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结构量化的含渐变带天然黄土渗透各向异性研究——以延安新区Q_(1)黄土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包含 尹晓晴 +4 位作者 兰恒星 晏长根 马扬帆 张科科 彭建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0-738,共9页
为研究含渐变带天然黄土的渗透各向异性特征,以含黄土层(L19)、古土壤层(S18)以及两者之间渐变带(S18Z)的早更新世(Q_(1))黄土为例,获取了各土层在0°,45°,90°方向的饱和渗透系数,并计算了相应的孔隙度n_(m)、形状系数F... 为研究含渐变带天然黄土的渗透各向异性特征,以含黄土层(L19)、古土壤层(S18)以及两者之间渐变带(S18Z)的早更新世(Q_(1))黄土为例,获取了各土层在0°,45°,90°方向的饱和渗透系数,并计算了相应的孔隙度n_(m)、形状系数F、形态分维数D、概率熵H_(m)等微观结构参数,分析了微观结构参数对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除概率熵外,孔隙和颗粒的微观结构参数均具有各向异性特征,渐变带土层的微观结构特征与相邻土层存在显著差异;②各土层沿沉积方向渗透系数均最大、渗透能力随渗流时间衰减最快,沿垂直沉积方向渗透系数均最小、渗透能力衰减最慢;③微观结构参数对各土层渗透系数的影响程度均表现为n_(m)>F(孔隙)>F(颗粒)>D(孔隙)>D(颗粒)>H_(m)(孔隙)≈H_(m)(颗粒),其中孔隙度对渗透性能的贡献约可达到30%;④渐变带土层的渗透性能最差,水分易在渐变带发生累积,导致含水率提高,弱化土体力学性质,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_(1)黄土 渐变带 渗透系数 各向异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考虑降雨条件陕北Q_(2)黄土斜坡稳定性的非线性劣化研究
2
作者 周少伟 边小卫 +2 位作者 李卫波 马园园 李菲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8-226,共9页
降雨致灾是陕北黄土斜坡最常见的灾害之一,揭示降雨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特征有利于预防滑坡灾害的发生。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了降雨条件下陕北Q_(2)黄土的力学特性变化特征,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对陕北黄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首... 降雨致灾是陕北黄土斜坡最常见的灾害之一,揭示降雨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特征有利于预防滑坡灾害的发生。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了降雨条件下陕北Q_(2)黄土的力学特性变化特征,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对陕北黄土斜坡稳定性的影响。首先设计干湿循环试验(循环路径和次数)以模拟降雨条件(如强度、频次等);其次通过三轴剪切试验获取陕北Q_(2)黄土的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最后以陕北地区某黄土斜坡为例,利用有限元计算并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斜坡安全系数和塑性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干湿循环作用后Q_(2)黄土的抗剪强度存在非线性劣化特征。当干湿循环次数超过一定范围后,黄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劣化的边际效应减弱,并趋于稳定。(2)降雨作用下黄土斜坡的稳定性呈现出随着降雨频次或降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3)Q_(2)黄土斜坡的塑性区范围随着Q_(2)黄土力学性能的不断劣化而增大,体现了降雨条件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为降雨型滑坡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条件 q_(2)黄土 干湿循环作用 抗剪强度 安全系数 黄土斜坡 非线性劣化 陕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Q_(1)黄土直剪试验的单屈服面扩展模型研究
3
作者 强菲 刘树林 +1 位作者 赵法锁 王超 《路基工程》 2021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了准确模拟Q_(1)黄土直剪受力状态的硬化响应,提出单屈服面扩展模型。以典型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滑带土附近Q_(1)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固结排水直剪试验获得一系列硬化响应,并获得模型常数;运用MATLAB实现模型数值计算,并模拟验证试验... 为了准确模拟Q_(1)黄土直剪受力状态的硬化响应,提出单屈服面扩展模型。以典型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滑带土附近Q_(1)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固结排水直剪试验获得一系列硬化响应,并获得模型常数;运用MATLAB实现模型数值计算,并模拟验证试验结果;同时,对模型屈服面的敏感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单屈服面扩展模型可准确描述Q_(1)黄土直剪硬化力学响应;Q_(1)黄土硬化参数为0.35~0.02;含水率和硬化参数影响屈服面大小和弯曲状态;随着含水率增加,逐渐出现较低硬化参数的屈服面,而较高硬化参数的模型屈服面逐渐消失。单屈服面扩展模型丰富了岩土接触面本构模型,并为接触面滑坡的变形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_(1)黄土 直剪试验 硬化响应 敏感性 单屈服面扩展模型
下载PDF
考虑主应力方向的Q_(2)原状黄土定向剪切试验研究
4
作者 王睢 钟祖良 +2 位作者 赵鹏 高志华 刘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0-1168,共9页
