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秦皇岛27-3区块探井快速钻井关键技术
1
作者 刘宝生 徐鲲 +2 位作者 李文龙 李庄威 杨保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60,共8页
渤海浅层油气发现仍是新增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秦皇岛27-3浅部构造具有巨大的成藏潜力,但该构造在进行集中勘探钻井作业时,面临平台频繁迁装、定向探井资料录取难、大井眼提速压力大、浅部井壁易失稳、稠油测试难度大等技术难题。针对... 渤海浅层油气发现仍是新增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秦皇岛27-3浅部构造具有巨大的成藏潜力,但该构造在进行集中勘探钻井作业时,面临平台频繁迁装、定向探井资料录取难、大井眼提速压力大、浅部井壁易失稳、稠油测试难度大等技术难题。针对上述技术难题,在钻探模式优化、定向探井随钻取样技术、井身结构优化技术、井壁稳定技术、浅层稠油测试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攻关,形成了秦皇岛27-3区块勘探钻井关键技术,通过在本区域的勘探钻井中实现大规模应用,最终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大幅缩减了勘探钻井工期和费用,并助力了亿吨级储量发现。研究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所形成的相关技术可为渤海油田浅层油气藏的快速钻探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秦皇岛27-3 浅层 井身结构优化 井壁稳定
下载PDF
中国海油油气勘探新进展与下步勘探方向 被引量:4
2
作者 高阳东 赖维成 +1 位作者 张新涛 张锦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地质认识创新为油气勘探发现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2023年,中国海油在隐蔽型潜山成圈机制、深水超浅层天然气富集模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地质新认识,指导渤海浅层岩性和隐蔽型潜山原油、珠江口盆地深水深层原油、琼东南盆地深水超浅层... 地质认识创新为油气勘探发现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2023年,中国海油在隐蔽型潜山成圈机制、深水超浅层天然气富集模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地质新认识,指导渤海浅层岩性和隐蔽型潜山原油、珠江口盆地深水深层原油、琼东南盆地深水超浅层天然气、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页岩油、陆上鄂尔多斯盆地深煤层气等10个领域获重大发现,落实了4个亿吨级油田和1个千亿方气区。未来面对勘探领域日趋复杂、用海矛盾日益突出及海外勘探领域单一等诸多挑战,中国海油将加大风险勘探与甩开勘探力度,全力推动国内勘探和海外勘探协同发展,为油气增储上产提供坚实储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油 勘探新进展 大型油气田 隐蔽型潜山 深水深层 页岩油 开平南油田 秦皇岛27-3油田 渤中26-6油田
下载PDF
渤海海域浅层岩性勘探新进展与勘探关键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家雄 杨海风 +2 位作者 明君 胡安文 徐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渤海海域浅层规模型构造圈闭已经钻探殆尽,向岩性勘探转移势在必行。但浅层岩性勘探在规模型砂体展布、油气富集模式、薄层砂体边界精细刻画及烃检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基于全覆盖三维地震资料和分析化验资...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渤海海域浅层规模型构造圈闭已经钻探殆尽,向岩性勘探转移势在必行。但浅层岩性勘探在规模型砂体展布、油气富集模式、薄层砂体边界精细刻画及烃检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基于全覆盖三维地震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浅层区域沉积格局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明确了迁移型曲流河、稳定型曲流河、河-湖交互沉积发育模式及规模型砂体分布规律,建立了高凸起区、低凸起区、凹中隆起区和洼陷区4类浅层大面积岩性油气富集模式,同时创新形成井震匹配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的砂体描述技术和基于频变AVO特征差异的综合烃类检测技术,推动了渤海海域浅层大面积岩性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垦利6-1、垦利10-2、渤中19-2和秦皇岛27-3等大中型油田。系统总结渤海海域浅层岩性勘探成果,以期对陆相断陷盆地浅层规模型岩性油气藏勘探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浅层 明化镇组 岩性油气藏 垦利6-1 垦利10-2 渤中19-2 秦皇岛27-3 勘探新进展 关键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