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南巡镇江唱和苏轼诗
1
作者 喻世华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乾隆六次南巡都曾在镇江停留,每次都留下与苏轼有关的诗词。从乾隆唱和苏轼润州诗可以看出,乾隆对苏轼以及苏轼诗歌的了解与推崇,就此可一窥苏轼在清代的巨大影响。研究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唱和苏轼诗的相互关系,可进一步拓展苏轼研究,对... 乾隆六次南巡都曾在镇江停留,每次都留下与苏轼有关的诗词。从乾隆唱和苏轼润州诗可以看出,乾隆对苏轼以及苏轼诗歌的了解与推崇,就此可一窥苏轼在清代的巨大影响。研究苏轼润州诗与乾隆唱和苏轼诗的相互关系,可进一步拓展苏轼研究,对促进镇江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南巡 苏轼润州诗 乾隆唱和苏轼润州诗
下载PDF
康乾南巡中的景观营建与遗产保护
2
作者 何峰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93-99,115,共8页
清康熙、乾隆南巡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江浙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景观营建活动,并对途经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维护。南巡中的营缮活动主要包括:对公共建筑及遗产的修缮与维护、居住及游赏性景观的查勘与营缮、地方官商对帝王活动的景... 清康熙、乾隆南巡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江浙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景观营建活动,并对途经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维护。南巡中的营缮活动主要包括:对公共建筑及遗产的修缮与维护、居住及游赏性景观的查勘与营缮、地方官商对帝王活动的景观记载。中国古代地域景观的系统性维护与更新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契机,对于清代的江浙地区而言,帝王南巡这一大型政治文化事件正是这一契机,从康熙南巡到乾隆南巡,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力量的集体参与,推动了江浙地区物质景观的系统更新及景观文化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营建 遗产保护 康熙 乾隆 南巡
下载PDF
清代康乾时期扬州高旻寺行宫研究
3
作者 陈咏奕 胡运宏 《广东园林》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江宁织造曹寅带领众盐商出资,于康熙四十三年(1686年)建成高旻寺行宫。行宫分成东、中、西三路纵深布局,呈现前宫后苑格局,其中园林区约占三分之一,以水景为主。乾隆皇帝南巡时,高旻寺行宫得以扩建,行宫继续保持三... 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江宁织造曹寅带领众盐商出资,于康熙四十三年(1686年)建成高旻寺行宫。行宫分成东、中、西三路纵深布局,呈现前宫后苑格局,其中园林区约占三分之一,以水景为主。乾隆皇帝南巡时,高旻寺行宫得以扩建,行宫继续保持三路布局,但园林区面积大为增加,呈环抱之势,而形成宫苑分置格局,同时高旻寺周边风景得以充分开发。扬州作为南北交通枢纽,园林风格综合南北造园手法,高旻寺行宫园林采用集锦式的手法兼收多种园林风格,体现出高超的园林营造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乾南巡 高旻寺行宫 皇家园林 图档分析 园林营造
下载PDF
乾隆南巡时期京口三山营造中的“图—景”互动与权力运作
4
作者 朱诗漪 闫爱宾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6期78-82,共5页
京口三山作为重要的风景遗产之一,拥有较为丰富体系的图像与论述。明中晚期在镇江当地士人的自我审视与外来者的他者想象的交融互动中,形塑了京口三山这一地方性风景的多重意义场域。乾隆时期则更注重满清文化身份的建构,对南巡景观游... 京口三山作为重要的风景遗产之一,拥有较为丰富体系的图像与论述。明中晚期在镇江当地士人的自我审视与外来者的他者想象的交融互动中,形塑了京口三山这一地方性风景的多重意义场域。乾隆时期则更注重满清文化身份的建构,对南巡景观游赏与营造活动的分析可部分揭示乾隆重塑文化格局的权力运作方式。研究以京口三山中的焦山营造为焦点,借鉴艺术史分析方法,以图像本身的内证分析为基础,结合题跋、游记、志书等相关文本解读,通过对实景空间与图像空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探析焦山“图-景”转译过程中的权力表达与政治意图,指出乾隆采用了复杂的文化延续与修正机制:一方面通过延续已有文化模式,构建与当地汉族精英的文化共识,另一方面通过空间化手段对文化模式进行修正,以巩固自己作为文化引领者的权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口三山 乾隆南巡 图像空间 权力运作
下载PDF
南巡、盐商与清代扬州城市景观的变迁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75,共7页
