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南綦江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沉积储层特征
1
作者 刘瑾 唐德海 李炳弢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6期8-15,共8页
2022年4月川东南綦江地区FB1井下二叠统栖霞组二段酸压测试获日产气量6.42×10^(4)m^(3),这是四川盆地栖霞组在台缘滩、环古隆起台内滩相继获得重大商业突破之后,在台内台洼边缘浅滩首次实现的重要天然气勘探突破,油气地质意义重大... 2022年4月川东南綦江地区FB1井下二叠统栖霞组二段酸压测试获日产气量6.42×10^(4)m^(3),这是四川盆地栖霞组在台缘滩、环古隆起台内滩相继获得重大商业突破之后,在台内台洼边缘浅滩首次实现的重要天然气勘探突破,油气地质意义重大。为了深化对该区栖霞组沉积储层特征的认识,进一步落实有利勘探区带,指导下一步勘探部署,综合利用野外调研、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分析化验及测井数据等资料,探究了綦江地区栖霞组沉积相展布及储层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綦江地区栖霞组沉积期,继承二叠系沉积前隆洼格局,形成了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发育台洼边缘浅滩、滩间、台内洼地沉积,栖霞组一段主要为滩间沉积,栖二段上亚段和下亚段顶部发育高能滩沉积;(2)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亮晶颗粒灰岩、细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等,储集空间类型分为孔隙(孔洞)、裂缝两大类,结合成像测井及物性数据,总体显示出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的储层特征;(3)栖霞组储层具有显著的相控性,岩溶作用进一步优化储层,栖霞期台洼边缘转折带是天然气勘探有利区。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区栖霞组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綦江地区 栖霞组 沉积特征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綦江打通区块綦煤1井煤储层物性垂向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郭东鑫 汪威 +3 位作者 程礼军 唐书恒 张华莲 张跃磊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106,共5页
重庆綦江打通区块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为探究其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采用压汞法、等温吸附实验、煤层气含量测试等手段,系统分析了綦煤1井揭露的主力煤层在垂向上孔隙结构、含气性等特征,综合评价了该区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结果表明:该... 重庆綦江打通区块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为探究其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采用压汞法、等温吸附实验、煤层气含量测试等手段,系统分析了綦煤1井揭露的主力煤层在垂向上孔隙结构、含气性等特征,综合评价了该区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结果表明:该井薄–中厚煤层发育,煤体结构以原生结构、碎裂结构为主,其中M_8煤层中部为碎粒结构煤;煤储层具有"低孔、特低渗"特征;下部M_8、M_(12)煤层以吸附孔为主,具有较强的吸附储气能力;主力煤层含气量较高,其中M_8煤层中部达到过饱和吸附状态,各煤层整体含气性好,研究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较大,开发前景好。同时,垂向上各主力煤层的物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将对研究区煤层气开发工艺提出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通区块 煤储层物性 垂向分布
下载PDF
綦江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3
作者 李让彬 邹玉涛 +2 位作者 段金宝 汪建辉 邓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年第3期10-13,32,共5页
从綦江及邻区须家河组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烃源岩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须家河组含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表明:1綦江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岩性组合具有"砂包泥"的特点,整体上辫状河... 从綦江及邻区须家河组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烃源岩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须家河组含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表明:1綦江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岩性组合具有"砂包泥"的特点,整体上辫状河道砂体发育,具备形成规模储层的基础;2储层岩石致密-超致密,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裂缝和次生溶孔是储层发育的关键;3通过寻找相对低砂地比层系,叠合深大断裂沟通的须家河组构造,寻找混合气源的构造-岩性油气藏;4有深大断裂沟通深部海相气源的须家河组构造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綦江地区 须家河组 油气地质条件 勘探潜力
下载PDF
CMPAS产品在綦江流域面雨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田茂举 旷兰 +2 位作者 康俊 翟丹华 李奇临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171-175,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CMPAS产品在估算綦江流域面雨量中的适用性以及与水位之间的关系,分析綦江流域2020年6月19—22日的暴雨洪涝过程中CMPAS产品与地面降水观测资料估算的逐小时面雨量,及水位与逐小时面雨量、累积面雨量的滞后相关性。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研究CMPAS产品在估算綦江流域面雨量中的适用性以及与水位之间的关系,分析綦江流域2020年6月19—22日的暴雨洪涝过程中CMPAS产品与地面降水观测资料估算的逐小时面雨量,及水位与逐小时面雨量、累积面雨量的滞后相关性。结果表明,三源产品面雨量估算结果的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优于二源产品;两种产品的面雨量估算结果与“真值”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下游水位与逐小时面雨量的滞后相关性随滞后时间增加先线性增加,后下降,CMPAS产品略优于地面降水观测资料;下游水位与累积面雨量的滞后相关性随滞后时间增加先增加,后降低。3种产品之间的差异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AS 面雨量 泰森多边形 ARCGIS 綦江流域
下载PDF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页岩气地震勘探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綦江地区页岩气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治红 李志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86-89,7,共4页
