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岛屿主权争议案评论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利江 《南洋问题研究》 2003年第4期60-70,共11页
2002年12月17日,国际法院在分析了1891年英国和荷兰的有关条约和国家继承之后,依据有效统治理论对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关于利吉丹岛和西巴坦岛的主权争议案作出了判决,将两个小岛的主权判给了马来西亚。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该判决... 2002年12月17日,国际法院在分析了1891年英国和荷兰的有关条约和国家继承之后,依据有效统治理论对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关于利吉丹岛和西巴坦岛的主权争议案作出了判决,将两个小岛的主权判给了马来西亚。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该判决的主要内容,随后对本案在国际法以及国际政治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评论。本文认为,国际法院依据有效统治理论进行裁判是值得疑问的。这样的判决不利于保持有争议地区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吉丹岛 西巴坦岛 岛屿主权争议 有效统治问题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国家继承问题
下载PDF
槟城潮帮的祭祀和戏剧 被引量:3
2
作者 田仲一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了巩固潮侨关系,槟城的潮州会馆每逢节日向神明举行祭祀,献上戏剧,戏剧非潮剧不可。潮帮的组织和祭祀观念,在槟城或南洋华侨之中,与传统的中国宗族主义结合是最为突出的。综观南洋华侨诸帮相传的戏剧,潮剧是保留古老戏剧形式的独一无... 为了巩固潮侨关系,槟城的潮州会馆每逢节日向神明举行祭祀,献上戏剧,戏剧非潮剧不可。潮帮的组织和祭祀观念,在槟城或南洋华侨之中,与传统的中国宗族主义结合是最为突出的。综观南洋华侨诸帮相传的戏剧,潮剧是保留古老戏剧形式的独一无二的剧种。从槟城潮帮的祭祀活动与潮剧的演出,可以看出,第一,潮帮是特别尊重中国中原文化的族群;第二,潮帮内部组织是以宗族观念为核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槟城 潮帮 祭祀 戏剧
下载PDF
祖籍观念、方言集聚与圈层认同——马来西亚槟榔屿大埔社群的形塑途径
3
作者 宋燕鹏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132,共9页
槟榔屿大埔社群的认同因应地域和行政区划而呈现出立体的、分层次的特征,其通过韩江认同与永定客家互相抱团,因潮州府的地缘产生了潮州认同,又因客家认同而与嘉应、惠州、增城等社群取得联系,形成与广府人相颉颃的槟榔屿客家社群,最后... 槟榔屿大埔社群的认同因应地域和行政区划而呈现出立体的、分层次的特征,其通过韩江认同与永定客家互相抱团,因潮州府的地缘产生了潮州认同,又因客家认同而与嘉应、惠州、增城等社群取得联系,形成与广府人相颉颃的槟榔屿客家社群,最后与广府人、海南人等相结合形成槟榔屿广东暨汀州社群认同。以大埔社群为例,可见以中国原乡县份为基本认同准则的社群在南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采取了灵活认同的层次,以划定不同层级社群认同所能接纳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槟榔屿 大埔县 祖籍观念 方言 圈层认同
下载PDF
马来西亚槟城浮罗山背客家人的语言转用
4
作者 王晓梅 叶珮琪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32-37,共6页
以北马槟城浮罗山背客家天主教社群为个案,主要通过访谈与参与式观察法了解该社群的语言使用情况,结果显示,无论在家庭领域还是宗教领域,他们都面临着语言转用的情况。语言转用的方向是从客家方言向华语转用,这显示华语目前在马来西亚... 以北马槟城浮罗山背客家天主教社群为个案,主要通过访谈与参与式观察法了解该社群的语言使用情况,结果显示,无论在家庭领域还是宗教领域,他们都面临着语言转用的情况。语言转用的方向是从客家方言向华语转用,这显示华语目前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影响非常大。探究其中的原因,华语在华人世界的综合竞争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这又与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另外,华语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传播也与华社内部的结构重整与认同变化有关。内部调整的需求与外部影响的配合,引起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的一系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家庭语言 天主教 语言转用 浮罗山背
下载PDF
衍变与分异--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槟榔屿华埠住屋类型和文化取向 被引量:3
5
作者 赵龙 张燕来 李渊 《新建筑》 2022年第2期128-133,共6页
采用建筑类型学和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的槟榔屿乔治市海峡华埠住屋类型进行归类与文化取向分析,研究目的在于解读推动华埠住屋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背景,剖析华人住屋的功能性、文化性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 采用建筑类型学和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的槟榔屿乔治市海峡华埠住屋类型进行归类与文化取向分析,研究目的在于解读推动华埠住屋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背景,剖析华人住屋的功能性、文化性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类型的住屋反映出华人社会的阶级差异对住屋的形塑作用;第二,东西方文化此消彼长的拉力作用对住屋的形成和演变起到全方位的影响,这也促成了住屋建造者对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取向。研究丰富了住屋建筑的类型学内涵,也探讨了文化生产与空间表征的哲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属海峡殖民地 槟榔屿 殖民聚落 华埠住屋类型 文化取舍
下载PDF
