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蜀汉经学考述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龙灿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7,共7页
蜀汉经学主要受到两汉巴蜀经学和荆州学派的影响,异于郑学而义合王学,兼顾今古文经,多图谶之学,通经用世。蜀汉经学家向朗、尹默、李仁及其子李撰皆受学荆州学派领袖宋衷、司马徽,颇得荆州学派真传。受巴蜀经学的扬雄拟经和杨谯谶纬学影...
蜀汉经学主要受到两汉巴蜀经学和荆州学派的影响,异于郑学而义合王学,兼顾今古文经,多图谶之学,通经用世。蜀汉经学家向朗、尹默、李仁及其子李撰皆受学荆州学派领袖宋衷、司马徽,颇得荆州学派真传。受巴蜀经学的扬雄拟经和杨谯谶纬学影响,王长文有拟经之作,谯周集谶纬学大成。蜀汉经学是三国时期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规模稍逊曹魏,然而成就斐然,独具特色,对蜀学与曹魏、东吴、西晋三朝经学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汉
郑王之争
荆州学派
经学
谶纬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眭弘之死看儒学与政治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曾德雄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2-39,共8页
该文通过眭弘之死引申出了关于经学和纬学的讨论。经学实为刘汉政权寻求政治合法性而产生,而纬学则以历史的遗绪为其补充。经学确立了中国皇权的意识形态系统,其与皇权之间既紧密又疏离,构成了相当复杂的思想面相。
关键词
经学
纬学
政治合法性
眭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谶解经”的学术风潮与王逸的《楚辞》阐释
被引量:
2
3
作者
罗建新
辛甜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5-70,共6页
在东汉思想文化领域中,谶纬占据了主导性地位,而出于维系儒术独尊地位之虑,儒生经师多藉谶纬来训诂文辞,阐说经意,试图利用谶纬的神圣性来论证儒经之权威性,这就使得此期经学研究呈现出"以谶解经"之特征。受此种学术风潮影响...
在东汉思想文化领域中,谶纬占据了主导性地位,而出于维系儒术独尊地位之虑,儒生经师多藉谶纬来训诂文辞,阐说经意,试图利用谶纬的神圣性来论证儒经之权威性,这就使得此期经学研究呈现出"以谶解经"之特征。受此种学术风潮影响,王逸在通过强调《离骚》"依经立义"、尊其为"经"等方式回应班固等人之批评的同时,还采取"以谶解经"之方式来阐释《楚辞》:或直接引用谶纬文献以诠释字词、疏通大意,或依谶纬"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诸说来阐发主旨,使得《楚辞章句》中展现出浓郁的谶纬色彩。王逸所建构的此种依托谶纬观念的、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楚辞》阐释模式,既与当时权利阶层所期望传播的政治观念相契合,又易于被具有谶纬话语体系之集体共识的士人所认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王逸注骚可谓典型。他所建构的依托谶纬观念的、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楚辞》阐释模式,既合当时权利阶层的期望传播的政治观念,又为以谶纬话语体系为集体共识的士人所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谶解经
《楚辞章句》
以纬注骚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学变迁与两汉教育发展
4
作者
文正东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4-68,共5页
两汉教育发展比较特殊,一方面,儒学谶纬化使得统治者对天满怀敬畏之心;另一方面,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迫切需求通经人才来辅佐自己。于是,在"广教化,育贤才"的旗号下,教育获得大发展。此外,敬畏心也使得统治者对"异端...
两汉教育发展比较特殊,一方面,儒学谶纬化使得统治者对天满怀敬畏之心;另一方面,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迫切需求通经人才来辅佐自己。于是,在"广教化,育贤才"的旗号下,教育获得大发展。此外,敬畏心也使得统治者对"异端"思想有所容忍,给教育发展留下自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谶纬
灾异
教育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白虎通义》的经学特色
5
作者
陈豪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
《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经学政治法典化,帝王圣人化,经学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皇帝组织大臣、儒生们通过白虎观会议辩论古今文经学...
