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ffect of enriching qi,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A meta-analysis
1
作者 Zheng-Mei Zhang Zi-Long Shen +1 位作者 Mei-Jie Wang Jing Li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2年第10期33-41,共9页
Objective:To systemically review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about the method of enriching qi,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idi... Objective:To systemically review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about the method of enriching qi,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idiopathy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Methods:We collected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of enriching qi,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for the treatment of IMN from 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Wanfang Data and Wiper Databases.Bias of risk of retrieval literatur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Cochrane Collaboration standard,and Review Manager 5.3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Fourteen trials(836 participants)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This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IMN exert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reducing 24-hour urinary protein[WMD=-0.97,95%CI(-1.30,-0.65),Z=5.86(P<0.00001)]and elevating serum albumin[WMD=3.83,95%CI(2.10,5.57),Z=4.33,P<0.0001],lowering serum cholesterol[WMD=-0.82,95%CI(-1.08,-0.56),Z=6.18,P<0.00001],triglycerides[WMD=-0.39,95%CI(-0.67,-0.11),Z=2.77,P=0.006]and reducing the risk of adverse events[OR=0.29,95%CI[0.16,0.50],Z=4.35,P<0.0001]in the patients with IMN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s.However,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thod and controls when combining all trials in serum creatinine[WMD=-5.52,95%CI(-18.06,7.03),Z=0.86,P=0.39],when combining all trials in urea nitrogen[WMD=-0.90,95%CI(-2.22,0.41),Z=1.35,P=0.18].Conclusion:The method of enriching qi,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exerts certain advantages and better safety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IMN.However,for the inferior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the conclusion still needs high-quality and large-sample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o verif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META-ANALYSIS Enriching qi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Clearing away dampness and heat
下载PDF
岭南地区亚健康人群睡眠状况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陈柏书 龙金玲 +5 位作者 赵琳贝妮 陈燕 张清松 罗依 陈淑惠 李迎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676-1681,共6页
【目的】探究岭南地区亚健康人群睡眠状况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688例在深圳市居住5年以上,无严重心血管疾病,经亚健康人群评定量表评定为亚健康的人群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岭南地区亚健康人群睡眠状况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688例在深圳市居住5年以上,无严重心血管疾病,经亚健康人群评定量表评定为亚健康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中医体质评定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其睡眠状况与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共发放688份问卷,其中,失访19份,回收669份,剔除无效问卷29份,最终共纳入有效问卷640份。(2)不同睡眠状况人群的PSQI量表评分情况:根据PSQI量表得分情况将人群分为睡眠优组(PSQI总分<8分)350例和睡眠差组(PSQI总分≥8分)290例,组间比较,睡眠优组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得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低于睡眠差组(P<0.05或P<0.01)。