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Miao Nationality’s Culture in Yuan Xiang Region on the Later Poetry Creation of Qu Yuan
1
作者 GUO Xiaochu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0年第8期467-472,共6页
Miao culture is one of the minority cultures in China.It also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oetry.Chu ci is a new poetic style created by Qu Yuan,an ancient poet in China.It is the... Miao culture is one of the minority cultures in China.It also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oetry.Chu ci is a new poetic style created by Qu Yuan,an ancient poet in China.It is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romantic poetr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Qu Yuan’s poetry creation is related to his life experience.Qu Yuan was exiled to Yuan Xiang region,and he had been in contact with the Miao ancestors in Yuan Xiang area during the exile.Therefore,the Miao land culture in Yuan Xiang area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Qu Yuan’s later poetry creation.This paper,taking Qu Yuan’s later poetry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iao culture on Chu ci in Yuan Xiang area,introduces Qu Yuan’s life and how to contact Miao culture,and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Miao nationality’s religious thought,customs,language and culture,oral folk song and pan song on the later poetry creation of Qu Yu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ao nationality’s culture the songs of Chu influence qu yuans poetry yuan Xiang region
下载PDF
景瑳的家世、思想与作品
2
作者 赵逵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8,共9页
景瑳,今本《史记》中作“景差”,应据《汉书·艺文志》作“景瑳”。他是屈原之后楚国三位楚辞作家中在思想观念上最接近屈原的一位。景氏为楚平王之后,其先辈多为楚朝中大臣。景翠是楚威王至怀王时人,屈原被从汉北召回,应同垂沙之... 景瑳,今本《史记》中作“景差”,应据《汉书·艺文志》作“景瑳”。他是屈原之后楚国三位楚辞作家中在思想观念上最接近屈原的一位。景氏为楚平王之后,其先辈多为楚朝中大臣。景翠是楚威王至怀王时人,屈原被从汉北召回,应同垂沙之战后景翠接任令尹有关。景瑳具有明显的法治思想,对屈原的悲剧遭遇极为同情。《惜往日》为景瑳的作品,前人或曰屈原之作,或曰贾谊之作,均与作品内容相悖。宋玉的《大言赋》中摘引景瑳之作一段,所表现思想同《惜往日》一致,均可作为了解景瑳创作风格与思想的依据。结合景瑳的思想及其作品,亦可对楚国末期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瑳 景氏家族 景瑳的思想 《惜往日》 悼屈之作
下载PDF
杨慎在滇咏兰诗的文化史意义
3
作者 茶志高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兰是人们共享的文化符号,兰所象征的高洁与贤德是共有的审美标准。杨慎在滇咏物诗极多,兰花是他特别着力书写的对象之一。杨慎结合云南的自然地理、个人境遇和自我形象,创作出以《采兰引》为代表的咏兰佳作,诗人以兰自...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兰是人们共享的文化符号,兰所象征的高洁与贤德是共有的审美标准。杨慎在滇咏物诗极多,兰花是他特别着力书写的对象之一。杨慎结合云南的自然地理、个人境遇和自我形象,创作出以《采兰引》为代表的咏兰佳作,诗人以兰自喻,寄情托意,实现了屈骚精神在边徼的光大。不同时期宦滇文人、本土文人对咏兰诗的唱和、阅读促成作品广泛传播与经典化,表现出人们对“芳草美人”文学传统、杨慎人品学识的集体认同;以杨慎为首的文化名人创作产生溢出效应,促成了当地地理文化的重构。响水关改名为兰谷关,是区域文化认同的具体体现。杨慎在滇咏兰诗创作成为研究中原与边疆文人交往交流交融、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响水关 咏兰诗 屈骚精神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屈辞“羲和”文化再解读 被引量:5