康乾南巡期间,两淮盐商对扬州城市景观变迁产生重要影响并发挥积极作用。两淮盐商是南巡差务经费的重要承担者,为南巡提供了重要的经济、物质支持。因迎銮需要,盐商不但在行宫营建与修缮中积极出资出力,而且主动参与扬州城各类迎銮景观... 康乾南巡期间,两淮盐商对扬州城市景观变迁产生重要影响并发挥积极作用。两淮盐商是南巡差务经费的重要承担者,为南巡提供了重要的经济、物质支持。因迎銮需要,盐商不但在行宫营建与修缮中积极出资出力,而且主动参与扬州城各类迎銮景观及建筑的营建与修缮。至乾隆南巡期间,扬州城市景观发生显著变化,盐商修建的园亭遍布南巡沿经地区,也成为乾隆帝游赏扬州景观的主要类别,扬州城的景观与文化营建活动达到极盛。盐商对南巡的贡献,得到了帝王的嘉赏,盐商不仅巩固了其专商地位,而且社会、政治地位迅速提升;通过大批园林建筑的兴建与拓展,两淮盐商成为影响清中叶扬州城市景观与文化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盐商 康乾南巡 扬州 景观
下载PDF
论乾隆南巡对江南形象传播之影响——以南巡相关绘画与仿建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欢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5期35-41,共7页
在历代帝王巡游中,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最为世瞩目,其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重及后世传闻之广,堪称旷古未有。南巡期间,乾隆命画师相随,将江南名园、景致摹绘成图,大量仿建于北方御苑行宫。这种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植"... 在历代帝王巡游中,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最为世瞩目,其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重及后世传闻之广,堪称旷古未有。南巡期间,乾隆命画师相随,将江南名园、景致摹绘成图,大量仿建于北方御苑行宫。这种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植"效法行为,为皇家园林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成就了清中期皇家园林的空前鼎盛。同时,它更促进了江南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这种移植仿制行为,是出于"视听享受"还是为"吏治民生"?对此,皇帝本人也在不断地寻求冠冕堂皇的悖论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南巡 江南形象 绘画 仿建 园中园
下载PDF
“四库七阁仿天一”所反映的清代皇家园林写仿江南的三个阶段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菁 于嘉 王笑石 《建筑创作》 2017年第5期138-143,共6页
本文以乾隆南巡为线索,梳理乾隆写仿江南园林的三个阶段。以写仿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盛京宫殿文溯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和杭州圣因寺文澜阁为例,以测绘图纸、复原设... 本文以乾隆南巡为线索,梳理乾隆写仿江南园林的三个阶段。以写仿浙江宁波天一阁的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盛京宫殿文溯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和杭州圣因寺文澜阁为例,以测绘图纸、复原设计和档案文献为依托,甄别其各自的园林特色,并与天一阁园林空间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探寻看似相同原型、相同功能的系列园林建筑,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建设中,所反映的乾隆皇帝对所仿写江南园林的阐释和转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南巡 皇家园林 南方园林 写仿 《四库全书》藏书楼
下载PDF
乾隆南巡视域下的江南文人承应戏
8
作者 王汉民 郭晓彤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10,23,共6页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江南官府、富商为了满足乾隆皇帝的欣赏需要,一方面改编旧剧,推存出新;另一方面聘请厉鹗、王文治、蒋士铨等人创制新剧承应。由于面对的是特殊的观众,江南文人的迎銮承应戏以颂圣德、祝圣寿、歌太平为主题,同时又展现...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江南官府、富商为了满足乾隆皇帝的欣赏需要,一方面改编旧剧,推存出新;另一方面聘请厉鹗、王文治、蒋士铨等人创制新剧承应。由于面对的是特殊的观众,江南文人的迎銮承应戏以颂圣德、祝圣寿、歌太平为主题,同时又展现了江南的美丽风景、民风民情,有着很浓的地域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南巡 迎銮承应戏 颂圣德 祝圣寿 歌太平
下载PDF
乾隆朝江南文人迎銮戏民俗文化探析
9
作者 王之 刘奇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9-73,共5页