(3)不同睡眠状况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别分布情况:睡眠优者多表现为平和质(86.86%),睡眠差者多表现为偏颇体质(79.64%)。睡眠差人群中,偏颇体质排前3位的分别是湿热质(15.52%)、痰湿质(13.79%)以及气郁质(13.10%)。(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睡时间与痰湿质、气郁质呈正相关(P<0.01),与平和质呈负相关(P<0.05);睡眠效率与湿热质、特禀质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平和质呈负相关(P<0.05);睡眠障碍与气郁质、阴虚质呈正相关(P<0.01);催眠药物与阴虚质呈正相关(P<0.01);日间功能障碍与痰湿质呈正相关(P<0.05)。【结论】岭南地区亚健康人群睡眠状况与其中医体质类型具有一定相关性,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平和质、特禀质是影响睡眠状况主要的6种中医体质类别;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指导亚健康人群通过改善其体质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亚健康 中医体质 湿热质 痰湿质 气郁质 睡眠 未病先防
下载PDF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姗 张娥 +1 位作者 张枫 范家英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99-1104,共6页
目的:分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药调理体质防治宫颈HR-HP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 目的:分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药调理体质防治宫颈HR-HP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的420例宫颈HR-HPV感染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20例同时段宫颈HR-HPV检测阴性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观察组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观察组不同HR-HPV基因型别中医体质类型。结果:观察组中医体质分布依次为:痰湿质(30.50%)>湿热质(19.00%)>平和质(15.50%)>阳虚质(14.80%)>气虚质(10.00%)>阴虚质(5.90%)>瘀血质(2.70%)>气郁质(1.70%);对照组中医体质分布依次为:平和质(73.30%)>湿热质(8.40%)>阴虚质(5.70%)>痰湿质(4.50%)>气虚质(4.30%)>阳虚质/瘀血质(1.80%)>气郁质(0.20%)。两组中医体质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气虚质,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体质类型居前三位的是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占全部体质类型的64.30%。对照组平和质324例,占比73.50%,观察组平和质81例,占比15.5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主要见于46~55岁,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主要见于36~45岁,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HR-HPV16、18型和非16、18型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为宫颈HR-HPV感染人群的易感体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与年龄具有相关性,痰湿质多见于36~45岁,湿热质、阳虚质多见于46~55岁,HR-HPV基因型别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中医体质 痰湿质 湿热质 阳虚质 阴虚质 平和质 气虚质 瘀血质 气郁质
下载PDF
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荨麻疹的临证经验
4
作者 王佳 郭峥 王有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王有鹏教授基于对寒地地域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立足临床实践,对寒地儿童荨麻疹的诊疗具有独到见解。王有鹏教授从发病邪气、脏腑、体质三个层面总结其病因病机为风邪主导,寒、热、湿邪兼杂为患;肺脾肾三脏虚损,心肝亢盛为本;同... 王有鹏教授基于对寒地地域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立足临床实践,对寒地儿童荨麻疹的诊疗具有独到见解。王有鹏教授从发病邪气、脏腑、体质三个层面总结其病因病机为风邪主导,寒、热、湿邪兼杂为患;肺脾肾三脏虚损,心肝亢盛为本;同时受先天禀赋及体质因素的影响。根据寒地儿童荨麻疹发病特点将其分为风邪袭表证、湿热蕴肤证、肺脾气虚证,治疗以调和脏腑为本,祛除病邪为标,运用合方随证施治,同时兼顾调体养护,防患于未然,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域 荨麻疹 儿童 风邪袭表 湿热蕴肤 肺脾气虚
下载PDF
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唐舒高 王佳佳 +2 位作者 田紫若 巴寅颖 迟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临床常用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类中药组方治疗,其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本文对常用单味中...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临床常用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类中药组方治疗,其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本文对常用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其临床治疗与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单味中药 益气健脾 清热祛湿 活血化瘀 补血养阴 综述
