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从温阳法论治肺部结节
1
作者 刘颖 马君 左明晏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7期42-46,共5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记载的“阳化气,阴成形”高度概括了人体脏腑组织的生命活动,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发现肺部结节发生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结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记载的“阳化气,阴成形”高度概括了人体脏腑组织的生命活动,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发现肺部结节发生和发展的核心机制是“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结节乃有形之体,是机体阳气亏虚,精血津液运行障碍,化为痰饮瘀毒,敛聚局部而生;结节本质乃阳虚阴结,本虚标实,本虚即脾肾阳虚,标实即痰饮、瘀血、浊毒。中医学强调治病求本,故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以温阳化气为基本治则,探讨温阳法在肺部结节治疗中的应用,分别从温阳补肾、温阳健脾、温阳化痰、温阳活血、温阳解毒和温阳散结等角度辨证施治,以防“阴成形太过”,使“阳化气”之功能正常发挥,则机体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肺部结节 温阳法
下载PDF
基于郑氏妇科温补理论辨治子宫腺肌病经验撷英
2
作者 师伟 刘洋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较复杂,西医治疗效果欠佳。郑氏妇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阳气虚弱、寒凝血瘀为本病的核心病机,用药崇尚温补,以温阳益气、化瘀散结为主要治法;并宗“杂合以治”之旨,创立中医综...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较复杂,西医治疗效果欠佳。郑氏妇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阳气虚弱、寒凝血瘀为本病的核心病机,用药崇尚温补,以温阳益气、化瘀散结为主要治法;并宗“杂合以治”之旨,创立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内服与外治并用,整体与局部相统一,临床屡获良效。对子宫腺肌病病程缠绵日久而正气虚弱、气血耗伤者,采用丸剂或中成药以温补气血、调理善后。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妇科 温补理论 子宫腺肌病 温阳益气 化瘀散结 杂合以治 齐鲁医学
下载PDF
中药复方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3
作者 丁文君 陈彩英 +1 位作者 沈明霞 靳锋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935-941,共7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主要通过足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来改善糖尿病肾病。中药复方基于调控Wnt...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主要通过足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来改善糖尿病肾病。中药复方基于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改善肾脏病变及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进而延缓病程进展,在治疗中发挥激活自噬、减少炎症反应及减弱氧化应激等作用。目前,关于中药复方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在中药复方的研究中,能够得出中药复方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但由于中药复方成份复杂多样,大多数仅仅发现相关性,而没有分析其具体的活性成分;(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并未深入探索该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3)目前关于中医药的大部分实验为动物体内实验,缺乏体外细胞的相关实验探究。今后,需加强对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的研究,并开展更多的体外细胞实验,进行深层次的作用机制及靶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糖尿病肾病 中药复方 通络益肾温阳方 肾衰宁胶囊 糖肾平 固肾泄浊和络方 补阳还五汤 六味地黄丸 芪参益气滴丸 益肾化瘀方
下载PDF
从“阳化气,阴成形”探讨扶阳法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栋 张艳 +3 位作者 李清波 李雯 李玉 孟静岩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阳化气,阴成形”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不足而“阴成形”太过会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滞、水饮内停,使病理有形之物积聚而发为肿瘤。因此,“阳化气”不足而“阴成形”太过是肿瘤的核心发病机制。基于此,提出扶阳... “阳化气,阴成形”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不足而“阴成形”太过会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滞、水饮内停,使病理有形之物积聚而发为肿瘤。因此,“阳化气”不足而“阴成形”太过是肿瘤的核心发病机制。基于此,提出扶阳法为肿瘤的临床防治大法。在预防方面,需强身健体,劳逸结合,饮食有节忌偏嗜,注意调畅情志;在治疗用药方面,可分为温阳法、通阳法、温通法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扶阳 肿瘤 温阳法 通阳法 温通法
下载PDF
基于“脾主升清”理论论治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
5
作者 王飞 汪美霞 +2 位作者 陶庄 孙阔 韩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11,共4页
