTX 的定量检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大鼠血浆 河豚毒素(ttx)
下载PDF
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在织纹螺体内的解剖分布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爱峰 于仁成 +1 位作者 周名江 李钧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TTX)及其衍生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2004年导致福建仙游地区中毒事件的肇事种红带织纹螺(Nassarius succinctus)为研究对象,将其软组织分为食道、肌肉和内脏三部分,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目的初步探讨织纹螺体内河豚毒素(TTX)及其衍生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2004年导致福建仙游地区中毒事件的肇事种红带织纹螺(Nassarius succinctus)为研究对象,将其软组织分为食道、肌肉和内脏三部分,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毒素分析。结果织纹螺的食道、肌肉和内脏组织中均含有TTX、脱水河豚毒素、三脱氧河豚毒素、单脱氧河豚毒素和加氧河豚毒素等成分,以色谱峰面积为准,trideoxy TTX在各组织中所占比例最高,85%以上,TTX次之。三种组织相比,TTX在内脏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三脱氧毒素在肌肉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结论织纹螺不同组织中的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的含量与组成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织纹螺对河豚毒素的分配与代谢转化过程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螺 解剖分布 河豚毒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食物中毒 水产品
下载PDF
新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检测水产品中河豚毒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辛少平 岑剑伟 +5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郝淑贤 魏涯 周婉君 王子怀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在稀碱条件下,河鲀毒素(TTX)与次溴酸钠和尿素于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具有荧光性能的物质,该反应与已报道的TTX在强碱下生成C-9碱的碱解不同。本研究拟对该衍生反应所需条件进行详细研究,并尝试依据该反应建立鲀一种新型的河毒素荧光检... 在稀碱条件下,河鲀毒素(TTX)与次溴酸钠和尿素于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具有荧光性能的物质,该反应与已报道的TTX在强碱下生成C-9碱的碱解不同。本研究拟对该衍生反应所需条件进行详细研究,并尝试依据该反应建立鲀一种新型的河毒素荧光检测方法。荧光扫描光谱显示,产物最大激发波长(EX)为233 nm,最大发射波长(EM)为370 nm。该反应对pH要求比较严格,反应最适pH在11.6~11.9之间。对样品进行衍生检测获得最强荧光信号的条件为:次溴酸钠0.036~0.09 mol/L、尿素10~50 g/L、碳酸钠0.2~0.3 mol/L,温度75℃。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此衍生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信号强度与 TTX 含量成正比,在0.01~10μg/mL 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为y=109.17x+0.396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依据该衍生反应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水产品中河鲀毒素含量,检测限达到20μg/kg,平行样品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0.44%~7.25%,准确度高。对河鲀、虾虎鱼和织纹螺产品检测表明,该反应特异性强,不易出现假阳性,鲀可用于河毒素检测的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鲀毒素 柱前衍生 次溴酸钠 尿素 荧光检测
下载PDF
广东省常见河豚鱼含毒状况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晓东 邓峰 +3 位作者 刘子文 梁春穗 邱建锋 肖俊豪 《广东卫生防疫》 1997年第4期4-8,共5页
为了解河豚鱼的带毒状况,于1996年4-12月采集了广东省沿海捕捞的4个常见品种天然河豚鱼共64尾,用ELISA检测法对河豚鱼不同组织部位进行河豚毒素(TFX)含量检测。结果显示4种河豚鱼肝脏带毒率为0-21.5%,肝脏毒力平均值范围是0.0... 为了解河豚鱼的带毒状况,于1996年4-12月采集了广东省沿海捕捞的4个常见品种天然河豚鱼共64尾,用ELISA检测法对河豚鱼不同组织部位进行河豚毒素(TFX)含量检测。结果显示4种河豚鱼肝脏带毒率为0-21.5%,肝脏毒力平均值范围是0.05-9.92Mu/g,其中横纹东方豚肝脏毒力最大值为106.6Mu/g,属于强毒;4种河豚鱼性腺带毒率为0-16.67%,性腺毒力平均值范围是0.2-34.1Mu/g,其中横纹东方豚性腺最大毒力属于强毒;鱼皮和肌肉的平均毒力均属无毒。本次研究初步确定黄鳍东方豚、棕斑腹刺豚和暗鳍胺刺豚3种天然河豚鱼属肌肉无毒品种,可以安全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 河豚鱼 肝脏 毒力 性腺 天然 带毒率 鱼性 广东省 东方
下载PDF
河豚毒素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桂英爱 王洪军 +1 位作者 郝佳 周军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对河豚毒素及其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及产生来源等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旨在为研究含毒动物体内积累河豚毒素的机制提供一些理论根据。
关键词 河豚毒素 毒化机制 产生菌 代谢产物
下载PDF
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鲎中毒体会 被引量:5
16
作者 廖达林 林一勤 张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鲎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7例急性重度鲎中毒临床表现和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7例患者均在食鲎后0.5~3.0h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呼...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鲎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7例急性重度鲎中毒临床表现和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7例患者均在食鲎后0.5~3.0h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衰竭,血压不稳定和意识障碍。人院后在补液、利尿、导泻、呼吸机辅助呼吸和稳定循环的基础上,早期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后24h内口唇麻木及四肢无力症状缓解,呼吸肌麻痹致呼吸衰竭者机械通气时间平均(24±5)h,意识障碍者在中毒后48~72h意识转清。无死亡患者。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2)d。随访1个月,未见后遗症。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血液净化治疗能迅速地改善急性鲎中毒患者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治疗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血液净化 河豚毒素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河豚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枝梅 刘智禹 +2 位作者 苏捷 吴靖娜 陈绍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9-85,共7页