下载PDF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嫱 郭洁 +1 位作者 宋殿荣 鲁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669-1675,共7页
【目的】探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者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就诊行HPV检测确诊为宫颈HR-HPV感染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总结其病位、病... 【目的】探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者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就诊行HPV检测确诊为宫颈HR-HPV感染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总结其病位、病性特点及证型分布。【结果】宫颈HR-HP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以阴道分泌物异常为主,占63.40%。病位证素为胞宫、脾、肝、肾、经络、胃、心神、心,其中以胞宫、脾、肝最多见,分别占67.00%、58.80%和55.80%。病性证素为湿、热、气滞、血瘀、气虚、阳虚、阴虚、痰、寒,其中以湿、热、气滞、血瘀最多见,分别占66.40%、56.60%、36.00%和31.80%。各年龄段病位证素均以胞宫为主,病性证素均以湿、热为主。双病位证素以胞宫-脾最常见,三病位证素以胞宫-脾-肝最常见。双病性证素以湿-热最常见,三病性证素以湿-热-血瘀最常见。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临床实际,发现宫颈HR-HPV感染者的主要证型分布为湿热瘀阻、肝郁气滞、心肾不交、脾胃阳虚。【结论】宫颈HR-HPV感染者的中医病位证素主要在胞宫,兼脾、肝、肾多脏腑合病;病性证素以湿、热为主,呈现虚实错杂的特点;中医证型主要是湿热瘀阻、肝郁气滞、心肾不交、脾胃阳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中医证候特征 证素 胞宫 湿热瘀阻 肝郁气滞 心肾不交 脾胃阳虚
下载PDF
不同疲劳程度患者中医证候的舌象特征研究
7
作者 谢芳芳 谢超群 +5 位作者 马健文 岳虹妤 徐瑞琦 胡晓娟 姚斐 许家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58-165,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不同疲劳程度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的舌象图像特征及规律。方法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体检中心重度CFS患者(重度CFS组)917例、轻度CFS患者(轻度CFS组)351例和健康对照人群(健康对照组)1216例。使用TFD...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不同疲劳程度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的舌象图像特征及规律。方法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体检中心重度CFS患者(重度CFS组)917例、轻度CFS患者(轻度CFS组)351例和健康对照人群(健康对照组)1216例。使用TFDA-1型数字舌面诊仪采集3组受试者舌象图像颜色空间指标RGB、HSI、Lab、YCrCb,分析CFS不同疲劳程度人群的舌象图像差异及3种主要证型肝气郁滞证、湿热瘀结证、脾气虚弱证CFS患者的舌象图像特征。结果3组舌象比较显示,重度CF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舌图像指标TB-R、TB-G、TB-B、TB-I、TB-L、TB-Y、TC-H、TC-I、TC-L、TC-Y升高;TB-S、TB-a、TC-S、TC-a、TC-Cr降低(P<0.05)。重度CFS组与轻度CFS组比较,TB-R、TB-G、TB-B、TB-I、TB-L、TB-Y、TC-R、TC-G、TC-B、TC-I、TC-L、TC-Y升高。轻度CF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B-H、TB-b升高。重度CFS组证候比较显示,肝气郁滞证与湿热内蕴证比较,TB-a、TB-Cr、TC-S、TC-a、TC-Cr、TB-S升高,TB-G、TB-B、TB-I、TB-L、TB-Y、TB-b、TB-Cb、TC-G、TC-B、TC-H、TC-I、TC-L、TC-Y、perAll降低(P<0.05);肝气郁滞证与脾气虚弱证比较,TB-a、TB-Cr、TB-CON、TB-ENT、TB-MEAN、TC-a、TC-Cr、TC-CON、TC-ENT、TC-MEAN升高,TB-ASM、TC-S、TC-ASM降低(P<0.05);湿热内蕴证与脾气虚弱证比较,TB-a、TB-b、TB-Cr、TB-Cb、TB-CON、TB-ENT、TB-MEAN、TC-G、TC-B、TC-H、TC-I、TC-L、TC-a、TC-Y、TC-Cr、TC-CON、TC-ENT、TC-MEAN、perAll升高,TB-ASM、TC-S、TC-ASM降低(P<0.05)。轻度CFS证候比较显示,肝气郁滞证与脾气虚弱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证与脾气虚弱证比较,TB-Cr、TC-a、TC-Cr、perAll升高,TC-S降低(P<0.05);肝气郁滞证与湿热内蕴证比较,TB-S、TB-a、TB-Cr、TC-S、TC-a、TC-Cr升高,TB-G、TB-B、TB-I、TB-Cb、TB-b、TC-b、TC-Cb降低(P<0.05)。TC-S分布趋势:湿热内蕴证<肝气郁滞证<脾气虚弱证;TC-a分布趋势:脾气虚弱证<湿热内蕴证<肝气郁滞证;TC-Cr分布趋势:脾气虚弱证<湿热内蕴证<肝气郁滞证;perAll分布趋势:肝气郁滞证<脾气虚弱证<湿热内蕴证。结论CFS不同疲劳程度患者的舌象图像特征及中医证候存在差异,重度CFS患者较轻度CFS患者舌色更黄,体内湿热邪气更高,且重度CFS患者各证型间的区分度差异更大。客观化的舌象特征可能为CFS不同疲劳程度患者中医临床辨证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舌象 肝气郁滞证 湿热内蕴证 脾气虚弱证
下载PDF
IgA血管炎患儿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李雪娇 林晓洁 +4 位作者 梁妙珍 陈丽芳 徐槐敏 刘文甜 李玉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856-2862,共7页
