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元文化”林立中的“纯文学”探索——《文艺新地》(1953-1954)研究
1
作者
王艳芳
《华文文学》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作为一份创刊于1953年“美元文化”林立环境下的香港地区“纯文学”期刊,《文艺新地》选择了“美元文化”和“政治宣传”之外的办刊道路:兼容左右、不分地域,无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极具包容性的自由文艺观念和文学实践。尽管其“纯文...
作为一份创刊于1953年“美元文化”林立环境下的香港地区“纯文学”期刊,《文艺新地》选择了“美元文化”和“政治宣传”之外的办刊道路:兼容左右、不分地域,无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极具包容性的自由文艺观念和文学实践。尽管其“纯文学”的探索中道崩,但其存在丰富了包括1950-1960年代香港地区文学在内的中国新文学史叙述,而且勾连起冷战时代包括台港、东南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世界华语文学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新地》
纯文学
“美元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研究的无限可能--《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介评
2
作者
焦树峰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24-130,155,共8页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以佛教造像为主体,对莫高窟、榆林窟、五个庙等石窟寺的西夏佛教美术进行研究,认为在“神系重构”的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显示出“传统与新样交织”“淡化佛教宣传和造像功德观念”“重视实践”“重汉传轻藏传”...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以佛教造像为主体,对莫高窟、榆林窟、五个庙等石窟寺的西夏佛教美术进行研究,认为在“神系重构”的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显示出“传统与新样交织”“淡化佛教宣传和造像功德观念”“重视实践”“重汉传轻藏传”的特征。本书对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的重构,展现出西夏石窟造像的多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
敦煌西夏石窟
净土变
显密圆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净土变相图像渊源诸说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建宇
《艺术探索》
2018年第3期32-40,共9页
作为中古佛教绘画的主要题材,净土变相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然而对于净土变相的图像渊源问题,至今尚未取得共识。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来派"和"本土派"两个基本学术派别。"外来派"可进一步内分为印度说、犍陀...
作为中古佛教绘画的主要题材,净土变相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然而对于净土变相的图像渊源问题,至今尚未取得共识。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来派"和"本土派"两个基本学术派别。"外来派"可进一步内分为印度说、犍陀罗说和粟特说。在"本土派"的主张中,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为东晋高僧支道林(314~366年)之《阿弥陀佛像赞(并序)》,最早的作品实例为麦积山第127窟(6世纪30年代)。针对敦煌的净土变相,则有四川说(南朝说)、北齐说和汉画说三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变相
隋唐艺术
敦煌壁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炳灵寺上寺第4窟主尊身份与壁画研究
4
作者
赵雪芬
吕晓菲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2,共7页
炳灵寺上寺第4窟是明代藏传佛教壁画的精品,内容丰富,至今学界还没有系统研究,通过对炳灵寺上寺第4窟壁画内容比对分析,发现第4窟正壁展现的是华严经入法界变,及由《普贤行愿品》引导出的西方净土变。根据正壁主尊头光及两侧文殊、普贤...
炳灵寺上寺第4窟是明代藏传佛教壁画的精品,内容丰富,至今学界还没有系统研究,通过对炳灵寺上寺第4窟壁画内容比对分析,发现第4窟正壁展现的是华严经入法界变,及由《普贤行愿品》引导出的西方净土变。根据正壁主尊头光及两侧文殊、普贤配置,判断正壁主尊身份应为十一面观音,由此形成了文殊、十一面观音、普贤三大士题材。艺师匠心独具,把入法界经变、三大士、西方净土变贯穿起来,营造出圣神庄严的佛国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经入法界变
三大士
西方净土变
艺术来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传净土信仰在龟兹地区的流传——以龟兹石窟为中心
5
作者
苗利辉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18年第1期140-155,403,共17页
作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宗教,佛教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针对我们所处的这个充满了各种不圆满的世界,构建了一整套的生活方式,使我们能够保持身心的平衡,进而实现圆满的人生,达到与客观世界的和谐。为此,佛教构建了系统化的理论...
