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普罗宁对30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的影响
1
作者 刘小明 邱春艳 王月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72-473,共2页
目的为探讨硫普罗宁对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的影响。方法对6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静脉滴注,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 目的为探讨硫普罗宁对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的影响。方法对6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静脉滴注,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下降明显(P<0.01)。结论硫普罗宁可以明显降低Child-Pugh评分,增加肝功能储备力,提高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普罗宁 肝硬化 Child—pugh评分
下载PDF
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的Child-pugh评分影响
2
作者 张锋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4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结果:经治疗后2组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9个月、12个月时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以显著降低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评分,而且不良反应较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肝硬化 Child—pugh评分
下载PDF
天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和Child Pugh评分对肝硬化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何益 熊伍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与 Child Pugh评分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短、中期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173例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进行回顾性评估,随访1 a。计算每例患者入院当天的AST/ALT比值与Child Pug...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与 Child Pugh评分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短、中期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对173例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进行回顾性评估,随访1 a。计算每例患者入院当天的AST/ALT比值与Child Pugh评分,以受试者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衡量两者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分析AST/ALT比值与Child 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ST/ALT比值与 Child Pugh 评分呈显著相关( r=0 53,P<0 01)。随访3个月及1 a内分别有30例及50例患者死亡,死亡者AST/ALT比值与 Child Pugh 评分显著高于生存者(P<0 01)。依据 ROC曲线 AST/ALT比值截断值为 1 6,对患者 1 a预后判断的敏感性为55%,特异性为72%;Child Pugh 评分截断值为10,其敏感性76%,特异性 68%,联合应用两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提高至85% 和76%。[结论] AST/ALT比值及Child Pugh评分均可有效地预测肝硬化患者的短期和中期预后,联合应用可提高其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 CHILD pugh评分 预后
原文传递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与Child-Pugh评分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谢浩荣 王恺 周杰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目的比较白蛋白一胆红素(ALBI)评分与Child-Pugh(cP)评分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PHLF)的效果,探讨ALBI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因HCC行肝切除术患者... 目的比较白蛋白一胆红素(ALBI)评分与Child-Pugh(cP)评分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PHLF)的效果,探讨ALBI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因HCC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PHLF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ALBI评分与CP评分预测PHLF的发生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ALBI评分与CP评分对PHLF的预测能力。结果共有1013例HCC患者纳入本研究,PHLF发生率为17.7%(179/1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评分(OR值=1.94,P〈0.05)及ALBI评分(OR值:3.85,P〈0.05)分级较高均为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CP-A级和B级患者PHLF发生率分别为16.4%(158/963)和42%(2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I-1级、2级、3级患者PHLF发生率分别为9.9%(50/504)、24.8%(124/501)、6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I评分可将CP-A级患者细分为ALBI1-A与2-A级,其PHLF发生率分别为9.9%(50/504)、23.5%(108/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630,ALBI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BI评分较CP评分对HCC手术患者PHLF的发生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对CP-A级患者能更为准确地预测PHLF。ALBI评分是预测PHLF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术后肝功能衰竭 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 Child—pugh评分
原文传递
肝脏体积与各种生理参数及不同肝功能评分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萱 薛华丹 +2 位作者 刘炜 孙昊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体积与各种生理参数及不同肝功能评分与肝硬化患者肝体积参数间的关系。方法运用64层螺旋CT扫描测定44例对照组及17例肝硬化患者总肝体积(TLV),探讨肝体积与体重、体表面积、年龄、性别的相关性。计算肝硬化组患者体积参数... 目的探讨肝脏体积与各种生理参数及不同肝功能评分与肝硬化患者肝体积参数间的关系。方法运用64层螺旋CT扫描测定44例对照组及17例肝硬化患者总肝体积(TLV),探讨肝体积与体重、体表面积、年龄、性别的相关性。计算肝硬化组患者体积参数与Child-Pugh(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的肝脏体积为(1249±248)cm3,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呈中等正相关(r=0.5285,r=0.5754,r=0.6210;均P<0.01),与体块指数呈较弱的正相关(r=0.3074,P<0.05),与年龄呈较弱的负相关(rs=-0.3342,P<0.05)。消除体重影响后,不同性别间肝体积差异无显著性。肝硬化患者的TLV为(1044±300)cm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与体重、体表面积无相关性。不同CTP分级所对应的肝体积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性。MELD评分与患者TLV无相关性(r=-0.4496,P>0.05),与患者肝体指数显著相关(r=-0.6937,P<0.05)。