【目的】探讨IgA血管炎(IgA vasculitis,IgAV,也称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IgAV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其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分析不同中医证素与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以及蚊虫叮咬、病原体感染... 【目的】探讨IgA血管炎(IgA vasculitis,IgAV,也称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IgAV患儿的病历资料,统计其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分析不同中医证素与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以及蚊虫叮咬、病原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131例IgAV患儿中,涉及的病位证素有肺97例(74.05%)、脾61例(46.56%)、肾54例(41.22%)、肝17例(12.98%)、心11例(8.40%);病性证素有血瘀131例(100.00%)、风湿125例(95.42%)、风热90例(68.70%)、湿热72例(54.96%)、血热49例(37.40%)、气虚19例(14.50%)、阴虚3例(2.29%)。(2)性别方面,女性69例(52.67%),男性62例(47.33%),女性多于男性;年龄方面,患儿主要集中在5~6岁,其中,小于4岁10例(7.63%),4岁18例(13.74%),5岁39例(29.77%),6岁34例(25.95%),7岁17例(12.98%),大于7岁13例(9.92%);血瘀、风湿、风热、湿热等证素多见于5~7岁年龄段,阴虚证素多见于7岁以上年龄段,血瘀证素各年龄段均可见。(3)中医证素与危险因素相关性的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IgAV患儿中,过敏性鼻炎与血瘀[OR=2.236,95%CI(1.049~4.007)]、湿热[OR=2.183,95%CI(1.554~3.671)]、风湿[OR=1.202,95%CI(1.050~2.409)]呈正相关,病原体感染与血瘀[OR=3.199,95%CI(1.457~4.101)]、湿热[OR=1.119,95%CI(1.072~2.009)]呈正相关,蚊虫叮咬与血瘀[OR=4.533,95%CI(1.029~9.022)]、湿热[OR=2.257,95%CI(1.081~13.207)]呈正相关,性别与血瘀[OR=1.352,95%CI(1.271~3.018)]、风湿[OR=1.149,95%CI(1.071~3.102)]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IgAV的病位以肺为主,与五脏相关,病机特点为前期以血瘀、风湿热等标实为主,后期以气虚、阴虚等本虚为主。在IgAV患儿中,蚊虫叮咬、病原体感染、过敏性鼻炎更容易导致血瘀、风湿热;风热、湿热、血热、气虚等证素男性总体上多于女性,血瘀、风湿、阴虚等证素女性总体上多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 中医证素 血瘀 风热 风湿 湿热 气虚 阴虚 危险因素 相关性 回顾性研究 儿童
下载PDF
基于解痉多肽表达化生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探讨胃癌前病变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
9
作者 陈万群 田锋亮 +2 位作者 李延萍 张金卫 杨小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199,I0008,I0009,共7页
目的为了构建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及进行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采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MXFR)诱导构建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eptide expression metagenesis,SPEM)小鼠模... 目的为了构建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及进行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采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MXFR)诱导构建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eptide expression metagenesis,SPEM)小鼠模型,并在SPEM模型基础上分别模拟构建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模型,结合TMXFR诱导的SPEM模型具有自恢复的特性,以TMXFR组及生理盐水处理组作为对照组,监测小鼠一般情况,HE染色检测SPEM模型的构建及恢复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胃泌素水平,PCR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miR-7a-5p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表达。结果病证结合的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较TMXFR组、SPEM组织恢复明显延迟;脾胃湿热证较对照组及TMXFR组的胃泌素表达异常升高(P<0.05),SPEM模型组小鼠胃黏膜中miR-7a-5p较对照组水平降低(P<0.05),病证结合的脾胃虚实组miR-7a-5p表达较TMXFR有下降趋势;病证结合的脾胃虚实组IL-1β表达较TMXFR组、对照组升高(P<0.05),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中IL-13表达有升高趋。结论此项研究结果侧面证实了在癌前病灶已形成的前提下,虽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外感湿热之邪、进食肥甘厚腻、饥饱失常、过劳伤脾等诱因下,机体可突破自身代偿修复能力,延缓SPEM恢复甚至使GPL进一步进展。这可能跟miR-7a-5p介导炎症因子IL-1β使得Th1/Th2细胞失衡相关,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痉多肽表达化生 胃癌前病变 脾胃湿热证 脾气虚证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范瑞强辨治荨麻疹经验
10
