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沈园二首》的次序及异文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余祖坤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3-56,共4页
钱钟书《宋诗选注》在选录陆游的《沈园二首》时,将二诗的前后位置进行了调换,又将"沈园非复旧池台"一句中的"非"字改成了"无"字。这两处改动,很有可能是钱钟书有意沿袭了清人严长明《千首宋人绝句》中... 钱钟书《宋诗选注》在选录陆游的《沈园二首》时,将二诗的前后位置进行了调换,又将"沈园非复旧池台"一句中的"非"字改成了"无"字。这两处改动,很有可能是钱钟书有意沿袭了清人严长明《千首宋人绝句》中的改动,而严长明又当是本于周密《齐东野语》中的相关记载。二诗位置的前后置换,使原作结构更加完美;而"非"改为"无",却使声音效果较原作略为逊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长明 钱钟书 沈园二首 改动
下载PDF
钱钟书小说创作心态管窥 被引量:1
2
作者 伏涤修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1期20-23,共4页
从分析钱钟书小说的题旨、选材、艺术旨趣、为文风格入手 ,探讨了钱钟书小说创作的心态 ,认为钱钟书的小说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人性批判精神 ;反知识分子的外在表象只是他崇尚真学术、维护学术尊严的反向反应 ;他不炫学却自具过... 从分析钱钟书小说的题旨、选材、艺术旨趣、为文风格入手 ,探讨了钱钟书小说创作的心态 ,认为钱钟书的小说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人性批判精神 ;反知识分子的外在表象只是他崇尚真学术、维护学术尊严的反向反应 ;他不炫学却自具过人睿智与不羁才情 ;他的为文风格并不等同于他的为人作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人文思想 艺术旨趣 创作心态
下载PDF
《围城》与20世纪40年代的海派小说
3
作者 吉素芬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4-59,共6页
钱锺书《围城》与20世纪40年代海派小说产生于同一个语境,精神气质上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但又明显不同:《围城》的自我定位介于新文学与海派文学之间,对海派文学传统有继承、改造,更有超越和提升。某种程度上讲,《围城》是对20世纪4... 钱锺书《围城》与20世纪40年代海派小说产生于同一个语境,精神气质上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但又明显不同:《围城》的自我定位介于新文学与海派文学之间,对海派文学传统有继承、改造,更有超越和提升。某种程度上讲,《围城》是对20世纪40年代海派小说的反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钱锺书 海派小说
下载PDF
钱锺书《谈艺录·〈锦瑟〉诗解》申说
4
作者 孙桂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8期73-77,共5页
钱锺书《谈艺录》主张《锦瑟》"略同编集之自序"能够自圆其说,但不足采信。对"以史证诗"的不满导致钱锺书轻视了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有价值的解诗线索。钱锺书之前的文人,已经用"诗史互证"法对许多... 钱锺书《谈艺录》主张《锦瑟》"略同编集之自序"能够自圆其说,但不足采信。对"以史证诗"的不满导致钱锺书轻视了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有价值的解诗线索。钱锺书之前的文人,已经用"诗史互证"法对许多古诗做过正确的解释,钱氏所论并不能否定"以诗证史"作为具体解诗方法的实践价值。在张采田、程千帆解诗的基础上,《锦瑟》全诗都可以解释成与李德裕有关:该诗主要为李德裕贬死崖州及归葬事而写,李商隐并由此感喟"万古良相"政治人生的浮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锦瑟》 李德裕 崖州 归葬
下载PDF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春秋笔法”解读
5
作者 叶荭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3年第2期188-192,共5页
“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具有微言大义、一字褒眨、婉而成章等特征的修辞手法。本文以钱钟书和简‘奥斯丁小说为例,从“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四个方面比较中西方两位作家在运... “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具有微言大义、一字褒眨、婉而成章等特征的修辞手法。本文以钱钟书和简‘奥斯丁小说为例,从“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四个方面比较中西方两位作家在运用“春秋笔法”提升作品审美价值,增强讽刺幽默效果,激发读者创造性参与和扩大阐释空间方面的不谋而合,探究“春秋笔法”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产生异曲同工之妙的深层修辞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笔法 钱钟书小说 简·奥斯丁小说 修辞机理
下载PDF
悖论式思维与钱钟书文学创作
6
作者 黄志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4-78,共5页
悖论式思维是钱氏把握世界与人生的整体意义的一种思维方式,钱氏运用它来揭示悖论,探索人生真相,还原生活本真。钱氏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悖论式思维进行解构写作,呈现在文本语言运用、主旨建构及人物创设等诸方面。
关键词 钱钟书 文学创作 悖论式思维 解构
下载PDF
钱钟书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7
作者 赵鹏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钱钟书翻译思想的关注点在于其提出的"化境"一说,而却往往忽略了先生提出的"诱"、"讹"的翻译理念。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系统地解读钱钟书的翻译思想,旨在让广大读者对先生以及他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钱钟书翻译思想的关注点在于其提出的"化境"一说,而却往往忽略了先生提出的"诱"、"讹"的翻译理念。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系统地解读钱钟书的翻译思想,旨在让广大读者对先生以及他的"化境"说有更深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翻译思想 生态翻译 化境 诠释