以月腹刺鲀(Gastrophysus lunaris)卵巢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通过单因素实验及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实验研究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河豚毒素的最佳工艺... 以月腹刺鲀(Gastrophysus lunaris)卵巢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通过单因素实验及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实验研究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河豚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影响河豚毒素得率的各因素大小依次为液料体积质量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河豚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体积(mL)质量(g)比3.03∶1,超声温度39℃,超声时间22 min,该工艺条件下提取河豚毒素得率为63.57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提取 超声波 月腹刺鲀
下载PDF
应用黑褐新糠虾测试织纹螺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爱峰 于仁成 +3 位作者 李钧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5,120,共5页
尝试以黑褐新糠虾作为实验生物,研究了投喂不同毒性的织纹螺对糠虾存活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方法在织纹螺毒性测试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有毒织纹螺能够导致黑褐新糠虾中毒死亡,糠虾的半致死时间与织纹螺的毒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2=0... 尝试以黑褐新糠虾作为实验生物,研究了投喂不同毒性的织纹螺对糠虾存活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方法在织纹螺毒性测试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有毒织纹螺能够导致黑褐新糠虾中毒死亡,糠虾的半致死时间与织纹螺的毒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2=0.9943),在96 h内织纹螺对糠虾的半致死毒性为40.11 MU/g。利用黑褐新糠虾作为实验生物可以测试织纹螺样品毒性的高低,方法的检出限约为10.44 MU/g,与日本法定的河豚鱼食用安全标准(10 MU/g)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螺 黑褐新糠虾 河豚毒素(ttx) 毒性测试
下载PDF
液质联用快速测定河鲀鱼肝脏中河鲀毒素含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文卿 林黎明 +1 位作者 时迪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2-58,66,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进行了河鲀鱼肝脏中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含量的快速检测研究。河鲀鱼肝脏样品用1%乙酸甲醇溶液超声提取2次,正己烷脱脂后用C18和石墨化碳黑(GCB)混合吸附剂净化,冷冻高速离心,...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进行了河鲀鱼肝脏中河鲀毒素(Tetrodotoxin,TTX)含量的快速检测研究。河鲀鱼肝脏样品用1%乙酸甲醇溶液超声提取2次,正己烷脱脂后用C18和石墨化碳黑(GCB)混合吸附剂净化,冷冻高速离心,上清液经聚四氟乙烯-尼龙复合膜过滤;TSK-gel Amide-80 3μm色谱柱分离,乙腈和0.15%乙酸(含10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HPLC-MS/MS分析。外标法定量测定。方法检出限为40μg/kg,在50~1 0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河鲀鱼肝脏中添加50,75,100μg/kg TTX进行重复性试验,回收率在79.2%~105.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9.0%(n=6)。本方法准确、灵敏、实用,节约时间和试剂,操作简单,易重现,满足目前对河鲀鱼肝脏中TTX含量快速定量检测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河鲀毒素 河鲀鱼肝脏 快速检测
下载PDF
河豚毒素停搏液对心肌粘合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尧林 杨双强 曹建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研究Na+通道阻滞剂河豚毒素(TTX)停搏液对离体大鼠心肌粘合连接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TTX组和STH-2(St.Thomas-2)组,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和Neely灌注模型,待搏动稳定,灌注30 min后停搏60 min,再灌注60 min,观... 目的:研究Na+通道阻滞剂河豚毒素(TTX)停搏液对离体大鼠心肌粘合连接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TTX组和STH-2(St.Thomas-2)组,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和Neely灌注模型,待搏动稳定,灌注30 min后停搏60 min,再灌注60 min,观察各组心脏停搏前后心率(HR)、冠状动脉流量(CAF)、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ESP)以及压力变化速率(±dp/dt)的恢复率.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大鼠心肌α肌动蛋白(α-actin)的分布和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N型钙粘蛋白(N-cadherin)的分布及量的变化.结果:TTX组和STH-2组的停搏时间分别为(8.55±0.68)s和(9.49±0.49)s;复搏时间分别为(10.12±0.66)s和(10.88±0.61)s,与STH-2组比较,TTX组的停搏时间和复搏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或P<0.05).复搏后,TTX组和STH-2组的HR,CAF,LVESP,+dp/dt及-dp/dt的恢复率分别为(85.65±1.98)%,(91.81±2.29)%,(85.03±0.91)%,(93.59±2.22)%,(92.87±2.59)%和(77.66±1.56)%,(88.28±1.81)%,(82.24±0.82)%,(90.25±3.31)%,(88.36±4.65)%,TTX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恢复率均优于STH-2组(P<0.01,P<0.05).免疫组化显示TTX组和STH-2组的N型钙粘蛋白和α肌动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06765±0.00027,0.07375±0.00049和0.02426±0.00025,0.03047±0.00017.Western Blot显示TTX组和STH-2组的α肌动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864.8±6.5,347.0±7.5.与TTX组比较,STH-2组分布紊乱,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以TTX阻断Na+通道为特点的心脏停搏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粘合连接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优于STH-2心脏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x停搏液 河豚毒素 钙粘着糖蛋白类 肌动蛋白类 粘合连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