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络学说运用芪归通络口服液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怡 陈韶兰 +2 位作者 王美玲 黄海闻 高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观察基于气络学说,运用芪归通络口服液(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内制剂,由黄芪、当归、三七、赤芍、牛膝、鸡血藤、丹参、地龙等中药组成)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目的】观察基于气络学说,运用芪归通络口服液(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内制剂,由黄芪、当归、三七、赤芍、牛膝、鸡血藤、丹参、地龙等中药组成)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气虚血瘀型CF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条温和灸神阙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疲劳量表-14(FS-14)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含量及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FS-14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FS-14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A、IgG水平以及观察组血清IgM、CO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对血清IgA、IgM、IgG及COR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基于中医气络学说,以正虚络阻为CFS核心病机,运用补虚通络法,采用芪归通络口服液联合艾灸治疗气虚血瘀型CFS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水平,调节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络学说 慢性疲劳综合征 气虚血瘀型:芪归通络口服液 艾灸 神阙穴 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
下载PDF
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脑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美玲 高敏 +4 位作者 徐臻 曾凤珊 黄金 陈韶兰 张怡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451-2458,共8页
【目的】探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脑缺血(CC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C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结合自身基础疾病给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 【目的】探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脑缺血(CC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C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结合自身基础疾病给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为88.57%(31/35);组间比较(秩和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基底动脉(BA)和左、右侧椎动脉(LVA、RVA)及左、右侧大脑后动脉(LPCA、R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CCH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气虚血瘀型 芪归通络口服液 脑血流速度 血液流变学 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金 高敏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6期711-718,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结合文献检索,获取芪归通络口服液中8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基因,于GeneCard...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结合文献检索,获取芪归通络口服液中8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基因,于GeneCards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中获取TIA疾病对应的靶标基因,交集后获得疾病-药物蛋白靶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别通过WebGestalt富集分析工具和DAVID数据库,对相关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对筛选出的蛋白与芪归通络口服液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在芪归通络口服液中共筛选出87个与TIA相关的潜在活性成分和40个潜在作用靶点,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蚓激酶、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和异黄酮等,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TIA的关键靶点包括雌激素受体1、胱天蛋白酶3、凝血因子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纤溶酶原和P2Y嘌呤受体12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多细胞生物过程、刺激反应和生物调节。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77条代谢通路,主要涉及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信号通路、Ras相关蛋白1信号通路和细胞流体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靶点受体蛋白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揭示了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TIA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并预测了其可能的活性成分、作用通路和关键靶点,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归通络口服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网络药理学 关键基因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