乾隆年间,江南官府、富商为迎接乾隆皇帝南巡,聘请江南文人创作迎銮戏。这些剧作以颂圣、祝寿、歌咏太平为目的,利用仙佛献瑞颂祝,反映民俗信仰;利用市井风情,展现淳朴民风;利用地方风物传说,突出地域特色,有着很浓的民俗特色。
关键词 乾隆南巡 文人迎銮戏 民俗特色
下载PDF
乾隆南巡的御笔赐联与书画题咏
10
作者 欧阳智敏 张毅 《文学与文化》 2021年第1期39-47,共9页
乾隆在位期间共开展过六次南巡,目的在于稳定江南,巩固统治,实现清朝政治文化的大一统格局。在历次南巡过程中,他常于巡游胜景时御笔书联,进行书画游艺与收藏品鉴活动,以体现统治者文武十全的文化形象,以及满汉文化的融合认同。通过相... 乾隆在位期间共开展过六次南巡,目的在于稳定江南,巩固统治,实现清朝政治文化的大一统格局。在历次南巡过程中,他常于巡游胜景时御笔书联,进行书画游艺与收藏品鉴活动,以体现统治者文武十全的文化形象,以及满汉文化的融合认同。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重构乾隆南巡书画活动的历史,有助于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去审视其文化认同的丰富蕴含。乾隆的御笔题咏、御制诗文和御笔书画,因其特殊的帝王身份,也具有不同于普通诗文书画的社会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南巡 御笔 书画题咏
下载PDF
康乾南巡、典籍编纂与文化事业
11
作者 何峰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第1期49-54,共6页
康乾南巡期间,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与江浙地区的文人士绅群体积极互动,通过特恩加试、官绅书赋能力测试等方式考察和延揽人才,并积极搜寻典籍或接受文人士绅进献书籍画册。帝王对江浙地区文人及文化资源的吸纳,为其在京师和江浙地区以汉... 康乾南巡期间,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与江浙地区的文人士绅群体积极互动,通过特恩加试、官绅书赋能力测试等方式考察和延揽人才,并积极搜寻典籍或接受文人士绅进献书籍画册。帝王对江浙地区文人及文化资源的吸纳,为其在京师和江浙地区以汉文化典籍刊刻为核心的典籍编纂事业储备了力量,并在南巡中及南巡后,将经过清政府重新调整、系统整理后的文化典籍颁赐给江浙地区,而江浙地区颁赐典籍的贮藏之所多为南巡影响下的行宫或名胜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乾南巡 典籍编纂 江浙地区 文化事业
下载PDF
从《康熙南巡图》与《乾隆南巡图》中苏州历史图像看二图艺术特色
12
作者 孙国良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47-151,共5页
乾隆和康熙两代帝王前后分别六次南巡,是清代前期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而《康熙南巡图》与《乾隆南巡图》正是记录康熙乾隆南巡盛举的纪实性宫廷绘画巨作。苏州是清代中前期江南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驻跸苏州城也是南巡二图重点表现的... 乾隆和康熙两代帝王前后分别六次南巡,是清代前期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而《康熙南巡图》与《乾隆南巡图》正是记录康熙乾隆南巡盛举的纪实性宫廷绘画巨作。苏州是清代中前期江南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驻跸苏州城也是南巡二图重点表现的内容。文章以《康熙南巡图》和《乾隆南巡图》的苏州历史图像为切入点,来阐述二图的艺术特色,比较二图艺术表现手法及风格的异同。作者认为,作为历史纪实性绘画的鸿篇巨制,二图在表现手法及艺术风格方面富有特色,是清代中前期院画的代表作品。然而在体现这一时期院画的艺术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南巡图》 《乾隆南巡图》 苏州 历史图像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新奇炫目,精彩纷呈——试析乾隆南巡迎銮戏舞台艺术
13
作者 王之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乾隆南巡,江南迎銮戏演出场面宏大,注重视觉效果。戏台上大量运用机关布景,场景亦真亦幻;演员服饰艳丽华贵,个性特色明显;音乐上各地声腔云集,新声悦耳动听。舞台艺术上声、光与画的结合,对当时文人的戏曲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乾隆南巡 迎銮戏 舞台艺术
下载PDF
论《康熙南巡图》与《乾隆南巡图》中苏州历史图像与苏州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变迁
14
作者 孙国良 《创意与设计》 2017年第6期34-38,共5页