为了研究在定向剪切下主应力偏转角对Q_(2)原状黄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在定向剪切荷载作用下Q_(2)原状黄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对比分析了重塑黄土与原状黄土结构性对剪切特性和非共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原状黄土内部结... 为了研究在定向剪切下主应力偏转角对Q_(2)原状黄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在定向剪切荷载作用下Q_(2)原状黄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对比分析了重塑黄土与原状黄土结构性对剪切特性和非共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原状黄土内部结构性差异,当主应力偏转角α在0°和15°时,应变增量方向角随着α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非共轴性增强;当主应力偏转角α在30°~90°之间时,应变增量方向角随着α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非共轴性减弱,整体上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该原状黄土达到破坏时的总广义应变值较小,通常为2%左右达到峰值强度,然后迅速发生较大变形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_(2)原状黄土 主应力偏转角 中主应力比 剪切特性 非共轴特性
下载PDF
西安某湿陷性Q_(2)黄土场地建筑地基沉降分析
5
作者 任哲庆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1期132-137,共6页
为研究湿陷性Q_(2)黄土场地建筑地基在降雨入渗影响下的沉降变形规律,首先通过压力板试验和直剪试验研究了Q_(2)黄土的水力—力学特性,拟合了黄土的非饱和渗流参数和随含水量变化的力学参数表达式;其次,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土体... 为研究湿陷性Q_(2)黄土场地建筑地基在降雨入渗影响下的沉降变形规律,首先通过压力板试验和直剪试验研究了Q_(2)黄土的水力—力学特性,拟合了黄土的非饱和渗流参数和随含水量变化的力学参数表达式;其次,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土体湿陷性的地基沉降数值模拟方法,并以西安某Q_(2)黄土场地上临近雨水入渗点的建筑地基为依托,分析了降雨入渗下的建筑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结果表明Q_(2)黄土具有显著的湿陷性,粘聚力、内摩擦角、变形模量随含水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劣化,文中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出Q_(2)黄土的这一特性;Q_(2)黄土场地建筑地基在雨水入渗工况下,考虑地基土体湿陷性的沉降变形分析结果相对于不考虑湿陷性的分析结果而言,地基沉降变形最大可增加2倍左右,考虑湿陷性的地基沉降分析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_(2)黄土 湿陷性 降雨入渗 建筑地基 力学参数劣化
下载PDF
Saikosaponin q-1 from Bupleurum chinense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鸿 韩紫岩 +4 位作者 赵玉英 王邠 崔育新 杨文修 余奕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2期198-200,共3页
A new saikosaponin was isolated from Bupleurum chinense DC., and its structure was identified as 3β,16α,23,28,30_pentahydroxy_olean_11,13(18)_dien_3_O_β_D_glucopyranosyl(1→6)_[α_L_rhamnopyranosyl (1→4)]_β_D... A new saikosaponin was isolated from Bupleurum chinense DC., and its structure was identified as 3β,16α,23,28,30_pentahydroxy_olean_11,13(18)_dien_3_O_β_D_glucopyranosyl(1→6)_[α_L_rhamnopyranosyl (1→4)]_β_D_glucopyranoside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evidence, named as saikosaponin q_1. In addition, two known saikosaponins, 3″_O_acetyl_saikosaponin d and 3″_O_acetyl_saikosaponin b 2, were also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pleurum chinense saikosaponin q_1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导数理论的Q_(3)黄土流变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慕焕东 邓亚虹 +1 位作者 赫佳 李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7-1086,共10页
荷载的时间效应诱发的黄土蠕变和渐进破坏会显著影响其工程构筑物的长期服役性能。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地区黄土广泛分布,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一些典型工程建构筑物(如西安地铁开挖的黄土隧道工程)可能因黄土蠕变和渐进破坏而失稳,进而对工... 荷载的时间效应诱发的黄土蠕变和渐进破坏会显著影响其工程构筑物的长期服役性能。特别是在我国西北地区黄土广泛分布,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一些典型工程建构筑物(如西安地铁开挖的黄土隧道工程)可能因黄土蠕变和渐进破坏而失稳,进而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以及工程建设完成后其安全运营维护产生极为不利影响。可见,对黄土流变特性进行分析并揭示其流变机理进而建立其本构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此,以Q_(3)黄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分数阶导数理论,通过对典型蠕变变形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可模拟加速蠕变阶段非线性变化特征的分数阶元件模型,对其进行理论分析进而建立了分数阶改进西原模型并推导出本构方程。在此基础上对Q_(3)黄土的原状与重塑样开展了三轴分级循环加-卸载流变试验,以验证分数阶改进西原模型的有效性。相应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分数阶改进西原模型既能实现对Q_(3)黄土减速蠕变、等速蠕变和加速蠕变3个流变阶段的模拟,又可弥补整数阶改进西原模型无法描述加速蠕变阶段的不足,而且相比于整数阶改进西原模型,其在减速蠕变及卸载阶段的预测效果更佳。研究结果为考虑黄土流变问题的建构筑物安全运营维护设计与施工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_(3)黄土 流变本构模型 分数阶导数 Abel黏壶 改进西原模型