结论对照组的肝脏体积受多种生理因素影响;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体积与MELD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与CTP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肝脏体积 肝硬化 Child—pugh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球蛋白/胆碱酯酶比值与Child-Turcotte-Pugh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叶青 周国华 +3 位作者 周红宇 冷明芳 刘树旗 王丽姣 《疑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球蛋白(G)/胆碱酯酶(C)比值与Child-Turcotte-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检验5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G/C比值与CTP分级作相关性分析。结果G/C比值与CTP有良好的相关性,呈正相关。G/C比值、CT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级G/...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球蛋白(G)/胆碱酯酶(C)比值与Child-Turcotte-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检验5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G/C比值与CTP分级作相关性分析。结果G/C比值与CTP有良好的相关性,呈正相关。G/C比值、CT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级G/C比值、CTP分值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G/C比值与CTP有良好的相关性,此方法更简单,对肝硬化的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清球蛋白/胆碱酯酶比值 Child-Turcotte—pugh评分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风险评估系统评分对肝硬化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红 胡林莉 黄树丽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994-1000,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联合Glasgow Blatchford及Child-Turcotte-Pugh评分对肝硬化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6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为...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联合Glasgow Blatchford及Child-Turcotte-Pugh评分对肝硬化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6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两组患者食管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直径及Glasgow Blatchford和Child-Turcotte-Pugh评分进行比较。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上述指标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出血的诊断价值,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168例患者中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92例。其中,出血组患者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0.74±0.16 vs.0.46±0.13 cm^(2))、肠系膜上静脉直径(12.50±1.92 vs.10.60±1.65 mm)和门静脉直径(17.11±1.76 vs.15.75±1.54 mm)及Glasgow Blatchford(12.51±1.93 vs.11.34±2.76分)和Child-Turcotte-Pugh(9.56±1.56 vs.7.45±1.77分)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食管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OR=7.609,95%CI:6.426~8.989)、肠系膜上静脉直径(OR=1.865,95%CI:1.377~2.525)、门静脉直径(OR=1.775,95%CI:1.322~2.384)及Glasgow Blatchford评分(OR=1.297,95%CI:1.031~1.630)和Child-Turcotte-Pugh(OR=2.054,95%CI:1.422~2.968)评分增加是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上述指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756、0.726、0.638和0.816,而联合预测概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相较于单个指标显著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食管曲张静脉总横断面表面积、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直径及Glasgow Glasgow Blatchford和Child-Turcotte-Pugh评分可明显提升对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效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GLASGOW Blatchford评分 Child- Turcotte- pugh评分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下载PDF
132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50
8
作者 谢林 艾敏 沈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3336-3338,共3页
目的分析该院近5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变化与各评分对风险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 329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病因及相关资料。结果 (1)平均年龄54岁,男女发病比例为2.24∶1.00。死亡31例(2.3%),再出血20... 目的分析该院近5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变化与各评分对风险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 329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病因及相关资料。结果 (1)平均年龄54岁,男女发病比例为2.24∶1.00。死亡31例(2.3%),再出血20例(1.5%)。(2)位于前5位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静脉曲张性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炎及食管溃疡。青中年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78.5%),中老年胃溃疡居多(93.2%);肝硬化多见于中年人(58.4%),老年人占急性胃黏膜病变的52.8%,胃癌的73.8%。近年来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人数构成比由32.2%下降至24.7%,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人数构成比由7.7%上升至13.7%。(3)Child-Pugh C级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死亡及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A级和B级,Blatchford中、高危组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低危组,Rockall评分高危组死亡患者比例高于中、低危组。结论上消化道出血住院人数(尤其是老年人及NSAIDS诱发者)逐年增高,但溃疡比例有所下降;各评分均能对出血风险进行初步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病因学 Child—pugh评分 Blatchford评分 Rockall评分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婧涵 李嘉 赵新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1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病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分析其在慢性肝病进程中的临床意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29例(慢性乙型肝...