脂质代谢紊乱是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学认为,脾阳亏虚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温阳化气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脾主升清”立论,探讨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基础,并从中西医方面阐述脂质代谢紊乱是... 脂质代谢紊乱是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学认为,脾阳亏虚是本病的病机关键,温阳化气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本文以“脾主升清”立论,探讨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基础,并从中西医方面阐述脂质代谢紊乱是本病的重要特征,进而基于脾阳亏虚核心病机,论述温阳化气法调节脂质代谢治疗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为辨治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升清 脂肪肝型肝豆状核变性 脂质代谢 温阳化气法
下载PDF
恶性肿瘤复合病机理论指导下温滋解毒法的构建
6
作者 袁伟琛 周红光 +2 位作者 庄育培 周洪立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49,共7页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提出以温滋解毒法为恶性肿瘤的基本治法。温滋解毒法是温法、滋法、解毒法三法并用或次第应用,共同发挥温滋并用,调和阴阳;行气解郁,调畅情志;消癌解毒,破兼夹之邪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复合病机 正虚邪盛 阴阳俱损 气机郁滞 癌毒深伏 温滋解毒法
下载PDF
基于“温三焦之阳,理气化痰通脉”法则论治房室传导阻滞
7
作者 杨芮姗 谷丰 高健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230-1232,1236,共4页
房室传导阻滞是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并伴有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以心肌炎为主要病因。现代医学对房室传导阻滞的疗效有限、方法单一,而中医药的治疗效果显著、方法多样... 房室传导阻滞是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并伴有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以心肌炎为主要病因。现代医学对房室传导阻滞的疗效有限、方法单一,而中医药的治疗效果显著、方法多样。阳虚脉阻为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病机,笔者以温阳通脉为法,扶助心、脾、肾三焦阳气,化痰祛瘀的同时兼顾梳理气机,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通脉法 温三焦之阳 理气 化痰 通脉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甘温除热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后并发症
8
作者 孙振福 张硕 +4 位作者 陈震霖 王苗 王红艳 万丽雯 陈秋月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17-1020,共4页
乳腺癌的发病以气郁、痰凝、血瘀为因,患之日久,积聚为核,囿于乳络,终耗气伤血,应用化疗药物后,毒邪进入体内最先伤及脾胃,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无本,输布无源,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生理功能,致正气虚损、气血耗伤。甘温除热法可扶正祛邪、调... 乳腺癌的发病以气郁、痰凝、血瘀为因,患之日久,积聚为核,囿于乳络,终耗气伤血,应用化疗药物后,毒邪进入体内最先伤及脾胃,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无本,输布无源,进而影响其他脏腑生理功能,致正气虚损、气血耗伤。甘温除热法可扶正祛邪、调畅气机、补益气血、安和诸脏,病及于心可用泻火升阳汤,病及于肝可用补中益气汤,病及于肺可用升阳益胃汤,病及于肾可用神圣复气汤。临证时需把握甘温除热法对应证的病机变化,选用方除李东垣著作中所载方外,亦可选黄芪建中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七味白术散等符合甘温除热思想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后并发症 甘温除热法 补中益气汤 当归补血汤 泻火升阳汤 升阳益胃汤 神圣复气汤
下载PDF
基于阳虚阴结理论探讨温阳法辨治恶性肿瘤
9
作者 李赋 王忻 +4 位作者 张志明 黄邦荣 宋忠阳 王功臣 张丽敏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9期60-63,共4页
基于阳虚阴结理论从温阳散寒化痰、温阳益气散结、温阳解郁消积、温阳扶正祛瘀等方面探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指出恶性肿瘤乃邪盛正虚,阳虚化气不足,阴邪凝积于内,并与痰凝、瘀血、气郁等结合后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故温阳化气,扶正消... 基于阳虚阴结理论从温阳散寒化痰、温阳益气散结、温阳解郁消积、温阳扶正祛瘀等方面探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指出恶性肿瘤乃邪盛正虚,阳虚化气不足,阴邪凝积于内,并与痰凝、瘀血、气郁等结合后形成本虚标实之证,故温阳化气,扶正消积为恶性肿瘤的基本治则,临证辨治恶性肿瘤应始终贯彻温阳益气以化阴,促阳化气以抑阴的温阳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阳虚阴结 温阳法 扶正祛瘀
下载PDF
温阳通络调营卫法论治系统性硬化症
10
作者 芮吉坤 周明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85-88,共4页
探讨温阳通络调营卫法在系统性硬化症(SSc)中的辨治及临床应用。SSc属于中医学“皮痹”范畴,主要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营卫失和,风、寒、湿等邪气乘机侵袭,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肌肤失养,继则累及全身。此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多表现在... 探讨温阳通络调营卫法在系统性硬化症(SSc)中的辨治及临床应用。SSc属于中医学“皮痹”范畴,主要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营卫失和,风、寒、湿等邪气乘机侵袭,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肌肤失养,继则累及全身。此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多表现在皮肤病变及雷诺现象,亦可出现关节、消化道及脏器病变。阳虚与营卫不和皆为SSc的内因之一,痰浊瘀血阻滞、经络不通为其病理基础,临床应温阳通络调和营卫并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痹 系统性硬化症 益气温阳法 调和营卫法 祛痰活血通络法