下载PDF
关于晚新生代准1.2Ma周期构造气候旋回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锡浩 王苏民 +4 位作者 安芷生 蒋复初 肖华国 孙东怀 薛滨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1-11,共11页
构造气候旋回的理论要点是构造作用驱动气候变化,因而不同于Milankovitch冰期气候旋回,但两者又都是受地球轨道要素控制的。本文主要根据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晚新生代地质记录,以磁性地层为时间标尺,以黄道倾斜(ε)... 构造气候旋回的理论要点是构造作用驱动气候变化,因而不同于Milankovitch冰期气候旋回,但两者又都是受地球轨道要素控制的。本文主要根据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晚新生代地质记录,以磁性地层为时间标尺,以黄道倾斜(ε)最大变幅位置为模式年龄,划分最近8Ma的准1.2Ma周期构造气候旋回的主旋回层,即MTC7、MTC6、MTC5、MTC4、MTC3、MTC2、MTC1、MTC0,它们的界线年龄分别为7.3、6.1、4.9、3.7、2.5、1.3和0.2MaBP。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和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各自显示的准1.2Ma周期的演变特征,表明它们之间具有构造驱动气候的因果关系。文中还探讨了最近7.3MaBP的古环境变迁,获得了有关晚新生代东亚季风形成演变和环境分异是在轨道气候旋回背景下受构造气候旋回控制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 构造气候旋回 古气候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平面应变条件下原状Q_(3)黄土的结构性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玉 范特佳 +4 位作者 许晨阳 杨倩 刘瑾 丁潇 金鑫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5-77,共13页
针对黄土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平面应变问题,通过扰动、加载和浸水充分释放土的结构势,开展Q_(3)原状、重塑和饱和原状黄土的无侧限压缩试验和平面应变剪切试验,依据初始结构性参数(构度)和剪切过程结构性参数(应力比结构性参数)定义了可综... 针对黄土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平面应变问题,通过扰动、加载和浸水充分释放土的结构势,开展Q_(3)原状、重塑和饱和原状黄土的无侧限压缩试验和平面应变剪切试验,依据初始结构性参数(构度)和剪切过程结构性参数(应力比结构性参数)定义了可综合描述从土的初始结构状态到平面应变剪切破坏状态的全过程结构性参数,分析了平面应变条件下,全过程结构性参数随轴向应变的衰减演化规律及结构性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不同初始状态(原状、重塑和饱和)对应力-应变关系演化特性影响较大,原状黄土应力-应变曲线最高,重塑黄土次之,饱和黄土最低。随着含水率增大,构度指标不断减小,含水率小于土的塑限时,水的浸入对黄土结构的损伤较大。固结围压和含水率变化均对结构性参数及其演化规律有明显影响。建立的全过程结构性参数,可以很好的描述土的初始结构性及平面应变剪切全过程的结构损伤演化规律,亦可以反映出含水率和固结围压对于土结构性损伤演化全过程的影响规律。不同初始状态对土的强度影响显著,黏聚力随构度呈非线性增长,内摩擦角随着构度增大近似呈线性增长,但变化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应变试验 q_(3)黄土 结构性参数 演化规律 结构性强度
下载PDF
土的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及其与传统准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邵生俊 张玉 +1 位作者 陈昌禄 邵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7-585,共9页
土的抗剪强度与其剪切破坏面上的正应力一般呈线性关系,反映了土的剪切强度本质特性。常用的强度准则有Mohr–Coulomb准则、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Matsuoka–Nakai准则,分别对应于与大主应力呈45°+ω/2的剪切破坏面、八面体面... 土的抗剪强度与其剪切破坏面上的正应力一般呈线性关系,反映了土的剪切强度本质特性。常用的强度准则有Mohr–Coulomb准则、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Matsuoka–Nakai准则,分别对应于与大主应力呈45°+ω/2的剪切破坏面、八面体面和空间滑动面(SMP)上的剪应力比为常数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由σ1k(1/2)~3,σ2k(1/2)~3,σ3k(1/2)~3确定土单元大、中、小主应力轴交点的空间滑动面,称为σ(1/2)~3空间滑动面;建立了σ(1/2)~3空间滑动面剪应力比为常数的准则,称为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该准则在应力空间描述的强度破坏面为π平面上呈曲边三角形形态的光滑锥面。进行了Mohr–Coulomb强度准则、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Matsuoka–Nakai强度准则与Lade–Duncan强度准则、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在应力空间描述强度破坏面的比较分析,以及不同π平面上Lade–Duncan准则和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随b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ade–Duncan强度准则与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近似一致,从而揭示了Lade–Duncan强度准则的物理本质基础:Lade–Duncan强度准则实质上近似服从土破坏时σ(1/2)~3空间滑动面上剪应力与正应力呈线性变化的规律。即Lade–Duncan强度准则描述土单元剪切破坏时的空间滑动面近似为σ(1/2)~3空间滑动面。根据4种原状黄土固结排水条件下的真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验证了σ(1/2)~3空间滑动面强度准则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的强度 σ(1/2)~3空间滑动面 σ(1/2)~3空间滑动面准则 黄土 真三轴试验