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不同病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分析其在慢性肝病进程中的临床意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29例(慢性乙型肝炎41例,乙肝肝硬化39例,其中代偿期14例,失代偿期25例,乙肝肝癌49例)和健康体检者50例,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CA125、CA19-9、CEA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组中AFP分别为4.35 ng/ml、5.78 ng/ml和60.21 ng/ml,CEA为1.51 ng/ml、1.92 ng/ml和2.45 ng/ml,乙肝肝癌患者血清AFP、CEA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高于其它三组(P<0.05)。对于中-大量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少量腹水和无腹水的肝硬化患者(P<0.05),且随腹水量的增多呈逐渐上升趋势。三组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CA19-9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CEA与MLED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P<0.05;0.36,P<0.05),CA19-9、AFP与MELD评分的线形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CA125与Child-Pugh评分显著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84,P<0.05),CA19-9、AFP、CEA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HBV感染者,血清CA125与腹水量呈正相关,并与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CA125可作为辅助指标监测腹水变化及判断预后。非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CEA也可随肝病严重程度加重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Child—pugh评分 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 (MELD)评分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孔心涓 姜英俊 +3 位作者 赵清喜 武军 刘思良 田字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786-1790,共5页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患者在3、6及12mo内的预后.记录每例患者入院第1天的MELD及Child-Turcotte-Pugh(...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患者在3、6及12mo内的预后.记录每例患者入院第1天的MELD及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应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CTP评估患者生存时间的准确性.依据ROC曲线的截断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应用非参数秩相关即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MELD与CTP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6及12mo内分别死亡23、39、85例,MELD评分与CTP评分均显著相关(r=0.76,0.69,0.71,均P<0.01).3、6及12mo内MELD与CTP对住院患者预后预测的AUC分别为0.886和0.775(P<0.01)、0.892和0.876(P>0.05)、0.873和0.866(P>0.05).生存分析表明2评分系统均可有效预测3、6及12mo内患者可能的生存率和死亡率(P<0.01).结论:MELD模型可预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12mo内的生存率,3mo内MELD模型优于CTP评分,但6mo及12mo内MELD模型和CTP评分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硬化失代偿期 Child-Turcotte—pugh评分
下载PDF
MELD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短期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车龙 魏倪 +1 位作者 杨方 张建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4X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价MELD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病中的应用。方法:对112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计算MELD评分,同时计算C-T-P评分,并随访3个月及1年的生存率,并按是否存活分组进行比较。结果:MEL... 目的:评价MELD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病中的应用。方法:对112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计算MELD评分,同时计算C-T-P评分,并随访3个月及1年的生存率,并按是否存活分组进行比较。结果:MELD均值(17.02±8.23)分,C-T-P均值(10.29±2.51)分。出现严重并发症共98例(87.50%)。随访3个月病死率为28.57%,1年病死率为32.29%。分组比较:ALB对3个月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77),Cr值对1年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124),其他各生化指标MELD、C-T-P评分以及并发症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48)。结论: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预后判定,应综合MELD及C-T-P评分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功能试验 顸后 MELD评分 Child—Turcotte—pugh评分
下载PDF
HBV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丹 郭丽颖 贾建伟 《湖北中医杂志》 2013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与肝纤维化、Child-pugh评分之间的关系,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57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及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两组,行ICG排泄试验,监测K和R15;利用Fib... 目的研究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与肝纤维化、Child-pugh评分之间的关系,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57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及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两组,行ICG排泄试验,监测K和R15;利用Fibroscan进行肝硬度值(FS)检测,同时计算患者的Child-pugh评分。