4
作者 汤洪 黄关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8-132,共5页
屈辞《离骚》与《天问》中多次出现"羲和",但"羲和"到底指什么,历来岐说不断。《山海经》记载为帝俊妻并日母,《尚书》记载为尧臣天文历官。而在屈辞中,日神为东君,羲和显然为日御,这与《淮南子》记载同。另外,尚... 屈辞《离骚》与《天问》中多次出现"羲和",但"羲和"到底指什么,历来岐说不断。《山海经》记载为帝俊妻并日母,《尚书》记载为尧臣天文历官。而在屈辞中,日神为东君,羲和显然为日御,这与《淮南子》记载同。另外,尚有楚辞注家释《离骚》、《天问》"羲和"为太阳或太阳神。通过文献梳理,羲和最初释义当为女性日神,后演变为日神帝俊之妻、后又为日御。此外,羲和与古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亦似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辞 羲和 文化解读
下载PDF
屈骚中的“彭咸之所居”和“彭咸之遗则”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炳海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1-187,共7页
屈原作品中提到的彭咸之所居,均是与抒情主人公的神游相关联,是以西海和若水为空间背景。那里是楚族发祥地,是彭咸之所居的地域。彭姓与楚族同出自颛顼,存在血缘关联。彭姓在由西向东的迁移过程中,在岷山以东留下一系列痕迹,可作为追寻... 屈原作品中提到的彭咸之所居,均是与抒情主人公的神游相关联,是以西海和若水为空间背景。那里是楚族发祥地,是彭咸之所居的地域。彭姓与楚族同出自颛顼,存在血缘关联。彭姓在由西向东的迁移过程中,在岷山以东留下一系列痕迹,可作为追寻彭咸之所居的参考。彭咸之遗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特立独行,不趋时媚俗;二是由诸内而发诸外,性格耿介;三是清廉峻洁,不染尘埃。屈原对彭咸的推崇,表现的是恋祖情结和尚贤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作品 彭咸 居所 遗则
下载PDF
陶渊明与屈原及《楚辞》之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魏耕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6,共10页
陶渊明诗歌与屈原及《楚辞》本属两种不同的审美趋向。然而屈辞的虚拟人物对话,反映思想之困惑,飞鸟、菊、兰、车舆、树木的比兴,反映人格独立与理想追求的历程,以及楚辞作品中的大量语词,多见之于陶诗。屈原与《楚辞》都与陶诗有着种... 陶渊明诗歌与屈原及《楚辞》本属两种不同的审美趋向。然而屈辞的虚拟人物对话,反映思想之困惑,飞鸟、菊、兰、车舆、树木的比兴,反映人格独立与理想追求的历程,以及楚辞作品中的大量语词,多见之于陶诗。屈原与《楚辞》都与陶诗有着种种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显示了陶屈艺术精神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屈原 《楚辞》 虚拟
下载PDF
论屈原作品和骚体纪行赋 被引量:4
7
作者 苏慧霜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1-98,共8页
昔文士羁旅,多作行旅赋,经途草泽之际,或欣于山水之美,或怵慑羁役行难,途中之所见、所闻、所感,往往映射内心情志与理想。屈原一生三度遭遇放逐,足迹经湘江,越洞庭,渡沅水,彷徨山泽,无所告诉,因而写下《离骚》《涉江》《哀郢》《抽思》... 昔文士羁旅,多作行旅赋,经途草泽之际,或欣于山水之美,或怵慑羁役行难,途中之所见、所闻、所感,往往映射内心情志与理想。屈原一生三度遭遇放逐,足迹经湘江,越洞庭,渡沅水,彷徨山泽,无所告诉,因而写下《离骚》《涉江》《哀郢》《抽思》《远游》等诸多纪行之作,文采斐丽,寓意愤然,自汉代刘向继作《远游赋》之后,启示骚体纪行赋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纪行赋 骚体 《远游》
下载PDF
论楚辞流传与“屈原一家之书”的《楚辞》结集 被引量:3
8
作者 董运庭 《云梦学刊》 2005年第3期29-34,37,共7页
楚辞的长期流传,首先是自上而下,然后自下而上,进入汉代通过三条线索得以汇编结集。今本《楚辞》是一部体例极为特殊的文学选集,它在实质上乃是“屈原一家之书”,所收作品也似有经、传之分。《汉志》不录《楚辞》,并不能否定刘向的编纂... 楚辞的长期流传,首先是自上而下,然后自下而上,进入汉代通过三条线索得以汇编结集。今本《楚辞》是一部体例极为特殊的文学选集,它在实质上乃是“屈原一家之书”,所收作品也似有经、传之分。《汉志》不录《楚辞》,并不能否定刘向的编纂之功,刘向编《楚辞》是他在废弃期间的“个人行为”,而他后来奉诏典校经书则是“政府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流传 屈原一家之书 《楚辞》体例 刘向
下载PDF
清诗话中的楚辞评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施仲贞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7,共6页
在清诗话中,有着数量惊人的楚辞评论。然而,学术界至今还没有论及清诗话究竟是如何评论楚辞的。清诗话在楚辞文体之归属、楚辞内容之评析、楚辞艺术之探研、楚辞范式之确立、楚辞影响之追踪等方面均有大量可资借鉴的见解。可以说,清诗... 在清诗话中,有着数量惊人的楚辞评论。然而,学术界至今还没有论及清诗话究竟是如何评论楚辞的。清诗话在楚辞文体之归属、楚辞内容之评析、楚辞艺术之探研、楚辞范式之确立、楚辞影响之追踪等方面均有大量可资借鉴的见解。可以说,清诗话中的楚辞评论在楚辞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话 楚辞 屈原