作者 艾金凤 钟东君 +1 位作者 康旭 范瑞强(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07-1611,共5页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范瑞强教授认为,荨麻疹主要病机为禀赋不耐,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岭南地区患者易夹湿夹热。荨麻疹的临床常见证型为风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营卫不和证等。荨麻疹的分期施治重在辨虚实,急性荨...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范瑞强教授认为,荨麻疹主要病机为禀赋不耐,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岭南地区患者易夹湿夹热。荨麻疹的临床常见证型为风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营卫不和证等。荨麻疹的分期施治重在辨虚实,急性荨麻疹以实证居多,慢性荨麻疹以虚证居多,或虚实夹杂。治疗实证者以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为法,处方以搜风利湿方加减;虚实夹杂者需标本兼治,健脾化湿止痒,处方以多皮饮加减;虚证者宜调和营卫,祛风止痒,处方以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范瑞强教授临证治疗荨麻疹的高频中药主要为防风、徐长卿、荆芥、生甘草、合欢皮、茵陈、白芍、连翘、蒺藜、鱼腥草、生地黄、白鲜皮、白术、茯苓、黄芪。范瑞强教授临证治疗荨麻疹用药灵活,以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禀赋不耐 风湿热证 脾虚湿蕴证 营卫不和证 防风 徐长卿 荆芥 范瑞强
下载PDF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方法的慢性胃炎常见证型主症特征选择研究
11
作者 郭本琼 刘怡 +3 位作者 徐玮斐 刘晏 颜建军 刘国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3321-3330,共10页
【目的】应用复杂系统建模方法,探讨慢性胃炎常见证型的主症特征,为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综合运用随机森林、互信息、粗糙集、近邻传播聚类、判别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慢性胃炎常见证型如湿浊中阻证... 【目的】应用复杂系统建模方法,探讨慢性胃炎常见证型的主症特征,为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综合运用随机森林、互信息、粗糙集、近邻传播聚类、判别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慢性胃炎常见证型如湿浊中阻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肝郁气滞证、肝胃郁热证的症状群,挖掘症状和证型之间、症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通过判别分析交互验证法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对慢性胃炎主症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湿浊中阻证的正相关特异性症状为苔腻、齿痕舌、苔厚、胖大舌,负相关鉴别症状为舌色红、苔薄、苔黄(预测准确率为79.2%,AUC值为0.868);脾胃气虚证的正相关特异性症状为乏力、苔白、齿痕舌、唇色淡白、便溏,负相关鉴别症状为苔腻、舌色红(预测准确率为75.5%,AUC值为0.830);脾胃虚寒证的正相关特异性症状为肢冷/手足欠温、胃脘喜暖、苔薄,未见负相关鉴别症状(预测准确率为79.2%,AUC值为0.836);肝郁气滞证的正相关特异性症状为因情绪而加重、胁胀或痛、嗳气,负相关鉴别症状为乏力、苔腻(预测准确率为74.1%,AUC值为0.818);肝胃郁热证的正相关特异性症状为舌色红、胁胀或痛、唇色红,负相关鉴别症状为苔腻、苔白、苔厚(预测准确率为79.9%,AUC值为0.845)。慢性胃炎常见证候中正相关特异性症状病位要素主要涉及脾、胃、肝,病性要素主要涉及湿浊、气虚、血虚、寒湿、阳虚、气滞、热。【结论】通过综合运用复杂系统方法筛选得到的慢性胃炎常见证型主症特征与中医理论、临床实践、既往诊断标准基本一致。舌象、唇象特征在主症中的占比最大,提示舌诊、唇诊对于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湿浊中阻证 脾胃气虚证 脾胃虚寒证 肝郁气滞证 肝胃郁热证 主症 舌象 唇象
下载PDF
王济华治疗风湿病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芳 傅文 +1 位作者 冯福海 王济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55-1060,共6页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血之盛衰,遵循轻微解表发汗,兼顾温经止痛,重视健脾化湿、热痹当清、调补气血、虫类药化瘀剔络、滋补肝肾等治痹要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症,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王济华教授强调,对于沉寒痼冷痹阻络脉,一般温药不能奏效,必用附子、乌头之品,用药时需要注重辨证准确、炮制方法得当、用量适度,且需在正确配伍的前提下间断运用,密切观察,以防蓄积中毒,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解表发汗 温经止痛 健脾化湿 热痹当清 调补气血 化瘀剔络 滋补肝肾 王济华
下载PDF
潘月丽运用“肝肾大肠同调”法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经验
13
作者 崔正九 周旭 +4 位作者 袭雷鸣 王欣欣 张昊晨 刁娟娟 潘月丽(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潘月丽教授认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病机总归气虚、血瘀、湿热,其产生与肝、肾、大肠密切相关,故提出“肝肾大肠同调”的治疗理念,认为“补气更需补肾,活血不离疏肝,清利湿热宜通肠腑”。补肾常选金匮肾气丸加减,或在他方基础上加用菟丝子... 潘月丽教授认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病机总归气虚、血瘀、湿热,其产生与肝、肾、大肠密切相关,故提出“肝肾大肠同调”的治疗理念,认为“补气更需补肾,活血不离疏肝,清利湿热宜通肠腑”。补肾常选金匮肾气丸加减,或在他方基础上加用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等补肾之品;活血常选血府逐瘀汤或桃核承气汤加减,善用青皮、香附、佛手等疏肝行气之品;清热利湿常用润下药物,以通利肠腑,给邪气以出路。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肝肾大肠同调 气虚 血瘀 湿热 潘月丽
下载PDF
胡兰贵运用芪脉地黄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撷菁
14
作者 马倩 张维亮 +5 位作者 申娜 陈小慧 邓树文 刘洋 胡娜 胡兰贵(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635-638,共4页