下载PDF
EN-1固化剂、N肥与土壤体积质量对黑麦草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月梅 张兴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158,共8页
【目的】研究EN-1固化剂、N肥及土壤体积质量对黑麦草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提高黄土边坡植物生物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边坡常见植物黑麦草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研究黄土地区典型土壤黄绵土不同土壤体积质量(1.2,1.... 【目的】研究EN-1固化剂、N肥及土壤体积质量对黑麦草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提高黄土边坡植物生物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边坡常见植物黑麦草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研究黄土地区典型土壤黄绵土不同土壤体积质量(1.2,1.3,1.4g/cm3)、EN-1固化剂用量((以干土质量计)0,0.05%,0.10%,0.15%,0.20%)、N肥(0,100,200,300mg/kg)处理对黑麦草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固化剂EN-1对黑麦草株高、根表面积和根径等影响显著,且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但与固化剂用量不成正比;随着N肥水平提高,黑麦草株高、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逐渐提高,但不同N肥水平间差异不显著;随着土壤体积质量增加,黑麦草株高、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等均呈下降趋势,但在中(1.3g/cm3)、低(1.2g/cm3)土壤体积质量条件下差异不显著。土壤体积质量1.3g/cm3、N肥用量200mg/kg、固化剂用量0.15%处理黑麦草根生物量最大,土壤体积质量1.2g/cm3、N肥用量200mg/kg、固化剂用量0.10%处理黑麦草总生物量最大。随固化剂用量增加,黑麦草水分利用效率逐渐提高,土壤体积质量1.3g/cm3、N肥用量200mg/kg、固化剂用量0.15%处理黑麦草的WUE最高。黄土边坡生态防护要兼顾土体稳定与植被生长,以土壤体积质量为1.3g/cm3,固化剂用量为0.15%较适宜,N肥用量应根据土壤性质等综合确定。【结论】适当的EN-1固化剂用量可以在提高黄土边坡土壤稳定的同时实现边坡的植被生态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固化剂EN-1 黄土边坡 黑麦草 根系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光释光测年的中国黄土中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限位置及年代的确定 被引量:37
12
作者 赖忠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3-891,共9页
文章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在确定黄土中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线位置、年代以及与此相关的光释光测年方面的最新进展。在黄土与全球变化的研究中,更新世与全新世界线的位置及其年代的确定始终难于解决。常用的方法是用磁化率曲线来定性... 文章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在确定黄土中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线位置、年代以及与此相关的光释光测年方面的最新进展。在黄土与全球变化的研究中,更新世与全新世界线的位置及其年代的确定始终难于解决。常用的方法是用磁化率曲线来定性确定这一界线,而其年代则从别处引用。近几年来光释光测年的一些最新进展为黄土高分辨率的光释光年代序列提供了条件,基于高分辨率光释光测年的沉积速率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冰期时黄土沉积速率较高,而间冰期(或间冰阶)时沉积速率相对较低,沉积速率模型认为,沉积速率变化的拐点即是冰期和间冰期的界线。运用这一模型,测算得出甘肃省临夏盆地塬堡剖面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线的年代分别为13.48±1.15ka和25.8±2.1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光释光测年 沉积速率模型 氧同位素阶段2/1和3/2界线的位置及年代
下载PDF
酸性环境下Q_(2)黄土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驰洋 唐皓 +2 位作者 王念秦 李华华 吴冠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2,共8页
针对酸性污染土物理力学性质恶化的现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受酸液污染土样的方法,开展土常规试验、压缩试验探究Q2黄土在酸液浸泡时间和酸液浓度双因素作用下,试样孔隙比、含水率等基本物理及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指标和压缩e—p曲线的... 针对酸性污染土物理力学性质恶化的现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受酸液污染土样的方法,开展土常规试验、压缩试验探究Q2黄土在酸液浸泡时间和酸液浓度双因素作用下,试样孔隙比、含水率等基本物理及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指标和压缩e—p曲线的变化规律,以及水-酸耦合作用对黄土压缩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浸泡时间一定时,随酸液浓度增大,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在逐渐增大,压缩模量在减小。浸泡12 d时,酸液浓度0.1 mol/L增加至3 mol/L,压缩系数a1-2由0.355 MPa-1增大到1.275 MPa-1,压缩模量Es1-2由5.580 MPa减小至1.855 MPa;酸液浓度一定时,随浸泡时间延长,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在逐渐增大,压缩模量在减小。