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理解“梅兰芳”
1
作者 刘祯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9期84-93,I0004,共11页
谈梅兰芳表演艺术或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核心是梅兰芳,那么梅兰芳是谁,怎么理解“梅兰芳”,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判断,这种不同的认识和判断,关乎对梅兰芳的评价和对中国戏曲的理解。在笔者看来,“梅兰芳”一词起码有三层含义,即梅兰... 谈梅兰芳表演艺术或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核心是梅兰芳,那么梅兰芳是谁,怎么理解“梅兰芳”,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判断,这种不同的认识和判断,关乎对梅兰芳的评价和对中国戏曲的理解。在笔者看来,“梅兰芳”一词起码有三层含义,即梅兰芳个体(单数)、梅兰芳集体(复数)、梅兰芳象征。梅兰芳个体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本义梅兰芳,或者狭义梅兰芳,是梅兰芳本我;而梅兰芳集体就是复数梅兰芳,这个集体大于“梅党”,梅兰芳是个体的,也是非个体的,个体与集体是对立的统一;梅兰芳象征亦即代表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梅兰芳集体(复数) 表演体系 徐兰沅 齐如山
下载PDF
国剧陈列馆沿革考
2
作者 高柯立 蒋凯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62-368,共7页
文章对国剧陈列馆从20世纪30年代筹备到成立的过程,以及在抗战期间的艰难维持和抗战胜利后的恢复,乃至建国后的去向,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考察。国剧陈列馆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政、学、戏曲界等多方关注和呼应,所搜集和收藏的戏曲文物也多得... 文章对国剧陈列馆从20世纪30年代筹备到成立的过程,以及在抗战期间的艰难维持和抗战胜利后的恢复,乃至建国后的去向,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考察。国剧陈列馆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政、学、戏曲界等多方关注和呼应,所搜集和收藏的戏曲文物也多得以保存和延续至今,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梳理国剧陈列馆的沿革,我们可以发现齐如山等人抓住博物馆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契机,创造性地利用国剧陈列馆来收集、保存和研究戏曲文物,并向公众开放,宣传介绍传统戏曲,为传统戏曲文化在现代的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同时,由于陈列馆的藏品始终带有强烈的私有色彩,与公立博物馆相比,陈列馆又具有“不完全的公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陈列馆 国剧学会 齐如山 梅兰芳
下载PDF
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与汉魏俗舞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维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齐如山在近代京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不应被忽视,而经由他改造之后的梅兰芳京剧艺术的美学本质更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遭到鲁迅辛辣讽刺的梅兰芳艺术在西方世界受到普遍赞美,这使国人从此因自豪而无法看清梅兰芳艺术的本质,也因此无法深入... 齐如山在近代京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不应被忽视,而经由他改造之后的梅兰芳京剧艺术的美学本质更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遭到鲁迅辛辣讽刺的梅兰芳艺术在西方世界受到普遍赞美,这使国人从此因自豪而无法看清梅兰芳艺术的本质,也因此无法深入地评估齐如山戏曲实践的得失。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主要是为皮黄戏设计舞蹈和服装。为了给他的"戏曲舞蹈化"实践寻求存在的合理性,齐如山引用了大量汉魏以来的舞蹈文献,但其实他的舞蹈设计的灵感主要来自他对皮黄戏舞台的熟悉。由于舞蹈化的程式动作占据了剧作的主体,梅兰芳艺术成了一种追求形式美的艺术,人文关怀的主题也就被淡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戏曲 皮黄戏 舞蹈化 人文关怀 汉魏俗舞
下载PDF
“梅齐合壁”与中国戏曲的技艺化倾向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维昭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9-27,共9页
齐如山一生致力于京剧舞台表演的舞蹈化实践与研究,这种舞蹈化在他与梅兰芳的合作中获得巨大成功,并于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把他们的合作及其成功的现象称为“梅齐合壁”。这种合作以技艺化为重要的美学... 齐如山一生致力于京剧舞台表演的舞蹈化实践与研究,这种舞蹈化在他与梅兰芳的合作中获得巨大成功,并于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把他们的合作及其成功的现象称为“梅齐合壁”。这种合作以技艺化为重要的美学特征,它强化了戏曲的通俗化特征,但同时则以人文价值关注的弱化为代价。当中国观众对戏曲中的舞蹈化已经不再感到新鲜的时候,在西方文艺完成对写实主义的超越,实现艺术转型之后,中国戏曲的舞蹈化的世界效应便一落千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梅兰芳 技艺化 中国 戏曲 戏剧观念 组织体制 演剧形态