胡兰贵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以外邪侵袭为引,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三焦气滞为要。临床治疗本病,胡教授遵循“以脉为根”“以平为期”“守变相参”的辨证思维,应用健脾益肾、清热除湿、活血化瘀之芪脉地黄汤治之,并... 胡兰贵教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以外邪侵袭为引,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三焦气滞为要。临床治疗本病,胡教授遵循“以脉为根”“以平为期”“守变相参”的辨证思维,应用健脾益肾、清热除湿、活血化瘀之芪脉地黄汤治之,并强调在疾病后期以膏方巩固收功。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芪脉地黄汤 脾肾两虚 湿热 瘀血 三焦气滞 胡兰贵
下载PDF
杨玉峰运用健脾祛湿控油除脂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
15
作者 颜丽满 杨玉峰(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30-233,共4页
杨玉峰教授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临证时脂溢性脱发的病症表现特点,认为脾虚湿蕴、湿脂同源为脂溢性脱发的根本病机。脾虚湿浊内蕴,挟热上泛头面,湿脂同源,浊脂外溢,淤堵发根,气血难以上荣,致发根失固,遂病脱发。脾虚湿蕴为本病核心,... 杨玉峰教授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临证时脂溢性脱发的病症表现特点,认为脾虚湿蕴、湿脂同源为脂溢性脱发的根本病机。脾虚湿浊内蕴,挟热上泛头面,湿脂同源,浊脂外溢,淤堵发根,气血难以上荣,致发根失固,遂病脱发。脾虚湿蕴为本病核心,热助湿行乃发病关键,气血失和为致病枢机。针对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杨玉峰教授提出发根以通调为畅,发质以精血为养,强调健脾祛湿控油除脂法在疏通发根、减少脂溢性脱发中的重要性,主张以健脾祛湿为主,助以祛风清热,以调和气血为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脱发 脾虚湿蕴 湿脂同源 健脾祛湿 祛风清热 调和气血 杨玉峰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16
作者 赖素玉 曾译贤 +3 位作者 任冰 赵姿婷 阮梦怡 王晓锋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944-948,共5页
现代医家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认为通畅无滞、气血运行正常是络脉系统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常久病不愈,与络病相关,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现代医家提出“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认为通畅无滞、气血运行正常是络脉系统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常久病不愈,与络病相关,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病理特征以肠黏膜炎性病变为主,为湿热毒邪损伤脾胃气机枢纽功能,使“无形”之邪留于肠络所致,治疗上宜分消湿热,调气和血通络;缓解期病理表现多见肠黏膜血管破坏,病机责之于瘀滞肠络,治疗上宜分理气血,益气活血通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溃疡性结肠炎 肠络 分消湿热 调气和血通络 分理气血 益气活血通络
下载PDF
从“实”论治癌因性疲乏
17
作者 李韬芝 邵文博 +1 位作者 周芮 吴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1期2136-2139,2163,共5页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好发于恶性肿瘤各分期,特别是接受抗肿瘤治疗及晚期肿瘤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中断患者抗肿瘤治疗进程,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中医药治疗CRF以补益为主,具有良好疗效。CRF的发生与...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好发于恶性肿瘤各分期,特别是接受抗肿瘤治疗及晚期肿瘤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中断患者抗肿瘤治疗进程,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中医药治疗CRF以补益为主,具有良好疗效。CRF的发生与癌毒邪气、情志失畅等密切相关,在临床中亦多表现出实证,文中将从CRF临床常见实证证型之肝郁气滞、热毒血瘀及痰湿蕴结进行论述,提示医者在临床论治CRF除补益虚损外,不应忽视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行气化痰等实证治法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实证 肝郁气滞 热毒血瘀 痰湿蕴结
下载PDF
张梅芳基于调脾法论治干眼经验介绍
18
作者 范志敏 周琴 +1 位作者 陈兹满 李振萍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1期228-232,共5页
介绍张梅芳教授运用调脾法治疗干眼的临床经验。张梅芳教授认为,干眼病位在眼,与脾密切相关,临证分为脾气虚弱型、脾虚夹湿热型、脾肾亏虚型,治法有健脾益气、健脾清热利湿、健脾益肾。健脾益气多以四君子汤加减,辨证加用密蒙花、枸杞... 介绍张梅芳教授运用调脾法治疗干眼的临床经验。张梅芳教授认为,干眼病位在眼,与脾密切相关,临证分为脾气虚弱型、脾虚夹湿热型、脾肾亏虚型,治法有健脾益气、健脾清热利湿、健脾益肾。健脾益气多以四君子汤加减,辨证加用密蒙花、枸杞子等明目之品;健脾清热利湿多以三仁汤为基础加减,辨证加用夏枯草、密蒙花等明目之品;健脾益肾则先健脾运而后用自制的益眼明方剂进行加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调脾法 健脾益气 健脾清热利湿 健脾益肾 张梅芳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病Ⅲ期和Ⅳ期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19
