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汉思想家王符《潜夫论·赞学》中的教育观
1
作者 王荣霞 于建福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东汉思想家王符自少好学而有志操,友善当世经师,博通诸子经籍,因耿介而不得升进,著书《潜夫论》。《潜夫论》通篇充满着儒家的教化思想,《赞学》作为首篇,倡导修习典籍,推崇先圣先儒,注重化民成俗,奠定了全书的立论之基。王符不仅继承... 东汉思想家王符自少好学而有志操,友善当世经师,博通诸子经籍,因耿介而不得升进,著书《潜夫论》。《潜夫论》通篇充满着儒家的教化思想,《赞学》作为首篇,倡导修习典籍,推崇先圣先儒,注重化民成俗,奠定了全书的立论之基。王符不仅继承了先秦诸子和西汉思想家尤其是儒家的精神品格,而且展现出经学时代强烈的效法古圣先贤之道、崇尚圣典教化的思想理念:悲天悯人的殷殷深情、民生关怀的忧患意识、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修己济世的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 教化 修己济世
下载PDF
王符散文与汉代经学 被引量:3
2
作者 戴建业 李晓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王符的《潜夫论》是东汉散文的代表作。由于身处汉代经学盛行时期,王符散文创作受到了经学经典和经学活动的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文章结构上,体现出"依经立意"的构思方式;文章构句上,表现出对儒家经典句式的仿写和句法技巧... 王符的《潜夫论》是东汉散文的代表作。由于身处汉代经学盛行时期,王符散文创作受到了经学经典和经学活动的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文章结构上,体现出"依经立意"的构思方式;文章构句上,表现出对儒家经典句式的仿写和句法技巧的借鉴;文章论述方式和文体上,表现出受经师解经言说方式和经学论辩活动影响的痕迹。王符散文与汉代经学关系密切,是汉代经学与文学互动的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 汉代经学
下载PDF
试论《潜夫论》深潜之美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霞 王洲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166,共6页
东汉政论文集《潜夫论》因其深刻的思想、深厚的学理、深茂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而呈现出一种深潜之美。这种深潜风貌是作者的气质、文艺主张以及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集中表现为作者深刻、潜隐的气质,同时也展现了中... 东汉政论文集《潜夫论》因其深刻的思想、深厚的学理、深茂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而呈现出一种深潜之美。这种深潜风貌是作者的气质、文艺主张以及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集中表现为作者深刻、潜隐的气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不遇士人的处世态度和精神风貌,具有代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夫论》 深潜之美 表现 成因 意义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失收的《潜夫论》并列复词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山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48-49,共2页
东汉王符《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相当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存在《潜夫论》中一些并列复词失收的问题,文章对相关并列复词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 《潜夫论》 并列复词 《汉语大词典》 失收词条 考释
下载PDF
《潜夫论》引《鲁诗》考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37-42,共6页
王符《潜夫论》中引《诗》众多,或从文字比对,或从诗意核查入手,可以考证其为《鲁诗》系统。《鲁诗》学派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经世致用的现实精神以及《诗》史互证的文风对《潜夫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王符《潜夫论》与《鲁诗》之间关系密切... 王符《潜夫论》中引《诗》众多,或从文字比对,或从诗意核查入手,可以考证其为《鲁诗》系统。《鲁诗》学派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经世致用的现实精神以及《诗》史互证的文风对《潜夫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王符《潜夫论》与《鲁诗》之间关系密切,是汉代经学影响文学的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 《鲁诗》
下载PDF
《潜夫论》并列复词异形词与《汉语大词典》编纂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山 《鄂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76-78,共3页
该文考辨了东汉王符《潜夫论》中9对并列复词异形词的正体和异体的关系,并指出《汉语大词典》对《潜夫论》相应的异形词的编纂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潜夫论》 并列复词 异形词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潜夫论·劝将篇》军事问题探论——王符军事思想研究之一 被引量:2
7
作者 熊艳 桂珍明 《孙子研究》 2022年第4期23-32,共10页
