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碎裂电位消融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文俊杰 罗素新 +2 位作者 易光兆 何泉 周泓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目的评价首次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加手工检索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Elsvi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知网、维普)中关于肺静脉电隔离与... 目的评价首次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加手工检索数据库(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Elsvi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知网、维普)中关于肺静脉电隔离与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在房颤治疗的从1980年1月至2012年9月的对照试验,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了1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包含11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房颤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较单纯肺静脉电隔离能增加术后窦性心律维持率(RR为1.17,95%CI为1.04~1.32,P=0.008),可提高阵发性房颤亚组(RR为1.12,95%CI为1.01~1.24,P=0.03)及持续性房颤亚组(RR为1.32,95%C1为1.14—1.53,P=0.0003)窦性心律维持率,但附加碎裂电位消融会增加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消融时间,2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结论房颤治疗中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与单纯肺静脉电隔离比较可以增加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但增加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消融时间,附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风险/获益比还需更大规模的长期随访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房碎裂电位 肺静脉隔离 META分析
下载PDF
肺静脉成像的影像学方法及进展
2
作者 阎岚 沈进 +1 位作者 贾科峰 韩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S2期166-170,共5页
由于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以往一些较难显示的精细解剖结构、血管尤其是静脉的显影有了很大的突破,拓展了一些新的方法,如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TEE),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各种影... 由于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以往一些较难显示的精细解剖结构、血管尤其是静脉的显影有了很大的突破,拓展了一些新的方法,如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TEE),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各种影像学技术在肺静脉成像中的应用现状、各自的优缺点和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肺静脉CT正常解剖及变异的研究状况
3
作者 阎岚 沈进 韩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S1期72-76,共5页
肺静脉的解剖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是也常发生变异.多层螺旋CT对肺静脉的解剖结构的评估已经被公认为是目前最为精确且实用的影像学方法.旨在对肺静脉的CT解剖及正常变异作一综述,以提高对肺静脉的总体认识水平.
关键词 肺静脉 解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与肺血管的关系
4
作者 王绪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19-23,共5页
本文报告45例周围型肺癌与肺血管关系的X线病理研究结果。作者发现癌灶与肺静脉的关系密切,可以是单独相连或比肺动脉粗。此种类型占全部病例的73.3%(33/45)(P<0.001)。而对照组只有2例肉芽肿出现类似改变。因此,对瘤体形态及周围... 本文报告45例周围型肺癌与肺血管关系的X线病理研究结果。作者发现癌灶与肺静脉的关系密切,可以是单独相连或比肺动脉粗。此种类型占全部病例的73.3%(33/45)(P<0.001)。而对照组只有2例肉芽肿出现类似改变。因此,对瘤体形态及周围血管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正确率(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动脉 肺静脉 放射学
下载PDF
冷冻球囊前庭扩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作者 王群 邸成业 林文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冷冻球囊(CBA)前庭扩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拟行CBA的阵发房颤患者共161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CBA常规消融(对照)组(n=81)与CBA常规消融+前庭扩大消融(试验)组(n=80)... 目的探讨冷冻球囊(CBA)前庭扩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拟行CBA的阵发房颤患者共161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CBA常规消融(对照)组(n=81)与CBA常规消融+前庭扩大消融(试验)组(n=80)。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房颤复发率,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6、12个月房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vs 5.0%、11.1%vs 8.8%、18.5%vs 15%,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6/81)、10.0%(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CBA在常规消融的基础上行前庭扩大补充消融并未改善患者房颤复发率,两者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冷冻球囊消融术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肺静脉电隔离术
原文传递
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开口直径的测量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瑞革 马长生 +3 位作者 赵利华 刘兴鹏 王勇 颜红兵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测量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肺静脉的开口直径。方法 连续5 1例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根据选择性肺静脉造影测定双上肺静脉开口直径和致心律失常的肺静脉开口直径。结果 共发现 76根致心律失常性肺静脉 ... 目的 测量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肺静脉的开口直径。方法 连续5 1例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根据选择性肺静脉造影测定双上肺静脉开口直径和致心律失常的肺静脉开口直径。结果 共发现 76根致心律失常性肺静脉 ,其中左上肺静脉 31根、右上肺静脉 2 9根、左下肺静脉 13根、右下肺静脉 3根。致心律失常的左上和右上肺静脉开口直径分别为 (13 7±0 9)mm和 (13 9± 1 1)mm ,显著粗于非致心律失常的左上和右上肺静脉开口直径 [分别为 (12 8± 1 3)mm和 (13 0± 1 1)mm ,P <0 0 1]。结论 肺静脉起源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致心律失常的肺静脉存在开口部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 开口直径 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