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爷岭南部狍冬季移动、卧息生境选择及其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艳华 牛莹莹 +4 位作者 周绍春 张子栋 梁卓 杨娇 鞠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913-6923,共11页
在动物生境研究中,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是生境研究的焦点。开展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境评价,有利于深入了解动物对移动和卧息生境条件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栖息地保护计划。以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 在动物生境研究中,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是生境研究的焦点。开展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境评价,有利于深入了解动物对移动和卧息生境条件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栖息地保护计划。以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主要猎物物种之一——狍(Capreolus pygargus)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9年冬季积雪覆盖期在老爷岭南部通过随机布设28个大样方和84条用于足迹链跟踪的样线收集狍的移动点和卧息点信息,再结合近年来收集的东北虎出现点,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和最大熵模型(MaxEnt)进行狍移动、卧息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移动生境选择研究表明,狍在移动的过程中偏好选择坡度小、距农田距离>500 m、远离道路、居民点和低海拔或较高海拔的区域;移动生境评价分析表明,移动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为1318.16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51.28%,当加入虎活动点影响因子后,狍移动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为901.52 km^(2),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减少了31.61%。狍卧息生境选择研究表明,水源、农田、道路和雪深是影响狍卧息的关键因素,其中雪深对狍卧息生境选择的贡献率达到70.13%;卧息生境评价表明,卧息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为1243.77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8.39%,当加入虎出现点因子后,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减少了61.00%,仅为485.02 km^(2)。研究认为,虎的出现对狍移动和卧息生境选择均产生影响,虎的活动及捕食行为可能会减少狍的活动范围和频次,狍远离虎活动区域卧息休息,压缩了狍适宜卧息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狍(Capreolus pygargus)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广义可加模型 最大熵模型 生境选择 生境评价
下载PDF
气候因素对狍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艳华 贾竟波 张明海 《生态科学》 CSCD 2010年第1期70-74,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测定了6个狍(Capreolus Pygargus)种群的分子遗传特征。遗传分析表明:狍迎春种群具有较低的单倍型多样性(H=0.622±0.138)和核苷酸多样性(π=0.386±0.00383),图强种群具有较高...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测定了6个狍(Capreolus Pygargus)种群的分子遗传特征。遗传分析表明:狍迎春种群具有较低的单倍型多样性(H=0.622±0.138)和核苷酸多样性(π=0.386±0.00383),图强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857±0.044)和核苷酸多样(π=2.580±0.01914),Taiima’sD和FuandLi’sD值检测结果表明这6个狍种群相对于中性进化的歧异度并没有明显的偏离(P〉0.1):相关性分析表明:狍遗传多样性与纬度(r=0.770)和海拔(r=0.719)呈著正相关,与年平均气温(r=-0.519)和无霜期(r=-0.652)呈显著负相关,与经度(r=-0.258)和年平均降水量(r=.0.205)呈显著的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狍(Capreolus pygargus) 粪便DNA 遗传多样性 生态因子
下载PDF
北京周边山区狍(Capreolus pygargus)的夏季偏好生境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向荣伟 达珍 +6 位作者 吴佳忆 卜向丽 王静 鲁庆斌 郝映红 盛岩 孟秀祥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52-3258,共7页
生境选择是野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综合行为对策,受动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及对食物、水源及隐蔽性等生态需求的影响,可综合反映环境干扰和环境胁迫的效应。为探究北京周边山区狍(Capreolus pygargus)夏季偏好生境的特征及栖息地利用格局,于2019... 生境选择是野生动物适应环境的综合行为对策,受动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及对食物、水源及隐蔽性等生态需求的影响,可综合反映环境干扰和环境胁迫的效应。为探究北京周边山区狍(Capreolus pygargus)夏季偏好生境的特征及栖息地利用格局,于2019年7月5日至8月15日及2020年7月15日至8月30日,在北京怀柔及河北怀来等区域共布设39个狍的夏季利用生境样地及136个对照非利用样地(20 m×20 m),对样地的海拔、植被类型和坡度等22个生境变量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与非利用生境样地相比,狍的夏季偏好生境的乔木胸径(29.24±3.27 cm)、灌木高(1.49±0.07 m)、倒木个数(3.72±0.89)及枯草盖度(36.75%±5.74%)均较大(P<0.05),偏好乔木密度(15.15±3.71株·400 m-2)较小的西坡和北坡(66.67%)平缓生境(92.3%)(P<0.05),并趋于选择隐蔽度较好(64.1%)、距离社区较远(51.28%)及干扰强度较弱(76.92%)的生境(P<0.05)。主成分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因子、食物因子、干扰因子、地形因子、隐蔽因子和水热因子是影响北京周边山区狍夏季生境选择的关键因素,综合反映了其夏季对食物、安全性和水源的生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狍(Capreolus pygargus) 生境选择 夏季 北京周边山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