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北部块断带圈闭特征与油气分布的有序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谢宗奎 谭万金 +1 位作者 周苏平 杨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5,共3页
柴达木盆地北部块断带圈闭的发育受构造与沉积的控制,古近纪只在隆起背景上继承性产生构造圈闭,而晚侏罗世-白垩纪、新近纪-第四纪大面积形成构造圈闭;同时,构造与沉积还控制圈闭的分布,表现为平面上分区成带,垂向上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 柴达木盆地北部块断带圈闭的发育受构造与沉积的控制,古近纪只在隆起背景上继承性产生构造圈闭,而晚侏罗世-白垩纪、新近纪-第四纪大面积形成构造圈闭;同时,构造与沉积还控制圈闭的分布,表现为平面上分区成带,垂向上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类型的圈闭叠加。油气资源类型、成藏组合、保存及富集程度等方面与圈闭时空展布存在耦合,呈现出“断褶区聚气,山前、潜伏区聚油,凸起顶、凸起斜坡区油气并存”的基本格局和油气富集程度依次变好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侏罗系 油气圈闭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冷湖五号燕山期叠瓦逆冲构造的发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戴俊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8-72,共5页
笔者通过钻井、电测、地震等资料的解释 ,在柴达木盆地冷湖五号背斜核部的下侏罗统中发现了叠瓦逆冲构造 ,并认为其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该发现对认识本区燕山运动的性质和正确评价本区的石油及煤炭资源有重要意义。冷湖五号中新生代的... 笔者通过钻井、电测、地震等资料的解释 ,在柴达木盆地冷湖五号背斜核部的下侏罗统中发现了叠瓦逆冲构造 ,并认为其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该发现对认识本区燕山运动的性质和正确评价本区的石油及煤炭资源有重要意义。冷湖五号中新生代的构造发育历史可划分为 5个阶段 ,即早侏罗世伸展裂陷阶段、燕山晚期叠瓦逆冲构造发育阶段、早第三纪早期同生逆断层发育阶段、早第三纪晚期至晚第三纪中期背斜构造发育阶段和晚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背斜构造改造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下侏罗统 叠瓦逆冲构造 燕山运动 地震剖面 钻井资料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典型气藏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光大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6,共7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是第四纪的沉积与沉降中心,内陆湖泊相的沉积厚度大、分布广泛。小幅度同沉积构造发育,是天然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有利地区。由于含气地层新、埋藏浅、厚度大、构造条件简单,气藏特征独特具有典型意义。柴达木盆...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是第四纪的沉积与沉降中心,内陆湖泊相的沉积厚度大、分布广泛。小幅度同沉积构造发育,是天然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有利地区。由于含气地层新、埋藏浅、厚度大、构造条件简单,气藏特征独特具有典型意义。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发现了一批第四系天然气田。台南气田是近年来发现的规模较大、特征典型的高产气田。本文从构造形态、沉积柑模式、储集层类型和含气异常信息等方面分析了气藏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和特殊的地质结构与独特的地震异常之间的关系,以及气田高产富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气藏 沉积构造 第四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