下载PDF
屈原作品在朝鲜半岛的接受与屈原精神域外文化凝聚力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红林 《云梦学刊》 2011年第1期38-44,共7页
屈原作品进入朝鲜半岛后经历了两个接受的黄金时期,即李氏朝鲜时期,文人对其内容与形式的仿效、阐释或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教育科研机构对楚辞的教学、翻译与研究。屈原忠贞、爱国精神倍受朝鲜文人推崇。屈原作品的汉宋辑注... 屈原作品进入朝鲜半岛后经历了两个接受的黄金时期,即李氏朝鲜时期,文人对其内容与形式的仿效、阐释或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教育科研机构对楚辞的教学、翻译与研究。屈原忠贞、爱国精神倍受朝鲜文人推崇。屈原作品的汉宋辑注本决定了朝鲜半岛读者接受屈原精神的忠君爱国基调;而“壬辰倭乱”激发了朝鲜文人与屈原的爱国“共鸣”。中韩端午缘昭示了屈原精神的超时空永恒价值特性及屈原精神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作品 接受 屈原精神 端午 文化凝聚力 朝鲜半岛
下载PDF
拟骚作品的接受与传播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良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80,共7页
通过清理《九辩》以及汉代拟骚作品中有关屈原及楚辞作品的流传,可以了解战国至西汉初期楚辞作品流传的具体篇目和屈原的遭遇事迹,由此形成的以屈原为中心的楚辞文学的传统,可以弥补先秦、汉初文献记载的缺失。特别是其中大量的诗句因袭... 通过清理《九辩》以及汉代拟骚作品中有关屈原及楚辞作品的流传,可以了解战国至西汉初期楚辞作品流传的具体篇目和屈原的遭遇事迹,由此形成的以屈原为中心的楚辞文学的传统,可以弥补先秦、汉初文献记载的缺失。特别是其中大量的诗句因袭,可以见出作者的精心构思,并不是所谓的简单模拟。它是以第一人称方式,以屈原身份说话的艺术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拟骚作品 接受 传播
下载PDF
汉代骚体赋的京都抒写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文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71,共8页
汉代骚体赋承续了屈辞的恋都主题,而在汉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中具有分化的表现。屈辞抒写的郢都,恒与家国、姓族、故乡乃至自身命运、政治理想、姓族荣耀一体交融。然而骚体赋在东汉中期以前的帝京眷恋却排斥了故乡的思念,变成政治热... 汉代骚体赋承续了屈辞的恋都主题,而在汉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中具有分化的表现。屈辞抒写的郢都,恒与家国、姓族、故乡乃至自身命运、政治理想、姓族荣耀一体交融。然而骚体赋在东汉中期以前的帝京眷恋却排斥了故乡的思念,变成政治热情和出处志节的单项维系,这是皇权稳固的时代士人政治热情的集中体现。东汉中后期皇权渐衰的政治局面和仕进不达的现实困境反映为骚体赋抒写对于京都的疏离,故乡的回归成为抒写的主题。从屈辞到骚体京都抒写的汉代演变,显示为一体文学的主题回环与分化过程,反映了士人对于政治仕进依违难决的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辞 汉代 骚赋 恋都 故乡
下载PDF
张孝祥的洞庭诗文及其尊屈倾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敏中 《云梦学刊》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曾三次到过湖湘 ,经过洞庭 ,写作了大量诗词文赋 ,表达对屈原的景仰 ,表现出明显的尊屈倾向。
关键词 张孝祥 洞庭诗文 尊屈倾向
下载PDF
论先秦优语与西汉散体赋的渊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全志 《甘肃理论学刊》 2009年第1期149-154,共6页
分体研究汉赋的起源问题,已成为学界的共识。散体赋在它的发展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吸收其他文体的某种因素。经过爬梳、分类研究先秦时期的优语事例,发现它们与散体赋的本质特征存在众多的一致性,从中可以看出先秦优语与散体赋存在着独特... 分体研究汉赋的起源问题,已成为学界的共识。散体赋在它的发展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吸收其他文体的某种因素。经过爬梳、分类研究先秦时期的优语事例,发现它们与散体赋的本质特征存在众多的一致性,从中可以看出先秦优语与散体赋存在着独特的承继关系。在从优语发展到散体赋成熟形式的过程中,屈原之赋是先导之风,而宋玉之赋和荀卿之赋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这使我们看到从优语发展到文人之赋的鲜明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赋 先秦优语 屈原之赋 宋玉之赋 荀卿之赋
下载PDF
