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变异度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强望远 马红京 +1 位作者 袁顺英 刘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68-69,共2页
背景:心率变异作为一种敏感无创的检查,是近年来评估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项可靠指标。目的:通过对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观察,探讨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h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变异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 背景:心率变异作为一种敏感无创的检查,是近年来评估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项可靠指标。目的:通过对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观察,探讨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h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变异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110例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70例正常人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正常对照组选择同时期门诊体检正常者,分别测定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24h平均RR问期标准差、24h平均RR间期标准差指数、相邻心搏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频域指标(LnLF、LnHF)以及QT问期变异度,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和QT间期变异度的变化。根据中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级标准将急性心肌梗死组分为2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Lown分级≥3级,43例)和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N(Lown分级〈3级,67例),分析两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及QT间期变异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24h平均RR间期标准差、24h平均RR间期标准差指数、相邻心搏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LnLF、LnHF以及QT间期变异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S)。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相比较,24h平均RR间期标准差、24h平均RR间期标准差指数、相邻心搏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LnLF、LnHF及QT间期变异度均低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结果证实,心率变异性、QT间期变异度异常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可以做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独立预测因子,对心源性猝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急性心现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qt间期变异度
下载PDF
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变异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岳平 陈巳楣 +2 位作者 叶明才 张惠媛 陈永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间期变异度(QTV)变化特点。方法对87例动态心电图(DCG)检出SMI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者(A组)。与66例健康对照组(B组)检测HRV中的SDNN、SDANN以及日夜间的QTV进行比较。结果SMI...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间期变异度(QTV)变化特点。方法对87例动态心电图(DCG)检出SMI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者(A组)。与66例健康对照组(B组)检测HRV中的SDNN、SDANN以及日夜间的QTV进行比较。结果SMI者HRV和QTV均显著降低,且QTV的昼夜节律性消失。结论HRV和QTV可作为冠心病SMI者判定预后的常规DCG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描记术 心率变异 qt间期变异度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与QT变异性的相关分析
3
作者 李小薇 王静 +1 位作者 郭玲 李智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22-172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变异度(QTV)变化特点,分析QTV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DCG)对60例AMI与55例正常对照组检测SDNN、24h QTV与室性心律失常进行比较。结果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SDNN...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变异度(QTV)变化特点,分析QTV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DCG)对60例AMI与55例正常对照组检测SDNN、24h QTV与室性心律失常进行比较。结果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SDNN和QTV均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多。结论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h QTV较正常明显减低,其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室性心律失常 qt间期变异度 心态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PTV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孟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方法前瞻性观察68例AMI患者,根据室性心律失常(VA)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记录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资料作为观察分析指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方法前瞻性观察68例AMI患者,根据室性心律失常(VA)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记录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资料作为观察分析指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VA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QTV,QTCV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qt间期变异度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学和心脏形态学指标的变化
5