四川盆地綦江地区页岩气资源丰富,但构造非常复杂。详细分析了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中的关键参数(偏移孔径、偏移倾角、偏移距分组等)对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并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叠前时间偏... 四川盆地綦江地区页岩气资源丰富,但构造非常复杂。详细分析了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中的关键参数(偏移孔径、偏移倾角、偏移距分组等)对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并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地震信息,深层复杂构造成像、断层及断点空间位置更加合理,能够较好地落实构造,反映其不整合及各种不同沉积结构的地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勘探 层析静校正 叠前时间偏移 纂江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綦江地区长兴组岩溶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瑾 李让彬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对于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界面的性质一直都存在着争议。为了进一步明确长兴组顶部是否发育不整合岩溶作用,以野外、钻井、岩心等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川南广大台内地区长兴组储层情况,指出了大量的溶沟、溶缝、... 对于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界面的性质一直都存在着争议。为了进一步明确长兴组顶部是否发育不整合岩溶作用,以野外、钻井、岩心等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川南广大台内地区长兴组储层情况,指出了大量的溶沟、溶缝、溶洞等岩溶证据,进一步证实长兴组顶部发育不整合面。研究结果表明:①长兴组与飞仙关组之间存在沉积间断,表现为短期暴露不整合,古岩溶储层发育;②不整合岩溶作用形成的溶洞、溶缝叠加裂缝改造,形成的裂缝溶洞系统是长兴组的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孔洞型储层;③綦江地区长兴组天然气成藏模式属于“下生上储”型,龙潭组烃源岩是长兴组天然气的主要来源,烃源岩优质,成藏条件优越。结论认为:①长兴组天然气高产、稳产井与层间断裂匹配明显,断裂和裂缝为长兴组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沟通烃源岩,从而控制了油气富集高产;②长兴组不整合岩溶储层的发现拓展了綦江地区乃至整个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领域,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綦江地区长兴组不整合岩溶油气成藏
下载PDF
綦江区流域水质状况原因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青 饶灿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0期131-131,109,共2页
本文分析了綦江区近年来流域水质状况,对綦江流域水质污染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根据现状和原因,提出了流域污染防治对策,为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綦江流域 水质污染 污染防治对策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四川綦江页岩气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志红 《油气地球物理》 2014年第3期22-26,共5页
四川盆地綦江地区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但构造非常复杂。本文详细分析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技术参数(偏移孔径、偏移倾角、偏移距分组等)对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的对比。分析表明,叠前时... 四川盆地綦江地区页岩油气资源丰富,但构造非常复杂。本文详细分析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技术参数(偏移孔径、偏移倾角、偏移距分组等)对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的对比。分析表明,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地震信息,深层复杂构造成像、断层及断点空间位置更加合理,能够较好地落实构造,反映其不整合及各种不同沉积结构的地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勘探 层析静校正 叠前时间偏移 纂江地区
下载PDF
重庆綦江区红层地区水资源特征分析及供水模式研究
9
作者 楚宪法 张凇 李好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83-90,共8页
綦江区农村人畜分散于红层地区,为解决此地缺水问题,针对该区红层的水资源现状展开分析.发现地表水资源丰富,缺水地区主要集中在远离地表水体的地区;缺水因素主要包括降雨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天气异常变化增多、生态环境恶化、需求量... 綦江区农村人畜分散于红层地区,为解决此地缺水问题,针对该区红层的水资源现状展开分析.发现地表水资源丰富,缺水地区主要集中在远离地表水体的地区;缺水因素主要包括降雨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天气异常变化增多、生态环境恶化、需求量和可用水资源量不协调、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和水质不达标.根据红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将研究区分为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好区(A)、供水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区(B)、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差区(C)三个区域.最终划分供水模式为一户一井模式、多户一井模式(多户型、农居大院—中心村型、小场镇型)及引泉模式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綦江区 红层地区 缺水问题 供水模式
下载PDF
山地乡村地表水资源二源耦合可达性评价——重庆市綦江区案例研究
10
作者 梅言 汪洋 +2 位作者 陈墨多 孔祥媛 张培华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4年第6期147-158,共12页
[目的]我国西南山地乡村的用水以地表水为主,探明山地乡村地表水的取水便捷度空间格局是建立其可持续发展框架的基础和前提。[方法]文章以重庆市綦江乡村区域为例,利用河网、水库矢量数据、DEM、降水、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和库容统计数据等... [目的]我国西南山地乡村的用水以地表水为主,探明山地乡村地表水的取水便捷度空间格局是建立其可持续发展框架的基础和前提。[方法]文章以重庆市綦江乡村区域为例,利用河网、水库矢量数据、DEM、降水、土地利用栅格数据和库容统计数据等,采用改进CRITIC方法和综合叠加可达性评价模型,分析地表水资源的二源耦合可达性及其空间集聚特征。[结果](1)373个样本乡村的二源耦合可达性平均值为0.58 (最大值为1),52%乡村的可达性水平在0.58以上,其中可达性较好的(0.43~0.57,前47%分位点的数据)村庄有140个,占37.53%,可达性较差的(0.59~0.73,后47%分位点的数据)村庄有160个,占42.89%;(2)河流水源的可达性呈现北高南低、局部连片的格局,水库水源的可达性呈现中南部低、西北部高的格局,两者叠加后呈现出北高南低、聚集分布的格局;(3)河流水源和水库水源的可达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9~0.88和0.15~0.89,对应的二源耦合可达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21~0.86,不同取水可达性区域的占比显示,中等区域(45%~55%左右分位点的数据)占比最大,均值达到30%,极端情况(前40%或后40%左右分位点的数据)占比较少,均值仅为10%;(4)二源耦合可达性指数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全局莫兰指数为0.62,其中高值聚集区(HH)集中在北部区域,低值聚集区(LL)集中在南部区域。[结论]研究揭示了綦江区地表水资源供给能力的空间分异格局,可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基础依据,经实地考察和专家咨询反馈结果表明,研究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 可达性评价 山地乡村 二源耦合 重庆市綦江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