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109
1
作者 叶航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9,共8页
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对前两种利他行为,生物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关于纯粹利他,生物学存在着很大争论,至今没有圆满的解释。本文在“合作剩余”和“生... 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对前两种利他行为,生物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关于纯粹利他,生物学存在着很大争论,至今没有圆满的解释。本文在“合作剩余”和“生物演化稳定策略”(ESS)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够解释纯粹利他行为的模型,并利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一行为内在的激励机制作出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缘利他 互惠利他 纯粹利他 合作剩余 生物演化稳定策略
下载PDF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孔子、孟子的利他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庆科 刘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8,共9页
从进化心理学中的利他理论为研究切入点,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和孟子的利他思想以亲缘利他为主,同时强调亲缘和群体内成员间利他的互惠性,并通过道德训教和舆论压力强化利他行为。孔子和孟子虽然也提倡纯粹利他,但纯粹利他不容易被纳入伦... 从进化心理学中的利他理论为研究切入点,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和孟子的利他思想以亲缘利他为主,同时强调亲缘和群体内成员间利他的互惠性,并通过道德训教和舆论压力强化利他行为。孔子和孟子虽然也提倡纯粹利他,但纯粹利他不容易被纳入伦理纲常之中。孔孟式亲缘利他和互惠利他思想有深刻的进化心理学机制,符合生物学和心理学规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的主导性伦理。其局限是对亲缘利他过分推崇,且人际间的互惠关系不具备平等性,因而不符合进化上稳定的利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亲缘利他 互惠利他 纯粹利他
下载PDF
动物利他行为的研究进展及争鸣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惠堂 包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9期19-23,共5页
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利他行为的思想、观点,总结利他行为的发展和争鸣,为后人研究利他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描述和规范研究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等利他行为,并从自然选择... 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利他行为的思想、观点,总结利他行为的发展和争鸣,为后人研究利他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描述和规范研究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等利他行为,并从自然选择、群体选择、基因选择、亲缘选择、互惠利他、自私基因、囚徒困境、纯粹利他等理论视角对利他行为进行解读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行为 亲缘利他 互惠利他 纯粹利他
下载PDF
道德总原则理论辨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明 《武陵学刊》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无私利他的正道德价值最高,是伦理行为最高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最高原则,是善的最高原则,是至善;单纯利己的道德价值最低,是伦理行为最低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最低原则,是善的最低原则,是最低的善;为己利他是利他与利己的混合境界,... 无私利他的正道德价值最高,是伦理行为最高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最高原则,是善的最高原则,是至善;单纯利己的道德价值最低,是伦理行为最低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最低原则,是善的最低原则,是最低的善;为己利他是利他与利己的混合境界,其道德价值介于无私利他与单纯利己之间,是伦理行为基本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基本原则,是善的基本原则,是基本的善。利他主义否定为己利他和单纯利己,而把无私利他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准则;合理利己主义否定无私利他和单纯利己,而把为己利他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准则;个人主义否定无私利他或为己利他,而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准则。所以,利他主义与合理利己主义以及个人主义不过是分别夸大了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单纯利己三大善原则而堕入谬误的片面化的真理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主义 利己主义 合理利己主义 个人主义
下载PDF