酸液浓度3 mol/L时,浸泡时间从1 d至12 d,压缩系数a1-2由0.308 MPa-1增大到1.275 MPa-1,压缩模量Es1-2由6.301 MPa减小至1.855MPa;水-酸耦合作用提高了黄土压缩性,且在充分浸泡条件下,酸液对黄土压缩性的影响远大于水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酸蚀黄土区工程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_(2)黄土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 酸液浸泡 水-酸耦合作用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 MSI与Sentinel-1 SAR相结合的黄土高原西部撂荒地提取——以青海民和县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昊 高小红 +1 位作者 史飞飞 李润祥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4-154,共11页
青海东部农业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黄土丘陵地貌类型多样、地形起伏大、破碎。随着近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可用劳动力缺失导致土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因此掌握东部农业区撂荒地分布状况,对保护耕地与生态用地至... 青海东部农业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黄土丘陵地貌类型多样、地形起伏大、破碎。随着近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可用劳动力缺失导致土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因此掌握东部农业区撂荒地分布状况,对保护耕地与生态用地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GEE云平台,以青海民和县为案例,依据农作物的物候特征,选取种植期和成熟期2季的Sentinel-2 MSI与Sentinel-1 SAR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以DEM为辅助,结合光谱、地形、极化与缨帽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研究区2018—2020年土地覆被进行自动分类,获取了研究区3 a的土地覆被数据,在此基础上借助撂荒地判断规则建立决策树提取撂荒地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土地覆被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6.93%,87.36%和88.54%;2020年民和县撂荒地面积为43.17 km 2,占总面积的2.28%;撂荒地主要分布在海拔为2200~2600 m范围、坡度为6°~25°范围、坡向为阴坡的区域。Sentinel-1 SAR影像极化特征结合到Sentinel-2 MSI多季相数据中,能够有效提高黄土丘陵地形区土地覆被分类精度,获得较为准确的撂荒地信息。该研究为类似地形区域进行撂荒地提取提供了方法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地 Sentinel-1/2 多季相 随机森林 黄土高原西部 民和县
下载PDF
HP-1护坡浆液固化黄土的抗压强度和渗透性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童 裴向军 罗阳楚君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为了研究HP-1护坡浆液加固黄土的效果和最佳配比,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加固土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的因素(P-2、Z-1、Z-2掺量)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HP-1护坡浆液大大提高了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了黄土... 为了研究HP-1护坡浆液加固黄土的效果和最佳配比,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加固土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的因素(P-2、Z-1、Z-2掺量)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HP-1护坡浆液大大提高了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了黄土的渗透性;HP-1护坡浆液最佳配比为P-2、Z-1、Z-2掺量分别为0.04%、5.0%和0.20%;湿加固土抗压强度最大,渗透系数最小,是最佳的配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1护坡浆液 无侧限抗压强度 渗透系数 固化土 黄土 正交试验
下载PDF
Q_(3)黄土结构密实度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纪翔鹏 侯晓坤 《甘肃科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36-141,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干密度原状黄土样土水特征曲线之间的差异,在甘肃黑方台开挖探井取不同埋深的Q3原状黄土样,进行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和土水特征曲线的测试,并用Gardner模型、Van Genuchten模型、Fredlund&Xing模型对所测土水特征曲线进行... 为了研究不同干密度原状黄土样土水特征曲线之间的差异,在甘肃黑方台开挖探井取不同埋深的Q3原状黄土样,进行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和土水特征曲线的测试,并用Gardner模型、Van Genuchten模型、Fredlund&Xing模型对所测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基于此提出了考虑土体干密度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并利用此模型预测另一干密度Q_(3)黄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且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干密度对土水特征曲线有一定影响。接近饱和区,相同基质吸力下,干密度越大的土样体积含水率越小;在过渡区,相同基质吸力下,干密度越大的土样体积含水率越大;在残余区,不同干密度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近似重合。各模型的拟合参数也随干密度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提出的考虑干密度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预测曲线同实测值基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_(3)黄土 土水特征曲线 干密度 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下载PDF