下载PDF
“益气温经通痹”中药外洗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浅析
11
作者 黄威 曾普华 郜文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化疗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CIPN具有极大的潜力,但缺乏以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指导。本文从“虚、毒、瘀”角度出发,提出C...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化疗治疗效果。中医药治疗CIPN具有极大的潜力,但缺乏以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指导。本文从“虚、毒、瘀”角度出发,提出CIPN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毒瘀互结为标,二者互为因果,共同致病;总结其治疗思路重点在于“益气温经通痹”,采用中药外洗的方式治疗CIPN,安全有效,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CIPN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虚、毒、瘀 益气温经通痹法 中药外洗方 临证经验
下载PDF
基于“阴阳平衡”理论的结肠息肉论治探讨
12
作者 杨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06-109,168,共5页
“阴阳平衡”是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及运行的规律,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这一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治。本文以“阴阳平衡”为出发点,探究结肠息肉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阴阳的动态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阴阳平衡”是古代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及运行的规律,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这一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治。本文以“阴阳平衡”为出发点,探究结肠息肉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阴阳的动态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而其异常运作则是疾病发生及演化的主要机制。阳气失调占据了主导地位,深层次的“阳化气”与“阴成形”之不足与太过,会导致结肠息肉等异常情况出现。在治疗结肠息肉时,需要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辨析,并注重调节阴阳平衡。以温阳法为主,并可配合理气行气、祛湿化痰、活血散瘀等法进行综合治疗,通过温补机体不足之阳,帮助机体充盈通达,或化解阴邪,或补充阴形以全身通达为目标,同时注重日常调摄护顾机体阳气等来达到恢复正常功能并实现阴阳平衡状态的目标。“阴阳平衡”理论不仅可以指导临床更好地了解事物发展及运行规律,揭示生命活动的根本,同时也提供了有益于治疗结肠息肉等多种疾病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阴阳平衡 阳化气 阴成形 温阳法
下载PDF
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13
作者 马珍 李飞泽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284-1289,共6页
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心气心阳衰之脏腑虚损为本,以感受六淫邪气久病成瘀血、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为实。综合各家经验,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多以复合证为主,阳虚类证型最为常见。临床多采用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慢性心力衰竭病机以心气心阳衰之脏腑虚损为本,以感受六淫邪气久病成瘀血、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为实。综合各家经验,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多以复合证为主,阳虚类证型最为常见。临床多采用温阳养心、温阳利水、温阳益气、温阳活血(通络)、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的内治法和艾灸、穴位贴敷、奄包热熨等外治法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目前,温阳法治疗本病的研究局限于名老中医经验及临床个案报道,样本量有限,中心单一,缺乏治疗后临床随访以考量长期疗效,且各个医家对运用温阳法的组方用药不尽相同,方剂内含药物的作用机制未能完全明确。温阳法与其他治法组成的复合治法在治疗本病时也未有系统归纳和统一,故今后应展开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药临床、动物及药理实验研究,注重追踪随访,对温阳类治法进行系统归纳,制定统一标准,并挖掘温阳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有力发挥温阳法治疗本病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温阳法 温阳养心 温阳利水 温阳益气 温阳活血 艾灸疗法 穴位贴敷 奄包热熨
下载PDF
基于JAK/STAT通路探讨益气温阳护卫法干预支气管哮喘大鼠防御素水平的机制
14