结果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组之间FS、ICG K值和R15、Child-pugh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S值与K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FS值与R15、Child-pugh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Child-pugh评分与K值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R15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肝脏储备功能随着肝脏纤维化的递增而变化;FS值与ICG排泄试验及Child-pugh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其中与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更为显著;ICG排泄试验及Child-pugh评分之间呈显著相关性,提示两者均是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肝纤维化 Child—pugh评分 肝脏储备功能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甲状腺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燕 颜默磊 +1 位作者 王玲 刘旺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11-317,共7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从2014-09/2016-09收治的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从2014-09/2016-09收治的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3、6和12 mo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转阴率、ChildPugh评分、肝功能、甲状腺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3、6及12 mo后,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e Ag转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mo后,观察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T3、T4、FT3、FT4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总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均略低于对照组;两组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能够改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Child—pugh评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肝硬化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静 桑海彤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4期2117-2120,共4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以及SIRS对肝肾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以及临床评分进行随访记录,并以患者死亡和出现...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以及SIRS对肝肾功能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以及临床评分进行随访记录,并以患者死亡和出现门静脉高压并发症作为随访终点。结果 81例患者合并SIRS。合并SIRS组黄疸发病率、细菌感染率、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血清肌酐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心率、血清白蛋白降低和Child-Pugh评分升高密切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SIRS组病死率、门静脉高压出血发生率、肝性脑病发生率以及1型肝肾综合征(HRS-1)均显著高于未合并SIRS组患者(均P<0.01)。死亡患者SIRS发病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门静脉高压并发症患者SIRS发病率显著高于无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患者(P<0.01)。SIRS和Child-Pugh分级评分是患者死亡(SIRS:OR=0.505,P<0.01;Child-Pugh分级:OR=0.412;P<0.01)和门静脉高压并发症(SIRS:OR=0.494,P<0.01;Child-Pugh分级:OR=0.309;P<0.01)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SIRS好发于中晚期肝硬化患者,且与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密切相关,合并SIRS的患者其病死率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肝肾综合征 Child—pugh评分
下载PDF
23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短期预后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柳 范竹萍 《肝脏》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Child-Turcotte-Pugh(CTP)和包含血肌酐值的CTP(CrCTP)评分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应用CTP...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Child-Turcotte-Pugh(CTP)和包含血肌酐值的CTP(CrCTP)评分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应用CTP、CrCTP、MELD和MELD-Na模型进行评分,并了解其3个月内的病死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衡量各评分系统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的能力,并运用Z检验比较各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30例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死亡组患者的CTP、CrCTP、MELD和MELD-Na分值(分别为11.47±2.46、12.47±2.05、19.70±6.71、27.97±10.79)与生存组(分别为8.73±2.03、8.95±2.13、10.92±4.74、14.48±6.5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P、CrCTP、MELD和MELD-Na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个月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822、0.873、0.870。结论CTP、CrCTP、MELD和MELD-Na模型均可有效预测我国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短期预后;MELD评分在判断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短期预后方面优于CTP;在CTP中引入血肌酐值即CrCTP评分可以提高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准确性;MELD-Na模型未显示比MELD更佳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预后分析
16
作者 沈广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6期229-229,232,共2页
目的:探讨MELD评分对肝硬化患者死亡危险预测的准确性,并与Child-Pugh评分系统作比较,分析两者评价肝硬化预后的优缺点,并判断MELD评分联合血清清蛋白水平对预测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目的:探讨MELD评分对肝硬化患者死亡危险预测的准确性,并与Child-Pugh评分系统作比较,分析两者评价肝硬化预后的优缺点,并判断MELD评分联合血清清蛋白水平对预测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分析。结果:MELD≤10分患者病死率为3.33%;11~17分患者病死率为33.33%;≥17分患者病死率为80.00%。结论:MELD模型能准确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而Child-Pugh评分也可较准确预测其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 Child—pugh评分
下载PDF