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劝将篇》中,针对汉安帝时期朝廷在平定羌族叛乱中作战失利一事,围绕东汉中期军事概况、赏罚制度、将领选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劝将篇》所揭示的不只是单纯兵法或战术的运用问题。作为儒家学... 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劝将篇》中,针对汉安帝时期朝廷在平定羌族叛乱中作战失利一事,围绕东汉中期军事概况、赏罚制度、将领选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劝将篇》所揭示的不只是单纯兵法或战术的运用问题。作为儒家学者,王符从政治、军事以及人才选拔方面,深刻剖析了东汉政权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立足儒家本位,借鉴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劝将篇》充分体现了东汉时期儒家学者的权变与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潜夫论·劝将篇》 赏罚制度 将领选任 军事思想
下载PDF
《潜夫论》反义并列复词与《汉语大词典》编纂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山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27-28,共2页
在梳理东汉王符《潜夫论》反义并列复词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大词典》对《潜夫论》相应的反义并列复词的编纂情况,指出《汉语大词典》失收词条、书证迟后、漏立义项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潜夫论》 反义并列复词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潜夫论》引用经书问题研究
9
作者 蒋泽枫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
《潜夫论》对经书内容引用很多。在引用方式上主要有明引和暗引两种,也存在只引经书名称或具体篇章名称而不引文句内容的情况。《潜夫论》对不同经书内容的关注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兼顾今古文经,体现了东汉中后期今古文经融合的发展趋... 《潜夫论》对经书内容引用很多。在引用方式上主要有明引和暗引两种,也存在只引经书名称或具体篇章名称而不引文句内容的情况。《潜夫论》对不同经书内容的关注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兼顾今古文经,体现了东汉中后期今古文经融合的发展趋势。《潜夫论》对经书的引用是汉代学术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同王符的"明道、征圣、宗经"的儒家学术观有着直接关系,是王符对儒家经典的一种理解和诠释。对《潜夫论》引经书内容的分析既突出了王符的学术特点,也再次表明了经今古文问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夫论 王符 汉代学术
下载PDF
《潜夫论》词语考释中的非误字问题
10
作者 徐山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4期67-70,共4页
本文考释了《潜夫论》1 4条词语 ,指出汪继培笺和彭铎校正中的非误字问题 ,而原文不误却训以误字的原因为不明原文之义 ,或不明文字、词义的演变。使用误字手段需慎重。
关键词 《潜夫论》 词语考释 非误字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未收的《潜夫论》并列复词考释
11
作者 徐山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3-64,83,共3页
东汉王符《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相当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然《汉语大词典》存在着对《潜夫论》并列复词未收录的问题;对相关并列复词进行考释。
关键词 《潜夫论》 并列复词 《汉语大词典》 未收词条 考释
下载PDF
释《潜夫论》中的“项领”一词
12
作者 徐山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9-29,40,共2页
文章考辨了《潜夫论》中的"项领"一词,前贤以为"项领"的"项"为"大"义,如此则"项领"为偏正结构,不确,"项领"当为近义并列的名词性结构。
关键词 《潜夫论》 “项领” 偏正结构 名词性结构 词语 考释
下载PDF
《潜夫论》中《五德志》《志氏姓》《浮侈》文献价值研究
13
作者 蒋泽枫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4-59,共6页
有"东汉小百科全书"美誉的《潜夫论》文献价值极高。其中的《五德志》主要探讨了上古帝王兴衰更替的情况,对于我们了解上古帝系问题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既有一定的文献依据,又体现了一家之言的特点。对帝系问题的分析体... 有"东汉小百科全书"美誉的《潜夫论》文献价值极高。其中的《五德志》主要探讨了上古帝王兴衰更替的情况,对于我们了解上古帝系问题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既有一定的文献依据,又体现了一家之言的特点。对帝系问题的分析体现出王符对古史传说有分化规律的认识;《志氏姓》则记述姓氏的起源及发展流变,其所记载一些内容已不见于其他古籍,因此而广为历代众多学者所参考引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志氏姓》篇具有史料价值是弥足珍贵的;《浮侈》中谈及的种种社会现象丰富了对东汉社会风气的记载,所有涉及到东汉中后期社会风气的问题都无法回避此篇文章所记载的相关内容,故此篇文献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 五德志 志氏姓 浮侈 文献价值
下载PDF
论东汉中后期社会思想的过渡性——以王符《潜夫论》为视角
14
作者 蒋泽枫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24-129,共6页
王符《潜夫论》思想内容丰富,其中的社会批判思想不仅是一次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而且更是一次思想文化的变迁运动。王符《潜夫论》打破了汉代经学藩篱,其针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涉及到了魏晋玄学中所包含的名实问题、本末问题、才性问题三个... 王符《潜夫论》思想内容丰富,其中的社会批判思想不仅是一次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而且更是一次思想文化的变迁运动。王符《潜夫论》打破了汉代经学藩篱,其针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涉及到了魏晋玄学中所包含的名实问题、本末问题、才性问题三个方面,为魏晋时期的本末之辨、有无之辨、才性之辨、名教与自然之辨打下了思想基础,体现出经学向玄学的过渡性特点,成为汉代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化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 过渡性