作者 曹邦卿 吴支喜 +1 位作者 曾丽珍 易卫环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基于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探讨益气温阳护卫法干预支气管哮喘大鼠防御素水平的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 目的:基于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通路探讨益气温阳护卫法干预支气管哮喘大鼠防御素水平的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益气温阳护卫汤低剂量组(5 g·kg^(-1))、中剂量组(10 g·kg^(-1))、高剂量组(20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抗原液(卵清蛋白+氢氧化铝)结合雾化(卵清蛋白)激发的方式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造模第8天,各药物组开始灌胃相应剂量的益气温阳护卫汤,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2次,持续4周。RT-PCR检测肺组织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JAK mRNA、STAT6 mRNA表达水平;瑞氏染色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免疫细胞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降低(P<0.05);各药物组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大鼠血清IFN-γ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血清IFN-γ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大鼠血清IL-4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血清IL-4水平降低(P<0.05);各药物组血清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大鼠肺组织JAK mRNA、STAT6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肺组织JAK mRNA、STAT6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各药物组肺组织JAK mRNA、STAT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药物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降低(P<0.05);各药物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护卫法可减轻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降低β-防御素基因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益气温阳护卫法 JAK/STAT 防御素 IFN-γ IL-4 大鼠
下载PDF
温肾利气法针药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对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万文蓉 程绍鲁 +8 位作者 张卫 谢俊杰 叶清景 邱东升 叶姿英 吴秋燕 金海鹏 刘小雪 谢颜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163-165,共3页
目的:研究温肾利气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标准,属于缓解期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治疗组采用温肾利气法针灸治疗和口服中药,对照... 目的:研究温肾利气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标准,属于缓解期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治疗组采用温肾利气法针灸治疗和口服中药,对照组采用温肾利气法中药口服,12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天,共治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肾利气法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利气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下载PDF
益气温阳法结合西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戎靖枫 周华 +2 位作者 史文静 苑春元 王佩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7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雅施达、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益气温阳中药,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中医证候疗效、Lee...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雅施达、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益气温阳中药,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中医证候疗效、Lee心衰疗效和NYHA心功能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B型脑钠肽(治疗7天)、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肌耗氧量。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Lee心衰疗效、NYHA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56.67%和86.67%,对照组为53.33%、53.33%和60.00%;组间比较,中医证候疗效和NYHA心功能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B型脑钠肽水平、心肌耗氧量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B型脑钠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法能有效缓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并降低B型脑钠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益气温阳法 心功能 B型脑钠肽
下载PDF
诸火郁阻,肤灼窍热,皆属于脾:仝小林教授从脾论治郁火 被引量:22
17
作者 郑玉娇 逄冰 +1 位作者 杨帆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郁火证是因阳气被遏而导致的一种热性病证。该证的病位在脾,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阳气壅滞于脾土无力升发,郁久而发热。郁火主要乘袭人体之眼、耳、口、鼻、咽喉等官窍及肌表皮肤,出现肤灼窍热之症。郁火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西医... 郁火证是因阳气被遏而导致的一种热性病证。该证的病位在脾,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阳气壅滞于脾土无力升发,郁久而发热。郁火主要乘袭人体之眼、耳、口、鼻、咽喉等官窍及肌表皮肤,出现肤灼窍热之症。郁火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西医治疗为对症治疗,相对局限,而中医药治疗具有辨证治疗、异病同治的优势。仝小林教授秉承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认为郁火证与中焦有密切的联系,主张从脾论治该病,以升阳散火、甘温除热及益气升阳、清热化湿为治疗法则,宣发阳气而散郁火,以保证中焦气机升降正常为要,为临床治疗郁火证提供了具体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火 阴火 阳郁 仝小林 升阳散火 甘温除热 益气升阳 清热化湿