论钱澄之的楚辞观与方法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屈诂》是明末清初桐城学者钱澄之的楚辞学著作。钱澄之的楚辞观集中表现在"庄屈无二道"的庄骚融通思想和"以屈继《诗》"两个方面。"庄屈无二道"的观点实与明清之际的庄骚融通思想密切相关,是易代之际... 《屈诂》是明末清初桐城学者钱澄之的楚辞学著作。钱澄之的楚辞观集中表现在"庄屈无二道"的庄骚融通思想和"以屈继《诗》"两个方面。"庄屈无二道"的观点实与明清之际的庄骚融通思想密切相关,是易代之际文人特定心态的反映,亦是对屈原的忠直立身与庄子的以藏为用两种处世方式的矛盾体验。"以屈继《诗》"是钱澄之诂屈的根本宗旨,这一宗旨主要体现在以治经方法阐释屈骚,以及因《小雅.车辖》的作意联想到《离骚》求女的寓意。因钱澄之力戒"强事穿凿"的诂屈方法,其楚辞研究更重要地体现在对屈骚的心灵感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澄之 楚辞观 庄骚融通 以屈继诗
下载PDF
袁枚零散集外诗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英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49-52,共4页
自拙编《袁枚全集》问世后,学界不断有袁枚集外诗文发现。笔者除了发现袁枚《乾隆庚午、辛未、壬申手稿》、手抄稿《记游册》外,亦发现了一些袁枚零散集外诗文,并陆续公布过。兹再公布一组袁枚集外诗,以弥补《袁枚全集》的不足,并作为... 自拙编《袁枚全集》问世后,学界不断有袁枚集外诗文发现。笔者除了发现袁枚《乾隆庚午、辛未、壬申手稿》、手抄稿《记游册》外,亦发现了一些袁枚零散集外诗文,并陆续公布过。兹再公布一组袁枚集外诗,以弥补《袁枚全集》的不足,并作为笔者正在编校的《袁枚全集新编》的部分增添内容征求读者意见,以推动袁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集外诗《小仓山房诗集》 《袁枚全集新编》
下载PDF
论司马迁对屈骚传统的接受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雅琴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12,共3页
司马迁写作《史记》时,明显接受了屈原及其作品的传统。他不仅接受了屈原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且接受了屈原的文艺思想和其独具魅力的人格。
关键词 司马迁 屈骚传统 接受心境 接受与超越
下载PDF
郭沫若与唱和传统的现代嬗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奎 《长江学术》 2017年第3期37-49,共13页
抗战时期,郭沫若深度参与了陪都重庆文士间的旧体诗词唱和,尤其是与他密切相关的"寿郭"唱和、"屈原"唱和与"沁园春"唱和,见证了战时郭沫若的文化实践与政治的复杂关联。通过"寿郭"唱和,他在左... 抗战时期,郭沫若深度参与了陪都重庆文士间的旧体诗词唱和,尤其是与他密切相关的"寿郭"唱和、"屈原"唱和与"沁园春"唱和,见证了战时郭沫若的文化实践与政治的复杂关联。通过"寿郭"唱和,他在左翼政治文化之外维护了一个私人化的交际圈;"屈原"唱和则表达了他被国民党疏离后的不满,不无讽谏之意;较之前两次唱和中他与政治间的模棱关系,"沁园春"唱和时他主动选择了政治阵营,诗词酬答因而不再仅仅是文学问题,而成为文学与政治间的交互往来,这促成了抗战时期诗教传统的功能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诗词唱和 寿郭活动 屈原 政治
下载PDF
屈原的历史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旭送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6-19,共4页
屈原具有深厚的历史思想,在中国史学史上本应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我们当前的史学史研究却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对于其历史思想鲜有提及。屈原的历史思想主要表现为:反天命、重人事;主张历史在变化中向前发展;重视以史为鉴;具有浓厚的君... 屈原具有深厚的历史思想,在中国史学史上本应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我们当前的史学史研究却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对于其历史思想鲜有提及。屈原的历史思想主要表现为:反天命、重人事;主张历史在变化中向前发展;重视以史为鉴;具有浓厚的君主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历史思想 反天命重人事思想 历史发展思想 历史鉴戒思想 君主论
下载PDF
“潇湘”之魅——浅析屈骚中的“潇湘”悲情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红燕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81-83,共3页
屈骚中有众多的意象,而"潇湘"意象便为其中之一。屈骚中的"潇湘"集合了自然地理方位、人文地理环境名词之深蕴而又意达言外,加之诗人屈原自身的个性悲剧与命运悲剧所贯通成的屈骚的一脉悲情,更使"潇湘"... 屈骚中有众多的意象,而"潇湘"意象便为其中之一。屈骚中的"潇湘"集合了自然地理方位、人文地理环境名词之深蕴而又意达言外,加之诗人屈原自身的个性悲剧与命运悲剧所贯通成的屈骚的一脉悲情,更使"潇湘"之悲得以另开曲径。正因为如此,"潇湘"悲情的力量以及意蕴的丰富性使后世的文学形成了独特的人文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 屈骚 悲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