作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宗教,佛教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针对我们所处的这个充满了各种不圆满的世界,构建了一整套的生活方式,使我们能够保持身心的平衡,进而实现圆满的人生,达到与客观世界的和谐。为此,佛教构建了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净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佛教的理想世界模式的体现。根据学者的研究,佛教的净土有多种意义。既可以指远离我们生活的婆娑世界的他方清净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Buddhism
pure
land
art
Kucha
Kucha
Caves
原文传递
题名
“美元文化”林立中的“纯文学”探索——《文艺新地》(1953-1954)研究
1
作者
王艳芳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文文学》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ZDA278。
文摘
作为一份创刊于1953年“美元文化”林立环境下的香港地区“纯文学”期刊,《文艺新地》选择了“美元文化”和“政治宣传”之外的办刊道路:兼容左右、不分地域,无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极具包容性的自由文艺观念和文学实践。尽管其“纯文学”的探索中道崩,但其存在丰富了包括1950-1960年代香港地区文学在内的中国新文学史叙述,而且勾连起冷战时代包括台港、东南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世界华语文学论述。
关键词
《文艺新地》
纯文学
“美元文化”
Keywords
A New
land
of
art
s and Literature
pure
literature
American-dollar cultures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研究的无限可能--《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介评
2
作者
焦树峰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24-130,155,共8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20VJXT014)
2022年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专项科研项目“唐长安对敦煌石窟影响研究”(YZJDA03)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念海史学探索项目“敦煌唐前期石窟造像思想研究”(NH-A-05)。
文摘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以佛教造像为主体,对莫高窟、榆林窟、五个庙等石窟寺的西夏佛教美术进行研究,认为在“神系重构”的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显示出“传统与新样交织”“淡化佛教宣传和造像功德观念”“重视实践”“重汉传轻藏传”的特征。本书对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的重构,展现出西夏石窟造像的多重特点。
关键词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
敦煌西夏石窟
净土变
显密圆融
Keywords
The New
art
of Dunhuang Xixia Grottoes
Dunhuang Xixia Grottoes
pure
land
Transforma-tion
Manifestation and Tantric Integration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净土变相图像渊源诸说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建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艺术探索》
2018年第3期32-40,共9页
文摘
作为中古佛教绘画的主要题材,净土变相历来为学界所重视,然而对于净土变相的图像渊源问题,至今尚未取得共识。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来派"和"本土派"两个基本学术派别。"外来派"可进一步内分为印度说、犍陀罗说和粟特说。在"本土派"的主张中,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为东晋高僧支道林(314~366年)之《阿弥陀佛像赞(并序)》,最早的作品实例为麦积山第127窟(6世纪30年代)。针对敦煌的净土变相,则有四川说(南朝说)、北齐说和汉画说三种观点。
关键词
净土变相
隋唐艺术
敦煌壁画
Keywords
The
pure
land
Imag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rt
Dunhuang Murals
分类号
J18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炳灵寺上寺第4窟主尊身份与壁画研究
4
作者
赵雪芬
吕晓菲
机构
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敦煌研究院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2,共7页
基金
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项目编号:2020-KJ-YB-17)资助。
文摘
炳灵寺上寺第4窟是明代藏传佛教壁画的精品,内容丰富,至今学界还没有系统研究,通过对炳灵寺上寺第4窟壁画内容比对分析,发现第4窟正壁展现的是华严经入法界变,及由《普贤行愿品》引导出的西方净土变。根据正壁主尊头光及两侧文殊、普贤配置,判断正壁主尊身份应为十一面观音,由此形成了文殊、十一面观音、普贤三大士题材。艺师匠心独具,把入法界经变、三大士、西方净土变贯穿起来,营造出圣神庄严的佛国世界。
关键词
华严经入法界变
三大士
西方净土变
艺术来源
Keywords
Avatamaska Sutra
Three Bodhisattvas
Western
pure
land
Murals
Source of
art
分类号
K28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传净土信仰在龟兹地区的流传——以龟兹石窟为中心
5
作者
苗利辉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新疆龟兹研究院
出处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18年第1期140-155,403,共17页
文摘
作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宗教,佛教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针对我们所处的这个充满了各种不圆满的世界,构建了一整套的生活方式,使我们能够保持身心的平衡,进而实现圆满的人生,达到与客观世界的和谐。为此,佛教构建了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净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佛教的理想世界模式的体现。根据学者的研究,佛教的净土有多种意义。既可以指远离我们生活的婆娑世界的他方清净之地。
关键词
Chinese
Buddhism
pure
land
art
Kucha
Kucha
Caves
Keywords
Chinese Buddhism
pure land art
Kucha
Kucha Caves
分类号
K879.2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元文化”林立中的“纯文学”探索——《文艺新地》(1953-1954)研究
王艳芳
《华文文学》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研究的无限可能--《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介评
焦树峰
《吐鲁番学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净土变相图像渊源诸说
张建宇
《艺术探索》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炳灵寺上寺第4窟主尊身份与壁画研究
赵雪芬
吕晓菲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传净土信仰在龟兹地区的流传——以龟兹石窟为中心
苗利辉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