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楚辞·天问》所见姜太公事迹考——释“迁臧就岐,何能依?殷有惑妇,何所讥” 被引量:3
1
作者 代生 《云梦学刊》 2010年第2期38-40,共3页
郭店楚简有关"吕望为臧"的事迹,为解释《天问》"迁臧就岐,何能依?殷有惑妇,何所讥"一节提供了重要依据,结合《庄子·田子方》篇相关记载,可以推知该节是对姜太公传说的记述。
关键词 《天问》 姜太公 臧就岐 殷有惑妇
下载PDF
由“迁”至“迁刑”——秦“迁”入刑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海 《交大法学》 CSSCI 2019年第4期146-157,共12页
秦汉时期的"迁"在出土文献当中几乎均作为刑罚出现,当下的研究也多围绕"迁刑"展开.其实,"迁"作为秦人的一项政策,并不单单是刑罚,而是具有多种样态."迁刑"实际上是由非刑罚的"迁"发... 秦汉时期的"迁"在出土文献当中几乎均作为刑罚出现,当下的研究也多围绕"迁刑"展开.其实,"迁"作为秦人的一项政策,并不单单是刑罚,而是具有多种样态."迁刑"实际上是由非刑罚的"迁"发展而来的,其进入刑罚体系大致在昭襄王晚期."迁"入刑的主要原因是昭襄王时期秦国领土急剧扩大,出于填充新地的需要,故而使用了"赦罪人迁之"的政策,并在昭襄王晚期将"迁"纳入律令体系,使其稳定化与制度化,成为刑罚的一种."迁刑"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秦国君主需要发展和巩固集权社会体制.作为将罪人迁徙至他地之刑,其可以很好地瓦解六国故地地域性强烈的宗族势力,并用以分隔本国内部的宗亲权贵集团,对于集权社会的发展和巩固具有不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赦罪人 集权社会
下载PDF
坑儒一事真伪辨——与李开元先生商榷 被引量:3
3
作者 代国玺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关坑儒一事的记载,是可靠的。坑儒一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起于方士讥议,秦始皇因此意识到士人非议时政之风颇盛,遂从非议时政者中选出四百六十余人,集中将其杀害,以警示天下人不可非议时政、诽谤皇帝。由于立...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关坑儒一事的记载,是可靠的。坑儒一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起于方士讥议,秦始皇因此意识到士人非议时政之风颇盛,遂从非议时政者中选出四百六十余人,集中将其杀害,以警示天下人不可非议时政、诽谤皇帝。由于立场不客观,东汉儒生对坑儒一事有不少误解和夸张,误认为是秦始皇为了彻底灭绝《诗》、《书》,遂活埋儒生,甚至是活埋了所有儒生。东汉儒生对坑儒一事的认识,尽管严重偏离了历史事实,但仍然属于历史认识,与故意伪造的谎言有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儒 司马 东汉儒生 历史认识
下载PDF
多维历史视野与“立体式”著史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其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01,共8页
司马迁继承了先秦史学的成就,并且加以大大发展。《史记》著史体系气魄宏伟,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相配合而成,承载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司马迁继承了先秦史学的成就,并且加以大大发展。《史记》著史体系气魄宏伟,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互相配合而成,承载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从史家的历史观察力来分析,则是由以往单一的视角,发展为多维视角,构成了宏阔的视野。主要包括三项:时间维度;人物活动维度;典章制度和社会情状维度。运用"多维度历史视野"这一新概括,无疑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史记》何以被称为著史的"极则"。探讨这一课题还具有突出的当下价值,能更加恰当地评价《史记》历史编纂成就对20世纪史家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史学精华 司马 多维历史视野 章学诚 改革历史编纂的方向 白寿彝 “立体式著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