《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经学政治法典化,帝王圣人化,经学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皇帝组织大臣、儒生们通过白虎观会议辩论古今文经学的异同,调和古今文经学的矛盾,求同存异,统一经学思想。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圣人和五经谶纬化,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浓重的谶纬神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政治化
异同
谶纬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心雕龙》与《论衡》谶纬观辨析
6
作者
韩中华
王利锁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34-37,46,共5页
谶纬是图谶和纬书的合一,本非一类,谶出现较早,纬起源于西汉末期。《文心雕龙》和《论衡》都表达了对谶纬的看法,却有很大反差。刘勰、王充经学思想的不同是他们谶纬观差异的基础,《文心雕龙·正纬》篇不录王充即缘于此。《文心雕...
谶纬是图谶和纬书的合一,本非一类,谶出现较早,纬起源于西汉末期。《文心雕龙》和《论衡》都表达了对谶纬的看法,却有很大反差。刘勰、王充经学思想的不同是他们谶纬观差异的基础,《文心雕龙·正纬》篇不录王充即缘于此。《文心雕龙》和《论衡》分别着眼于文章写作与"疾虚妄",他们的谶纬观都是超越时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论衡》
谶纬
经学
时代背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汉“关中学派”说之我见——兼与雷依群先生商榷
7
作者
赵均强
《唐都学刊》
2012年第2期43-49,共7页
雷依群《东汉关中学派述论》一文认为,东汉时期关中地区曾经出现过一个影响深远的关中学派。对此提法,笔者看法不同。故从东汉儒学形态等四个方面综合考察东汉关中儒学的发展情况,认为其说并不成立。
关键词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谶纬
雷依群
关中学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魏六朝时期谶纬之学的流变
8
作者
齐继伟
《运城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8-23,共6页
谶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学世界观。春秋战国之前谶语就已经出现。纬依附于经,至西汉哀平时期与图谶渐以糅合,历经王莽乱汉,光武中兴,谶纬之学位列显学,盛极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变迁,谶纬学说广泛被佛教、道教所吸纳,期间六百余年...
谶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学世界观。春秋战国之前谶语就已经出现。纬依附于经,至西汉哀平时期与图谶渐以糅合,历经王莽乱汉,光武中兴,谶纬之学位列显学,盛极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变迁,谶纬学说广泛被佛教、道教所吸纳,期间六百余年可谓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
两汉经学
佛教
道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经学谶纬化的过程及其动因
被引量:
2
9
作者
蔡慧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8-71,共4页
西汉后期出现的经学谶纬化思潮是汉代思想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研究汉代思想史,不能不考察经学谶纬化的过程,今、古文经学派对于谶纬的态度及其与谶纬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儒生的方士化是经学谶纬化的前提,而"学随术变"则...
西汉后期出现的经学谶纬化思潮是汉代思想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研究汉代思想史,不能不考察经学谶纬化的过程,今、古文经学派对于谶纬的态度及其与谶纬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儒生的方士化是经学谶纬化的前提,而"学随术变"则是导致经学向谶纬化方向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经学
谶纬化
动因
思想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昏汉简《易占》考述
被引量:
3
10
作者
易萧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2期117-140,158,共25页
海昏汉简《易占》是辗转传抄的占筮条例汇编,其占法与六壬相通之处最多。《易占》卦名用字最接近于今本《周易》,对卦名的训释不出汉代以来的传统说法。“未酉”简误抄了归妹、未济两卦的内容。“彖”和“饺”分别抄自两个左旋的圆形图...
海昏汉简《易占》是辗转传抄的占筮条例汇编,其占法与六壬相通之处最多。《易占》卦名用字最接近于今本《周易》,对卦名的训释不出汉代以来的传统说法。“未酉”简误抄了归妹、未济两卦的内容。“彖”和“饺”分别抄自两个左旋的圆形图式,它们提供了两种新的六十四卦卦序。《易占》有八天干配四维、纳甲和“六甲配卦”等三种干支配卦方式。《易占》划分时空为十六是秦汉时期一种流行观点,在六壬式地盘及《淮南子》中皆有体现。其时空配卦,与《易纬稽览图》所载两种分卦值日之法较为类似,其来源和用法亦当接近。《易占》的禽虫系统至少包括三十六禽(及十二属)、八卦类象和“四灵”三种。海昏汉简三种易占文献,对西汉经学、易学、数术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汉简
《易占》
数术
经学
卦气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汉代谶纬
11
作者
赵月刚
韩志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22-123,共2页
谶纬是汉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来解释经学而产生。谶纬盛行是与经学自身的发展分不开的,它与汉代儒生的社会地位有关,又是"学随术变"的必然。在特定的环境中,谶纬被一些人用作王权争夺的工...