作者 王新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QT变异度(QTV)等因素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相关性。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5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根据入选者心电学指标及心脏形态学指标,分别进行AMI组和对照组以及AMI组组内比较... 目的:观察QT变异度(QTV)等因素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相关性。方法: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5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根据入选者心电学指标及心脏形态学指标,分别进行AMI组和对照组以及AMI组组内比较。结果:(1)心肌梗死患者的QT间期变异度和QT间期变异系数(QTVC)明显低于对照组;(2)心率变异性(HRV)和QTV,QTVC,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MVA存在相关性。结论:QTV,QTVC在心肌梗死后与MVA存在相关性,和传统预测值LVd、LVEF同样有效,可能成为独立的预测AMI后MVA和猝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左室射血分数 qt间期变异度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金怀双 徐健 《安徽医学》 2020年第9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8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27例)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8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27例)与对照组(未合并恶性心律失常,121例),对比分析两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病程(OR=0.329)、白细胞计数(OR=1.299)、中性粒细胞水平(OR=1.355)、Killip分级>Ⅱ级(OR=6.45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OR=1.127)、前壁心肌梗死(OR=3.804)、QT间期变异度(QTV)(OR=0.829)、左冠状动脉闭塞(OR=2.129)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病程(OR=0.329)、QTV(OR=0.829)是其保护因素。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应针对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和有效管理,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KILLIP分级 qt间期变异度
下载PDF
窦性心律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戴淑婷 王桂英 郭小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3期356-357,共2页
目的研究窦性心律震荡(HR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变化,及其对AMI后猝死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50例AMI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分析入选者临床资料、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并... 目的研究窦性心律震荡(HR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变化,及其对AMI后猝死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50例AMI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分析入选者临床资料、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并分别计算HRT的两个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AMI组内又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动态心电图及随访中是否发生的终点事件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 AMI组的TS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高危组TS值低于低危组(P<0.05),前者低于后者。多变量回归分析TO、TS、左室射血分数(LVEF)、QT间期变异度(QTV)、TOTS相结合(TO、TS均为异常),结果显示TOTS相结合、LVEF、QTV、TS四个指标对终点事件的预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OTS相结合的预测强度显著高于LVEF、QTV及其他指标,成为预测价值最高的指标。结论 HRT指标预测价值优于LVEF及其他传统指标,HRT可能成为独立预测AMI后高危患者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震荡 左室射血分数 qt间期变异度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室复极变异性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8
作者 王蓓 杨光 +1 位作者 刘卓拉 王红宇 《国际呼吸杂志》 2007年第21期1612-1614,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24h心室复极变异性及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21例0SAHS患者、单纯打鼾者、正常对照组20例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计算机自动测量连续的正常窦性心搏的QT间期、RR间期,并分别计...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24h心室复极变异性及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21例0SAHS患者、单纯打鼾者、正常对照组20例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计算机自动测量连续的正常窦性心搏的QT间期、RR间期,并分别计算24h标准化QT变异度(QTVnor)、QT变异指数(QTVI)和标准化心率变异度(HRVnor),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将QTVnor、QTVI、HRVnor与睡眠监测指标做相关分析,同时将OSAHS患者按有无心律失常分为两组再比较两组间QTVnor、QTVI、HRVnor的差异。结果与单纯打鼾者及正常对照组相比,OSAHS组的QTVnor、QTVI等均有明显增大(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QTVI与夜间最低氧饱和度有相关性(r=0.516,P=0,024),HRVnor也明显增高(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其与夜间平均觉醒时间呈正相关(r=0.484,P=0.025);有心律失常的0SAHS者QTVI、QTVnor及HRVnor明显大于无心律失常的0SAHS患者(P〈0.01);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QTVI、HRVnor是OSAHS发生心律失常的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4,01、5.26,P均〈0.01)。结论OSAHS患者去除心率变异的影响后心室复极变异增大,且在有心律失常发生的OSAHS患者中更加明显,由此可见QTVI及QTVnor增大可能是OSAHS易发生夜间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qt间期变异度 qt变异指数 心率变异
原文传递
心率震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0
9
作者 汪红霞 王瑞英 +1 位作者 王红宇 李琦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对照组及AMI组内研究,确立对AMI高危患者有预测价值的新指标。方法选择发病3~4周的72例AMI患者和7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获取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对照组及AMI组内研究,确立对AMI高危患者有预测价值的新指标。方法选择发病3~4周的72例AMI患者和7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获取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心率变异性(HRV)、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定量测量HRT包括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两个指标。AMI组内分为AMI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TS在AM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危组低于低危组(P<0.05);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S与TO TS相结合都对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有贡献(P<0.05),而TO、TS相结合是预测价值最高的指标(相对危险度为2.984),远远高于LVEF(0.208)及其他指标。结论组间比较和生存分析均证明HRT的预测价值优于众多传统指标,推断HRT可能成为评价A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独立预测AMI高危患者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震荡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射血分数 qt间期变异度 心率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