下载PDF
论齐如山戏曲本体研究的创新精神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苏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67,共5页
齐如山的戏曲本体研究,以舞台为切入点,以中西戏剧比较为观照视域,通过类似田野调查的方法,对鲜活的、原生态的中国戏曲作了方方面面的梳理和把握,最终形成了"有声皆歌,无动不舞"、"不许真物上台,不许写实"的戏曲... 齐如山的戏曲本体研究,以舞台为切入点,以中西戏剧比较为观照视域,通过类似田野调查的方法,对鲜活的、原生态的中国戏曲作了方方面面的梳理和把握,最终形成了"有声皆歌,无动不舞"、"不许真物上台,不许写实"的戏曲本体论。这一理论,不仅把王国维"以歌舞演故事"的本体界说引向深入,同时也显示了其与众不同的学术品格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戏曲 本体 存在方式
下载PDF
对齐如山在“梅剧团”中角色的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平 胡芳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0,共6页
学界对齐如山在“梅剧团”中所扮演角色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他是不是剧团导演的问题上。认为齐如山不是“梅剧团”导演的理由有三个:一、齐如山在“梅剧团”中从未获得导演的正式名分或正式职务;二、齐如山所扮演的“教率”、“管事”、... 学界对齐如山在“梅剧团”中所扮演角色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他是不是剧团导演的问题上。认为齐如山不是“梅剧团”导演的理由有三个:一、齐如山在“梅剧团”中从未获得导演的正式名分或正式职务;二、齐如山所扮演的“教率”、“管事”、编剧等角色与导演的核心功能有本质的区别;三、“梅剧团”不需要导演角色,说齐如山是导演不过是用西方戏剧的概念来硬套中国传统戏曲角色的穿凿附会之说。反思齐如山所扮演的角色,对重新认识齐如山与梅兰芳、“梅剧团”之间的真实关系,客观评价齐如山在戏曲史上的地位,以及构建有民族特色的戏曲表演理论体系,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梅剧团” 戏曲导演
下载PDF
齐如山的戏曲研究与治学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苗怀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95,共9页
齐如山对戏曲研究有着重要贡献,独具特色,于王国维、吴梅之外开创了中国戏曲研究的第三种模式,有人称其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学术著作数量多,质量精,其成功得益于丰富的艺术实践与独到的戏曲观念。他以京剧等花部戏曲为... 齐如山对戏曲研究有着重要贡献,独具特色,于王国维、吴梅之外开创了中国戏曲研究的第三种模式,有人称其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学术著作数量多,质量精,其成功得益于丰富的艺术实践与独到的戏曲观念。他以京剧等花部戏曲为研究对象,富于收藏,在戏曲表演方面进行的探讨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准。他还组织、参与大量戏曲活动,对梅兰芳的戏曲表演贡献尤多,是中国第一代现代戏曲导演。在20世纪中国戏曲研究史上,像齐如山这样的全能型学人并不多见,其学术个性和重要价值由此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戏曲研究 学术史
下载PDF
论齐如山对国剧原则及本质的探寻
8
作者 李占鹏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34-140,共7页
中国戏曲的原则有哪些,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在清代以前的漫长时期还没有一个曲学家做过准确而完整的专门表述。能从创作、舞台、观赏三个方面对中国戏曲的原则、本质做出全面而系统的探索的只有齐如山。齐如山既有丰富的剧场经验,又有高... 中国戏曲的原则有哪些,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在清代以前的漫长时期还没有一个曲学家做过准确而完整的专门表述。能从创作、舞台、观赏三个方面对中国戏曲的原则、本质做出全面而系统的探索的只有齐如山。齐如山既有丰富的剧场经验,又有高超的写作能力,他一生徜徉于戏场剧院,而且以皮簧和后来的京剧为对象,从实际调查出发,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为他总结和概括中国戏曲原则与本质提供了坚实基础。他总结和概括的中国戏曲的原则与本质无疑最接近最吻合戏曲实际,也最具有权威性。他的研究对象虽然是被称为所谓国剧的皮簧戏、京戏,但把皮簧戏、京戏作为总结和概括中国戏曲的原则与本质的艺术样式无疑是很正确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国剧 原则 本质
下载PDF
齐如山藏书印经眼述略
9
作者 胡淳艳 《晋图学刊》 2018年第1期47-53,共7页