谶纬是汉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来解释经学而产生。谶纬盛行是与经学自身的发展分不开的,它与汉代儒生的社会地位有关,又是"学随术变"的必然。在特定的环境中,谶纬被一些人用作王权争夺的工具。王权们不断改造谶纬的功能,使谶纬限制王权的积极功能减弱,加上学者对谶纬的怀疑批判和古文经的突起,导致谶纬逐渐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
经学
学随术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哥巴文经书《求取占卜经》
12
作者
刘婕
《淄博师专学报》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通过对《求取占卜经》中,音节、异体字、字形相同的字符等几个部分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它们的一般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经书提供有用的材料。
关键词
求取占卜经
哥巴文
音节文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谶纬书在《汉志》《隋志》中的区别待遇
13
作者
湛玉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谶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曾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对谶纬此类书,两部在中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官修史志目录——《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态度不一,《汉志》并未著录谶纬书,而《隋志》将其著...
谶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曾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对谶纬此类书,两部在中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官修史志目录——《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态度不一,《汉志》并未著录谶纬书,而《隋志》将其著录入经部。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谶纬起源、谶纬发展脉络、《汉书·艺文志》未著录谶纬书、《隋书·经籍志》著录谶纬书四方面分析讨论相关问题,以期认清谶纬的历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质《诗经》学“因情求意”的经学本质
14
作者
孙玉安
陈芳
《社会科学论坛》
2022年第3期178-188,共11页
王质是南宋“废序言诗”三大家之一,“废序”突出表现于主张“因情求意”,反对汉儒附会生说,故其《诗》说的最大特征是浓郁的情感性。现代文学理论认为,情感的审美是文学最核心的属性,因此,它常被认为是文学性《诗》说。该文通过探索“...
王质是南宋“废序言诗”三大家之一,“废序”突出表现于主张“因情求意”,反对汉儒附会生说,故其《诗》说的最大特征是浓郁的情感性。现代文学理论认为,情感的审美是文学最核心的属性,因此,它常被认为是文学性《诗》说。该文通过探索“因情求意”的解《诗》体系,展现它对汉唐经学的传承因素,揭示“因情求意”的弊端与工具性,指出王质《诗》说的本质是经学的,而不是文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质
《诗经》学
因情求意
经学本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方法衡论
15
作者
郎需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3-143,共11页
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是指古代经学典籍注笺与经义阐释过程中的推理论证理论方法、规则及其实践的集合。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方法往往与"类""推"相关,主要包括易学"类同""类聚"等基础上的"推类&q...