Response of soil respiration to environmental and photosynthetic factors in different subalpine forest-cover types in a loess alpine hilly reg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Yuanhang Li Sha Lin +3 位作者 Qi Chen Xinyao Ma Shuaijun Wang Kangning He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2期653-665,共13页
Soil respiration(Rs)is important for transport-ing or fixing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tmosphere,and even diminutive variations can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carbon cycle.However,the R_(s) dynamics in a loess alpine hil... Soil respiration(Rs)is important for transport-ing or fixing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tmosphere,and even diminutive variations can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carbon cycle.However,the R_(s) dynamics in a loess alpine hilly region with representative sensitiv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fragile ecology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rrelation and degree of control between R_(s) and its photosynth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five subalpine forest cover types.We examine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_(s) and variables temperature(T_(10)) and soil moisture content at 10 cm depth(W_(10)),net photosynthetic rate(P_(n))and soil properties to establish multiple models,and the variables were measured for diurnal and monthly vari-ations from September 2018 to August 2019.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physical factors are not the main drivers of R_(s) dynamics at the diel scale;however,the trend in the monthly variation in R_(s)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_(10)and P_(n).Further,R_(s)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H,providing further evidence that coniferous forest leaves contribute to soil acidification,thus reducing R_(s).Significant exponential and linear correlations were established between R_(s) and T_(10)and W_(10),respectively,and R_(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_(n).Accordingly,we established a two-factor model and a three-factor model,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_(2))was improved to different degrees compared with models based only on T_(10) and W_(10).Moreover,temperature sensitivity(Q_(10))was the highest in the secondary forest and lowest in the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forest.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ontrol of R_(s) by the environment(moisture and tempera-ture)and photosynthesis,which are interactive or comple-mentary effects,may influence spatial and temporal homeo-stasis in the region and showed that the models appropriately described the dynamic variation in R_(s) and the carbon cycle in different forest covers.In addition,total phosphorus(TP)and total potassium(TK)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dynamic changes in R_(s).In