下载PDF
《潜夫论》谶纬思想钩沉
15
作者 赵玉龙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45-150,共6页
《潜夫论》是东汉著名政论散文家王符的名著,是汉代子书的代表性著作,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王符主要生活在东汉和帝至桓帝时期,在他所处的时代,谶纬虽渐趋走向没落,其政治地位也日渐衰微,但谶纬曾作为一种重... 《潜夫论》是东汉著名政论散文家王符的名著,是汉代子书的代表性著作,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王符主要生活在东汉和帝至桓帝时期,在他所处的时代,谶纬虽渐趋走向没落,其政治地位也日渐衰微,但谶纬曾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必然会对文人的思想、创作产生影响。即使王符所处的时代,谶纬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依然很大。王符的《潜夫论》虽是抨击、揭露当时社会弊政的力作,但不可否认,王符确亦多受谶纬影响,《潜夫论》中渗入了谶纬的思想观念,书中多处征引化用纬书。基于此,本文拟对《潜夫论》中的谶纬思想进行钩沉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夫论》 谶纬思想 钩沉
下载PDF
东汉王符治国理论中的本末问题探析——以《潜夫论·务本篇》为中心
16
作者 熊艳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88-94,共7页
东汉中晚期思想家王符针对当时国家治理存在的弊端,在《潜夫论·务本篇》中就其本末选择问题发表评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方面,他从“富民”入手,论证国家经济措施中的本与末,即“富民”“富国”的重点和末节;另一方面,他从教育着... 东汉中晚期思想家王符针对当时国家治理存在的弊端,在《潜夫论·务本篇》中就其本末选择问题发表评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方面,他从“富民”入手,论证国家经济措施中的本与末,即“富民”“富国”的重点和末节;另一方面,他从教育着眼,论证国家精神文化层面的本和末,即“正学”“教训”的要点和一般问题。此后,在王氏的制度建构中,君主在国家的本末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务本篇》 国家治理 本末 德义
下载PDF
《潜夫论》词语考释五则
17
作者 徐山 《青海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52-53,共2页
本文利用修辞特征考辨了《潜夫论》5条词语,对汪继培笺和彭铎校正提出己见,从而解决对文、排比句中异词同义和双音词内部关系的问题以及脱文、衍文、误字等问题。
关键词 《潜夫论》 词语 修辞特征 训诂 汉语 异词同义 双音词 排比句 对文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有关《潜夫论》并列复词的问题
18
作者 徐山 《黄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43-145,共3页
东汉王符《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相当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在处理《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时存在一些疏忽,主要有释义不确、失收词条、漏立义项、书证迟后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潜夫论》 并列复词
下载PDF
《潜夫论》引《诗》的理论建构与《诗》史价值
19
作者 赵玉龙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67-72,共6页
《潜夫论》是东汉著名政论散文家王符的名著,也是汉代子书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大量征引《诗经》中的句子,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体现了王符深厚的诗学修养。王符引《诗》关注并反映现实,重在引以为据,阐明事理,不以解说诗义为目的。在用《... 《潜夫论》是东汉著名政论散文家王符的名著,也是汉代子书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大量征引《诗经》中的句子,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体现了王符深厚的诗学修养。王符引《诗》关注并反映现实,重在引以为据,阐明事理,不以解说诗义为目的。在用《诗》旨归方面,以《诗》证理、以《诗》明教、以《诗》论政,体现出了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在《诗》史价值方面,《潜夫论》突破传统的用《诗》模式,在用《诗》模式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同时也代表着汉代《诗》通学的勃兴。在解决《诗》学史上的一些学术疑难问题方面,《潜夫论》也突显出了重要的《诗》学史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 《诗经》 旨归 《诗》史价值
下载PDF
论东汉后期夷夏观念中的两种逻辑——以“弃凉之议”为线索
20
作者 杨佳将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0-96,共7页
罗志田曾指出中国古代的夷夏之辨具有两面性,同时包含着“开放”与“封闭”两种逻辑。东汉后期的“弃凉之议”展现出夷夏观念内部两种逻辑的对立与冲突。主张“弃凉”者拒绝承认夷夏之间的互动,认为应当割弃凉州以永绝“夷狄”之扰,体... 罗志田曾指出中国古代的夷夏之辨具有两面性,同时包含着“开放”与“封闭”两种逻辑。东汉后期的“弃凉之议”展现出夷夏观念内部两种逻辑的对立与冲突。主张“弃凉”者拒绝承认夷夏之间的互动,认为应当割弃凉州以永绝“夷狄”之扰,体现了其夷夏观念的封闭性。王符等反对“弃凉”者则强调“王者无外”,认为圣王即使是对“夷狄”也负有教化责任,体现了其夷夏观念的扩张性。虽然争论双方的观点导向截然对立的政治实践,但无论何种夷夏观念,其根本前提均为夷夏之间在道德上有着高下之分。具有歧视属性的夷夏观念加剧了汉羌冲突,而汉羌冲突最终将东汉王朝推向覆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观念 东汉后期“ 弃凉之议” 王符 《潜夫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