作者 吴沙 周静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为DKD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对157例DKDⅢ期和Ⅳ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其本虚证与标实证的证型分...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为DKD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对157例DKDⅢ期和Ⅳ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其本虚证与标实证的证型分布规律;检测患者24 h尿蛋白(24hUTP)、血肌酐(Scr)、尿素氮(UREA)、血浆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分析中医证型与上述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DKD不同分期本虚证证型分布情况:DKDⅢ期患者本虚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燥热证[58.57%(41/70)]、气阴两虚证[28.57%(20/70)]、阴阳两虚证[10.00%(7/70)]、脾肾气虚证[2.86%(2/70)];DKDⅣ期患者本虚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燥热证[40.23%(35/87)]、气阴两虚证[29.89%(26/87)]、脾肾气虚证[18.39%(16/87)]、阴阳两虚证[11.49%(10/87)]。DKD不同分期患者的本虚证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的来说均表现出随着疾病进展,DKD患者阴虚燥热证减少,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增加的趋势。(2)DKD不同分期标实证证型分布情况:DKDⅢ期患者标实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证[54.29%(38/70)]、痰瘀证[27.14%(19/70)]、血瘀证[10.00%(7/70)]、寒湿证[8.57%(6/70)];DKDⅣ期患者标实证证型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证[44.83%(39/87)]、痰瘀证[35.63%(31/87)]、寒湿证[14.94%(13/87)]、血瘀证[4.60%(4/87)]。DKD不同分期患者的标实证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的关系:DKD脾肾气虚证患者的Scr、UREA水平均明显高于阴虚燥热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寒湿证患者的Scr、24hUTP水平均明显高于湿热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DⅢ期和Ⅳ期患者均以阴虚燥热证为主,并随着疾病进展表现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阴阳两虚的发展规律;湿邪和瘀血是DKD的主要致病因素;Scr、UREA、24hUTP与DKD中医证型有关,可用来指导DKD的中医辨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生化指标 中医证型 阴虚燥热证 气阴两虚证 湿热证 痰瘀证
下载PDF
中医体质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病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吕水英 殷继超 +5 位作者 徐鹏刚 刘德玉 任宝娣 王颖 丁明辉 张俊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45-549,共5页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发病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西安市第五医院(即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华...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发病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西安市第五医院(即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的准则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判定,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调查的方式收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社会人口学、生活习惯、临床症状、中医体质等情况,调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疾病诱发因素;采用二进制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发病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以偏颇体质居多,其分布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分别占33.00%、14.00%、18.00%。(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Ⅰ、Ⅱ、Ⅲ级亲属的患病率分别为56.25%、40.00%、25.00%;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率方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均为阳性,而其Ⅰ、Ⅱ、Ⅲ级亲属的HLA-B27阳性率分别为44.31%、30.67%、15.63%。(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程与气虚质、骶髂关节炎级别与气郁质、年龄与血瘀质呈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表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程和年龄是影响体质的重要因素,其中病程与气虚关系密切,年龄与血瘀关系密切。【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为高度遗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HLA-B27相关;阳气亏欠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基本的体质特点,而湿热质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进展过程(尤其是疾病活动期)的主要体质类型,且随病程的延长会加剧病情和气虚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体质 阳虚质 气虚质 湿热质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