summary,interannu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forest R_(s) at multiple scales and the response forces of related ecophysiological factors,especially the interactive driving effects of soil temperature,soil moisture and photo-synthesis,were clarified,thus representing an important step in predic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formulating forest carbon management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alpine hilly region Soil respira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 Photosynthesis factor q_(10) Two-factor model Three-factor model
下载PDF
常含水率下Q_(3)原状黄土的应力-应变、吸力变化及临界状态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勾靖国 《工程勘察》 2022年第9期12-19,共8页
黄土高原地区存在恒定含水率加载的工况,为了模拟这种排水条件下土体的受力变形情况,采用GDS非饱和三轴仪对兰州不同初始吸力的Q_(3)原状黄土在常含水率条件下进行了三轴等向压缩和常规剪切试验,研究其应力—应变、吸力变化及临界状态... 黄土高原地区存在恒定含水率加载的工况,为了模拟这种排水条件下土体的受力变形情况,采用GDS非饱和三轴仪对兰州不同初始吸力的Q_(3)原状黄土在常含水率条件下进行了三轴等向压缩和常规剪切试验,研究其应力—应变、吸力变化及临界状态特性。等向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吸力愈大,压缩变形愈小,吸力减小程度愈大;等向应力愈大,饱和度增大程度愈大。三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曲线呈硬化型,偏应力对吸力的减小程度影响不大,主要影响饱和度的增大程度;初始吸力10~100kPa范围内,q-p临界状态线相互平行,用饱和土的临界状态线统一描述;e-lnp′临界状态线随初始吸力增大平行上移,其截距与初始吸力呈双曲线关系,饱和土的e-lnp′临界状态线斜率偏小,不同初始吸力非饱和土与饱和土的临界孔隙比之比,与临界饱和度(气体饱和度)的关系可归一。研究成果为排水条件差的黄土材料测试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含水率 q_(3)原状黄土 三轴等向压缩和剪切试验 吸力 临界状态
下载PDF
Q_(2)重塑黄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19
作者 符金娥 庄立普 +2 位作者 徐晓东 张雪云 李青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5期155-159,共5页
为了研究Q_(2)重塑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变形特性,采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试验过程中控制吸力、净围压均为常数。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吸力下,随着净围压增大,试样的偏应力越来越大,相同净围压下,随着吸力的增大,... 为了研究Q_(2)重塑黄土的强度特性及变形特性,采用改进的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试验过程中控制吸力、净围压均为常数。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吸力下,随着净围压增大,试样的偏应力越来越大,相同净围压下,随着吸力的增大,试样的偏应力也逐渐增大;不同应力状态下,剪切初期试样的偏应力随轴向应变的增加变化较大,而后应力随应变的变化逐渐减小;试样刚开始剪切时,如果吸力较大会出现轻微的剪胀现象,但并不明显,吸力较小的试样在剪切过程中基本都处于剪缩状态;吸力越大,土体的表观黏聚力c及参数k也就越大,但吸力的变化对有效内摩擦角φ′及参数n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特性 q_(2)重塑黄土 三轴剪切试验 强度特性
下载PDF
黄土沟壑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因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云峰 田永辉 +2 位作者 刘安龙 逯金文 朱才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79-90,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控制因素对黄土沟壑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的敏感性,为高填方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第四纪晚更新世(Q3)黄土的修正剑桥模型参数随竖向荷载、含水率、压实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PLAXIS数值... 【目的】研究不同控制因素对黄土沟壑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的敏感性,为高填方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第四纪晚更新世(Q3)黄土的修正剑桥模型参数随竖向荷载、含水率、压实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PLAXIS数值分析方法对影响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Q_(3)黄土的修正压缩指数、修正回弹系数和修正蠕变指数均随竖向荷载和含水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压实度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填料的含水率、压实度与填方高度对高填方地基的工后沉降影响较大,沟谷底部宽度、坡度、原地基厚度、填土速率、桩长、桩间距及桩径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小。【结论】黄土沟壑区高填方工程应尽量降低填方设计高度,控制填料含水率,使其接近最优含水率,且宜选在黄土层厚度不大、沟谷坡度大于75°、沟谷底部宽度小于100 m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高填方地基 工后沉降 敏感性分析 控制因素 q3黄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