下载PDF
不同治法对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静 吴时达 +3 位作者 闫亚非 付莉 汤雁蓉 张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法、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阳虚型CHF患者190例,按随机信封方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盲法、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阳虚型CHF患者190例,按随机信封方法分为对照组、温阳组、滋阴组、活血组、复合组(温阳益气兼滋阴组),每组38例,排除不符合入组条件者及失访者,最终入选:对照组37例,温阳组36例,滋阴组36例,活血组37例,复合组37例。各组均按CHF治疗指南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液,温阳组加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主要成分:制附片、黄芪、川芎、淫羊藿、香加皮、葶苈子、红参),滋阴组加用麦冬知母口服液(主要成分:麦冬、知母),活血组加用丹参川芎口服液(主要成分:丹参、川芎),复合组加用阴阳双补健心灵口服液(主要成分:制附片、黄芪、川芎、淫羊藿、香加皮、葶苈子、红参、麦冬、知母),各10 mL,每日3次,疗程1年。再将患者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168例、死亡组15例。观察各组患者因心衰加重、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中风等再次住院情况、心功能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RDW的变化,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Hb、RDW水平。结果活血组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10/37)比54.05%(20/37),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舒张早期前向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前向血流速度(E/A)、E峰减速时间(D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活血组、复合组上述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加〔LVEF:0.453±0.131、0.448±0.104比0.394±0.112,FS:(27.9±9.8)%、(27.0±11.5)%比(22.2±13.3)%,E/A:0.88±0.16、0.92±0.20比0.75±0.27, DT(ms):265.4±30.3、251.4±37.5比225.7±35.4,均P<0.05〕,温阳组FS、DT较治疗前明显增加〔FS:(26.4±10.3)%比(19.7±7.4)%,DT:242.0±38.7比216.3±50.9,均P<0.05〕;活血组治疗后RDW较治疗前升高,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滋阴组〔(12.98±2.97)%比(14.37±2.52)%、(13.05±2.36)%,均P<0.05〕,其余各组Hb、R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RDW明显高于存活组〔(14.39±2.17)%比(13.02±2.08)%,P<0.05〕。结论 RDW与CHF患者预后有关,死亡组RDW高于存活组,活血化瘀法能降低CHF患者RDW,改善CHF心功能,减少再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益气法 滋阴清热法 活血化瘀法 温阳益气兼滋阴法 慢性心力衰竭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心功能
下载PDF
温阳化气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振强 吕树泉 +5 位作者 王洪亮 乔凯明 王立新 苏秀海 王庆海 张淑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4期3767-3770,3795,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化气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温阳化气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前列地尔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以温阳化气法为治则,给予复荣通脉组方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3 d,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炎性指标和患肢血流情况,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峰速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2/50)(P均<0.05)。结论温阳化气法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下肢动脉血液流速,降低血清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化气法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伤寒论》温阳法探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楠 李赛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1-502,共2页
温阳法作为《伤寒论》的重要治法,至今仍具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文章分别从温阳解表、温补五脏之阳、温经通脉、温阳固脱、回阳救逆等方面,阐述了温阳法在《伤寒论》中的具体应用,冀对中医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伤寒论 阳气 温阳法 探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