康熙和乾隆两位帝王前后分别六次南巡,是清代中前期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而《康熙南巡图》与《乾隆南巡图》正是记录康熙、乾隆南巡盛举的纪实性宫廷绘画巨作。苏州是清代中前期江南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驻跸苏州城"也是南... 康熙和乾隆两位帝王前后分别六次南巡,是清代中前期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而《康熙南巡图》与《乾隆南巡图》正是记录康熙、乾隆南巡盛举的纪实性宫廷绘画巨作。苏州是清代中前期江南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驻跸苏州城"也是南巡二图重点表现的内容。文章通过对《康熙南巡图》和《乾隆南巡图》中苏州历史图像的比较研究认为,作为历史纪实性绘画的鸿篇巨制,二图不仅在表现手法及艺术风格方面富有特色,是清代中前期院画的代表作品,体现了这一时期院画的艺术成就,而且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二图中苏州历史图像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康乾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的兴盛繁荣的真实景象及苏州城市规模和格局的变迁等状况,不仅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献资料记载的空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乾隆 南巡图 苏州 历史图像
下载PDF
数字人文视域下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路径研究——以“乾隆南巡”专题档案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加小双 杨谦雅 +1 位作者 郝梦瑶 谭悦 《兰台世界》 2023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引入数字人文技术以探索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的新路径。以数字人文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构建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的实现路径,即以时间、空间和主题三个叙事维度为基础,运用多样化的数字人文技术对专题档案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著录、加... 引入数字人文技术以探索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的新路径。以数字人文理论和方法为依据,构建专题档案多维开发利用的实现路径,即以时间、空间和主题三个叙事维度为基础,运用多样化的数字人文技术对专题档案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著录、加工等一系列建设工作,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数字人文产品。最后,以乾隆南巡专题档案为实例,进行实证分析。该路径具有三个层面的实效:资源层面,多维集成分散的专题档案资源,实现资源体系化;内容层面,将专题档案蕴含的丰富内容进行提炼与呈现,实现内容场景化;用户层面,将静态的叙事信息进行多媒体方面的呈现,实现知识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专题档案 乾隆南巡 时空地图
原文传递
乾隆南巡与“江浙二老”交游的政治文化意蕴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欢萍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121,159-160,共11页
清高宗乾隆前四次南巡期间,通过赏赐品衔、食俸、匾额与赐诗、俯和等方式对"江浙二老"沈德潜、钱陈群示恩尤隆。这一特定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君臣遇合佳话颇具典型意义。一方面,乾隆的示恩出于帝王文治需要的主动选择,建立在作... 清高宗乾隆前四次南巡期间,通过赏赐品衔、食俸、匾额与赐诗、俯和等方式对"江浙二老"沈德潜、钱陈群示恩尤隆。这一特定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君臣遇合佳话颇具典型意义。一方面,乾隆的示恩出于帝王文治需要的主动选择,建立在作为对象的二老具备江南之地域、士人、耆老等多重符号意义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江南缙绅领袖沈、钱也利用乾隆南巡契机确认与巩固已拥有的文化权力。后两次南巡,乾隆对沈氏态度逆转,对"二老"区别看待,剥去了君臣友谊的温和外衣,显示了皇帝示恩的强烈目的性,即帝王通过赏罚并举、恩威兼施的策略,控制江南这个思想活跃、人才辈出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南巡 沈德潜 钱陈群 江南 文坛生态
原文传递
家族、图像与南巡故事——《万笏朝天图》考析
17
作者 姚旸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43,109,共16页
《万笏朝天图》是首幅以乾隆南巡为主题的清代绘画长卷,组织绘制者范瑶系范仲淹二十世孙。根据范瑶著《纪恩日录》所记,该图卷描绘的是乾隆帝首访天平山范氏园邸的情景。雍乾之际,范氏宗族发展每况愈下,危机重重。作为宗族领导者,范瑶... 《万笏朝天图》是首幅以乾隆南巡为主题的清代绘画长卷,组织绘制者范瑶系范仲淹二十世孙。根据范瑶著《纪恩日录》所记,该图卷描绘的是乾隆帝首访天平山范氏园邸的情景。雍乾之际,范氏宗族发展每况愈下,危机重重。作为宗族领导者,范瑶力行改革,多措并举重振家风,并试图通过接驾、献图等重建家族与皇权的密切关系。《万笏朝天图》即为江南士人家族与皇权互动关系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笏朝天图 范瑶 天平山 南巡 宗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