亲社会行为类型在时间定价影响亲社会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继波 陈盈盈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考察亲社会行为类型(纯粹利他和互惠利他)在时间定价影响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为影响个体幸福感的政府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2(实验操纵:时间定价组和控制组)×2(亲社会行为类型: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的被试间实验设计... 目的:考察亲社会行为类型(纯粹利他和互惠利他)在时间定价影响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为影响个体幸福感的政府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2(实验操纵:时间定价组和控制组)×2(亲社会行为类型: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的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计算预期小时工资的方法操纵自变量,测量被试愿意参与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的程度。结果:亲社会行为类型和实验操纵交互作用显著(F(1,89)=4.07,P<0.05)。对纯粹利他组被试来说,控制组被试利他程度高于时间定价组被试(F(1,89)=4.48,P<0.05)。对互惠利他组被试来说,实验操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时间定价削弱了纯粹利他行为,对互惠利他行为没有影响,亲社会行为类型调节时间定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该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时间定价激活经济效用心理定势的理论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定价 亲社会行为 纯粹利他 互惠利他 经济效用心理定势
下载PDF
创业家族的共同治理有效还是无效?——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贺小刚 李婧 +1 位作者 张远飞 连燕玲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161,共12页
本文针对那种假定家族成员都是纯粹的、目光短浅的利他主义者,提出了一个家族成员为有限利他主义者的假设。我们的主要观点是,创始人及其家族成员的共同治理是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家族成员是兼顾情感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积累的有限利他主... 本文针对那种假定家族成员都是纯粹的、目光短浅的利他主义者,提出了一个家族成员为有限利他主义者的假设。我们的主要观点是,创始人及其家族成员的共同治理是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家族成员是兼顾情感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积累的有限利他主义者。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所进行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家族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共同治理的模式,而不是创业者独自控制股权和(或)管理权的模式;相对于创始人独自控制股权的治理模式,创业家族共同控制股权更为有效;相对于创始人独自控制股权和管理权的治理模式以及创始人控制股权而职业经理人控制管理权的治理模式,创业家族共同控制股权与管理权更为有效。本文的研究表明那些自我雇佣的家族成员并不会简单地采取纯粹利他主义行为,而是有限利他的相对理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家族 共同治理 纯粹利他主义 有限利他主义 治理效率
原文传递
教师绩效工资制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全华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34,共5页
教师绩效工资制虽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易被理解为以货币为标尺度量教师工作绩效的工资分配方式。其潜在后果,一是降低教师对工作的特殊品质的兴趣,进而降低甚至夷平教师工作的品质;二是使作为手段的货币目的化、教育目的手段化,使教师的... 教师绩效工资制虽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易被理解为以货币为标尺度量教师工作绩效的工资分配方式。其潜在后果,一是降低教师对工作的特殊品质的兴趣,进而降低甚至夷平教师工作的品质;二是使作为手段的货币目的化、教育目的手段化,使教师的教育人格逐渐消遁,而市场人格却逐渐突显;三是使教师以前受"良心"驱策的纯粹利他行为后来出现时都会带上清清楚楚的算计性,使教师自行抑制甚至贬斥、否弃他人无法作硬性规定的由"良心"驱策、心灵觉悟而生成的纯粹利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绩效工资制 纯粹利他行为
原文传递
道德利他的生发逻辑及现实超越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晔 曹琦飞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3-72,共10页
道德的本色是利他性。道德利他是道德领域的正向现象,其发端于血亲之间的亲缘之爱,而后得益于人际之间的互惠往来,最终可达至于他人的无私奉献境界。这一进程不仅是道德利他从亲缘性利他走向纯粹性利他的内在逻辑,也是道德教育的精神指... 道德的本色是利他性。道德利他是道德领域的正向现象,其发端于血亲之间的亲缘之爱,而后得益于人际之间的互惠往来,最终可达至于他人的无私奉献境界。这一进程不仅是道德利他从亲缘性利他走向纯粹性利他的内在逻辑,也是道德教育的精神指向和使命。然而,社会变革等因素导致“近亲疏远”“重得轻德”“贵德忘我”的社会现象在不断地消解道德利他。因此,道德教育应以“天性”为根基、以“人性”为内核、以“德性”为旨归,释放道德利他之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缘性利他 互惠性利他 纯粹性利他 道德教育
原文传递
无因管理价值基础的体系化与制度阐释 被引量:6
9
作者 蒋言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41,共11页
民法典无因管理制度的解释需要妥当的价值基础理论作为支撑。既有的无因管理价值基础理论呈现出利他主义与平衡不当利益状态二元割裂的状态,并衍生规则合理性与适用范围完整性的问题。欲实现无因管理价值基础的体系化,必须澄清利他主义... 民法典无因管理制度的解释需要妥当的价值基础理论作为支撑。既有的无因管理价值基础理论呈现出利他主义与平衡不当利益状态二元割裂的状态,并衍生规则合理性与适用范围完整性的问题。欲实现无因管理价值基础的体系化,必须澄清利他主义内涵并非是伦理意义上的纯粹利他主义,而是行为理性意义上的互惠利他主义。基于互惠利他主义的价值基础,无因管理应定位于准合同,以受益人意思作为类型区分标准,以利他性作为管理人合作规则的中心,以合理回报作为受益人合作规则的中心,并以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交换价值和风险分担分别作为费用偿还义务与损害补偿义务的价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因管理 价值基础 纯粹利他主义 互惠利他主义 合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