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是指古代经学典籍注笺与经义阐释过程中的推理论证理论方法、规则及其实践的集合。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方法往往与"类""推"相关,主要包括易学"类同""类聚"等基础上的"推类",春秋学中"明类例"基础上的"推其例",诗经学"取类"基础上的"类推",等等。上述经学逻辑方法有其自身的"规范性"要求,不可随意而推。与西方传统逻辑,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以"是"为核心的逻辑方法不同,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更加重视"类"的考察与运用,由此而形成的"类"思维在经学体系的构建中起到了工具作用,彰显出"求善"与"求治"的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观
经学逻辑
推类
求治
原文传递
题名
蜀汉经学考述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龙灿
机构
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编纂"(10@ZH005)
2014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儒学文献发展通史"(SKQY201424)
+2 种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扬雄全集>集释编纂"(RX14Y04)
"扬雄著述整理与研究考述"(SXJZ2014-003)
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研究团队"现代新儒家与现代中国"
文摘
蜀汉经学主要受到两汉巴蜀经学和荆州学派的影响,异于郑学而义合王学,兼顾今古文经,多图谶之学,通经用世。蜀汉经学家向朗、尹默、李仁及其子李撰皆受学荆州学派领袖宋衷、司马徽,颇得荆州学派真传。受巴蜀经学的扬雄拟经和杨谯谶纬学影响,王长文有拟经之作,谯周集谶纬学大成。蜀汉经学是三国时期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规模稍逊曹魏,然而成就斐然,独具特色,对蜀学与曹魏、东吴、西晋三朝经学影响深远。
关键词
蜀汉
郑王之争
荆州学派
经学
谶纬学
Keywords
Shu-Han Dynasty
debates between Zheng learning and Wang learning
Jingzhou School
the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the
the
ory
of
confucian
ism Divination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眭弘之死看儒学与政治的关系
被引量:
1
2
作者
曾德雄
机构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2-39,共8页
文摘
该文通过眭弘之死引申出了关于经学和纬学的讨论。经学实为刘汉政权寻求政治合法性而产生,而纬学则以历史的遗绪为其补充。经学确立了中国皇权的意识形态系统,其与皇权之间既紧密又疏离,构成了相当复杂的思想面相。
关键词
经学
纬学
政治合法性
眭弘
Keywords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Studies
of
confucian
ism Divination political legitimacy
Sui Hong
分类号
D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谶解经”的学术风潮与王逸的《楚辞》阐释
被引量:
2
3
作者
罗建新
辛甜甜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5-70,共6页
文摘
在东汉思想文化领域中,谶纬占据了主导性地位,而出于维系儒术独尊地位之虑,儒生经师多藉谶纬来训诂文辞,阐说经意,试图利用谶纬的神圣性来论证儒经之权威性,这就使得此期经学研究呈现出"以谶解经"之特征。受此种学术风潮影响,王逸在通过强调《离骚》"依经立义"、尊其为"经"等方式回应班固等人之批评的同时,还采取"以谶解经"之方式来阐释《楚辞》:或直接引用谶纬文献以诠释字词、疏通大意,或依谶纬"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诸说来阐发主旨,使得《楚辞章句》中展现出浓郁的谶纬色彩。王逸所建构的此种依托谶纬观念的、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楚辞》阐释模式,既与当时权利阶层所期望传播的政治观念相契合,又易于被具有谶纬话语体系之集体共识的士人所认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王逸注骚可谓典型。他所建构的依托谶纬观念的、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楚辞》阐释模式,既合当时权利阶层的期望传播的政治观念,又为以谶纬话语体系为集体共识的士人所认可。
关键词
以谶解经
《楚辞章句》
以纬注骚
意义
Keywords
explaining
the
confucian
classics
by divination combined with mystical
confucian
ist belief
Chuci Zhangju (《楚辞章句》)
interpreting poetry in
the
style
of
Lishao( {{}})
by means
of
augury
significanc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学变迁与两汉教育发展
4
作者
文正东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4-68,共5页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项目"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S2008163)
文摘
两汉教育发展比较特殊,一方面,儒学谶纬化使得统治者对天满怀敬畏之心;另一方面,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迫切需求通经人才来辅佐自己。于是,在"广教化,育贤才"的旗号下,教育获得大发展。此外,敬畏心也使得统治者对"异端"思想有所容忍,给教育发展留下自由空间。
关键词
经学
谶纬
灾异
教育发展
Keywords
confucian
Classic
divination
of
confucian
disaster-abnorm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白虎通义》的经学特色
5
作者
陈豪珣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
文摘
《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经学政治法典化,帝王圣人化,经学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皇帝组织大臣、儒生们通过白虎观会议辩论古今文经学的异同,调和古今文经学的矛盾,求同存异,统一经学思想。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圣人和五经谶纬化,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浓重的谶纬神学色彩。
关键词
经学
政治化
异同
谶纬化
Keywords
confucian
classics
politicize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divination combined with mystical