所见齐如山所用印章中,以藏书印为多,也有少量鉴藏印和姓名章,其形状、字体、尺寸各异,情况较为复杂。从现有藏书情况来看,齐如山的藏印还是有大致的钤印习惯与规律。通过其藏印,可以窥见齐如山部分藏书的递藏情况。齐氏藏书的去向,也... 所见齐如山所用印章中,以藏书印为多,也有少量鉴藏印和姓名章,其形状、字体、尺寸各异,情况较为复杂。从现有藏书情况来看,齐如山的藏印还是有大致的钤印习惯与规律。通过其藏印,可以窥见齐如山部分藏书的递藏情况。齐氏藏书的去向,也体现了现代以来私家藏书最终归宿的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藏书印 递藏
下载PDF
梅兰芳的艺术合作网络探微
10
作者 王璞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国内外对于梅兰芳的学术研究研究颇多,大凡都是以梅兰芳在舞台上的具体表演为研究核心,而本文侧重于从艺术社会学方面的前沿理论"艺术界"的角度来研究梅兰芳所处的艺术关系网络的合作模式,意在能够在这一领域内,对戏曲艺术发... 国内外对于梅兰芳的学术研究研究颇多,大凡都是以梅兰芳在舞台上的具体表演为研究核心,而本文侧重于从艺术社会学方面的前沿理论"艺术界"的角度来研究梅兰芳所处的艺术关系网络的合作模式,意在能够在这一领域内,对戏曲艺术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做社会学的把握,并期望对艺术家和艺术界的良性发展起到一定的启迪和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艺术界 合作惯例 齐如山
下载PDF
发展与承传:齐如山与戏曲现代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永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8,共7页
本文以齐如山的戏曲观点为考察对象 ,重点分析他对传统戏曲本质的认识和改良的主张。齐如山研究戏曲是因为对西方戏剧的兴趣 ,经历了一个始于否定而终于肯定戏曲的过程。他认为中国戏曲以“无声不歌 ,无动不舞”为本质特征 ,戏曲内容的... 本文以齐如山的戏曲观点为考察对象 ,重点分析他对传统戏曲本质的认识和改良的主张。齐如山研究戏曲是因为对西方戏剧的兴趣 ,经历了一个始于否定而终于肯定戏曲的过程。他认为中国戏曲以“无声不歌 ,无动不舞”为本质特征 ,戏曲内容的表现以“合情合理”为原则 ,并强调在此前提下积极改良戏曲。他对京剧艺术系统而丰富的舞台形式美有敏锐而准确的认识 ,但忽略了对传统戏曲精神本质的把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戏曲观点 戏曲现代化 改良戏曲 西方戏剧 传统戏曲本质
下载PDF
齐如山与北京社会生活史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齐如山是近代的民间文化学者,传统经史功底深厚,又兼备近代西学。他在新史学的学术背景下,将研究目光投向北京社会生活史这一新生领域,研究范围触及到北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考据的基础上,他又十分注重社会考察,以"不由恒... 齐如山是近代的民间文化学者,传统经史功底深厚,又兼备近代西学。他在新史学的学术背景下,将研究目光投向北京社会生活史这一新生领域,研究范围触及到北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考据的基础上,他又十分注重社会考察,以"不由恒蹊"的治学思想,先后完成十余部著作及大量文章,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北京 社会生活史
下载PDF
“无声不歌,无动不舞”——齐如山戏曲艺术构成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征兵 《保定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34-136,共3页
在中国戏曲文化传统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王国维、吴梅、齐如山齐名。齐如山的戏曲理论,弥补了王国维、吴梅剧论实践性不足的缺憾,进一步深化了对戏曲构成原理的认识,推动了近现代戏曲的转型。
关键词 齐如山 戏曲艺术 信实 歌舞 美术化
下载PDF
齐如山戏曲观众接受理论管窥
14
作者 姜伟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5-57,共3页
概述并分析我国近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近代的戏曲研究,尤其是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的独特贡献。认为他的戏曲研究较之于同时代诸多研究者呈现出了一种广阔的研究视域,他不但潜研戏曲本体理论,更将研究视角触及到戏曲接受理论等当时学者所易... 概述并分析我国近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近代的戏曲研究,尤其是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的独特贡献。认为他的戏曲研究较之于同时代诸多研究者呈现出了一种广阔的研究视域,他不但潜研戏曲本体理论,更将研究视角触及到戏曲接受理论等当时学者所易忽略的实践领域,使得其戏曲研究更为全面与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戏曲接受论 角色 观众
下载PDF
齐如山戏曲观的李渔意味
15
作者 郭艳平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62-66,共5页
齐如山亦文亦商的身份和游历欧洲的经历,使其在戏曲观构建中难以避免地混合了传统文人、务实商人和西方话剧的思维理念。尽管齐如山在其研究国剧的活动中,鲜有提及李渔的著述。但李渔与齐如山二人都致力于"场上之道"的研究,... 齐如山亦文亦商的身份和游历欧洲的经历,使其在戏曲观构建中难以避免地混合了传统文人、务实商人和西方话剧的思维理念。尽管齐如山在其研究国剧的活动中,鲜有提及李渔的著述。但李渔与齐如山二人都致力于"场上之道"的研究,在有关戏曲编演的趣味性、戏曲观众及曲情等诸多方面,二人不仅观点相似,而且在文字表述上也十分接近。解读齐如山戏曲观中的李渔意味,既可以深化和丰富齐如山的剧学研究,同时也因齐如山与梅兰芳的紧密联系,可以为研究梅兰芳的舞台表演美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李渔 戏曲观