下载PDF
不同的方式 共同的探寻——《倾城之恋》与《纪念》女主人公的异同
8
作者 尹妩婧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5-87,共3页
在动荡的20世纪40年代,众多作家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与钱钟书的《纪念》从不同层面刻画了在那个特定时代下的女性形象,两者相交相补,共同展现了那个动荡时代下女性的共生相、众生相。
关键词 张爱玲 钱钟书 小说 女性形象
下载PDF
多重话语权力交织下的文学史写作——对钱钟书为何没能写出一部文学通史的探求
9
作者 刘志 王北平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20世纪30年代初期,钱钟书写下两篇相互印证的论文《中国文学小史序论》(1933年)和《论复古》(1934年),前者对传统和时下的文学观、历史观以及文学史观予以质疑,后者是这种质疑在遭遇"文学进化论"时表现出来的反驳、抵抗。通... 20世纪30年代初期,钱钟书写下两篇相互印证的论文《中国文学小史序论》(1933年)和《论复古》(1934年),前者对传统和时下的文学观、历史观以及文学史观予以质疑,后者是这种质疑在遭遇"文学进化论"时表现出来的反驳、抵抗。通过对二者的梳理和分析,试图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钱钟书没能写出一部文学史通史?由此而展开对文学史写作的探讨,认为文学史写作是多种话语权力交织冲突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文学史书写 文学进化论
下载PDF
钱锺书的李贺诗歌四论
10
作者 孙文刚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在李贺诗歌批评和接受史上,钱锺书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一位大家。他以其学识的渊博和睿智,旁征博引,纵贯古今,打通“中西”,对李贺诗歌的总体特点、艺术和思想特色、风格等进行了精到而全面的评论,研究和分析钱锺书先生对李贺诗歌... 在李贺诗歌批评和接受史上,钱锺书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一位大家。他以其学识的渊博和睿智,旁征博引,纵贯古今,打通“中西”,对李贺诗歌的总体特点、艺术和思想特色、风格等进行了精到而全面的评论,研究和分析钱锺书先生对李贺诗歌所作的评论以及评论时所使用的方法,这无疑对李贺诗歌以及整个唐诗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李贺诗歌 总体特点 艺术特色 思想特点 创作风格
下载PDF
论钱锺书小说化用旧作的现象
11
作者 殷伟荣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26-29,共4页
钱锺书的《围城》和《人兽鬼》存在化用旧作的现象,即化用早于《围城》和《人兽鬼》的《写在人生边上》及《人生边上的边上》中某个情节或语句,或直接引用,或稍加点染。揭示此类化用,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钱锺书小说的创作旨趣有所... 钱锺书的《围城》和《人兽鬼》存在化用旧作的现象,即化用早于《围城》和《人兽鬼》的《写在人生边上》及《人生边上的边上》中某个情节或语句,或直接引用,或稍加点染。揭示此类化用,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钱锺书小说的创作旨趣有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小说 化用旧作
下载PDF
《宋诗选注》与《钱锺书选唐诗》比较研究
12
作者 叶蕾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宋诗选注》与《钱锺书选唐诗》是钱锺书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编选的两部诗歌选本。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两部诗歌选本在选目理路、选本特色以及选诗标准等方面表现出互异性与一致性。在选目理路上,两者都有意勾勒断代诗歌史的演进... 《宋诗选注》与《钱锺书选唐诗》是钱锺书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编选的两部诗歌选本。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两部诗歌选本在选目理路、选本特色以及选诗标准等方面表现出互异性与一致性。在选目理路上,两者都有意勾勒断代诗歌史的演进脉络;在选本特色上,两者旗鼓相当、各有千秋;在选诗标准上,两者都以艺术标准为先。在钱锺书诗学观念的统摄下,两部选本构成互相阐发、此唱彼和的唐宋诗歌选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选注》 《钱锺书选唐诗》 钱锺书 诗歌选本
下载PDF
钱锺书“化境”翻译思想新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军平 赵睿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5,共4页
钱锺书的"化境"理论,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美学、哲学思想,该理论中"讹"与"化"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钱氏翻译思想的核心内容。在钱氏看来,翻译中"讹"不可避免,"化"却难以企及。因此,翻... 钱锺书的"化境"理论,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美学、哲学思想,该理论中"讹"与"化"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钱氏翻译思想的核心内容。在钱氏看来,翻译中"讹"不可避免,"化"却难以企及。因此,翻译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失本成译,讹化相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化境 译者创造性
原文传递
从“讹”的视角谈汉英口译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江春 《中国科技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本文将我国著名翻译家钱钟书的翻译思想"诱"、"媒"、"讹"、"化"中的"讹"用于分析口译实例,进而提出在处理口译中冗赘的礼貌用语、不必要的信息、典故以及延长思考时间等方面,"... 本文将我国著名翻译家钱钟书的翻译思想"诱"、"媒"、"讹"、"化"中的"讹"用于分析口译实例,进而提出在处理口译中冗赘的礼貌用语、不必要的信息、典故以及延长思考时间等方面,"讹"是促生口译策略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翻译思想 口译中的“讹” 口译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