confucian
ist or Taoist belief
分类号
B23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心雕龙》与《论衡》谶纬观辨析
6
作者
韩中华
王利锁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大学国学研究所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34-37,46,共5页
文摘
谶纬是图谶和纬书的合一,本非一类,谶出现较早,纬起源于西汉末期。《文心雕龙》和《论衡》都表达了对谶纬的看法,却有很大反差。刘勰、王充经学思想的不同是他们谶纬观差异的基础,《文心雕龙·正纬》篇不录王充即缘于此。《文心雕龙》和《论衡》分别着眼于文章写作与"疾虚妄",他们的谶纬观都是超越时代的。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论衡》
谶纬
经学
时代背景
Keywords
Literary Mind and Carving
of
Dragons
Critical Documents on Mystical
confucian
ist Be-liefs
Divination Combined with Mystical
confucian
ist Belief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Historical Back-ground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汉“关中学派”说之我见——兼与雷依群先生商榷
7
作者
赵均强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唐都学刊》
2012年第2期43-49,共7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人文社科项目<马融学术思想研究>(2010JK257)阶段性成果
文摘
雷依群《东汉关中学派述论》一文认为,东汉时期关中地区曾经出现过一个影响深远的关中学派。对此提法,笔者看法不同。故从东汉儒学形态等四个方面综合考察东汉关中儒学的发展情况,认为其说并不成立。
关键词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谶纬
雷依群
关中学派
Keywords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of
ficial script
of
the
Han Dynasty
classical learning based onearlier texts
confucian
ist divination
Lei Yi -qun
Guanzhong School
分类号
K23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魏六朝时期谶纬之学的流变
8
作者
齐继伟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运城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8-23,共6页
文摘
谶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学世界观。春秋战国之前谶语就已经出现。纬依附于经,至西汉哀平时期与图谶渐以糅合,历经王莽乱汉,光武中兴,谶纬之学位列显学,盛极一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变迁,谶纬学说广泛被佛教、道教所吸纳,期间六百余年可谓影响深远。
关键词
谶纬
两汉经学
佛教
道教
Keywords
confucian
ism divination
confucian
classics
during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Buddhism
Taoism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经学谶纬化的过程及其动因
被引量:
2
9
作者
蔡慧清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8-71,共4页
文摘
西汉后期出现的经学谶纬化思潮是汉代思想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研究汉代思想史,不能不考察经学谶纬化的过程,今、古文经学派对于谶纬的态度及其与谶纬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儒生的方士化是经学谶纬化的前提,而"学随术变"则是导致经学向谶纬化方向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
关键词
汉代
经学
谶纬化
动因
思想史
Keywords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divination combined with mystical
confucian
ist belief
learning changes with
the
academy
cause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昏汉简《易占》考述
被引量:
3
10
作者
易萧
机构
清华大学历史系
出处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2期117-140,158,共2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与儒家经典的形成发展研究”(16ZDA11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海昏汉简《易占》是辗转传抄的占筮条例汇编,其占法与六壬相通之处最多。《易占》卦名用字最接近于今本《周易》,对卦名的训释不出汉代以来的传统说法。“未酉”简误抄了归妹、未济两卦的内容。“彖”和“饺”分别抄自两个左旋的圆形图式,它们提供了两种新的六十四卦卦序。《易占》有八天干配四维、纳甲和“六甲配卦”等三种干支配卦方式。《易占》划分时空为十六是秦汉时期一种流行观点,在六壬式地盘及《淮南子》中皆有体现。其时空配卦,与《易纬稽览图》所载两种分卦值日之法较为类似,其来源和用法亦当接近。《易占》的禽虫系统至少包括三十六禽(及十二属)、八卦类象和“四灵”三种。海昏汉简三种易占文献,对西汉经学、易学、数术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海昏汉简
《易占》
数术
经学
卦气说
Keywords
Marquis
of
Haihun
Yi Zhan 易占
divination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Gua-qi
the
ory 卦气说
分类号
B992.2 [哲学宗教—宗教学]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汉代谶纬
11
作者
赵月刚
韩志强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22-123,共2页
文摘
谶纬是汉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来解释经学而产生。谶纬盛行是与经学自身的发展分不开的,它与汉代儒生的社会地位有关,又是"学随术变"的必然。在特定的环境中,谶纬被一些人用作王权争夺的工具。王权们不断改造谶纬的功能,使谶纬限制王权的积极功能减弱,加上学者对谶纬的怀疑批判和古文经的突起,导致谶纬逐渐衰落。
关键词
谶纬
经学
学随术变
Keywords
the
mystical
confucian
ism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divination combined with mystical
confucian
ist belief
分类号
B23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哥巴文经书《求取占卜经》