下载PDF
齐如山视域中的京剧起源
16
作者 李军 《昆明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在京剧的起源问题上齐如山提出了独特的看法,他大胆推测西皮与二簧均起源于陕西南部汉中一带,西皮与二簧的合奏最早实现在陕西的皮影戏中,其证据有二:一是经间接的田野调查后,认为二簧产生于陕西南部兴安府东边一带;二是经深入比较陕西... 在京剧的起源问题上齐如山提出了独特的看法,他大胆推测西皮与二簧均起源于陕西南部汉中一带,西皮与二簧的合奏最早实现在陕西的皮影戏中,其证据有二:一是经间接的田野调查后,认为二簧产生于陕西南部兴安府东边一带;二是经深入比较陕西皮影戏与早期京剧的表演风格与舞台特点后,认为西皮腔最早产生于皮影戏,且西皮与二簧的合奏最早实现在皮影戏中。此说对于"京剧学"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京剧 皮簧 起源
下载PDF
粮食观念的变迁——从《齐民要术》到《华北的农村》
17
作者 陈沐 《古今农业》 2015年第4期82-89,共8页
对比《齐民要术》与《华北的农村》所列举的食物之差异,发现前者较倾向贵族饮食观,而后者更倾向于平民。在比较中国贵族与庶民饮食传统后,认为两本书的差异源于时代因素。第一,20世纪上半叶,由于西方科学的传入,中国科学家开始以现代营... 对比《齐民要术》与《华北的农村》所列举的食物之差异,发现前者较倾向贵族饮食观,而后者更倾向于平民。在比较中国贵族与庶民饮食传统后,认为两本书的差异源于时代因素。第一,20世纪上半叶,由于西方科学的传入,中国科学家开始以现代营养科学概念来思考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从营养的角度来看,传统意义上的珍馐佳肴并不比普通大众饮食更具有养生价值。第二,当时中国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促使一些科学家从地理学、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以植物为主的饮食结构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史 齐如山 华北的农村 齐民要术
下载PDF
齐如山:竭力访求、著录和考释国剧名词术语
18
作者 李占鹏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9-114,共6页
齐如山是我国第一位抛开文本去研究曲学的曲学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去剧场戏园访问老脚名角,最后综合各家意见,归纳概括出一个符合戏剧规律的科学答案。他访求、著录和考释国剧名词术语的著作有《戏剧脚色名词考》《中国剧之组织... 齐如山是我国第一位抛开文本去研究曲学的曲学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去剧场戏园访问老脚名角,最后综合各家意见,归纳概括出一个符合戏剧规律的科学答案。他访求、著录和考释国剧名词术语的著作有《戏剧脚色名词考》《中国剧之组织》《脸谱》《上下场》《国剧身段谱》《戏班》等,这些著作为中国曲学研究开创了新领域和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国剧名词术语 访求 著录 考释
下载PDF
红氍毹之外的印痕——再识《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乐器画轴》
19
作者 吴凡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9,共8页
本文聚焦齐如山主持完成的珍贵乐器画轴原件,在与《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增订版)相关内容比较的基础上,从画作探微、内容爬梳、中英表述、文本阐释四个方面,探究其整体结构和历史价值,并基于之外的声音理念与文化自觉,进一步透析中国... 本文聚焦齐如山主持完成的珍贵乐器画轴原件,在与《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增订版)相关内容比较的基础上,从画作探微、内容爬梳、中英表述、文本阐释四个方面,探究其整体结构和历史价值,并基于之外的声音理念与文化自觉,进一步透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赓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乐器画轴 梅兰芳访美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略论齐如山戏剧思想之转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恬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5,共7页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卓有成就的研究者、剧作家、导演和活动家,齐如山戏剧思想的转变往往为研究者所忽视。从早期修改《汾河湾》、编写时装新戏,到以后从古装歌舞戏的实践中总结出"有声必歌、无动不舞",齐如山戏剧思想的转...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卓有成就的研究者、剧作家、导演和活动家,齐如山戏剧思想的转变往往为研究者所忽视。从早期修改《汾河湾》、编写时装新戏,到以后从古装歌舞戏的实践中总结出"有声必歌、无动不舞",齐如山戏剧思想的转变是在中西戏剧初次遇合的背景下发生的,他在由外入内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局限和偏差,尤其值得今之学者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如山 京剧 中国传统戏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