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评价及对黑素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华 赵一彧 +2 位作者 胡雅婷 郝勇 韩慧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观察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黑素代谢的作用。方法将6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口服氨甲环酸500 mg/d,疗程6个月)、激光组(Q开关红宝石激光,每2周1次,疗程2个月)、联合组(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方法... 目的观察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黑素代谢的作用。方法将6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口服氨甲环酸500 mg/d,疗程6个月)、激光组(Q开关红宝石激光,每2周1次,疗程2个月)、联合组(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方法及疗程同其他两组),比较治疗后三组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疗效、患者满意度以及血清酪氨酸酶(Tyr)、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褪黑素(MT)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组MASI下降百分比(67.02±18.58)%]高于激光组(53.13±20.66)%]和药物组(53.97±18.48)%],联合组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激光组(60.00%)和药物组(55.00%),联合组患者满意度(90.00%)显著高于激光组(60.00%)和药物组(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联合组与激光组、药物组血清中Tyr、MSH和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Tyr、MSH均低于激光组和药物组,MT高于激光组和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Tyr、MSH水平,升高M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q开关红宝石激光 酪氨酸酶 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褪黑素
下载PDF
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中药加味冲和顺气丸治疗中青年女性黄褐斑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盛玲 袁冰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89-91,114,共4页
目的:观察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中药加味冲和顺气丸治疗中青年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青年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4例,给予Q开关红宝石激光点阵模式治疗,联合中药加味冲和顺气丸内服;对照组34例,给... 目的:观察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中药加味冲和顺气丸治疗中青年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青年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4例,给予Q开关红宝石激光点阵模式治疗,联合中药加味冲和顺气丸内服;对照组34例,给予Q开关红宝石激光点阵模式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elasmaarea andseverityindex,MASI)评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为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S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M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复发6例(19.35%),对照组复发14例(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中药加味冲和顺气丸治疗中青年女性黄褐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开关红宝石激光 加味冲和顺气丸 黄褐斑 中医
下载PDF
电光Q开关红宝石激光脉冲展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永哲 叶志生 +2 位作者 撒昱 王升平 高惠敏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0-1064,共5页
从理论分析了电光Q开关红宝石激光的反转粒子数密度、腔损耗(含激光输出)与光子密度之间瞬态变化关系,导出了脉冲展宽条件。设计出与理论计算结果符合的电光调Q开关驱动电路,该电路在1μs内用3个信号的结合来驱动电子管FM-30工作。大量... 从理论分析了电光Q开关红宝石激光的反转粒子数密度、腔损耗(含激光输出)与光子密度之间瞬态变化关系,导出了脉冲展宽条件。设计出与理论计算结果符合的电光调Q开关驱动电路,该电路在1μs内用3个信号的结合来驱动电子管FM-30工作。大量的实验表明,其结果与理论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系统得到了700 ns的激光展宽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开关红宝石激光 脉冲展宽 电光调q
原文传递
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维A醇精华液治疗眶周色素沉着的效果
4
作者 黄丹仪 刘婷 +2 位作者 杨丽 林伊明 马寒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3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探讨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维A醇精华液对眶周色素沉着(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tion,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10—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皮肤科就诊PH患者30例,男7例、女23例,年龄24~33岁,平均28.9岁。分为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维A醇精华液对眶周色素沉着(periorbital hyperpigmentation,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10—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皮肤科就诊PH患者30例,男7例、女23例,年龄24~33岁,平均28.9岁。分为联合治疗组20例、激光治疗组10例。联合治疗组患者每个月在眼周进行一次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共3次,术后配合用维A醇精华液3个月;激光治疗组患者单纯用激光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05);治疗前后Sadick泪槽等级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15);研究者整体评估中4例获得较好改善,13例有改善,有效17例;17例患者满意度评分为非常满意。激光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782),Sadick泪槽等级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P=0.154);研究者整体评估中有1例获得良好改善、3例有改善;患者整体满意度评分4例为非常满意。有效率及满意度以联合治疗组为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9,P=0.002)。结论:Q开关红宝石激光联合维A醇精华液治疗眶周色素沉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色素沉着 q开关红宝石激光 维A醇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外用氨甲环酸联合红宝石点阵激光对雌激素及紫外线诱导下豚鼠黑色素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倩 曹莫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41-144,152,共5页
目的通过雌激素及紫外线综合诱导出更接近黄褐斑的豚鼠黑色素模型,观察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氨甲环酸外用对治疗色素沉着的有效性。方法自2015—2016年建立豚鼠色素沉着斑实验模型,并设定为未治疗组(A)、单纯外用氨甲环酸组(B)、单独Q... 目的通过雌激素及紫外线综合诱导出更接近黄褐斑的豚鼠黑色素模型,观察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氨甲环酸外用对治疗色素沉着的有效性。方法自2015—2016年建立豚鼠色素沉着斑实验模型,并设定为未治疗组(A)、单纯外用氨甲环酸组(B)、单独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组(C)及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组+氨甲环酸外用组(D),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疗程为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完成治疗后2、4周,采用拍照并肉眼评估、取材,进行黑色素细胞染色法和黑素颗粒染色法,观察表皮色素沉着、黑色素细胞数量、黑素颗粒表达的改变。结果通过各组黑素颗粒面积占表皮面积的百分比并统计黑色素细胞数量对比表明,低能量密度点阵QSRL可有效治疗色素沉着(P<0.05);B组与A组数据均无差异,对减退色素沉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显示,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在治疗色素沉着斑实验模型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但氨甲环酸作为外用药物,无论是单用还是联合点阵QSRL(q switch ruby star laser)均未发挥明显作用,且联合治疗未能增加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紫外线 q开关红宝石点阵激光 氨甲环酸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