12
作者
刘婕
机构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出处
《淄博师专学报》
2014年第1期38-40,共3页
文摘
通过对《求取占卜经》中,音节、异体字、字形相同的字符等几个部分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它们的一般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经书提供有用的材料。
关键词
求取占卜经
哥巴文
音节文字
Keywords
pursuing the divine of confucian classics
Gaba language
syllabography
分类号
H25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谶纬书在《汉志》《隋志》中的区别待遇
13
作者
湛玉霞
机构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文摘
谶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曾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对谶纬此类书,两部在中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官修史志目录——《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态度不一,《汉志》并未著录谶纬书,而《隋志》将其著录入经部。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谶纬起源、谶纬发展脉络、《汉书·艺文志》未著录谶纬书、《隋书·经籍志》著录谶纬书四方面分析讨论相关问题,以期认清谶纬的历史定位。
关键词
谶纬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Keywords
confucian
ism Divination
"Book
of
Han Art and Literature"
"Book
of
Sui·
confucian
classics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质《诗经》学“因情求意”的经学本质
14
作者
孙玉安
陈芳
机构
沧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22年第3期178-188,共11页
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课题《王质〈诗总闻〉对汉唐《诗经》学的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Q2021205。
文摘
王质是南宋“废序言诗”三大家之一,“废序”突出表现于主张“因情求意”,反对汉儒附会生说,故其《诗》说的最大特征是浓郁的情感性。现代文学理论认为,情感的审美是文学最核心的属性,因此,它常被认为是文学性《诗》说。该文通过探索“因情求意”的解《诗》体系,展现它对汉唐经学的传承因素,揭示“因情求意”的弊端与工具性,指出王质《诗》说的本质是经学的,而不是文学的。
关键词
王质
《诗经》学
因情求意
经学本质
Keywords
Wang Zhi
the
study
of
Shi Jing
pursu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feelings in
the
poem
the
confucian
classic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方法衡论
15
作者
郎需瑞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院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3-143,共11页
基金
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19GZGX3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63202056)。
文摘
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是指古代经学典籍注笺与经义阐释过程中的推理论证理论方法、规则及其实践的集合。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方法往往与"类""推"相关,主要包括易学"类同""类聚"等基础上的"推类",春秋学中"明类例"基础上的"推其例",诗经学"取类"基础上的"类推",等等。上述经学逻辑方法有其自身的"规范性"要求,不可随意而推。与西方传统逻辑,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以"是"为核心的逻辑方法不同,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更加重视"类"的考察与运用,由此而形成的"类"思维在经学体系的构建中起到了工具作用,彰显出"求善"与"求治"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
逻辑观
经学逻辑
推类
求治
Keywords
Logical Perception
Logic
of
confucian
classics
Tui Lei
pursuing
Benevolent Governance
分类号
B81-092 [哲学宗教—逻辑学]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蜀汉经学考述
吴龙灿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眭弘之死看儒学与政治的关系
曾德雄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谶解经”的学术风潮与王逸的《楚辞》阐释
罗建新
辛甜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经学变迁与两汉教育发展
文正东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白虎通义》的经学特色
陈豪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文心雕龙》与《论衡》谶纬观辨析
韩中华
王利锁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东汉“关中学派”说之我见——兼与雷依群先生商榷
赵均强
《唐都学刊》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汉魏六朝时期谶纬之学的流变
齐继伟
《运城学院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汉代经学谶纬化的过程及其动因
蔡慧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海昏汉简《易占》考述
易萧
《出土文献》
CSSCI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浅论汉代谶纬
赵月刚
韩志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谈哥巴文经书《求取占卜经》
刘婕
《淄博师专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略论谶纬书在《汉志》《隋志》中的区别待遇
湛玉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王质《诗经》学“因情求意”的经学本质
孙玉安
陈芳
《社会科学论坛》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古代经学逻辑方法衡论
郎需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