肝移植标准数学模型和CTP评分评估肝衰竭患者预后临床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忠胜 温小凤 +5 位作者 张鹏 陈念 辆栅 李敏基 覃川 韦静彬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比较肝移植标准数学模型(LTS)评分和Child—Tureotte—Pugh(CTP)评分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入住本院150例肝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患者入院后90d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8例)... 目的比较肝移植标准数学模型(LTS)评分和Child—Tureotte—Pugh(CTP)评分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入住本院150例肝衰竭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患者入院后90d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8例)和死亡组(102例)。收集患者入院24h内的LTS评分和CTP评分系统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分别计算LTS评分和CTP评分,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的LTS评分和CTP评分。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LTS评分和CTP评分与肝衰竭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个评分系统的预测能力。结果生存组LTS评分[(38.88±4.27)分]和CTP评分[(11.25±0.97)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LTS评分:(52.63±10.65)分,CTP评分:(12.18±1.22)分,均P〈0.01]。LTS评分与肝衰竭预后的秩相关系数(rs=0.651,P〈0.01)高于CTP评分(rs=0.366,P〈0.01)。LTS评分的AUc为0.897,敏感性(SN)为76.52%,特异性(SP)为91.18%,阳性预测值(PV+)为94.39%,阴性预测值(PV-)为66.67%,约登指数为0.677CTP评分的AUC为0.716,SN为40.91%,SP为92.65%,PV+为91.53%,PV-为44.68%,约登指数为0.336。结论LTS评分在评估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优于CTP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标准数学模型评分 Child—Turcotte—pugh评分 肝衰竭 预后评价
原文传递
肝硬化Child-PughC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乔 王燕 +2 位作者 石伟 陆吉麟 张浩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Child-PughC级的门脉高压症合并严重脾亢患者(血小板≤70×109/L),或首次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EV)出血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Child-PughC级的门脉高压症合并严重脾亢患者(血小板≤70×109/L),或首次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EV)出血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具有GEV高危出血风险的肝硬化Child—PughC级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32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术前行保肝治疗,尽可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患者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术中出血量(208.0±102.0)ml、手术时间(2.2±0.3)h、住院时间(11.8±2.8)d。术后并发症有发热、伤口感染、腹水等,其中1例发生低血量休克合并急性肾衰竭死亡。术后长期随访患者门静脉血栓(PVT)发生率为12.5%(4/32),术后1年、3年、5年GEV再出血率分别为6.3%(2/32)、6.3%(2/32)、9.4%(3/32),患者5年总病死率为12.5%(4/32)。结论具有高危出血风险的肝硬化Child—PughC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无明显手术禁忌,无条件行肝移植的情况下,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及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时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是可行的临床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Child.pugh评分 C级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 管离断术
原文传递
CTP、MELD、MELD—Na、iMELD评分系统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秀丽 徐有青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756-758,共3页
目的比较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MELD-Na评分系统、integratedMELD(iMELD)评分系统对酒精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计算105例酒精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CT... 目的比较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MELD-Na评分系统、integratedMELD(iMELD)评分系统对酒精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计算105例酒精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CTP、MELD、MELD—Na和iMELD分值,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率,运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4种评分系统判断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105例患者随访3个月内死亡49例,死亡组MELD-Na评分[(19.42±9.32)分]与生存组[(8.79±4.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与生存组的CTP、MELD以及iMELD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AUC比较,iMELD评分(0.854)〉MELD—Na评分(0.844)〉MELD评分(0.839)〉CTP评分(0.762)。结论CTP、MELD、MELD—Na和iMELD评分均可有效地预测酒精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短期预后,且MELD、MELD—Na和iMELD评分对短期评估效率优于CTP评分,能更准确地反映病情的轻重,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MELD评分 Child—Turcotte—pugh评分 iMELD评分 MELD—Na评分
原文传递
血清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预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价值 被引量:14
20
作者 麦荣云 叶甲舟 +9 位作者 曾洁 施显茂 龙中荣 刘劲梧 陈智炜 黄山 连芳 黎乐群 吴飞翔 邬国斌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PALBI)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肝切除治疗的919例HBV相关性HCC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PALBI)预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肝切除治疗的919例HBV相关性HCC患者资料。按照3∶1随机匹配将患者分为建模组(689例)和验证组(230例),建模组依据是否发生PHLF分为对照组(546例)和PHLF组(14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模组中与PHLF相关的因素,随后建立PALB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该模型预测PHLF的能力,并与Child-Pugh、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DNA≥103 IU/ml、总胆红素、前白蛋白、血小板计数、AST、凝血酶原时间、术中出血≥400 ml、大范围切除等因素与PHLF密切相关。建模组全部患者PALBI评分(AUC=0.728)术前预测PHLF的能力优于Child-Pugh评分(AUC=0.552)、MELD评分(AUC=0.651)及ALBI评分(AUC=0.640)。验证组全部患者也得到相似结果(AUC:0.752比0.599比0.641比0.678)。为了消除小残余肝体积对PHLF的影响,于小范围肝切除患者分别计算建模组与验证组各项评分预测PHLF的能力,也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PALBI评分预测HBV相关性HCC患者PHLF能力显著优于Child-Pugh、MELD及ALBI评分,是一种简单、无创、可靠的全新预测PHLF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Child— pugh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