马来西亚槟榔屿乔治市华人店屋建筑演变研究(18世纪末-20世纪末)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龙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58-66,共9页
槟榔屿乔治市从殖民时代的早期开始在随后的两百年时间中,伴随着华人移民主体在乔治市的繁衍生息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乔治市华人店屋建筑经历了建筑类型、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材料使用上的演变.本研究从起源、移植、杂合,成型4个阶段对... 槟榔屿乔治市从殖民时代的早期开始在随后的两百年时间中,伴随着华人移民主体在乔治市的繁衍生息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乔治市华人店屋建筑经历了建筑类型、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材料使用上的演变.本研究从起源、移植、杂合,成型4个阶段对店屋建筑的形成与演变进行研究,并以时间脉络为主线,总结各个时期店屋建筑所采用的建筑风格、建造特点、建造材料.对乔治市店屋建筑的理解与分析是进行总体历史城镇景观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槟榔屿 乔治市 华人店屋建筑 演变
下载PDF
邦加岛
7
作者 王嘉奇 杨安邦 +2 位作者 张丰 刘闯 石瑞香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1期92-93,92-93,共4页
邦加岛(Pulau Bangka)位于东南亚大巽他群岛西部,南临爪哇海,西隔邦加海峡与苏门答腊岛相望,两岛最近距离14 km;东隔加斯帕海峡与勿里洞岛相望,两岛最近距离约为85km。邦加岛的地理位置为1°30′5″S–3°7′0″S,105°6′3... 邦加岛(Pulau Bangka)位于东南亚大巽他群岛西部,南临爪哇海,西隔邦加海峡与苏门答腊岛相望,两岛最近距离14 km;东隔加斯帕海峡与勿里洞岛相望,两岛最近距离约为85km。邦加岛的地理位置为1°30′5″S–3°7′0″S,105°6′31″E-106°50′56″E[1–2](图1,图2),在行政区划中属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邦加-勿里洞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邦加岛 pulau Bangka 印度尼西亚 岛屿 数据大百科
原文传递
The evolution of George Town’s urban morphology in the Straits of Malacca,late 18th century-early 21st century 被引量:1
8
作者 Long Zhao Wun BinWong Zulkifli Bin Hanafi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19年第4期513-534,共22页
George Town is a significant World Heritage Site in the Straits of Malacca.This paper examin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 morphology in George Town within geography,politics,economy,and culture in a horizontal dimension a... George Town is a significant World Heritage Site in the Straits of Malacca.This paper examin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 morphology in George Town within geography,politics,economy,and culture in a horizontal dimension and layer upon layer in a vertical dimension.In this study,to ensure the objectives are achieved,qualitative methods will be applied including several approache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interpretation of archives chronologically,maps study,census returns,trade directories,photographs and postcards,and urban master plan study.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rban construction,land use,economic development,and municipal policies.First,study the urban morphology in a specific period,and construct the inner layer structure in each period.Second,an analogy is drawn among the evolution of the urban morphology by time-scale,this section focusses on the historical conjunctures and events related to the urban construction.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can be made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built heritage in George Town,on the one hand,explaining the evolution of urban morphology by examining George Tow nphysical and spatial environment,and in turn,on the other hand,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hysical and spatial environment by examining the urban morp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aysia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Colonial port city Urban morph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